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高校创业教育课程建设初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高校实施创业教育,课程建设是关键。在对“创业”、“创业教育”和“创业教育课程”的认识和理解的基础上,提出创业教育应以创业精神培养和创业能力培养相统一为目标。为实现创业教育的目标,创业教育的课程建设应包括“以培养学生创业精神为目标的隐性课程建设”与“以培养学生创业能力为目标的显性课程建设”两部分。  相似文献   

2.
“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立体化建设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计算机软硬件、网络技术及多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教学模式发生巨变。以学生为中心、教师为指导并为学生学习提供多渠道服务是培养复合型人才的新理念。立体化建设是一种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来完善课程教学建设工作的新观念,立体化建设内容应包括教材、习题集、参考书、试题库、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网站等方面全方位课程建设。课程教学模式(包括课堂教学模式和课后助学模式)是培养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关键。因此,有必要通过“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立体化建设研究与实践,恰当运用现代教学技术、方法与手段,优化“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教学与助学模式。对“工程制图与计算机绘图”课程立体化建设研究与实践的经验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3.
洪俊 《中小学管理》2006,(10):18-21
进行“离农的教育”还是“务农的教育”,“实施普通教育”还是“提供职业教育”,是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中的两个矛盾焦点。其根源在于对农村义务教育课程改革价值取向的不同理解。依据“三农”发展趋势以及农村学生发展的需求,追求真正的“教育公平”,坚持为“三农”服务的课程价值取向,建设具有农村特色的课程文化,以教师队伍建设为学校发展之本,是化解农村学校课程改革困境的基本之策。  相似文献   

4.
许新海  祝禧 《学科教育》2000,(1):12-13,20
根据课程改革的需要,在长江边建设了“人与自然”、“人与生活”和谐发展为主题的创新教育基地-新世纪“地球村”。使教育活动与生活结合,解放学生的时间、空间、双手和大脑,扩大学生的视野,通过主题实践、专题研究等探索性、体验性地学习,培养学生动手实践和创新的能力。  相似文献   

5.
我国实施新课改后,学校课程由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三部分组成,校本课程开发是学校的新课题。学校教育追求高质量,而优质教育是让学生获得最好的、全面发展的理想教育状态。我们的办学理念是“提升生命质量,创造幸福人生”。我们以“现代化小学的课程建设实践研究”为课题,研究开发开放性、多样性、综合性、具有特色的校本课程,促进学校优质发展。  相似文献   

6.
吕丽 《教育与职业》2015,(11):89-91
在高等职业教育教学活动中,课程建设是核心,也是其他教育教学活动的总抓手、总开关。学生在受教育中所得到的信息通常带有某种不确定性与不完备性,影响了高职教育功能的“三个面向”。要正确理解课程群的含义及特点,在过程理念下,立足培养操作机器像一线工人、处理问题像工程师、思考问题像企业家的“三种学生”,通过建设并规划课程群的内涵及实施过程,使学生在校期间掌握很多的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  相似文献   

7.
五年制小教专科课程建设的认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五年制小教专科教育课程建设既要融入高等师范教育课程改革体系,又要从小学课程改革的实际出发,顺应义务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新形势。构建“综合培养、理渗透、四块结合、五年一贯、预专分段”的培养模式;突出学科思想和方法的教育;注重应用能力的培养;开发学生的学习、创造性潜能;大力推广现代网络、信息技术辅助教学;增加教育学科课程比例;提升学生教学能力的“大专性”和“学术性”。  相似文献   

8.
谢剑雄 《教师博览》2023,(24):94-96
生活教育视域下的初中历史拓展型课程打造要立足于“地域”“场域”“国情”“时事”和“思辨”,实现“乡土味”“素养味”“情怀味”“综合味”与“教育味”相结合。基于生活的初中历史拓展型课程,不仅是教材和课堂的补充、拓展和延伸,而且是对学生历史学习障碍点、空白点的补充、丰富和完善。生活教育视域下的初中历史拓展型课程建设,要遵循时代性、多样性、基础性和选择性等多种特性。只有基于生活,拓展型历史课程才能拓展学生的精神时空,培育学生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9.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是教育的根本问题。育人的根本在于立德。”通过对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教材建设、教师团队建设等方面的改革,秉承以“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的OBE教学理念,积极推进课程思政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坚持价值引领,发挥一流课程铸魂育人新能效,加强线上线下混合一流课程建设和示范作用,深化课程的内涵式建设,转变教育教学观念,改革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带动教学质量提升。  相似文献   

10.
面对全新的课程,广大教师以空前的热情积极接受教育教学新理念,努力改善自己的教学行为,涌现出了生动活泼的教育景象。但是随着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有的教师却迷失了课改的方向,诸如误解师生“合作”弱化教师“主导”作用,教师“主导”僵化生硬;学生“探究”、“参与”被形式化、表面化;片面强调张扬学生个性,无味的表扬过多过滥;现代教育教学手段使用不当;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偏差;错误地对待考试;学生分化等等问题。还有的教师面对新课程全新的理念,缺乏心理准  相似文献   

11.
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实验教学的实施与思考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从远程开放教育的特点、能力培养及学生情况,分析了当前远程开放教育课程实验教学的缺失,提出了远程开放教育模式下课程实验教学的实施手段与方法,并从思想认识、实验教学大纲及教材设计、师资队伍建设、学生自主学习需要等方面对课程的实验教学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师毕业生执教水平差现象,主张要加强高师“教育技能课”课程建设,切实培养高师学生教育技能,并且分析了教育技能的内涵,提出了加强“教育技能课”课程建设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为了实践参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具体目标,教师应改变过去不适应所课程的教育理念,转变旧的教育价值现,树立为了一初学生的教育价值现;课程实施变“照本宣科”为“开发利用”;学科结构变“专科型”为“综合型”。  相似文献   

14.
小学教育专业模块整合式课程的建构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师范院校小学教育专业(本科)课程建设,需要满足教师教育由终结型向终身型的转换、教师角色从“支配者”向“对话者”的转换以及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综合化的要求,其目标依据是使学生成长为现代本科层次的小学教师。“模块整合式”课程,指向课程设置模块化、资源整合化、学习者成为行动研究者以及内容动态化。它由具有弹性和可整合的公共课程模块、小学教育理论课程模块、小学教师职业技能课程模块、小学教育实践环节课程模块以及专业方向课程模块组成,表达着课程是学习者学习发展过程的理念。  相似文献   

15.
社区教育是向全社区开放,鼓励全社区参与,以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为理念的教育。社区教育课程是实现社区教育目标的重要手段,是社区教育理论研究与实践的核心问题。本文从社区教育课程设置原则、社区教育课程的目标和作用以及社区教育课程模式等方面入手,对社区教育课程设置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16.
生涯教育既着眼于学生当下又面向学生未来,新高考改革使生涯教育成为高中教育体系中新的关注点。生涯教育课程也由此成为当前普通高中课程建设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终身教育理念视角下,当前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课程建设存在功利化、狭窄化、单一化三方面的困境。鉴于此,普通高中生涯教育课程的建设应当以“全程发展”为统领、以“以人为本”为依托、以“多方合作”为保障,以期为我国普通高中生涯教育格局的创建提供一种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17.
适合教育既能惠及全体学生,又能满足个体学生的差异需求;既能适合学生个体差异,又能适合国家和社会的发展需要。同时,适合教育摒弃“唯分数论”的单项评价,推崇“以学生素养为核心”的多元评价。落实适合教育的理念,需要适合的课程建设作为有力的支撑。在教育教学的具体实践过程中,广东省东莞市塘厦初级中学坚持国家课程生动化、学生活动课程化、社会课程校本化,由此在适合教育的道路上不断地实现特色发展。  相似文献   

18.
课程集中体现了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是实施培养目标的施工蓝图。而课程改革首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思想和观念的问题。本刊与《人民教育》同期刊发的长篇通讯《天高任鸟飞》,报道的成都市盐道街中学的课程改革实践和进程,记录了我省课程改革“先行者” 探索的步履。正如报道所揭示的,他们的改革成效,令人刮目;他们的实践,令人思索。 课程改革应树立“以学生的发展为本” 的观念。过去,学校课程被必修课垄断,统编教材“一统天下”,忽视学生的个体差异、校际差异。地域差异,不利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课程改革时,盐道街中学根据不同年…  相似文献   

19.
劳动教育课程建设既是一个如何科学建构课程体系的理论问题,又是一个怎样规范推进课程实施的实践问题。目前,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存在课程建设的思想观念较为滞后、课程建设的目标比较模糊、课程资源的开发力度不够、课程实施的途径比较单一、课程建设的评价不够全面等认知误区和行动偏差。职业院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应从转变思想观念、明确目标定位、开发课程资源、强化课程实施、完善评价机制等方面入手,有针对性地解决“为什么建”“怎样建”“如何实施”“建得怎么样”等问题,努力提高学生的劳动素养,进而推进职业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20.
课程思政是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基于课程思政建设“热现象”下的“冷思考”,提出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的价值意蕴体现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主体性、彰显思政教育本质的时代性、遵循育人客观规律的实践性。回归本源探究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的逻辑起点,其培养目标体现“红”与“专”的共轭,课程内容彰显“智”与“志”的耦合,教学手段突出“鱼”与“渔”的调谐,授课模式强调“教”与“学”的互动。加强应用型高校课程思政建设,必须真正把握其价值范式和内涵理路,将价值引领与知识传授、显性教育与隐性教育、理论内涵与育人元素、统筹推进与彰显特色紧密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