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在教学大纲指导下,为了达到教学目的、实现教学目标,师生共同活动的过程。实现课堂教学过程的优化,这是一个十分重要而又复杂的问题。在这一过程中,教师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应当怎样去做,做些什么,对此谈些粗浅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张奠宙教授在文[1]中说:“教师是教学的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同时也是领导者和示范者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现在几乎忽略不提,很遗憾”教师的示范非常重要,那么为什么要示范?示范什么?如何示范?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好好研究的问题《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指出:“在高中数学教学中,教师的讲授仍然是重要的教学方法之一,但要注意的是必须关注学生的主体参与,师生互动”既然“讲授”必然要“示范”,好让学习者去模仿与练习,这就充分肯定了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的主导与示范作用笔者结合主要的数学学习活动,谈谈教师“示范什么”和“如何示范”。  相似文献   

3.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的理解是教师要善于把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动机,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方式、特点及效果进行知觉和把握,对学习活动的实际操作实行控制和调节,使学生既知道自己应该干些什么,又懂得自己该怎样去干.  相似文献   

4.
新课程教学理念认为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作用和地位应得到充分的重视;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这些新要求与传统教学模式是格格不入的,教学中要实施新课程首先就要转变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传统角色。  相似文献   

5.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对课堂教学活动起着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主导?"导"什么?我认为,教师必须致力于  相似文献   

6.
语文活动中,学生成了主体,教师应该在哪里?学生开展语文实践活动,教师应该干些什么?三年的课改试验,也让我们有了一些思考和尝试。一、教师要当好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在语文教学中,我们注重的不再是活动的结果,而是活动的过程,因而一次成功的语文活动,教师的组织和指导就显得格外重要。有的教师在组织语文活动时很轻松,原因是不需动什么脑筋,只要把活动内容交给学生就万事大吉了。这样语文活动很多就只能流于形式,而不能收到什么实质性的效果。教师的指导、参与是至关重要的。我在进行七年级(上)第四单元教学时,采用了大综合的方式…  相似文献   

7.
一、设计思路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无论一节课的课型是什么,教师的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最大程度上实现教学目标,保证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但是,在教学活动过程中,教师只是学习活动的引导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教师要充分体现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通过学生亲身经历动手实践操  相似文献   

8.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我的理解是教师要善于把教学的目标任务内化为学生的内在动机,让学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过程,对自己的学习活动的方式、特点及效果进行知觉和把握,对学习活动的实际操作实行控制和调节,使学生既知道自己应该干些什么,又懂得自己该怎样去干。只有这样,师生的教学活动才能同题、同步、“同频”,达到心理共鸣,保证教学信息的最佳传递,实现“主导”与“主体”的完美结合。我的感受是,要想使对话具有实效,具有“首席”地位的教师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明确什么时候该“有所为”。只有当教师在…  相似文献   

9.
陈磊夫 《文教资料》2005,(35):79-80
在开始新课程教学的一年多时间后,我对过去的教学思想和行为进行了一番反思,用新课程的理念,对曾经被视为经验的观点和做法进行了重新审视,现将在反思中得到的体会总结出来,以求与同行共勉。1教学过程中的角色转换面对新课程,教师首先要转变角色,确认自己新的教学身份。美国课程学家多尔认为,在现代课程中,教师是“平等中的首席”。作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1.1新课程要求教师由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教师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一个非常重要的任务就是为学生提供合作交流…  相似文献   

10.
现代教学观认为.课堂教学是一种复杂的开放系统。教学过程就其本质是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积极、主动的认知过程和发展过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决定了他们在课堂教学中要主动地、探索性地学习。教师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促进者、帮助者。决定了他们是学生学习的朋友和伙伴。教师和学生都是教育活动系统意义上的活动主体。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学生要相互作用.和谐统一.  相似文献   

11.
李萍 《教育现代化》2006,(11):70-71
课堂,是教师传道、授业、解惑和学生求知、释疑的主要阵地。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探索为主线的教与学的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师的“教”是为了学生更好的“学”,协调好课堂教学中的双边关系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根本保证。因此。我认为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心理研究,诱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因为学习动机是直接推动学生进行学习的一种内部动力。这就要求我们作为教学的组织者,在课堂教学前要用“心”去备课;  相似文献   

12.
教学是一项由教师和学生共同完成的双边活动。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该传授些什么、传授多少、传授的方法以及学生应怎样学、达到什么目标等都是由教师决定的。作为教学活动的主要组织者和教学计划的主要实施者,教师应在教学这一过程中充分体现其主导作用,合理地按排好每个环节,引导学生沿着教师的思路去思考,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实践证明,充分发挥这种主导和主体作用是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达到培养学生技能这一目标的重要保证。在此我想结合九0级采矿(1)班和九0级煤化工专业两年的英语教学成果来谈谈我在教学实践中是如何运用这一…  相似文献   

13.
一、教师首先要更新教育教学观念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评价者,在教学双边活动中,要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教师首先必须有创新的教育观念,才能培养有创新精神的学生。首先,教师要树立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意识,自觉地在课堂中改变过去那种以教师为中心的注入式教学,代之以学生为主体的探究式教学,扩大学生活动的时间和空间。教学的重心须立足于学习能力的培养而不是知识的传授,并以此支配自己一切教育行为。其次,注重于学习方法的指导。教师在数学课堂中应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积极性,让学生自己去观察、去发现、去探讨,教师在整个课堂中只起引…  相似文献   

14.
教师作为课堂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参与者,需要不断地去引导、去调控、去设计、去调动学生参与的兴趣和热情,使其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改革教学方法,  相似文献   

15.
课堂教学始终是师生间的互动过程,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和引导者,而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要激活语文课堂教学,就必须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进行;同时,要转变传统课堂教学以知识为中心的教学观念和模式,突出对学生的技能培养,注重利用探究式来组织课堂教学活动。  相似文献   

16.
教师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设计者和组织者,对课堂教学活动起着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要真正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关键在于教师的引导。那么,教师在课堂教学中怎样主导?"导"什么?我认为,教师必须致力于“导”服务于“学”。即通过教师有效的引导,促进学生乐学、活学、会学。  相似文献   

17.
现代教学,本质上是由教师组织学生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有效学习的过程.教学活动的本质是学生的学习活动,教师是这一活动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人,是学习的主体.虽然这一口号在几轮课程改革中喊得震天响,试问真正落实到课堂上了吗?在相当一部分英语教师心目中,课堂仍然是自己展示才艺的舞台,课件一个比一个做得精美,左一个chant,右一个游戏,表面繁华,学生的发展少之又少;在教学管理者的眼里,教学的成败,关键还得看教师教得怎么样,比的是谁的设计更巧妙.著名教育家泰勒曾经说过,教学的成败归根结底要看学生做了些什么,而不是看教师做了些什么,现代教学要求教师的首先不是提供信息,而是组织学生学习,是让学生真正实践和体验学习的活动过程.让学生在活动中发展学习能力、学会学习,这才是教育的终极目标.  相似文献   

18.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是教师和学生根据教学内容展开的教学交流和互动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教师是课堂教学的指导者、参与者和组织者,学生才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师要在课堂教学中充分发挥指导作用,积极引导、组织、参与学生的学习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在教师的组织、引导下进行自主探究性学习。小学数学教师更好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是搞好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9.
作为一种课堂教学评价的模式,“以学论教”必然要关注学生的参与状态;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自主l生原则决定我们要关注学生的学习参与;教师作为综合实践活动的策划者和组织者,也理所当然地应该在优化课堂教学中促进学生学习参与的状态。现代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都告诉我们,学生是课堂教学的主体,教学效果的优劣是由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参与程度来决定的,  相似文献   

20.
课堂教学中的语言方式,是指教师以一种怎么样的姿态和学生交流。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交流的语言,直接反映了师生之间互动情况。从这个意义上讲,教师的教学语言不只是传道、授业、解惑的工具,更不是会耍嘴皮子的某种技巧手段。要考察教师的教学用语,固然应该看在课堂上说了些什么,说得好不好,但更重要的应是看教师以一种怎样的方式在言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