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27 毫秒
1.
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率是当前各高校学生工作的一个重要环节。高校毕业生了解和掌握求职面试技巧对提高他们自身面试成功的几率有很大的帮助。通过对高校毕业生求职面试的重要作用,面试前基本准备、心理准备、面试时的基本礼节及着装的基本要求等的阐述,旨在帮助高校毕业生在求职面试时赢得更多的就业机会。  相似文献   

2.
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面试已成为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重要方式。对于竞争激烈的中专毕业生来说,要想求得一份称心如意的职业,在面试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面试时,要尊重对方、讲究礼貌,以及掌握面试交谈的技巧,给面试主持人留下良好的深刻的第一印象,以提高录用成效。  相似文献   

3.
面试,是用人单位录用大学毕业生的关键环节.通过面试,用人单位可以对毕业生的知识面、反应能力、综合素质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常情况下,面试是经过笔试以及审阅材料等初选程序之后,正式录用毕业生之前的最后筛选.一般说来,通过面试,毕业生才算真正落实了就业单位.那么毕业生面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4.
随着我国劳动人事制度的改革,毕业生和用人单位“双向选择”,面试已成为用人单位选择毕业生的重要方式。对于竞争激烈的中专毕业生来说,要想求得一份称心如意的职业,在面试前,必须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面试时,要尊重对方、讲究礼貌,以及掌握面试交谈的技巧,给面试主持人留下良好的深刻的第一印象,以提高录用成效。  相似文献   

5.
求职面试是大学毕业生就业的重要环节,本文围绕面试前准备、面试中原则、面试中常见的问题和应答技巧、面试结束后几个方面进行探讨和研究,以帮助毕业生实现成功面试的策略和技巧。  相似文献   

6.
面试,是用人单位录用大学毕业生的关键环节.通过面试,用人单位可以对毕业生的知识面、反应能力、综合素质等有一个全面的了解.通常情况下,面试是经过笔试以及审阅材料等初选程序之后,正式录用毕业生之前的最后筛选.一般说来,通过面试,毕业生才算真正落实了就业单位.那么毕业生面试时要注意些什么呢?……  相似文献   

7.
高职毕业生求职就业历来是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高职院学生在校学习时间短、任务重,就业面试能力直接影响毕业生就业。本文着重分析当前高职毕业生就业面试能力的不足,提出了毕业生就业面试能力提升的路径。  相似文献   

8.
谢金娥 《考试周刊》2011,(12):198-199
求职面试是大学生走向社会时需要应答的第一份考卷。随着高职生就业压力的不断增加和用人单位对高职毕业生的具体要求的不断提高,求职面试中综合能力综合素质及社交礼仪姿态的表现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剖析了高职毕业生在面试环节中特别需要注意到的礼仪姿态细节,并根据高职毕业生的成长心理和学习求职过程中存在的多种具体性问题提出了一些参考借鉴意见。  相似文献   

9.
面试,是用人单位考核录用大学毕业生的关键环节.一般说来,通过了面试,毕业生就算基本落实了就业单位.那么毕业生在面试时如何突出自己的优点回避自己的缺点,顺利度过面试关呢?……  相似文献   

10.
高校毕业生能否顺利就业,找到一个理想的工作岗位,除了取决于毕业生自身的素质、条件和社会因素外,掌握求职面试的技巧有时显得非常重要。它往往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毕业生在求职择业的过程中少走弯路。笔者根据多年从事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的经验,就毕业生求职面试的技巧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1.
在定性研究方法中,访谈是最常使用的资料收集手段之一。根据访谈对象的人数多寡,访谈又可以分为个别访谈和集体访谈两种。个别访谈指研究者对一位研究对象进行访谈,集体访谈指研究者同时对一群访问对象进行访谈,焦点群体访谈(focusgroup)是一种最常见的集体访谈。拟从焦点团体访谈的起源和焦点群体访谈的优缺点两个方面加以论述,对现行制度的问题作一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12.
隐性采访是一种特殊的采访方式,其针对社会存在的问题和阴暗面进行揭露,抒发民声,深受广大群众的欢迎。目前,我国尚无一项法律对隐性采访进行明确界定。文章在肯定隐性采访合法性的基础上,力求平衡隐性采访权与被采访对象人格权的关系,并针对隐性采访中被采访对象人格权保护的具体问题展开论述,阐释作者对这个问题的看法。  相似文献   

13.
即兴采访是记者在遭遇意外的情势下,针对已经发生变化的客观环境及时对采访报道进行调整和发挥,使采访沿着新的变化延续下去的一种采访行为。它是记者主动出击的行为。在现场观察中的瞬间发现、适时把握、现场发挥构成即兴采访的三步曲。过硬的专业素质、精心的准备和临战状态是即兴采访成功的基础和条件。  相似文献   

14.
随着出版行业的飞速发展,地方文献的来源日益丰富,给图书馆地方文献采访工作带来了新课题,做好地方文献收藏工作,采访工作至关重要。本文从地方文献类别、地方文献采访原则及地方文献采访方法三个方面,论述了公共图书馆的地方文献采访工作。  相似文献   

15.
结构化面试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构化面试是在面试内容、程序、评价3个环节呈现出标准化的面试形式,是当前干部选拔任用、公务员录用考试经常采用的测评模式。其命题围绕岗位能力设定测评要素,考生按统一的命题回答问题。结构化面试信度、效度较高,但也存在命题缺乏针对性、面试结构过于固定、评价者主观因素过强等不足,需要从科学设计面试试题、建立考官资格制度、拓宽结构化面试口径等多方面加以优化。  相似文献   

16.
Two experiments examined the effect of a cognitive interview on 4- and 8-year-old children's correct recall and subsequent reporting of misinformation. Children viewed an event followed by misinformation that was read or self-generated either before or after a cognitive interview. Children were then given a recognition test under inclusion and exclusion instructions. A cognitive interview elicited more correct details than a control interview. Age-related changes were found such that the 8-year-old children's reports were more complete and they recalled more correct person, action, object, and location details than the 4-year-old children. A cognitive interview given after postevent misinformation reduced children's reporting of misinformation at interview and reduced reporting of self-generated misinformation at test. Process dissociation analyses revealed that recollection increased but familiarity decreased with age.  相似文献   

17.
在评课、研课中注入访谈元素可以避免教师教学中的主观主义和盲目性,确立好教学中切合实际的静、动态重难点。访谈能促进教师研究力的提升,促进教研方式的整合。教师应做好访谈前的准备,善于自我访谈,整合访谈提纲,更好地发挥访谈作用。  相似文献   

18.
19.
文章试图探讨访谈法在教育研究中的作用。文章首先通过梳理访谈法的基本概念和分类,来概括教育研究中的访谈法的主要特点。其次,文章集中分析访谈案例,考察访谈法在教育研究中的具体应用。文章以陶行知研究为个案,以“无结构式”的深度访谈的方式采访了相关专家,在一定程度上还原了陶行知的日常生活细节和生活教育的现场感。文章认为,访谈法丰富了陶行知教育思想研究的内涵,使我们对陶行知先生的生平有了许多新的发现,对他的教育思想也有了更多的感性认识,对还原一个客观、生活化、人性化的陶行知,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文章在最后总结了访谈法的优点和局限。认识这种优点和局限,能够让教育研究者更好地发挥访谈法的作用。  相似文献   

20.
A structured interview process is proffered as an effective means to advance prospective teachers’ understandings of students as learners of mathematics, a key component of pedagogical content knowledge. The interview process is carried out in three phases with the primary objective of developing listening skills for accessing students’ mathematical thinking. The interviews adhere to clinical interview procedures for discovering cognitive activities and, accordingly, are initiated by presenting an open-ended mathematics task. Three rounds of interviews were completed by undergraduates enrolled in a middle school mathematics methods course. Anecdotal data generated by their interview reports suggest that the structured interview process engenders an interpretive orientation to listening to students and furthers awareness of how students make sense of mathematics. Features of the interview process that may limit its potential benefits are discussed; recommendations for further study are propose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