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通过对电视剧《新结婚时代》中的女性生存状况的分析,探讨隐藏在当代中国社会文化语境的社会性别差异,认为该电视剧有益地反映出了当代女性的生存现状源自于媒介力量、中国古代社会文化传统、男性和自身四方面的压力。联系此影视作品的情节内容剖析女性的社会文化语境与情感世界,并试图去探讨女性的生存空间,得出女性要想求得真正的解放要勇于走出自己的牢笼。  相似文献   

2.
电视剧活动包括电视剧创作实践和电视剧研究两个部分的内容。在当代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前者的繁荣和后者的滞后形成了鲜明的对比。随着电视剧创作实践的丰富和发展,以及整体的、全面的和科学的电视剧观念的确立,电视剧研究的逻辑分类也日益在“电视剧史”、“电视剧批评”、“电视剧理论”和“电视剧学”四个部分中丰富地展开。对此,文章从宏观的角度对这四个部分的基本内容及关系,以及与之相关的方面与层面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从诞生伊始,就以中国农民的当代生活为背景,深切反映当代农民的思想感情和农村的社会情状。尤其是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人们对农村以及农民的关注,带动了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艺术创作的繁荣发展。进入新世纪,《刘老根》、《希望的田野》、《圣水湖畔》等电视剧的播出,促使了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创作的进一步发展,这些电视剧反映新时期农民的新思想、新观念、新文化,充满浓郁的生活气息和乡土气息。在党和国家高度重视"三农"工作的今天,农村现实题材电视剧的创作必然会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当代中国农村题材电视剧的历史可谓是当代中国农村改革发展、农民思想变迁的历史。从阿Q到小二黑,从梁生宝到陈焕生,从枣花再到谢永强,就是一部中国农民发展的变迁史,真实反映了我国农村近百年的发展变化。从当下流行的农村题材电视剧分析可发现农村题材作品所代表的文化身份发生了巨大变化,从作品的基调、农民形象的塑造以及作品的母题都已发生了很大变化。这是与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审美意识的变化以及商业文化的影响是分不开的。  相似文献   

5.
《考试周刊》2016,(19):142-143
电视剧是以电视为传播载体的影像符号,它借助电视媒介渗入大众生活,构成大众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教育类电视剧作为电视剧的一种表现形式,对以当代大学生为代表的青少年影响更深远。因此,透过教育类电视剧的表象深入探究其形成的文化内涵,揭示大学生受到教学类电视剧的深层影响,并在此基础上探究大学生在价值观上应该保持的方向和做法。  相似文献   

6.
茶文化是中华文化中的一朵奇葩,随着茶文化在当代社会的传播,继电视纪录片之后,出现了一批具有浓郁地域特色和传统民族文化内涵的反映茶文化的电视剧,丰富了茶文化在电视荧屏上的内容。通过对茶文化电视剧的分析,了解该类电视剧反映与传播茶文化的成败得失,有助于提升该类电视剧的质量,改善电视剧传播茶文化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中国电视剧的发展走过了一条曲折的道路。经过极左路线束缚下20年的徘徊,在新时期30年里实现了空前的腾飞。成为世界第一电视剧生产大国和播出大国。其中,历史剧更是繁荣发达,创作了一些经典之作,反映了当代中国比较宽松的人文环境和中国人不断扩大的思想空间。《宫廷画师郎世宁》不仅是1980年以来流行于中国的“郎世宁现象”的集中反映,也是综合反映当代中国政治、经济和文艺变革和发展的电视剧.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全方位发展的一个缩影.  相似文献   

8.
汉英翻译是将中国传统文化输出国门的重要途径。在汉英翻译领域中,影视作品翻译独具特色,如何将集中国传统文化、流行文化以及汉语之美于一身的当代影视作品译好,则是译员们的重任。文章以电视剧《甄媚传》为例,就影视翻译的特点、《甄嫘传》一剧的的语言特色、《甄媚传》的具体翻译策略及建议进行浅析。  相似文献   

9.
电视剧作为文化交流的重要载体,成为跨国文化传播的一个主要渠道.韩国电视剧创作人员深谙此道,创作电视剧时十分注重跨文化传播.韩国在唐宋时期吸纳了中国儒家文化,因此韩剧往往以儒家文化为其核心,所反映的“家”文化其实质与中国传统文化相一致.同时,韩剧还融合现代异质文化,以呈现文化的多元性.本文以韩剧《新妓生传》为例,通过对该剧家居文化的展示,来表现韩剧反映的“家”文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0.
文化的多元性是当代中国社会的一个重要特色。当代中国多元文化具有自身的一系列特征,对成人教育产生了重要影响。面对当代中国多元文化发展的挑战,成人教育应采取有效措施,积极开展多元文化成人教育。  相似文献   

11.
Since TV culture has been the mainstream,TV,as an important cultural media,have spread its influence widely and rapidly so as to alter people's ideology and life style.The emergency of TV has brought about convenience and happiness and created popularity,but due to its vulgarity,it has inevitably become one of piece of the mainstream culture and a means of social control.  相似文献   

12.
世纪之交的中国电视呈现出许多大众文化的征候 ,面向大众的形式拉近了电视和观众的距离 ,但艺术文化的失落和庸俗的盛行导致创造力的衰减。由透过主持人大赛、谈话节目、电视期货三种现象的分析 ,可以探知艺术文化价值的确立是新世纪中国电视的当务之急 ,戒除浮躁、摈弃模仿、把握内涵是电视创造力的条件。  相似文献   

13.
进入新世纪,底层文学创作日益显示出一道凄凉的风景。底层影视剧作紧随其后,注重发掘底层求生者的生存境况,对其心灵的苦痛和肉体的折磨作出独到的挖掘,遂成为新世纪底层影视文学创作的一幅独特剪影。本文以电视剧《民工》为例,通过对底层求生者鞠家父子等民工的生存足迹的追寻,试图在特定语境下,逐步对求生者生存艰难的痛苦心路历程进行窥视与探析。  相似文献   

14.
作为电视传媒的新生劲旅,电视民生新闻浪潮给媒体带来令人惊诧的收视率的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一些媒体简单定义民生新闻,片面追求收视率,从而出现了严重的媚俗倾向.民生新闻其实和时政新闻一样,同样具有重要的舆论引导功能.应该从理念、实践、手段三方面入手,切实提升民生新闻的舆论引导力.  相似文献   

15.
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推动了社会变革,同时带来社会新的不平衡和新的问题。物欲至上,人的精神失落,同样扰动、困惑着电视媒体。加强自身文化建设,并以人文精神给予调节、疏导、整合、提升,是电视媒体健康发展的重要途径。提倡人文精神是电视媒体文化建设的需要,更是社会发展的需要。  相似文献   

16.
影视作品是语言与文化在大众生活中的有机结合和具体体现。影视片名的翻译方法有很多,而文化的异同是决定采用何种翻译方法的重要因素。本文试从文化对应、文化重叠、文化冲突和文化缺失四个方面,来举例具体分析荚汉民族文化的异同在影视片名翻译中的体现及其影响,以期找到一条研究荚汉语言与文化,增强荚汉交流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17.
从审美心理的角度来审视,电视娱乐满足了人们的审美心理需求,但审美心理也很容易走向审美的负面,这也是电视娱乐弊端的根源,是一对矛盾。消解了电视娱乐审美心理的矛盾,才可能真正解决电视娱乐存在的种种问题。  相似文献   

18.
通过"谢耳朵T恤现象",聚焦流行美剧粉丝在自我身份认知过程中缔造的文化传播模式。经过比较与分析,认为流行美剧的粉文化传播,既脱离不了现实基础,也需要多方合力的促进。  相似文献   

19.
谎言作为一种交际手法,经常出现在人们的沟通过程中。热门美国电视剧《不要对我说谎》也正是以说谎和识别说谎为主要内容的,文章以这部电视剧为研究素材,探讨了谎言在交际中的表现形态,以期提高人们对谎言的认识,更多地发挥谎言的正面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