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根据中外经济学界的最新认识,有理由认为买办是中国最早具有近代属性的新式商人。19世纪后期产生的商务英语教育和以买办为代表的新式商人在商业实践中所受的社会教育,标志着近代商业教育进入萌芽时期。20世纪初,近代商业学校教育是以商业社会教育为主要形式、以买办等新式商人商务英语教育为重要内容、以商业实践为主要课堂。中国商业近代化,急切催生和呼唤专业化的商业学校教育的诞生。  相似文献   

2.
宁波商人对上海的经济近代化产生过重要影响。鸦片战争后,它们在上海创办了一系列的工商实体,尤其机器、火柴、化工等业取得显著成就;它们在上海倾注了大量资本,并对倡设的钱庄进行职能、机制的变革;宁波商人中有大批买办,但他们有很大的创建新式企业的积极性。因此宁波商人可称是上海近代化重要开拓者、创建者。  相似文献   

3.
上海是中国近代化的领头羊和近代商人活跃的舞台,近代商业教育也因之在这里表现得最为充分.以上海的地缘优势为依托,沪江大学在近代教会大学中国化运动中,创办了商学院和城中区商学院,树立起商业教育的发展特色.对沪江大学商业教育创办过程、办学意义和特点的考察,不仅有助于窥探近代上海高等商业教育的正规化和社会化两种办学路向,同时也从一侧面展示了近代基督教高等教育中国化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4.
近代商业教育萌生于新学兴起、商业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除大学堂设有商学科、普教系统加开商学课程外,归属于实业教育系统的商业学堂是开展商业教育的主要实体。较之以往的学徒制教育,近代商业学校教育的课程设置更为系统,学理更为深奥,教育目标更注重务实达用。通过对比传统商人和经近代商业教育培养的新式商人的各项素质,可以发见新式商业教育的诸多特点。  相似文献   

5.
买办与中国航运业的近代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轮船航运业是中国近代化起步较早的行业,轮船招商局是其代表。买办和新式商人在这一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投资于外资轮船公司,客观上加速了中国旧式帆船业的衰落,为招商局的成立提供了有利的条件,而立在招商局成立之后,投资并经营了该企业。航运业的近代化,带动了其他行业的近代化进程,带动了近代产业思想和经营理念的发展变化。  相似文献   

6.
鸦片战争之后,通商口岸作为窗口,开风气之先,西方近代教育思想和实践首先在通商口岸出现,教会学校、新式学堂和中国学生留学海外等新生事物首先在这里落地、生根、发芽,继而向内地推进,中国传统教育受到冲击、发生动摇,出现近代化的发展趋势.绵延中国千余年的科举制度,最终被近代新式教育制度取代而走入近代化.  相似文献   

7.
随着资本主义势力在四川的渗透和民族资本、官僚资本的逐渐发展,清末四川各级各类新式学堂不断涌现,传统封建教育逐渐走向瓦解,四川l教育在变革的阵痛中掀开了艰难的近代化历程。清末四川的新式教育起步虽晚,但成效显著,一改元、明、清中叶以来四川文化教育地位的衰落之势,一跃成为全国新式教育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成为清季兴学极富代表性的地区。清末四川新式教育的产生和发展,既是早期四川近代化和中国教育近代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深刻地影响了近代四川的社会变革,有力地促进了四川民众知识结构的更新和思想观念的进步,为近代四川社会变革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相似文献   

8.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在中国近代史上是一个影响很大的思想,分析这个思想对于中国近代社会的影响,不应一概而论给予否定。就它与中国近代教育的关系而言,“中体西用”论在构建中国近代新式教育上具有基础性的作用,它促进了中国教育向近代化的全面转型。这种作用表现为它为中国新式教育的兴起提供了思想基础,成为其发展的动力;它为新式教育注入了崭新的教学内容,并带来了近代教学形式。  相似文献   

9.
对中国近代科学教育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中国近代科学教育是适应鸦片战争后御侮图强的政治需要和传统农业经济向工业经济转变的经济需要而产生的。科学教育是中国教育近代化的重要内容 ,科学教育的产生有力促进了近代社会的变革。清末政治经济是制约近代科学教育发展的根本因素。  相似文献   

10.
论中国教科书的近代化●王建军一所谓教科书近代化,指教科书为适应近代新式教育的发展而产生的变革。它打破了两千多年来封建传统教材的格局,将资本主义发展所需要的教学内容引进教科书,并结合新学制而力图切合儿童的心理特点,使之朝着科学化和大众化的方向发展。近代...  相似文献   

11.
太平天国与中国早期现代化有着密切的关系。太平天国的革命纲领体现了先进中国人的思想,最早提出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主题。中国的早期现代化开始于洋务运动,而洋务派是在清政府镇压太平洋国运动的过程中崛起的,太平天国是洋务运动的催生波,太平天国运动改变了中国区域城市经济兴衰的格局,在受战争影响最大的长江下游地区传统商业市扬州、苏州趋向衰落,现代工商业城市上海、无锡、常州崛起。  相似文献   

12.
刘正伟 《学科教育》2013,(6):102-111
20世纪80年代末,在教育史学界,田正平吸收了史学界的现代化理论,提出了中国教育近代化的理论范式;此后,他一方面对中国教育近代化的内涵、理论体系及框架进行不断阐述;另一方面又与全国教育史学界同仁一道致力于中国教育近代化相关专题研究。25年来,这一理论范式不仅是田正平认识与探索中国近代教育史的基本理论和重要工具,他在留学教育、近代义务教育、职业教育、中外教育交流,高等教育、乡村教育早期现代化等方面取得了一大批富有创新性的成果,为国内众多中青年学者所认同与使用,引领和推动了中国近代教育史研究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一个全面兴盛的强国。它是一个人的现代化、社会经济现代化、人类命运共同体、文明的文化发展、和谐的社会发展以及治理的现代化的强国。而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建构社会现代化强国所需要的教育体系。它具体包括:促进人的现代化需要的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促进社会经济现代化需要的混合教育形态体系;促进人类命运共同体需要的国际教育体系;促进社会主义现代化文化的数字化教育体系;促进和谐社会现代化的民办教育体系;促进党对教育工作全面领导的教育治理体系。  相似文献   

14.
发展中国特色世界先进水平的优质教育是中国城乡教育现代化的共同本质和目标,农村教育现代化是有特色、先进性和高水平的国家教育现代化本质和目标在农村有特色的普遍化。现代化基础教育学校特色是在全面发展教育和素质教育基础上充分体现的学校精气神的个性,是教育理念特色与教育形式特色的统一。发展中国特色世界一流的现代化优质教育必须振兴乡村教育,结合乡村文化、地理等特点,努力推进乡村学校特色发展和乡村教育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上海在中国近代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可以说是引领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也塑造了中国国民新的民族意识。要分析这一变革的产生,就不能忽视消费的作用。处在上海特殊的国际化环境中,民众在与西方的对比中审视、反思自身,由此成为现代新国民。  相似文献   

16.
教育思想现代化是教育现代化的旗帜和灵魂。必须在教育实践中坚持树立和弘扬中国特色现代教育思想,努力实现教育思想现代化,以此引领整个教育现代化不断取得新的进展。  相似文献   

17.
在近代史上,西方国家的商品与资本输入、洋务派官员创办洋务企业的活动、民族资本的艰难发展,共同构成中国经济近代化的洪流。在这一进程中,中国既领略到经济近代化所带来的进步,也切身体会到它所造成的种种灾难。1883年发生于上海的金融危机,便是这一灾难的典型表现。文章旨在通过对1883年上海金融危机的分析,探究其爆发的原因,以作为今日经济发展之借鉴。  相似文献   

18.
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是党和国家新时代教育改革发展的战略任务,而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体系,推进教育现代化,则是谋划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建设的两重视域和语境。构建全民终身学习体系必须置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框架内和教育现代化大局中进行设计谋划,坚持以科学理论为指导,形成推进全民终身学习共识;瞄准教育现代化目标,落实路线图和实施方案;把握全民终身学习体系要点,明确构建思路和举措。  相似文献   

19.
人格教育思想经历了从传统到现代的历史演变,尤其是受文化全球化的影响,中外人格教育思想显示出跨时代的历史性和跨文化的一致性的特点,具体体现在:中国人格教育从传统的"律己修身"向现代"健全人格"的转变,外国人格教育从片面的"自由人格"向"健康人格"的转向,进而促使中外人格教育思想整合,即对"现代人格"的诉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