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人数版高中化学必修1中,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产生的NO会与反应器里的O2反应,生成红棕色的NO2,不易观察到无色NO生成;  相似文献   

2.
硝酸是三大强酸之一,它的一个重要特性就是有很强的氧化性。劳动人事出版社出版的全国技工学校通用教材《化学》第四章第四节讲到硝酸的氧化性时,有一演示实验,其做法是“在两支放有铜片的试管里,分别加入少量的浓硝酸和稀硝酸,观察现象。”“从实验中可看到,浓、稀硝酸都能与铜反应,前者反应激烈,有红棕色的NO2气体产生;后者反应较慢,有无色气体NO产生,在试管口呈红棕色,这是NO遇到空气中的氧被氧化成NO2的缘故”该演示实验方法简单,便于操作,效果比较明显,成功率高,但是产生的有刺激气味的有毒气NO2直接污染教室环…  相似文献   

3.
铜分别与浓、稀硝酸反应,是体现硝酸强氧化性的2个重要演示实验。其中,在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验中如何呈现产生的气体是无色NO而非红棕色气体NO2是实验的关键。同时,实验过程中的污染物吸收与处理也是考虑的主要问题。  相似文献   

4.
金属与硝酸反应的复杂性成因有以下4点:①硝酸的浓度不同产物不同,一般与浓硝酸反应,产物为NO2,与稀硝酸反应,产物为NO,  相似文献   

5.
人教版(2019)化学必修教材中硝酸与铜反应的实验存在硝酸用量较多,反应的可控性不高,无法控制NO和NO2的生成量导致尾气处理不到位而产生空气污染等不足。对此,可利用U形三通玻璃管、注射器等对该实验装置进行优化改进,设计具有较强实用性的一体化装置,铜与浓硝酸、稀硝酸反应在一套装置内进行,并能完成尾气处理。  相似文献   

6.
1实验目的 ①用铜与稀硝酸反应,验证稀硝酸具有强氧化性,并验证有NO生成;②验证NO与O2的反应;③验证NO2与水的反应。  相似文献   

7.
一、常见铜与稀硝酸反应实验设计的归类与反思在高中化学中"铜跟稀硝酸反应演示实验"中,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是将此实验生成的气体颜色与铜和浓硝酸反应产生的气体颜色进行比较。实验设计的思路包括:防止生成的无色 NO 气体与空气接触;后续实验能说明 NO 与 O_2会很容易反应生成红棕色的 NO_2。实验现象:铜在稀硝酸中逐渐溶解,反应生成无色气体,此气体遇空气很快变成红棕色;反应速  相似文献   

8.
硝酸是一种强氧化性酸,硝酸与金属反应时,随反应温度,硝酸浓度和金属活泼性的不同,还原产物也不同,可能是NO2、NO、N2O、N2、NH4^+等.在中学教材中,以Cu为例,Cu与浓HYO3反应生成NO2,与稀HYO3反应生成NO.  相似文献   

9.
Y型管结构简单,用途广泛,但在中学化学实验中很少使用,若能根据其结构特点,将其用于中学化学实验,可以设计出很多有价值的用法。下面介绍一组可以在Y型管中进行的化学实验。a.验证硝酸的强氧化性。浓硝酸和稀硝酸分别与铜反应是验证硝酸强氧化性的经典实验,用Y型管设计出如图1所示的实验装置,可以使两个实验先后在同一装置中对比进行。实验时,先将铜丝伸入浓硝酸中,铜丝和浓硝酸立即发生反应,液面上充满红棕色的NO2气体,反应后的溶液呈绿色。当NO2充满Y型管后,抽拉并转动铜丝,再将铜丝伸入稀硝酸中,此时铜丝与稀硝酸反应,产生无色的NO气…  相似文献   

10.
铜与浓、稀硝酸反应实验是探究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重要实验。现行苏教版教材化学1(必修)在第100页中有该探究实验的介绍,教材装置如图1所示。教材实验的目的是证明铜与浓硝酸反应生成红棕色NO2气体及NO2气体溶于水生成无色NO气体;再加水稀释剩余的浓硝酸使之成为稀硝酸,则铜与稀硝酸反应生成无色NO气体。结合教学实际,已有诸多学生对该实验方案提出质疑。  相似文献   

11.
SO2气体通入Ba(NO3)2溶液中会产生沉淀,其原因是氧气和硝酸根的氧化作用,人们一般认为反应中硝酸根氧化亚硫酸根的能力更强,是产生沉淀的主导因素.本文通过对比实验,利用pH传感器,得到不同反应条件下溶液的pH变化曲线,分析曲线得知在该反应中氧气和硝酸根都能够氧化亚硫酸根,但是氧气氧化能力更强.  相似文献   

12.
一、从反应的实质看金属与硝酸反应的实质是金属与H 和NO3-共同作用.例如,铜与稀硝酸反应的实质是3Cu 8H 2NO3-3Cu2 4H2O 2NO↑;Fe2 与稀硝酸反应的实质是3Fe2 4H NO3-3Fe3 2H2O NO↑.例1将铜粉放入稀硫酸中,加热后无明显现象,当加入下列一种物质后,铜粉质量减少,溶液呈蓝  相似文献   

13.
关于硝酸的计算常见类型有NO、NO2、O2混合气体与H2O反应、HNO3与各种金属反应,考查4NO 3O2 2H2O=4HNO3和4NO2 O2 2H2O=4HNO3及浓稀硝酸与金属反应放出NO、NO2等知识的灵活运用.  相似文献   

14.
<正>在学习中,经常会遇到金属与硝酸反应计算的题型,考试计算难度比较大,常常会出现错误。我在自己的错题本上整理硝酸与金属反应的知识点很多,现把我总结的规律归纳如下,与大家一起分享。(1)HNO_3与金属反应一般不能产生H_2。(2)还原产物一般为HNO_3(浓)→红棕色的NO_2;HNO(稀)→无色的NO;很稀的硝酸还原产物也可能为NO、N_2或NH_4NO_3。(3)硝酸与金属反应时既表现氧化性又  相似文献   

15.
谈铜与硝酸反应实验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化学新教材第二册第15页[实验1-7]铜分别与浓硝酸、稀硝酸的反应,是体现硝酸具有强氧化性的一个重要实验,教材采取如图1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我认为有几个地方欠妥。①由于Cu与浓硝酸迅速反应放出NO2气体,因而在系塑料袋的时候和拆洗的过程中都会有NO2气体逸出,从而污染环境,影响师生的身体健康。②在该实验操作中,不能随时控制反应的进行。③在Cu与稀硝酸的反应中,由于试管内有空气存在,生成的NO气体很快被氧化成红棕色的NO2气体,不易观察到无色的NO气体。1实验改进a.Cu与浓硝酸的反应。装置如图2所示,橡皮塞上插入一根可以上下抽动的…  相似文献   

16.
题目(2004年天津理综,29题):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1)NO的体积为__L,NO2的体积为__L.  相似文献   

17.
《氮族元素》中硝酸的性质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是历年高考命题的热点之一.而硝酸与金属铜反应是硝酸的重要性质,它们的反应类型有如下两种情况:铜与浓硝酸混合,方程式为①Cu 4HNO3(浓)=Cu(NO3)2 2NO2↑ 2H2O或Cu 4H 2NO3-=Cu2 2NO2↑ 2H2O;②铜与稀硝酸反应,方程式为3Cu 8HNO  相似文献   

18.
栾春武 《中学理科》2009,(10):42-44
在中学教科书中有这样两个化学方程式:Cu+4HNCO2(浓)=Cu(NO3)2+2NP22↑+2H2O 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可见,浓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2,稀硝酸的还原产物是NO,不少同学认为这两个反应的反应物相同,只是硝酸的浓度不同,反应的结果;  相似文献   

19.
类型4性质验证型实验探究题例4某学习小组探究浓、稀硝酸氧化性的相对强弱,按图5装置进行实验(夹持仪器已略去).实验表明浓硝酸能将NO氧化成NO2,而稀硝酸不能氧化NO.由此得出的结论是浓硝酸的氧化性强于稀硝酸.图5可选药品:浓硝酸、3mol·L-1稀硝酸、蒸馏水、浓硫酸、氢氧化钠溶液及二氧化碳.已知:氢氧化钠溶液不与NO反应,能与NO2反应.2NO2+2NaOH=NaNO3+NaNO2+H2O.(1)实验应避免有害气体排放到空气中.装置3、4、6中盛放的药品依次是.(2)滴加浓硝酸之前的操作是检验装置的气密性,加入药品,打开弹簧夹后.  相似文献   

20.
以铜与各种酸发生反应时所需浓度作为探究内容,通过系列实验,发现铜分别与盐酸、硫酸开始发生反应的起始浓度、铜与硝酸反应生成NO的浓度以及与硝酸反应生成NO2的浓度,并得出相应结论.对实验及结论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