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贵仁 《中国学校体育》2006,(3):I0001-I0001,1
<正>目前,我们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采用的是成人的竞技体育体系,为了改变选种不合理状况,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研究制定适合中小学生身心发展的体育器材和场地标准。现在,已经完成的《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12个部分已于2005年8月拍日经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批准发布,2005年10月1日开始实施。研制《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国家标准)的目的和意义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是保证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和课余体育训练正常进行必不可少的物质条件,是检查、督导、评估、规范学校体育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适宜的体育场地器材、设施对激发中小学生的运动兴趣、有效地进行体育锻炼能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对中小学生在运动参与、运动技能、身体健康、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等各方面的发展也有着重要的桥梁作用。因此,研究制定适合中小学生的器材、场地标准,对保护中小学生的健康,提高中小学生参加体育锻炼的积极性,使其心情愉快地参加体育活动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长期以来,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以成人的竞技体育的体系为规格标准,场地、器材的成人化严重影响了学生参加体育活动和锻炼的兴趣。随着学校体育改革的深入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原有体育场地器材体系已经远远适应不了改革的要求。  相似文献   

2.
体育场地器材是开展中小学体育教学和活动的重要基础和保障,近些年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发展迅速,普遍有了较大的改善。但仍然存在部分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不能满足师生体育教学和开展活动使用;有的中小学虽有了充足的体育场地器材,却使用低效;学校在体育场地器材开发方面存有不够重视和缺少思路等问题。针对问题进行实践探索、调查总结、分析原因,提出可行性、建设性方案,旨在最大程度地利用和开发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资源,更好地为中小学体育开展所服务。  相似文献   

3.
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体育教学必不可少的物质基础。目前,我国高校普遍存在场地器材不足的现象,同时高校体育场地和器械的配置方式不尽合理,已经不能够满足高校体育教学。在高校现有场地器材的情况下提高场地器材利用率,是当今高校体育教学必须解决的问题。笔者针对体育课场地器材不足以及利用率低下的现象从多个方面进行分析,提出科学选择教学内容、教师采用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手段,部分改变现有体育场地、器械的使用方式和利用率,创新体育器材等建议,为进一步完善高校体育教学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正> 要想提高体育教学的质量,活跃学生的课外体育活动,在农村学校,加强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那么,怎样在一个县的范围内搞好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建设呢?我们根据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及省编体育课本的要求,从1985年起,用三年时间抓了全县乡(镇)中心小学以上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到1987年底,90%的学校已基本配齐,10%的学校也只是有少数体操器材未配齐。三年中,县、乡(镇)、校投资的体育经费达59.5万元。新建200米田径场4个,150米以上的小型田径  相似文献   

5.
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载体,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开展体育工作的效果。面对当前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瓶颈,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化解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积极开发体育课程的各种物力资源,形成丰富的课程资源,补充和缓解场地器材的不足,  相似文献   

6.
要实现学校体育的目的任务、增强学生体质、提高体育课教学质量,除了要编写一套符合国情的体育教学大纲、教材和建设培养一支质量稳定的体育师资队伍外,加强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建设这也是一个刻不容缓的问题.这个问题解决得好,就使得学校的体育工作有个较好的物质基础,它将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及体育教学质量的提高。那么,怎样在一个县的范围内搞好中小学体育场地器材建设呢?我们根据体育教学大纲、  相似文献   

7.
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载体,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效果。面对当前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瓶颈,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化解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积极开发体育课程的各种物力资源,形成丰富的课程资源,补充和缓解场地器材的不足,  相似文献   

8.
体育场地、器材在体育教学和课外体育活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日常的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使用与管理工作中,场地、器材的使用与保养也备受关注.但笔者却认为"治病不如防病",如果能够前瞻性地分析场地、器材的损坏原因,预见性地对场地器材合理包装,将会防患于未然,有效延长场地、器材的使用寿命.根据多年的观察、总结、客观的分析与咨询,笔者将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损坏大致分为三类:自然环境侵蚀、活动过程磨损、自身承载能力老化.针对这三种情况,笔者与学校体育工作者在实际的工作中是这样做的.  相似文献   

9.
王凯  刘玲 《精武》2012,(11):69-70
本文为《遵义市中学体育场地器材现状调查研究》的后续研究,是在对遵义市场地器材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后进行的数据再挖掘,试图就前期研究中某些典型的指标数据进行分析,结合《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试行基本标准》对现有现状进行剖析与推论,试图找出影响遵义市中学体育场地器材配置的因素,并提出应对与解决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学校体育场地器材改革现状与发展趋势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为使学校体育场地适应学校体育的发展趋势,满足学生对体育场地器材的不同需求,有必要对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现状与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与研究,以保证学校体育改革与发展的顺利进行。1.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科技含量不断加大高科技的材料、国外先进技术不断引入是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不断发展,既与环境相适应,又能满足人们需求的重要因素。先进理念的引入,使人们加深了学校体育器材对学生的影响的认识;以人为本理念的引入,使学校场地器材的制作符合了不同年龄与身体形态学生的需要;环保理念的引入,使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与制作更加注重与环境的协调一…  相似文献   

11.
新课程背景下场地器材资源的开发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过去学校的体育场地及器材多半是按照竞技运动的规格和要求建造、配置的,很少考虑学生的兴趣、需求和可接受性。为了适应新形势的发展,进一步促进体育课程教学改革,教育部从2003年开始进行了《全国中小学体育器材、设施规格标准》的研制工作,并于2005年10月1日开始执行新的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的国家标准。在执行新标准的同时,教育部在“教体艺厅[2005]7号”文件中规定:“中小学校现有的体育器材、场地仍可继续使用,以避免重复购置和浪费现象。”在这样的背景下,对现行学校场地器材配置改革创新,合理开发利用,显然是非常必要的。一、场地器…  相似文献   

12.
因地制宜加强农村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建设●福建南平市教委农村中小学的体育场地器材匮乏是开展农村学校体育工作的一大障碍。为改变农村学校的落后面貌,我们南平市教委克服困难,充分调动农村中小学体育工作者的积极性,利用山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地理优势,因地制宜加快体...  相似文献   

13.
《体育教学》2011,(12):80-80
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载体,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效果。面对当前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瓶颈,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化解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积极开发体育课程的各种物力资源,形成丰富的课程资源,补充和缓解场地器材的不足,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实际操作提供理论支撑,而从事教育实践的一线体育教师最知情,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和问卷调查法,对四川省中小学实施阳光体育运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我省中小学有近1/3的学校没有实施阳光体育运动;各地中小学均不同程度的存在体育课被消减、挪用和挤占的现象;各地中小学体育课采用放羊式教学占有相当的比例;1/3的中小学没有执行<学生体质健康标准>等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建立对学校体育的专项督导制度;制定国家学校体育卫生条件基本标准,加大执法监督力度;政府加大对各级中小学校体育经费的投入,改善学校的体育场地器材等等对策.  相似文献   

15.
<正> 久闻吴川县学校体育工作开展得红红火火,特别是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建设更是硕果累累、颇具特色。笔者趁在湛江市参加全国学校体育卫生工作研讨会之机,慕名前往参观访问。吴川县从1980年开始,发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精神,大搞学校体育场地器材建设。十年来全县共开辟田径场182个,篮球场342个,游泳池3个,自制各种体育器材27000多件,大型联合器械82套。目前,全县360所中小学已有96%的学校达到《广东省不同类型中小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标准》,其中有30%以上的学校超标,部分学校达到国家教委颁发的《中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和《小学体育器材设施配备目录》标准。这项系统工程为吴川县学校体育工作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促进了吴川县学校体育事业  相似文献   

16.
《体育教学》2011,(11):78-78
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载体,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效果。面对当前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瓶颈,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化解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积极开发体育课程的各种物力资源,形成丰富的课程资源,补充和缓解场地器材的不足,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实际操作提供理论支撑,而从事教育实践的一线体育教师最知情,最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7.
体育场地器材是学校进行体育教学和开展课外体育活动的必要物质条件和载体,它直接关系到整个学校体育工作的效果。面对当前短期内无法解决的瓶颈,体育教师要不断探索化解体育场地器材不足的新思路和新方法,积极开发体育课程的各种物力资源,形成丰富的课程资源,补充和缓解场地器材的不足,为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的实际操作提供理论支撑,而从事教育实践的一线体育教师最知情,最有发言权。  相似文献   

18.
<正> 1989年3月,与广东省教育厅和高教局的同志一道,对湛江市的学校体育卫生工作进行了实地考察。现将考察情况报告如下: 一、基本情况湛江市下辖四区五县,人口505万。经济水平属广东省第三类。全市共有中学394所,小学2082所,中小学生约85万。自1980年以来,湛江市集资582万元,为中小学兴建大小田径场587个、各类球场4961个,增添大件体育器械16万件。1987年,全市中小学全部达到湛江市学校体育场地器材配备标准。  相似文献   

19.
六月下旬,广东省教育厅在吴川县召开了自力更生解决体育场地、器材和卫生设备会议,总结了近年来我省各地自己动手制作体育器材和解决场地的成绩,交流了经验,增强了搞好中小学体育工作的信心。吴川县在这方面的工作做得较出色。几年来,全县中小学自制了大件体育器材四千五百多件,辅助器材一万九千多件,平均每所学校自制体育器材近百件,为国家节约了十五万元。这种精神可嘉,大有提倡之必要。我们的国家遭受林彪、“四人帮”十年浩劫,国民经济受到严重破坏,给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20.
学校体育场地和器材是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基础物质条件,丰富、适宜的体育场地器材能激发学生的运动兴趣、参与积极性。在探讨学校体育场地器材不良现况的基础上,通过实地考察、访问等途径,用案例的形势,总结出开发、利用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5种有效方法和途径,通过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开发,达到了促进学校各项体育工作的提高和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