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业,必定与时代的特征,包括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的发展相关联。外国电影对当时民国时期的电影传播和宣传产生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国际性;民族意识的觉醒,推动着民族主义在民国电影业有着深入的体现。时代因素、社会因素、民众因素,都使得民国电影体现中西交融性。中国社会逐渐呈现出了中国传统文化艺术形式与西方文化艺术形式并存的格局。  相似文献   

2.
我国的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对外学习的过程。通过考察从“西学东渐”到“以俄为师”的历史演变 ,指出由于两种接受活动——继承传统文化与接受外来影响——的尖锐冲突 ,造成了整个社会和人们思想中的中西并存、新旧抵牾的复杂情况 ;认为近百年对外学习不够成功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把自己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视为平等的交往关系。最后 ,文章就如何对外学习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3.
我校历史所博士生张艳国研究员在《光明日报》(1999-05-07)发表《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化发展路径的抉择》一文,指出:五四新文化运动由文化的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而来,最后站在马克思主义文化立场上对古今中西新旧之争进行了历史概括,因此,五四新文化运动的最大成果,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取得了全面的胜利。先进的中国人认定中国文化应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进行重建,从而完成了中国文化现代化出路的方向性转折。这一转变,在20世纪中国社会进步与文化变迁的历程中,起到了决定性的支配作用。五四新文化运动与中国文…  相似文献   

4.
本文认为:调和论是清末民初调适性现代化思潮的基本理论;民初调和思潮以杜亚泉、章士钊、李大钊、蔡元培等为思想代表,其思想熔儒家中庸思想与英伦自由主义于一炉,在现代化与文化革新问题上,主张融合中西新旧与温和渐进改革;调和思潮有别于激进主义与保守主义之最深刻的特质,在于其理性而多元的中庸精神,它超越了欧化与国粹的对立,以其兼容新旧的中和性与循序渐进的稳健性,成为启蒙时代另一种独具价值的思想传统  相似文献   

5.
<正>在近代中国,中国传统文化遭到严重的冲击和挑战。严峻的社会现实,引起中国传统士大夫深刻反思中国传统文化。在古今新旧中西的历史交汇点上,张之洞表现出对中国文化强烈的自信。在他看来,以"三纲五常"和"仁爱""、忠义"为核心的儒家文化,是值得发扬的优秀文化;同时,他也不排斥西方文化,认为  相似文献   

6.
历经戊戌政变和庚子国难后,严复认识到"新旧党争"乃"日下最切之问题",长期的译著生涯使严复对于中西新旧文化的理解与融合别具心得。《主客平议》一文,对中国新旧两党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进行了论证,主张新旧平衡,实现社会的有序变革。  相似文献   

7.
我国的现代化是一个不断对外学习的过程。通过考察从“西学东渐”到“以俄为师”的历史演变,同由于两种接受活动--继承传统文化与接受外来影响--的尖锐冲突,造成了整个社会和人们思想中的中西并存,新旧抵牾的复杂情况;认为近百年对外学习不够居功的根本原因是没有把自己与“老师”之间的关系视为平等的交注关系。最后,文章就如何对外学习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8.
本文论及文学艺术新旧并存的发展规律,以及由这种新旧并存发展规律派生出来的几种发展方式:创新和保守并重的发展方式;顺向发展大势中兼有逆向发展的发展方式;时代性(现代性)与恒久性兼容的发展方式;转移式发展方式.  相似文献   

9.
第一次世界大战使中西文化界明确意识到西方现代文明的危机。在此语境下,章士钊以"新旧调和论"为基础,在《评新文化运动》一文中,围绕"文化"、"新旧"、"文化运动"等概念,分析了新文化运动的"病态群理",在中国现代文化应该如何发展问题上,与"新文化运动"形成对话交流,其中隐含了现代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潜能和动力所在。  相似文献   

10.
中西医之争不止是医学上的学术争论,而是中西两种文化碰撞与遭遇的典型符号;数百年里,两者的关系可以分为三个阶段:华夷心态、中西并行、新旧之争,从中西医学彼此的称呼变迁,可以看出中西文化关系的嬗变。  相似文献   

11.
《儒林外史》丧葬礼仪描写文化透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儒林外史》涉及了大量的丧葬礼仪描写。从民俗对小说创作的影响、从民俗与社会生活关系等角度,对本小说中的丧葬礼俗描写做了多角度的观照。丧葬礼仪描写的价值在于以浓郁悲情氛围形成独特的表现手段,揭示了明清时代传统人文精神的缺失,反映了明清奢靡趋利的社会风气和下层贫困的社会现实。  相似文献   

12.
东江是中国南方大河珠江的支流,对南方众多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东江流域特殊的地理环境和社会发展历史,使其形成特有的社会习俗、人文精神和经济发展水平,并由此促成了与其社会习俗、人文精神、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独特的东江行政文化。文章具体探讨东江行政文化的内涵、渊源与特征。  相似文献   

13.
彝族家支家谱的教育和学习,是一种家庭教育,也是一种社会教育;是一种历史悠久的教育习俗。现代学校教育要重视各少数民族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习俗及内容,并将它们有机结合起来,为社会塑造德才兼备的人才,为民族地区的社会建设服务。  相似文献   

14.
法律社会是法律学力图构建的应然美好的正义之邦。社会学的法律指的是调控社会秩序的实然规则。习俗社会是由实然的法律规则来主导运行的。习俗社会生长出习俗、惯例进而演化为习惯法。习俗与理想的法律之间有距离,也有相承之处。对于学校管理的变革,我们必然要追问其合理性、合法性与合习俗性与否。总之,学校管理应当在法律的理想框架下,寻找习俗的生长点。  相似文献   

15.
社会风尚属于较低层次的社会心理现象,但是对大学生青年心理的形成、发展、成熟具有重要作用。而大学生青年的心理特点又使得他们以独特的方式反作用于一定的社会风尚。历史唯物主义认为,没有理由抱怨和轻视任何一种社会风尚,青年大学生是开创新风尚,扫除旧习俗的有生力量。  相似文献   

16.
人口老龄化是全球性的人口发展特征和趋势,中国政府和社会各界正在积极应对它。当前,中国人究竞该怎样认识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现象,仍是一个值得人们去思考、探索和实践的真问题。笔者认为,除了从法律法规和公共政策等正式制度的视角去认识和应对人口老龄化现象。还应该特别重视从非正式制度的视角去认识和应对它。本文拟通过裕固族敬老习俗的社会人类学描述与阐释,说明在实现社会控制的全部制度中,法律法规固然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但却不是它的全部,习俗作为非正式制度也具有相当的社会控制功能。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和和谐社会建构过程中,为了迎接老龄化社会的挑战和繁荣社会主义新文化,应该充分重视和发挥敬老习俗等非正式制度的价值和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养子本是一种社会现象,在中国古代社会,由于宗法制及其伦理观念的影响,养子现象并不普遍存在。唐代统治者对异姓养子也采取禁止的态度,但在唐代中后期,由于胡族风气的濡染和军事形势制度、政治形式的变化,养子现象在藩镇出现并流行起来。藩镇养子风气影响了宦官养子,加剧了社会动荡,败坏了社会风气,对唐后期和五代的政治与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8.
在礼与法当如何配比以建构有效的政治文化模式,礼乐教化与刑杀,武功与威德当如何运用以调理民心,规范社会,巩固统一的问题上,秦汉统治者一直处于不断的摸索之中。这种摸索的过程就是礼与法从对立冲突逐渐走向融合协调的过程。从秦始皇开始,直到汉武帝才摸索出了一套富有弹性和生命力的政治法律模式——“礼法结合”。在秦汉的历史长河中,礼制与法制两大社会控制系统处于动态发展的“混一”状态,这是我们认识秦汉礼制与法制真实状态的关键。“礼法结合”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二千余年封建社会主要的政治法律模式,根本原因在于其适合中国古代国家和社会独特的内涵和结构关系。  相似文献   

19.
禾花宝诞作为番村的一种民俗活动,虽然是旧时封建社会人民崇尚自然、敬畏鬼神的一种产物,但从其仪式过程来看,也具有很多符合大众心理的社会功能。这些社会功能为研究番村的历史文化、手工艺、民间民俗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20.
中国民俗学的发展大致经过了三个阶段。在这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出现了两次复兴。当今我国的民俗学正处于二次复兴的太好时期。这是当代社会的需求和时代的呼唤,预示着我国民俗学走向一个新的辉煌时代。民俗学应在国民行为规范、道德建设和社会秩序的建立等方面发挥应有的作用,确立民俗学在社会科学中的重要地位.更好地为社会的发展与进步服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