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98年以来,江西省中考作文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1998年与2000年均注明“除诗歌外,文体不限”;1999年,根据材料按要求写一篇记叙文或者议论文;2001年标明“文体不限”。中考作文命题由文体的“限制”到“文体不限”,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发挥,受到了老师和考生的热烈欢迎。但是,有的考生在写作“文体不限”的作文时却反而无所适从。就拿2001年我省中考作文来说,要求考生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的作文确实有点不伦不类:前面看起  相似文献   

2.
从2000年开始,一些地方中考作文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作文命题由文体的“限制”到“不限”,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发挥,受到了老师和考生的热烈欢迎。  相似文献   

3.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几乎清一色采用“文体不限”的写作要求,不管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这种“不限”给考生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写作环境,便于考生情感的倾诉和个性的展示。正因为解除了“限制”禁锢,使得近年来考场作文丰富多彩,佳作迭出。但不容忽视的是,也有一部分考生,在面对“文体不限”时,要么苦于“不限”二字,难以确定写作的“切入点”,无所适从;要么信马由缰,随意草就,结果写成文体不分的“大杂烩”。为此,笔者想针对以上两种情况谈一下应对策略:一、如何快速选定文体。在考场上,什么最宝贵?时间。假如考生面对文体不限,迟…  相似文献   

4.
话题作文不限文体,摒弃了过去那种只限写某一种文体的限制,拓展了考生的写作思路,确实能让学生“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有较大的写作空间和写作自由,能够让考生在考场上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充分发挥自己的写作潜能。但是,“文体不限”并非不讲究文体,有些同学片面地认为写作文不再有什么体裁限制,可以自由发挥,不像叙,不像议,甚至写成了“四不像”的文章。其实,我们还是需对“文体不限”进行限制一下的。那么,我们从哪些方面对“文体不限”进行“限”呢?第一,限定一种文体。如果你形象思维发达,视野开阔,联想丰富,长于记叙、描写、编…  相似文献   

5.
“文体不限”类作文,因其具有体裁上,限制少;选材上,范围广;立意上,角度多;语言上,表达活等特点,被中考、高考所看好,已成为考场作文的趋势,这就如天高任飞的鸟,海阔凭跃的鱼一样,考生在自由的条件下,应尽情发挥自己的长处,一定能写出优美的、充满健康个性的文章。一选择文体,发挥特长文体是文章的体制、规矩,每篇文章都有各自的文体特征。“文体不限”,并不是不要文体,只是给了你选择文体的自由,在开放的前  相似文献   

6.
张淑艳 《现代语文》2006,(8):127-127
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作文题几乎清一色采用“文体不限”的写作要求,不管是材料作文还是话题作文。这种“不限”给考生营造了一种宽松的写作环境,便于考生情感的倾诉和个性的展示。正因为解除了“限制”禁锢,使得近年来考场作文丰富多彩,佳作迭出。但不容忽视的是,也有一部分考生,在面对“文体不限”时,要么苦于“不限”二字,难以确定写作的“切入点”,无所适从:要么信马由缰,随意草就,结果写成文体不分的“大杂烩”。为此,笔者想针对以上两种情况谈一下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文体不限"频频出现在中考作文的要求中,这无疑给考生提供了更自由的写作空间。但是,很多同学误将"文体不限"理解为不需要明确的文体,于是在写作中不顾各种文体的基本规范和要求,写出一些"四不像"的文章。  相似文献   

8.
近几年来,中考作文多以话题作文为主,那么,如何写好话题作文呢? 一、弄懂题目,把握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不限文体,“文体不限”其实是指不限于一种文体,让学生有选择文体的自由。考生可以根据题目要求自由发挥,选择符合题目要求,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当你选定了一种文体后,再按照这种文体的特点来布局谋篇。如果你生活积累丰富,不妨将生活中精彩的片断撷取出来写成一篇生动感人的记叙文。  相似文献   

9.
面对中考作文试题中“文体自选”或“除诗歌、戏剧外,文体不限”的要求,与其“随大流”把作文写成绝大多数考生都会选择的记叙文、议论文等常规文体,倒不如另辟蹊径,选择小小说来写。  相似文献   

10.
“灵动”与“沉稳”,是2004年江苏高考作文的主题。这两个词,对于今后的考生来说,亦有深刻的启示意义。一、文体的沉稳与灵动这几年,高考作文文体不限,考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所长,自由地选择文体。这是高考作文命题的一大进步。但是,“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在文体的把握上,每一个考生都要既沉着,又稳重。在我们江苏省,历来都要求考生写什么必须是什么,写什么必须像什么;决不容许在一篇800余字的高考作文中,记叙、描写、议论、抒情、说明杂乱使用,搞成一个“大杂烩”。从总体上说,高考作文的文体一般分为两类——记叙  相似文献   

11.
从2000年开始,一些地方中考作文取消了对文体的限制。作文命题由文体的“限制”到“不限”,有利于考生写作水平的发挥,受到了老师和考生的热烈欢迎。但是,有的同学在写作“文体不限”的作文时却反而无所适从。例如某省有一中考作文题要求考生围绕“尊重”这个话题,自拟题目,自定文体,写一篇作文。结果有相当一部分考生的作文写得有点不伦不类:前面看起来纯粹是在说理,很像议论文;接着陡然一转,说我想起这样一个故事,于是就开始详细地讲故事,俨然是记叙文;接下来便“啊!……”直抒胸臆,又像是抒情散文。整篇作文,中心松散,真像“杂文”。这样的一篇文章,且不说文体上是个大杂烩,就内容而言,说理没说透,记叙没记清,抒情不酣畅,岂能得高分?究其原因,一方面是这些同学的各类文体知识薄弱,平时缺乏这类作文的训练;另一方面,还与不能正确领悟“文体不限”这一作文要求有很大的关系。其实,对“文体不限”我们可从以下三个方面理解:第一,动笔前,同学们有灵活选择文章体裁的自由,也就是每一个同学看到文题后应尽可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来写。擅长记叙、描写的写记叙文,擅长论辩的写议论文,擅长抒情的写散文等。如有一中考作文试题《朋友》,考生结合自身写作实际和生活体...  相似文献   

12.
近年来,“写议论文”已经成为一些地区的中考作文试题要求之一,也是广大考生应对作文“文体不限”的重要选项。,对于初中生来说,无论是出于备考日的,还是为将来的高中学习奠定基础,我们部应该学习写作议论文。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中考作文让考生自选文体的越来越多,这给习作者提供了多种选择的机会。面对同一试题,除了写成记叙文、议论文等基本文体外,还可以灵活选用自己擅长的其他体裁完成作文,以充分地展示个性与才情。这几年中考作文在文体选择上可谓“百花齐放”、“争妍斗艳”,不少考生巧思独运,写出了一批体裁上有创新的佳作。一、借用文学体裁在写作功底扎实的学生看来,既然文体不限,那么各种文学体裁都可以“拿来”为“我”所用,如小小说、剧本、寓言、童话,等等。当然,中学生写这类作品需要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常见的文学体裁写法上也各有要求。比如:…  相似文献   

14.
话题作文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要求考生自选文体,不对文体作限制性要求。因此,有的考生便错误地认为,话题作文不限文体,就是不要文体。其实,文体不限只是给考生选择文体的自由,并不是不要文体。考生动笔写作之前,必须选定一种文体,一旦选定了某种文体,所写文字就必须符合该种文体的写作要求:  相似文献   

15.
最近几年,中考作文题目的设定越来越宽泛。虽说题目要求不限文体,但记叙文无疑仍是许多考生的最佳选择。从选材的角度,这些题目越来越让学生有话可说,有事可写。  相似文献   

16.
高考作文“文体不限”似乎已成定律。2006年高考全国17套语文试卷,除湖南卷明确要求写“议论文”外,其余各卷一律是“文体不限”或“文体自选”。不仅高考如此,不少地方的中考作文也是“文体不限”。“指挥棒”年年如此,中学作文教学自然紧紧跟上,年复一年地“文体不限”。相沿  相似文献   

17.
近几年来的中考作文,无论是话题作文,还是命题作文,写作要求之一都是“文体不限”。命题者的“文体不限”给考生提供了广阔的选择空间,尽管如此,但从阅卷情况来看,大部分考生都选择了记叙文,因为,对阅历不深的初中生来说,记叙文好写,也容易打动阅卷老师,从而拿到高分。因此在作文教学中,指导学生写好记叙文应作为教学的重点。我认为一篇完整的记叙文必须强调三个基本要求:①必须有一个相对完整的故事情节,  相似文献   

18.
王竹香 《辅导员》2009,(22):9-10
文体规范,让阅卷老师一目了然是高考作文赢得高分的先决条件。近几年的高考作文一般不规定采用某种文体,目的是让考生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但有的考生误解了“文体不限”或“文体自选”,或者有的考生根本就不懂文体,以致写出一些“四不像”的文章。  相似文献   

19.
话题作文的开放性、灵活性主要体现在文体不限、选材丰富、题目自拟上,这给学生的创作提供了,自由而广阔的空间。也正因为话题作文太“自由”,使得很多考生做到话题作文时.脑海中思绪翻滚,各种材料充塞脑中,但一时又无法理清,难以下笔。下面以盐城市2003年的中考作文题为例说说话题作义的一般构思。作文题目如下: 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相似文献   

20.
一近年来的中考作文要求中,关于文体要求已经越来越淡化,如2011年宁波市中考作文《——,不普通》写作要求其中一条关于文体的是:联系自己的生活体验写作,文体不限。重庆市中考作文关于文体的要求是:除诗歌外,文体不限。又如2011福州中考作文题:请以《走一步再走一步》为题,写一篇文章,文体不限,诗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