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解放军画报社编辑组副组长、执行编委骆飞的新著《摄影·怪圈·谜》,最近由长城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就什么是摄影、新闻摄影与艺术摄影、新闻毓列摄影、专题摄影、军事摄影等问题,分别作了阐述,同时,还就我国摄影事业近年来在改革、探索中  相似文献   

2.
新闻摄影究竟是什么?怎么给它定义?我理解,新闻摄影是“现在进行时”的新闻事实的现场形象截取。这里的重点在“现在进行时”上。这个概念是从新华社原副总编辑南振中对新闻摄影的定义演  相似文献   

3.
当摄影记者,搞新闻摄影,如果不理解新闻,也就不可能深刻理解新闻摄影。这样,就不知背着照相机干什么,也就很难搞好摄影工作。现在,有没有摄影记者不知道什么是新闻呢?我不敢说很多,但也不敢说没有。至于没有很好地思考这个问题的人,却还不少。事实上新闻摄影不真,不新,不活等等问题的存在,同一些同志不懂什么是新闻不无联系。所以,当好摄影记者首先要认识新闻。一、理解新闻“唯物论者认为,新闻的本源乃是物质  相似文献   

4.
现在,报社普遍反映新闻照片来稿少,质量不高,新闻摄影不景气。我认为目前出现的这种现象有其深刻、复杂的原因。要解决这个问题。单从哪一个方面入手,都不会迅速奏效。应抓住以下几个环节采取综合措施: 一、总编辑抓摄影。实践证明,哪家报纸重视新闻摄影,哪家报纸的新闻摄影工作就比较活跃。什么时候重视新闻摄影,什么时候新闻摄影就有生气。总  相似文献   

5.
读者对报刊上刊登的大量特定人物活动的照片,往往有两种反映,一是人物生动活泼,有独自的特性,引人寻味;二是人物貌似神离,缺乏活力,不能使读者赏心悦目。作为一个新闻摄影工作者来说,当听到读者的后者评论时,也时常苦思冥想,究竟如何才能把特定人物的活动拍好拍活,这是需要新闻摄影工作者和广大新闻摄影爱好者共同研究和探讨的一个问题。我想,新闻摄影既然是以人的社会活动为对象,那么,我们首先就应该研究社会上的人.在阶  相似文献   

6.
杨军 《新闻三昧》2003,(3):40-41
与飞速发展的科学技术相比,我们的科技新闻摄影还远远不能适应形势的发展。优秀的科技新闻摄影作品凤毛麟角。因此,科技新闻摄影如何反映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发展状况应成为科技新闻摄影工作者经常思考的课题。  相似文献   

7.
张子庆 《新闻窗》2012,(1):48-49
什么是新闻摄影?作为一种视觉(图片)新闻,新闻摄影是新闻形象的现场摄影记实,以附有文字说明的图片形式传递信息。新闻摄影的定义.确定了视觉(图片)新闻必须图文并茂。  相似文献   

8.
许:老蒋,关于新闻摄影,最近有什么考虑吗,我是说,你近来接触到的图片稿件比较多,感觉其中有什么问题值得一提吗? 蒋:还是那个老问题,即人的表现比较弱。我很欣赏高尔基说的:“文学就是人学。”是否可以引伸一下——“新闻摄影就是关于人的摄影”。 许:完全可以这样说,因为我们的新闻,无论是报纸、刊物,还是广播、电视,都是办给人看或给人听的,新闻工作的性质和任务决定了我们要关注人。新闻摄影更应当立足于人的表现,表现人的奋斗、人的企盼、人的生存环境和状态、人  相似文献   

9.
自古以来,作战致胜之道,在乎天时、地利、人和。同样,我认为这也是拍好新闻照片的必由之路。新闻摄影,是运用摄影手段形象地反映正在发生和发展中的有新闻价值的客观事实。离开了一定的时间、空间和对象这些具体的客观条件,就没有新闻照片产生的可能;倘若这些条件不具备或者不理想,那么拍出来的新闻照片也不会令人满意。譬如拍摄一项重点工程的外景,倘若偏遇阴天下雨,那么你有再大  相似文献   

10.
新闻摄影,是现实生活的传真写照,是时代精神的及时反映,是报纸的一个重要兵种。 那么,面对大千世界,摄影机的镜头首先应当对准什么呢?我认为,首先要对准人。我们提出这样的希望,要把拍摄新闻人物作为新闻摄影的最重要任务,要让新闻人物的照片在新闻摄影作品中、在报纸版面上占据突出的位置。 为什么要强调拍摄新闻人物? 我们强调拍摄新闻人物,至少有三点理由。 其一,人是社会的主体。人类在改造社会、创造历史的过程中,创造了许许多多的新闻,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科技、教育、体育各个领域。离开人,离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新闻就出不来。因而,新闻摄影就不能不关注人的生活、人的命运和人类的进步。 其二,在自然界,人是万物之灵。人不仅在改造社会、创造历岁的过程中出新闻,同时也在战胜自然、  相似文献   

11.
新闻摄影的基本特征是:新闻性、真实性、形象性,根据新闻摄影这一基本特性的要求,和历届国内外新闻影展、影赛获大奖的作品来看,笔者认为好新闻照片必须具备“重大的事件、动人的瞬间、完美的表现”这样三条标准。纵观历届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的获奖照片,皆属拍摄的具有世界影响和  相似文献   

12.
近几年来,旅游新闻摄影已成为新闻摄影界同行一再提及的一个题材。虽然目前旅游新闻摄影理论上还是一个空白,但许多新闻摄影组织和同仁,已经在这方面进行了不少的探索和实践。旅游新闻摄影兴起的历史原因是什么?旅游新闻摄  相似文献   

13.
新闻摄影要不要进行深度探索?这在新闻界,甚至在新闻摄影界还存在着不同的看法。有人认为,新闻摄影是运用照相机对新闻事件进行现场拍照、机械记录,还讲什么深度。这种看法阻碍着新闻摄影向深度发展。我认为,新闻摄影和文字报道一样,不仅要传播新闻事实本身,更重要的是要通过事实表达时代的某种思想与观点,因此必须在报道深度上多下功夫进行研究. 那么,如何增强新闻摄影的深度?我以为应从以下几点考虑。第一,立意要高。就是说摄影记者选定的报道主题,要紧扣时代脉搏,揭示时代特征,弘扬时代精神.这与“文章合为时而著,歌诗合为事而作”同为一旨。从一些报纸上的新闻照片看,有相当多的作者不  相似文献   

14.
随着新闻改革的不断深入,报纸的新闻摄影工作也越来越受到新闻界同行们的重视。特别是1990年全国报纸总编辑新闻摄影研讨会之后,新闻摄影工作更为各报总编辑们所重视,把原来“图文并茂”的传统观念,升华到了“图文并重”的新观念。这一“茂”一“重”的一字之改,使新闻摄影的改革向前跨进了很大的一步,给报纸版面的内容和形式增添了很大的光彩。就以我们宜宾日报近几年的实践为例,由于报社总编辑们照片意识的不断增强,使报纸上  相似文献   

15.
我一接到第五期《新闻爱好者》,就被《庄稼棵里也出新闻》这条标题吸住了。翻开一看内容,更是爱不释手。我边看边想,看了四五遍。我周围的几个新闻爱好者也争相传阅。我是初学写新闻的,写作水平和认识能力都很低,写的稿件常常石沉大海。原来总认为自己生活圈子小,没有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没有什么新闻可写。看了吴学斌同志既有经验,又有实例的文章后,我去掉了“没新闻可写”的包袱,也学得了吴学斌同  相似文献   

16.
科技新闻难以发现,更难表现,科技新闻摄影是一块被遗忘的角落,因而见诸报章的科技新闻图片少之又少。 受第42届“荷赛”作品的影响,我开始关注科技新闻摄影,先后有《街头跳舞机》、《数码影像蛋糕》等图片新闻在《湖北日报》见报。得知同济医院在做我国首例转人类基因器官移植手术实验,我认为是难得的好题材,便携带了“重型武器”,准备大干一场。 科学态度是严谨的,移植手术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采访活动也在严格要求之下进行。在拍摄过程中,我努力做一名忠实的记录者,不干涉拍摄对象。 实验对象是猕猴、小猪两种毫无关联的动…  相似文献   

17.
试论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的关系凌弘近几年,我国摄影界掀起了一股纪实摄影热,新闻摄影也随报刊的繁荣而繁荣。经济建设的飞速发展,摄影事业也将随之相适应,要使纪实摄影、新闻摄影更加兴旺,有必要对其相互关系作些研究和探讨。新闻摄影与纪实摄影的趋同什么是新闻摄影...  相似文献   

18.
陕西广播电视报记者李书宽的摄影作品《跳水女皇喜做新娘》(见本期封面),最近分别获陕西省1992年新闻摄影评选日常生活类一等奖和全国十二届新闻摄影评选银牌奖。这是值得庆贺的。遗憾的是,这幅新闻摄影佳作,在新闻事件发生后,未能通过新闻载体与读者见面。因而,它没有资格参加陕西省记者协会主办的1992年全省好新闻竞争,失去了再度获奖的机遇。  相似文献   

19.
苏联新闻摄影以其纪实性和艺术性相和谐的风格,近10多年来一直驰誉国际摄影界,在荷兰世界新闻摄影比赛等国际大赛中屡屡获奖,着实令人刮目相看。这种颇具独家特色的风格,日臻完善,一扫人们对苏联新闻摄影的以往印象,引起各国专家越来越多的关注。究其原因,这是苏联新闻摄影诞生70多年来,几代人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不断推陈出新,勇于探索的结果。  相似文献   

20.
农村人物摄影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课题。本文仅就个人在农村新闻摄影中如何表现人物谈些体会,和同行一起研究。人,是新闻摄影的主要表现对象。人物摄影要求摄影者直接摄取人物在工作、学习、生活中的活动镜头,抓住能充分表达人物精神世界的特定环境,通过图像细腻地刻划被摄人物的神态,反映人物的精神面貌。人的精神面貌是人物照片的灵魂。要拍好一张在特定环境里形神兼备的人物照片,就需要摄影者熟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