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 毫秒
1.
私立南开大学在其国立化进程中,围绕办学自主权与资源获取,与国民政府展开博弈。一方面,张伯苓顺应形势,迎合蒋介石的拉拢,积极参与政治;迎合政府教育政策,积极调整办学理念。另一方面,针对办学自主权,张伯苓亦有坚持的一面,即坚持南开大学的私立属性。私立南开大学的国立化进程,实际上是国民政府通过办学资源的分配逐渐控制、消解私立大学办学自主权的过程。  相似文献   

2.
张伯苓与南开大学办学经费的筹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开大学是由我国著名教育家严修、张伯苓于1919年在天津创办的第一所私立大学。作为私立大学校长的张伯苓,为南开大学的创立、生存和发展耗费了毕生精力,尤其是为南大办学经费的筹措呕心沥血,殚精竭虑,以坚强的毅力和超人的意志,使南开在筚路蓝缕中发展壮大起来,并且在中国教育界乃至世界教育界均占有一席之地。  相似文献   

3.
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涌现了一批像复旦大学、南开大学、厦门大学等办学成功的私立大学.办学者"专心办学"、"无私奉献"、"百折不挠"、"勤俭办学"的精神,政府的支持和资助,社会捐助是这些私立大学办学成功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张伯苓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创造性地构建了包括南开大学在内的私立大学模式,为我国民办高等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即秉持正确的办学宗旨,不以营利为目的,培养救国建国之人才,以谋求全社会的进步;坚持实用的办学理念,主张把科学应用于实际,教育为社会发展服务;广泛筹集、灵活运用资金,以经营收入滋养学校。  相似文献   

5.
孙希磊 《教育家》2004,(10):8-11
“绩著南开、教泽广布”是李鹏同志为纪念张伯苓先生诞辰110周年而书写的题词,它高度概括了张伯苓先生极不平凡的教育人生。张伯苓(1876~1951),原名寿春,以字行,是我国近代著名教育家。他从青年时代就立志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我国的近代教育事业,在近半个世纪的风雨历程中,先后创办了包括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重庆南开中学以及经济、应用化学研究所在内的完整、系统的近代教育(科研)体系。他担任南开校长四十余年,不仅独创性地探索出中国近代私立教育办学的成功之路,而且还在近  相似文献   

6.
张伯苓是20世纪中国教育史上非常重要的人物,其倡导的实学教育使得私立南开大学取得令世人瞩目的成绩,蜚然海内外。考察张伯苓的实学教育不难看出其实质是继承和发扬了晚清实学精神,但在具体实践中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这些鲜明的个人特色以及其背后所体现出来的"坚定的教育信念、开放的文化心态、立足现实、遵循教育规律与开拓创新的精神"等等,在今天看来依然值得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7.
一般人都知道天津的南开大学,却不一定知道,南开大学的创办者是张伯苓。在近代中国的著名教育家中,张伯苓绝对应该有一席之地。就连周恩来总理都曾经称赞他"有功于民"说张伯苓不仅有教育的能力,而且有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8.
20 0 0年 4月 2日至 4日 ,由南开大学历史系、南开大学中国社会研究中心、南开大学近代中国研究中心 ,《近代史研究》编辑部 ,天津市社会科学联合会 ,华银投资控股公司联合主办的纪念严范孙、张伯苓暨中国近代化相关理论问题学术讨论会在南开大学隆重召开 ,来自北京、广东、四川、江西、天津等地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以及严范孙、张伯苓的后代出席了讨论会。严范孙先生、张伯苓先生是南开大学及南开系列学校的创办者 ,近代爱国教育家。他们建立起 2 0世纪中国最为庞大的私学体系 ,为中国近代化培养造就了大批人才。对此 ,与会代表给予很高评价…  相似文献   

9.
张毅 《新高考》2011,(3):65-65
"学府北辰"西南联大在风雨如晦岁月中的不已鸡鸣,已然铭刻为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不可复制的永恒记忆。六十余载后,北大、清华、南开三校的风云际会,仍旧感念着无数今日的学人。与"五四"运动同岁而生的南开大学,秉承着创办人张伯苓先生"痛矫时弊,育才救国"的办学宗旨,面临国难,专致于精英教育,砥砺而行。"允公允能,  相似文献   

10.
在20世纪上半叶的中国,私人办学精神具体表现为无私奉献的精神、艰苦奋斗的精神、勤俭办学的精神、自强不息的精神、和衷共济的料神、克己奉公的料神。它是催发并推动中国近代私立大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是中国近代私立大学发展的内在动力和灵魂。至今上述精林仍有恒久的作用与意义,值得继承与发扬。  相似文献   

11.
张伯苓 (1876— 195 1) ,原名寿春 ,天津人 ,是我国近代著名的爱国教育家。张伯苓在担任“南开”校长的 4 0多年中 ,凭借自己的人格魅力 ,延揽各方人才 ,群策群力 ,把当年犹如在风雨中飘摇的小树苗———“南开”由一个私立中学堂 ,发展成为完整的私立教育系统 ,而且南开大学  相似文献   

12.
张伯苓(1876—1951)是中国近代教育史上一位伟大的教育家,是南开教育的奠基人,曾先后创办了南开中学、南开大学、南开女中、南开小学和重庆南开中学,任校长50年,为发展我国的教育事业建立了不朽的功绩.他的教育思想和办学经验为世人所称  相似文献   

13.
雷雯 《河北教育》2007,(12):44-44
一般人都知道天津的南开大学.却不一定知道,南开大学的创办者是张伯苓。在近代中国的著名教育家中.张伯苓绝对应该有一席之地。就连用恩来总理都曾经称赞他“有功于民”。说张伯苓不仅有教育的能力。而且有教育的魅力。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通识教育思想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12-1949年间的民国时期是中国近代高等教育发端与发展的时期。这一时期的著名教育家蔡元培、梅贻琦、张伯苓、竺可桢及他们主持的北京大学、清华大学、南开大学、浙江大学等都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历史丰碑,他们所坚持的通识教育思想对今天的大学在办学理念和实践运行等方面都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5.
《中国高校师资研究》2006,(5):F0003-F0003
南开大学是国家教育部直属的综合性、研究型全国重点大学,包括人文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技术科学、管理科学、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医学及艺术等多种学科。1919年,著名的爱国教育家严范孙和张伯苓怀着"文以治国、理以强国、商以富国"的弘愿创立南开大学,成为中国现代私立大学的典范。抗日战争时期,南开大学与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组成举世闻名的西南联合大学,被誉为"学府北辰"。南开大学曾经培育出包括共和国总理周恩来、数学大师陈省身、物理学家吴大猷、戏剧大师曹禺、地质学家刘东生等在内的大批杰出  相似文献   

16.
私立南开大学在张伯苓的领导下,培育出巍巍南开精神,奉行"土货化"的教育方针,实行民主管理,坚持教授治校,利用厚生,加强实用学科建设,为育才救国,实施通识教育,延聘良师,提高教师质量,注重体育教学,形成教育特色。张伯苓在南开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促进了南开的特色化发展,形成了著名的南开模式,对我国现代民办大学的发展仍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陈时(1891~1953年),字叔澄,黄陂县桃花庙村人。早年留学日本,1912年5月在其父陈宣恺等的支持下创办私立“中华学校”,学校冠以“中华”二字,其寓意在于发扬辛亥革命精神,振兴中华。1913年4月,他呈请教育部,将学校改办成大学。1914年经教育部正式批复备案,核定校名为“私立武昌中华大学”。近现代教育史有“南陈北张”之说,“南陈”即指的是陈时(一指陈嘉庚,他于1921年创办私立厦门大学),“北张”则指的是张伯苓。陈时创办的中华大学较张伯芩1919年11月创办的著名私立南开大学还早几年,其教育救国理念和卓越的办学成就,足为我国私立大学的先…  相似文献   

18.
正在民国,有个靠"化缘"办学的人——张伯苓。张伯苓白手起家创办了四所学校——天津的南开大学、南开中学、第二南开女中和重庆的南开中学。张伯苓创办这四所学校所需的经费是一点一点从社会上募捐的。因此,张伯苓得到一个绰号:"化缘和尚"。这位"化缘和尚"有个著名的教育思想,就是环境育人。去过南开中学的人对学校的第一印象就是整洁、美观、秩序井然。1934年,诗人柳亚子初到南开大学,就赋诗赞美学校的环境:"汽车飞驶抵南开,水影林光互抱怀。"这  相似文献   

19.
“知中国,服务中国”:张伯苓的南开大学办学之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伯苓是我国著名的教育家和大学校长,从事教育事业长达50年之久.他在建立中学的基础上,创立了南开大学和小学,构成了完整的教育体系.他推陈出新,锐意改革,在创办南开大学的过程中,经过缜密的思考、艰苦的探索,把南开大学发展基石牢固地建立在中国社会深厚的土壤中,"知中国,服务中国"成为南开大学鲜明的办学特色.本文探讨了这一办学特色的形成、内涵及其现实意义,对当下我国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张伯苓先生在中国私立教育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其私立学校办学思想博大精深。他坚持为国育才的办学宗旨,注重教育质量,强调科学管理,努力节俭办学。其办学思想和宝贵经验可供当代民办学校全面学习和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