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78 毫秒
1.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国木版年画的源头,抢救保护朱仙镇木版年画可以发展和创新中国木版年画,带动中原地区整个文化创作和生产,对文化产业发展起到整体拉动作用。当前,影响和制约朱仙镇木版年画发展的因素很多,必须大力发展朱仙镇木版年画这个"世界绝活"。  相似文献   

2.
杨俊贺 《文教资料》2009,(24):89-91
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久远.极具特色.本文探寻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渊源,介绍了其制作工艺与艺术风格.并对其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3.
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开封民俗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生存现状令人堪忧。在考察朱仙镇木版年画历史的基础上,采用战略管理中的SWOT分析法对其现状进行分析,并对朱仙镇木版年画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李玮 《巢湖学院学报》2011,13(2):69-72,75
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我国民间美术的代表,其色彩的艳丽和强烈对比是其典型的艺术特色之一。本文从色彩特点入手,详细探讨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表现特点、色彩审美情趣、色彩语言的哲学内涵和偏色性分析等,较全面的阐述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色彩语言特色,为进一步解读朱仙镇木版年画作出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5.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传统的民间艺术形式的一种,具有淳朴浑厚的审美特征,从朱仙镇木版年画的造型、构图、用线以及设色等方面来揭示朱仙镇木版年画的独特的审美特征。  相似文献   

6.
杜霞 《华章》2012,(16)
我国民间文化艺术丰富多彩、技艺精湛,历经时代的洗礼,凝聚着无数民间艺人的心血.朱仙镇木版年画起源于唐,兴于宋,鼎盛于明清,是中国著名木版年画之一,历来为国内外美术界重视和敬慕.然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朱仙镇木版年画作坊简陋、后继乏人,生存状况一度令人担忧.探究中国民间艺术生存发展之道,迫在眉睫.朱仙镇木版年画除了急需抢救、保护,发掘、整理外,更需要从文化教育开始,让民间艺术成为中国素质教育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7.
叙述朱仙镇木版年画的历史渊源;阐述朱仙镇妈祖木版年画产生的过程;指出朱仙镇妈祖木版年画《天后娘娘》的艺术特征,线条丰富多变、构图饱满对称、表现方法夸张;认为妈祖文化在中原地区传播时出现在地化现象。  相似文献   

8.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我国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历史悠久,具有独特的民间风格和淳朴古老的民族气质.本文在分析朱仙镇木板年画兴起鼎盛衰落和崛起的发展历程的基础上,来探析其独特的艺术特征.  相似文献   

9.
汉水流域是华夏民族古老伟大文明的重要发祥地,汉水流域的民间版画分布地域广,历史悠久,题材广泛,内容丰富,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本文基于审美视野,以汉水流域较有代表性老河口南派木版年画为例,通过将其与朱仙镇木版年画、杨柳青木版年画和桃花坞木版年画的对比,主要从其图式、造型、色彩等方面进行阐述,从而使我们对民间木版年画的艺术...  相似文献   

10.
中国木版年画有悠久的历史,在千余年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独特的风格,成为大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据考证,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传统年画的鼻祖,有民俗文化活化石之称,但社会经济、印刷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人审美取向的变化影响了朱仙镇木版年画的传承和发展,只有在抢救性的发掘和整理的基础上,木版年画这种优秀的传统艺术才能传承和发展。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朱仙镇木版门神画的产生、发展及其兴衰为主线,追溯其不同时期的发展变化,揭示其艺术价值以及社会文化功能。古老的朱仙镇木版年画正逐渐萎缩,努力保护、开发和利用这一艺术瑰宝,是全社会义不容辞的责任。  相似文献   

12.
作为一种非物质文化遗产,抢救保护朱仙镇木版年画对中国木版年画的挖掘、继承、保护、发展和创新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当然这种保护也使我们面临着不少困难.  相似文献   

13.
朱仙镇木版年画这种人性化的情感体现和回归自然、返朴归真的造物原则,为大工业生产引发的现代商业平面设计的人伦思想注入了新鲜活力。具有本土文化特征的朱仙镇木版年画,它的审美思想以及造型方法丰富了现代平面设计语言。  相似文献   

14.
朱仙镇木版年画,多来自中原地区的神话传说、戏曲故事和民间故事,具有浓郁的乡士气息,人物形象夸张,简练概括,不仅装饰效果强烈,而且还具有故事趣味性、构图饱满匀称、线条粗犷奔放以及色彩鲜艳的特点.这些突出的民间性,使朱仙镇年画在众多地区年画中独具艺术特色,成为中国年画中一朵绚丽的琦葩.  相似文献   

15.
河南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作为我国的四大木版年画之一,发展历史悠久,艺术特征独具魅力,题材多样,构图饱满,虚实相间,造型夸张,用色讲究,色彩鲜艳,风格独特。其传统表现手法和传统民间元素极大的丰富了现代设计语言,对现代平面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朱仙镇木版年画是中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了丰富的民俗文化内涵,在多种媒体异彩纷呈的现代社会,朱仙镇木版年画的文化传播却遭遇了竞争力不强、内容陈旧,形式单一,传承乏人等困境。要想走出困境,需要政府、行业、社会多方面合力促进,才能更好传承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提升中原文化软实力。  相似文献   

17.
如你所知,朱仙镇没有仙。没有仙的朱仙镇有一座清真寺、一座岳飞庙、一种名扬海内外的木版年画和满街满地黄灿灿的玉米,拢共四样。  相似文献   

18.
朱仙镇木版年画亦称“门神画” ,千百年来她是何以走到21世纪的,她有怎样的艺术魅力.本文仅就此谈一点儿个人看法。  相似文献   

19.
河南朱仙镇木版年画用色丰富,既对比强烈又和谐美观。文章从色彩构成角度分析朱仙镇年画中色彩的丰富内涵及对比与调和原理。试图通过讲述引起人们对我国民间色彩美的重视,把具有传统美的色彩运用到现代设计中,使传统与现代结合,赋予现代设计更多的传统文化内涵。以便更好地开阔设计思维,设计出更好的作品。  相似文献   

20.
开封朱仙镇木版年画内涵丰富的美的内容、充满智慧的处世哲学、圆融自然的信仰体系和善恶分辨的道德诉求,有深厚的传统底蕴和文化意味.借助社会学中最具本土化的"政治惊扰-市场窄化"分析框架,探讨现代性转型下版画传承与发展的结构性困境或障碍因素,将对这一优秀民间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有着不可低估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