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连大学学报》2016,(6):34-38
基于有限元原理,采用ANSYS软件中的热处理模块,建立了坝体数值分析模型,针对湖南省长沙县五龙山土石坝的渗流过程进行了数值模拟,得到了在三种工况下坝体加固前后的渗流速度、渗流量、渗透坡降、逸出点高程、渗透比降等特征值,通过比较可知:在正常蓄水位、设计水位及校核洪水位条件下,采用粘土防渗墙进行坝体的加固,其渗流速度、单宽渗流量、逸出点高程以及逸出点渗透比降均小于坝体加固前计算相应值,平均渗透坡降高于加固前计算相应值。计算结果表明采用粘土防渗处理方法进行坝体加固,对保证土石坝的渗流稳定和坝体安全具有重要的工程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2.
我国地震区城分布十分广泛,地震频繁而且强烈.已建和拟建的土石坝中,有不少都处于地震高烈度区.一旦发生地震,大坝遭受破坏将直接威胁下游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各种社会活动的正常进行,造成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地震越来越成为人们关注的对象,抗震减灾也成为结构设计中必要环节.本文将土石坝动力计算的几种方法进行了总结,为土石坝的动力计算方法的选择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
在广泛阅读国内外土石坝抗滑稳定设计资料的基础上,总结归纳了国内外土石坝抗滑稳定分析方法研究现状及力学原理,并对其中四种典型的方法进行了分析和比较.  相似文献   

4.
土石坝的除险加固方案中常采用冲抓套井回填夯实粘土作为防渗体,即粘土心墙防渗体,该方法已在许多水库和相当长度的堤防工程建设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其渗透稳定一直是工程设计和施工中的关键问题之一.本文结合某水库土石坝除险加固工程坝体渗透稳定问题,开展了坝体心墙粘土的物理特性、渗透特性、临界坡降的研究,为工程设计和施工提供了必要的分析成果和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敦煌莫高窟地震安全性评价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佛教石窟艺术是中国悠久而灿烂的古代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也是极其珍贵的文化旅游资源。地震区的石窟文物保护工作必须科学地估计它可能受到的地震威胁。本文以莫高窟为例 ,结合本区的地震地质环境、历史地震特征以及场地条件 ,探讨了石窟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文中所给出的不同概率水准的地震动参数可作为莫高窟动力分析和抗震加固设计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
丹江口大坝加高工程左岸土石坝坝型为黏土心墙坝,设计采用塑性混凝土防渗墙加固方案。本工程施工技术先进,工程质量优良。文中介绍了造墙施工技术和方法,可供类似工程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7.
通过实例介绍高压喷射灌浆技术在土石坝加固中的应用和改进。  相似文献   

8.
本文采用深度访谈法,走访了“5·12”汶川地震的四个极重灾区——都江堰、绵竹、绵阳、北川的五所中小学及各地的教育局、电教馆。在对汶川地区重建学校教育技术装备情况、教师教育技术能力现状及各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能力培训现状进行调查的基础上,笔者从目标、内容、方式、评价以及引导措施五个方面,就震后的中小学教师教育技术培训提出了相应策略,以期能够为汶川震后教师教育技术培训的有效开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在广泛参阅国内外土石坝的相关规范的基础上,针对单一安全系数设计体系与分项系数设计体系下应用简化毕肖普法进行土石坝稳定分析的安全度水平做出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10.
汶川大地震已过去有一段时间了,在汶川大地震中造成人员伤亡主要不是地震而是地震所引起的建筑物倒塌,所以住宅建筑物的抗震设计很重要,本文就对住宅建筑物所用的材料和所见到的结构体系类型进行分析,详细阐述了国际最新的抗震设计理念.  相似文献   

11.
5.12汶川特大地震给震中唯一一所高校——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生打下了深深的烙印。了解震后学生思想认识的新变化、心理轨迹的新趋向、学习生活的新需求,分析学生管理工作的不适应,提出学生教育管理工作的新思路。对改进震后本校学生教育管理工作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塔式起重机的动力特性及在不同水平下的地震响应,首先借助ANSYS有限元分析软件,对塔式起重机进行模态分析;其次对塔式起重机的有限元模型分别输入EI Centro、Taft及汶川什邡八角站三种激励地震波,分析塔身和水平横梁节点地震响应,最后讨论塔式起重机的抗震设计要点及隔震措施。结果表明:塔式起重机的塔臂疲劳主要由地震反应谱中的窄带过程控制,反之,塔臂的折断破坏是由宽带过程起主要作用。  相似文献   

13.
在通用有限元程序MSC.MARC中加入基于纤维模型编制的THUFIBER程序和三维实体单元模型分别模拟钢筋混凝土桥墩和桥梁上部结构,建立了高墩大跨连续刚构桥的有限元模型。采用汶川地震记录,针对四川境内某一实际桥梁,分析了行波效应对其地震反应的影响。结果表明:波速较小时,行波效应对墩顶的位移有利。墩底是地震分析时的危险截面,行波效应对结构反应较为复杂,在某些截面上可能加大,也可能降低,在抗震设计时,应考虑行波效应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结合汶川地震震害调查报告会及对汶川地震中建筑物震害的资料研究,分析汶川地震中砌体、框架、砌体——钢筋混凝土混合结构3种结构体系的震害特点和震害原因,探讨这3种结构体系的抗震性能,总结了一些经验和教训,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建筑结构抗震设计中应注意的问题和改进建议,供实际工程设计参考。  相似文献   

15.
研究表明心墙土石坝水力劈裂发生时,坝壳与心墙的弹模比和心墙的泊松比存在着临界关系.而该关系式为理论计算,缺少实际工程的论证.文章对踏卡河某水电站的心墙上游面的水压力和总应力进行三维有限元分析,得出该水电站水压力小于总应力,不会发生水力劈裂,与利用临界关系式计算结果一致,从而论证临界关系式的正确性.由于该临界条件较三维有限元计算简单方便,可以为心墙土石坝水利劈裂初步设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在土遗址加固保护中,对土遗址加固前后颜色变化(又称色差)和透气性的测试是衡量加固材料加固效果优劣的两个核心因素,同时也是建立土遗址加固评价体系中的两项关键技术指标,两者缺一不可.按照颜色科学领域中国际照明委员会GIELAB标准色度表色系统对色差的评价体系和利用国内外材料科学中对透气性的压差法中的重量测试法,对国内外现有的、常用的几种土遗址加固材料和正在研究中的加固材料进行了加固前后色差和透气性的系统测试,客观地对几种加固材料加固前后颜色变化大小和透气性的优劣作出了初步评价,也为建立土遗址加固的色差和透气性评价体系打下初步基础.  相似文献   

17.
四川汶川大地震后,中小学校舍安全问题再次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笔者以北京市顺义区中小学暑期进行指定工程加固为契机,分析了校舍安全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对加固过程中和今后中小学校校舍使用过程中的安全问题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8.
以某5孔连续混凝土双曲拱桥为例,采用大型有限元软件Ansys和Midas Civil对其进行整体计算和桥台局部精密计算,并结合理论分析,主要针对桥梁下部结构进行了安全分析并提出加固处治方法,为同类工程加固设计提供良好借鉴.  相似文献   

19.
5·12汶川特大地震已经过去一年了,一年来,西南交通大学凭着埃实扬华,自强不息的交大精神,谨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人道主义精神和服务社会的责任,发挥学科和人才优势,在震后恢  相似文献   

20.
大跨度斜拉桥一般都是交通运输的枢纽工程,对斜拉桥进行正确有效的抗震设计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通过有限元建模对大跨度斜拉桥进行动力特性分析;运用时程分析方法,选取EI-Centro波对该桥进行了地震反应分析,分析了大跨度斜拉桥在不同地震动作用下的反应特点.分析结果表明,对于长柔性体系的斜拉桥,不能忽略竖向地震反应,应对竖向地震反应做必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