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观察4周跑台运动对慢性应激致去卵巢大鼠抑郁、焦虑行为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和前额叶皮质(Prefrontal Cortex,PFC)单胺类神经递质水平及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BDNF)表达的影响。方法 4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去卵巢组、去卵巢应激组及去卵巢应激运动组,除了假手术组大鼠,其余3组大鼠采用卵巢摘除建立大鼠围绝经期模型,再通过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chronic unpredictable stress,CUMS)建立抑郁模型,同时,应激运动组大鼠进行4周跑台运动。运动及应激结束后通过旷场实验、高架迷宫实验、明暗箱探索实验及水迷宫实验等方法测试大鼠行为学指标变化,采用高效液相-电化学检测法检测前额叶皮质去甲肾上腺素(norepinephrine,NE)、多巴胺(dopamine,DA)及5-羟色胺(5-hydroxy trptamine,5-HT)的含量,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半定量方法对前额叶皮质BDNF神经元的数量、面积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卵巢摘除及慢性不可预知应激增强了大鼠的抑郁行为及焦虑行为,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行为学表现为旷场试验中大鼠穿越格数及直立次数均显著减少,高架迷宫实验中OE%、OT%及(开放臂+闭合臂)均显著下降,明暗箱实验中大鼠明箱时间缩短,水迷宫实验中学习记忆能力下降;血清皮质醇(cortisol,Cort)水平增加,前额叶皮质单胺类神经递质DA、NE、5-HT含量均显著下降,BDNF表达减弱。而长期跑台运动可以显著改善去卵巢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样行为及增强学习记忆能力,血清Cort水平下降,前额叶皮质单胺类神经递质DA、NE、5-HT含量增加,BDNF表达增强。结论跑台运动可改善去卵巢抑郁模型大鼠的抑郁及焦虑行为,增强大鼠学习记忆能力,机理可能与长期跑台运动降低去卵巢抑郁大鼠Cort水平、拮抗HPA轴功能亢进、上调前额叶皮质BDNF的表达、有效调整中枢神经递质紊乱有关。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4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对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致抑郁大鼠开场实验及空间学习记忆能力、血清皮质醇和前额叶皮质(PFC)自由基代谢及c-fos表达的影响.方法:将30只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应激模型组及应激运动组3组,每组10只.应激模型组及应激运动组大鼠每日进行慢性不可预知性应激1次,连续28天,同时应激运动组大鼠进行4周跑台运动.跑台运动结束后检测所有大鼠血清皮质醇水平及PF区自由基含量,运用开场实验测试大鼠主动活动能力及探索行为,Y迷宫实验测试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采用免疫组织化学结合图像半定量方法对PF区c-fos神经元的数量、面积及灰度进行测量和分析.结果:(1)与应激模型组比较,应激运动组大鼠穿越格数、直立次数及修饰次数显著增多(P<0.01,P<O.05),中央格停留时间缩短(P<0.05),粪便颗粒减少(P<0.05);(2)与应激模型组比较,应激运动组大鼠血清皮质醇水平下降(P<0.05),PF区SOD活性增强(P<0.05),MDA含量下降(P<0.05);应激运动组大鼠在Y迷宫训练中达到标准时训练时间缩短,电击次数减少(P<0.05),Y迷宫记忆能力测试中,应激运动组大鼠错误次数少于应激模型组;(3)与应激模型组比较,应激运动组大鼠PFC区原癌基因c fos免疫阳性神经元面移积及数量表达均增加(P<0.05),灰度值虽降低,但没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长期跑台运动可提高抑郁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可能与跑台运动降低抑郁大鼠血清皮质醇水平、增强脑抗氧化能力及上调前额叶皮质c-fos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前额叶皮质内质网应激蛋白及凋亡蛋白和BDNF、TrkB蛋白的表达,探讨跑台运动改善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CUMS)大鼠抑郁样行为的可能机制。方法:30只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ontrol group,n=10)、应激模型组(CUMS group,n=10)及应激运动组(CUMS+E group,n=10)。随后,CUMS组及CUMS+E组大鼠建立CUMS抑郁模型,同时,CUMS+E组大鼠进行4周中等强度跑台运动(速度为18~20 m/min)。运动及应激结束后采用开场实验、糖水偏爱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及新奇抑制摄食实验评估大鼠抑郁样行为,并于实验前及实验期间每周测量大鼠体重,westernblot实验测定前额叶皮质PERK/eIF2α/CHOP、Bcl2/Bax及BDNF/TrkB蛋白表达。结果:(1)与对照组比较,蔗糖偏爱实验中CUMS组大鼠蔗糖摄入量及蔗糖偏爱率显著减少;强迫游泳实验中静止时间增加、静止潜伏期及攀爬时间均显著缩短;开场实验中大鼠中央格时间显著缩短、水平穿格次数及直立次数均显著下降;新奇抑制摄食实验中新环境中大鼠摄食潜伏期延长,并且大鼠体重增长缓慢。C...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过度训练及补充谷氨酰胺对大鼠额叶皮质中BDNF、NGF、NT-3及其mRNA和核转录因子p-CREB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C组)、过度训练组(E组)、谷氨酰胺补充组(G组),E组和G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11周,最后一次训练结束后36 h断头分离额叶皮质.应用ELISA方法检测BDNF、NGF、NT-3的蛋白含量,Real time-PCR方法检测BDNF、NGF、NT-3的mRNA转录,Western blot检测p-CREB的蛋白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E组额叶皮质中BDNF和NGF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和P<0.05),NT-3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E组比较,G组额叶皮质中BDNF和NGF显著下降(分别为P<0.01和P<0.05);与C组比较,E组额叶皮质中BDNF和NGF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为P<0.05),与E组比较,G组额叶皮质中BDNF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与C组比较,E组额叶皮质中p-CREB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E组比较,G组额叶皮质中p-CREB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结论:过度训练可明显影响大鼠额叶皮质中BDNF、NGF及其mRNA和p-CREB的表达水平;谷氨酰胺补充可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大鼠过度训练时额叶皮质中BDNF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同时伴随p-CREB表达水平的变化.  相似文献   

5.
模拟运动性骨疲劳动物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运动性骨疲劳发生发展过程的机制,为防治运动性骨病和了解骨健康提供一定的实验依据.方法:将8周龄雌性SD大鼠70只随机分为5组:对照组,1周大强度跑台运动组,2周大强度跑台运动组,3周大强度跑台运动组,4周大强度跑台运动组.跑台运动各组大鼠均按照同一负荷训练方案进行.每周动态观察大鼠骨刚度、锝99m标记的亚锡亚甲基二磷酸盐(99mTc-MDP)骨显影、血清雌激素(E2)水平、抗酒石酸酸性磷酸酶(TRAP)、碱性磷酸酶(ALP)的变化.结果:1)与对照组相比,4周大强度跑台运动组大鼠胫骨刚度显著下降,下降比例大概是33%.2)4周大强度跑台运动组大鼠左、右侧胫骨/头放射性计数比值均显著升高,胫骨核素骨显像异常,表现为胫骨核素分布不均,局部出现核素聚集.3)4周大强度跑台运动组大鼠血清E2,ALP均显著下降,TRAP显著升高.结论:1)经过4周大强度跑台运动导致雌性大鼠骨刚度明显下降, 99mTc-MDP骨显像异常,出现运动性骨疲劳现象,提示本实验建立的运动性骨疲劳动物模型是成功的.2)在建立运动性骨疲劳模型过程中,血清E2水平发生显著下降,提示雌性大鼠发生运动性骨疲劳与雌激素密切相关.3)在建立运动性骨疲劳动物模型过程中,骨转换指标表现出高转换状态,提示,可以作为监测雌性大鼠运动性骨疲劳发生的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过度训练及补充谷氨酰胺对大鼠海马和额叶皮质中TNF-α及其mRNA和NF-κB水平的影响.方法:60只SD大鼠随机分为3组,安静组(C,n=20)、过度训练组(E,n=20)和谷氨酰胺补充组(G,n=20),E组和G组进行递增负荷跑台训练11周,最后一次训练结束后36 h断头取海马和额叶皮质.应用ELISA方法检测TNF-α的蛋白含量,Real time-PCR方法检测TNF-α的mRNA转录,Western blot检测NF-κB的蛋白表达.结果:1)与C组比较,E组海马和额叶皮质中TNF-α蛋白含量显著升高(分别为P<0.01和P<0.05);与E组比较,G组海马中TNF-α蛋白含量显著降低(P<0.01),额叶皮质中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2)与C组比较,E组海马和额叶皮质中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为P<0.05);与E组比较,G组海马中TNF-α mRNA的表达水平显著下降(P<0.05),额叶皮质中未见显著性变化(P>0.05);3)与C组比较,E组海马和额叶皮质中NF-κB的表达水平显著升高(P<0.05);与E组比较,G组海马和额叶皮质中NF-κB的表达水平均未见显著性变化(均为P>0.05).结论:1)过度训练可以明显影响大鼠海马和额叶皮质中TNF-α及其mRNA和NF-κB的表达水平;2)谷氨酰胺补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逆转大鼠过度训练时海马中TNF-α及其mRNA的表达水平,但对NF-κB的表达不会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7.
跑台运动对不同月龄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跑台运动对不同月龄大鼠空间学习和记忆的影响.方法:实验采用1月龄和13月龄Sprague-Dawley雄性大鼠,随机分为4组(n=10):1月龄安静对照组、1月龄跑台运动组、13月龄安静对照组、13月龄跑台运动组,其中,跑台运动组大鼠以中等强度进行为期1周的跑台运动;然后使用Morris水迷宫,对各组大鼠的定位航行和空间探索能力进行分析.结果:在定位航行试验中,两个运动组大鼠寻找到平台的潜伏期要明显短于相应的安静对照组(P<0.01);1月龄跑台运动组大鼠的潜伏期要少于13月龄跑台运动组(P<0.05).在空间探索试验中,两个运动组大鼠在原平台象限探索时间百分比要明显多于其相应的安静对照组(P<0.05).此外,1月龄跑台运动组大鼠穿过原平台的次数明显多于其安静对照组(P<0.05)和13月龄跑台运动组(P<0.05).13月龄大鼠的两组之间并无差异.结论:跑台运动可以促进大鼠的空间学习和记忆能力,而且,这种作用效果在幼龄期表现得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不同模式的跑台运动对大鼠长骨生长的影响,为少年儿童的健身运动处方提供参考;方法:将24只5周龄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间歇跑台运动组和持续跑台运动组,运动组分别进行为期9周、每周5次的持续跑台运动和间歇跑台运动,后取大鼠后肢胫骨进行骨矿含量和三点弯屈实验;结果:持续跑台运动组大鼠胫骨湿重、干重、骨灰分重量及表观骨密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运动组的灰分密度值非常显著地高于对照组,以上指标在两组间均无显著性差异.两组跑台运动大鼠的弹性载荷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持续跑台运动组的最大挠度和弹性挠度显著性地高于对照组和间歇跑台运动组;结论:经过9周的运动,中等强度的持续跑台运动能够显著提高大鼠胫骨的BMD和BMc,而大强度间歇跑台运动促进大鼠胫骨骨量累积的作用小于持续跑台运动.大强度间歇跑台运动对骨的韧性和刚性的改善作用显著小于中等强度的持续跑台运动.  相似文献   

9.
目的体育锻炼可延缓糖尿病患者认知功能的下降,然而机制尚不清楚。通过探讨8周跑台运动对糖尿病大鼠空间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并通过检测大鼠血糖含量、海马氧化应激水平及海马CA1、CA3区BDNF及TrkB表达,探讨跑台运动影响糖尿病大鼠空间记忆能力的可能机制。方法将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C,n=10),糖尿病对照组(DR,n=9)及糖尿病运动组(DE,n=9),随后通过腹腔注射STZ诱导大鼠糖尿病模型,然后DE组大鼠进行8周跑台运动,体重及血糖含量每2周测量一次。运动结束后,水迷宫实验评估大鼠空间记忆能力,检测大鼠海马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谷胱甘肽(GSH)及过氧化氢酶(MDA)含量并计算海马CA1、CA3区BDNF及受体TrkB的表达。结果与C组比较,DR组大鼠体重显著下降(P <0. 01),血糖含量显著增加(P <0. 01);水迷宫实验中DR组大鼠逃避潜伏期、初次找到原平台的时间延长及到达平台的游泳距离均明显延长(P <0. 01),穿越站台次数及目标象限停留时间百分比均显著减少(P <0. 01);海马SOD活性下降,GSH含量减少,MDA含量增加(P <0. 01),海马CA1、CA3区BDNF及TrkB数目及面积均显著下降(P <0. 01)。而8周跑台运动可削弱STZ诱导的糖尿病大鼠认知功能的下降,海马抗氧化酶SOD活性增强(P <0. 05),MDA含量显著下降(P <0. 01),而GSH含量无显著改变(P>0. 05),海马CA1、CA3区BDNF及TrkB表达显著增强(P <0. 05,P <0. 01)。结论规律跑台运动可以通过降低血糖水平激活Ⅰ型糖尿病大鼠海马CA1、CA3区BDNF/TrkB信号通路及增强海马抗氧化能力,从而纠正STZ诱导的海马功能紊乱起到脑保护作用,增强糖尿病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证实了体育锻炼可能是预防和治疗糖尿病认知功能紊乱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10.
目的:研究8周强制性跑台运动训练对大鼠海马NR1和NR2BmRNA表达及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筛选出的16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安静对照组(C组,n=8)和运动实验组(T组,n=8),T组进行为期8周的跑台训练.第7周对两组动物分别用Y迷宫进行学习能力测试,第8周进行记忆保持(再现)测试.在最后一次运动24h后将两组大鼠断髓处死取材,使用RT-PCR法检测各组大鼠海马NR1和NR2B mRNA的表达水平.结果:经过8周跑台运动训练,T组大鼠NR1mRNA的表达量显著高于C组(P<0.01).上调55.1%;T组大鼠NR2BmRNA的表达量显著性高于C组(P<0.01),上调35.6%;Y迷宫测试结果显示,T组大鼠在学习能力和记忆保持测试中的表现均优于C组.结论:8周强制性跑台训练可以易化大鼠空间学习能力,并提高大鼠的空间记忆能力,这可能与运动训练促进了大鼠海马NR1和NR2BmRNA的表达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