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对皮影艺术的文化特征出发,梳理陕西皮影在皮影规格、人物雕刻描绘、采用音乐以及唱腔上的区别,进而分析陕西皮影艺术在文化层面的现状和局面.  相似文献   

2.
钟潇 《华章》2013,(18)
本论文通过调研和走访陕西地区皮影的收藏与研究机构,分析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陕西皮影艺术的现状,并多方论证、研讨,如何使得这一中华民族珍贵的传统文化资源得到更好的保护与发扬。  相似文献   

3.
皮影艺术历史悠久,民间关于其起源说法不一,据考证皮影在宋代就已经非常完善和盛行了。陇东皮影属秦晋影戏,是中国皮影的重要一支。清代中叶,陕西东路皮影传入陇东,经几百年的发展和几代人的改革和创新,陇东皮影的发展融入了当地的文化与观念,形成了具有独特艺术性的民间艺术。  相似文献   

4.
陕西省礼泉县号称“皮影之乡”,是我国皮影戏的发祥地之一,是陕西西路皮影的主要流派。“十年浩劫” 使这民族艺术之花濒临灭绝。为了继承民  相似文献   

5.
中国民间皮影造型考略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中国民间皮影流传千百年来,形成了各种区域性流派。在造型风格上,早期皮影有着相对的一致性。明清以后,以河北滦州和陕西华阴、华县为中心形成了北方皮影和西部皮影两大区域流派,影人造型也形成了明显的地域性特征。由于皮影艺术在起源和发展过程中,受到方士幻术和宗教文化的影响,使得民间皮影在造型上具有浓厚的民俗特征  相似文献   

6.
“皮影”是对皮影戏和皮影戏人物(包括场面、道具、号物)制品的通用称谓,是民间艺人用手工、刀雕彩绘而成的皮制品。陇东皮影属秦晋影戏,造型方法和陕西皮影一脉相承。经世代长期的艺术实践和几代人的改革与创新,广泛吸收了陇东民间剪纸、绘画等多种艺术形式的长处,日渐形成了陇东皮影完美的色彩艺术和造型风格。  相似文献   

7.
中国的皮影艺术,历史悠久,蕴含丰富,为融合中国民间工艺美术与戏剧、音乐等多种艺术手段于一身的独特的表演形式。济南皮影是中国皮影艺术中的一个独特分支。基于新课程标准,将济南皮影艺术引入小学美术课堂,引导学生认识并了解皮影艺术与社会的关系,在文化情境中理解皮影艺术,既是对民间皮影艺术的有效保护、传承与创新,也是有效开发地方美术课程资源、提升学生审美素养的需要。  相似文献   

8.
甘肃皮影戏是中国皮影大家庭中很有代表性的一员。在当前形势下如何突破传统演出模式,拓宽皮影戏生存与发展的路径,是甘肃皮影戏面临的极大考验。创造以皮影戏为表现内容和皮影艺术风格的动画作品,借助现代动画技术手段来进行皮影戏的传承与保护,这种方式很有发展前景。本文以甘肃皮影戏的动画开发为探讨内容,分析传统皮影艺术与动画相结合的渊源关系、皮影动画的传播优势及其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9.
杨懿靖 《文教资料》2007,(36):66-68
环县道情皮影戏是以前台的说唱和影件操作为核心,辅以器乐和嘛簧的综合性民间说唱艺术,戏班是道情皮影的个体演出单位,戏班中各表演者之间默契的配合是皮影戏演出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皮影作为一种流传百年的民俗艺术,目前所处环境并不乐观,特别现在城市人群很少有机会与它接触,青少年更对它感到陌生。然而在皮影这一古老艺术身上,却处处体现着现代动画的雏形——国际电影史理论界公认皮影艺术、剪纸艺术等都是后来发明动画电影的雏形。皮影艺术虽然古老,然而它的制作原理和表演原理都一目了然,非常容易上手。即使刚接触美术不久的中小学生,也可以在老师的教导下很快了解皮影。动画作为一种美术影像形式,在当今社会有着重要影响力,普及面广,宣传性强,兼具极受青少年喜爱的时尚元素。一部好的动画片不但青少年喜欢,甚至可以说是老少兼益。很多中小学生都对动画制作充满好奇,然而是否可以将皮影和动画两者结合起来运用于中小学美术教育,通过皮影形式在中小学美术课堂上开展动画教学呢?这便是本文要解决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我的家乡位于淮安盱眙,盱眙花船又叫"划旱船"常在过年时才进行的一种民间艺术活动。自然我从小就对它耳濡目染,长辈的熏陶,使我对花船有种特别的偏爱。每逢过年的时候,总会见到花船演出,从正月初二至正月初八,挨家挨户的拜年。人们通过这个艺术活动来祝福在新的一年里全家幸福安康。同时也流行于山东等地,表现形式上稍有差异。盱眙花船之所以能在广大农村一直保留传承至今,是因  相似文献   

12.
皮影艺术是中国民族传统艺术,是中国的瑰宝,至今已有千余年历史。皮影艺术对中国以及对世界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本文通过数字化后的皮影艺术,研究数字化皮影艺术在平面设计中应用中的创新,以进一步提高皮影艺术的数字化水平。  相似文献   

13.
《安康学院学报》2011,23(3):131-F0002
金华峰,男,汉族,1966年12月出生,陕西省平利县人,中共党员,教授。1988年毕业于陕西理工学院化学系。现任安康学院本科教学评建工作办公室常务副主任,安康学院教学委员会委员,安康学院第一批重点学科学术带头人,陕西省化学会理事,安康市环评专家库成员。  相似文献   

14.
关钰婷 《成才之路》2010,(14):88-88,I0010
本文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皮影艺术的实际,论述了中国皮影艺术的现状及保护方法,旨在研究和保护皮影艺术,使皮影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艺术奇葩在中国的戏曲文化事业中得以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15.
受皮影艺术的启示,我校力图把皮影艺术引进校园,融入课堂,让学生学习民间艺术,弘扬民间艺术,使这一民间艺术后继有人。我们费劲周折从附近村庄聘请到乐亭皮影团退休的老艺人对教师进行培训。于是,从2004年3月皮影艺术校本课程正式在我校实施。皮影艺术校本课程共设五个科目:皮影演唱、皮影操纵、皮影伴奏、皮影雕刻及形象设计、皮影剧本习作。河北省教学评估组的领导及县教育局领导对我们的校本课程给予了高度评价。  相似文献   

16.
冯文博,男,陕西咸阳人,渭南师范学院传媒工程学院数字艺术系副主任,数字媒体艺术专业建设负责人,主持院级重点科研项目“华县皮影造型的现代应用研究”;参与教育部、省教育厅、院级科研课题4项;获渭南师范学院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优秀奖3项;  相似文献   

17.
《安康学院学报》2009,21(5):F0002-F0002
哈红光,男,回族,1962年3月生于陕西平利县,中共党员。1985年毕业于西北大学外国语学院英美文学专业,获文学学士学位。现为安康学院外语系主任、教授。同时还兼任陕西省师院(专)专业英语教学研究会理事、陕西省大学英语教学研究会理事、安康市翻译协会副会长、安康市职称评定专家库评委、安康学院学术委员会委员、安康学院翻译研究中心主任及《安康学院学报》编委、英文编辑等职务。  相似文献   

18.
华县老腔皮影能被列为全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因为它有其固有的特征。主要体现为传承的封闭性;艺术表现的张扬性;音乐风格的自律性以及演出的多样性与灵活性,同时独特的板腔体剧种在全国民间戏剧中也是独树一帜。  相似文献   

19.
指导思想:美术是人类文化最早和最重要的载体之一,运用美术形式传递情感和思想是整个人类历史中的一种重要的文化行为。中国皮影艺术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它体现了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对艺术、对生活的向往。由皮影艺术构成的文化氛围,早已波及到世界各国,是我国走出国门,闯入世界最早的戏剧艺术之一。通过本课的学习可以培养学生对祖国优秀美术传统的热爱,对世界多元艺术文化的尊重。  相似文献   

20.
冀东皮影是流行于河北省北部地区,并为群众喜闻乐见的一种民族艺术形式。这一剧种起源于河北滦州,后来在隶属滦州管辖的乐亭县又盛行起来,因此有“滦州影”、“乐亭影”之称。因为它的影人、道具是用驴皮制成,并且遍布于冀东各地,所以又称“冀东皮影”。 影戏的起源有许多不同的传说。一说始于楚汉相争时张良在城楼设影人迷惑敌人;一说源于西汉文帝刘恒时,宫妃巧剪桐叶作人形映于纱窗之上,哄着太子玩耍;又一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