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对“汶川地震”的电视直播报道为蓝本,深入剖析了这次直播在灾难新闻电视直播方面取得的突破,并探讨了这些突破对于新闻理论研究和新闻实践的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2.
随着观众对电视节目尤其是电视新闻直播的要求日益提高,特别是随着中央电视台“东方时空”、“新闻1+1”等栏目的开播,一批以采编见长的编辑记者型主持人脱颖而出。他们以对新闻资讯的精心筛选、编排和节目主持能力的有机融合,对电视新闻直播的整体参与和把握,比较好地发挥了电视直播和新闻传播的优势。编辑记者型的新闻主播已经成为新闻直播节目的需求。  相似文献   

3.
贾雪 《声屏世界》2011,(3):31-32
2008年3月24日22:00,电视新闻分析和言论性直播节目《新闻1+1》在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亮相。该节目时长30分钟。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唯一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  相似文献   

4.
哈尔滨电视台生活频道原隶属于有线台下,和国内许多同类电视台一样曾面临媒介竞争的血雨腥风,近两年经过大胆的创新改革,以自己的新锐形象和鲜明特色在本埠异军突起,成为本市甚至全国城市电视台的代表符号之一,2010年频道主打栏目《都市发现》被评为全国城市标杆品牌栏目,2011年被评为全国十大品牌栏目。全新升级后的生活频道最大的亮点就是直播。新闻直播节目自80年代改革开放以来,主要应用于国家重大新闻事件,直到2003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开播,新闻直播节目走上了平民道路。直播为新闻传播带来  相似文献   

5.
中央电视台对“香港回归”、“老山汉墓”的直播,凤凰卫视对“9.11事件”的直播,以及我们浙江电视台影视文化频道对“雷峰塔地宫文物发掘”的直播等等,这些纯粹对新闻事件的直播,我们称为“新闻直播”;而中央电视台曾经推出过的“直播中国”栏目,以介绍某地风土人情,传递千山万水之外的异地情景为主的直播,我们可以称其为“异地情景直播”。显然,第一种是最常见的传统电视直播形态,这种直播完全依托事件本身,在第一时间,第一现场,以第一速度传播新闻;而第二种直播的  相似文献   

6.
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全国各类媒体都投入了极大的人力、物力,对其做出了全面、广泛、迅速的报道。其中,中央电视台在当天15时许就播发了第一条与灾情相关的新闻,15时20分中央一套与新闻频道正式启动直播,进行24小时无间断直播。地震直播时间之长创下直播报道时间之最,其投入人力、物力也为创近年来直播报道的新高。可以说,在此次“抗震救灾、众志成城”的报道中,中央电视台交出了一份优秀的答卷。  相似文献   

7.
2006年6月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进行了大规模改版,推出了《360°》、《朝闻天下》等新栏目,原有栏目《媒体广场》、《新闻社区》等也进行了调整,推出了一些新板块,这些栏目表达方式灵活、清新,直播新闻的状态突出,新闻信息量丰富,让人眼前一亮。《朝闻天下》朝气蓬勃《朝闻天  相似文献   

8.
电视新闻直播的要义是第一时间、第一现场。真正彰显新闻时效性、真实性、现场感,交流性的传播方式就是现场直播。2008年5月12日14:28,四川汶川突发里氏8.0级大地震。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遒15:00播发了字幕式滚动新闻.15:10播出电话连线.15:20中断正常节日.率先推出现场直播《关注汶川地震》(后与综合频道并机  相似文献   

9.
《新闻三昧》2008,(1):14-14
经过长达两年的新生新闻栏目的谨慎探索后,中央电视台终于下决心改革自己的核心品牌。1996年1月1日,被海外称为中国政治生活风向标的《新闻联播》出现它诞生以来最重要的变化,重新恢复采用世界电视新闻报道通行的直播方式播出。尽管这个1978年1月从《全国电视新闻节目联播》进化而来的新闻栏目是以直播形式诞生的,却从1980年7月开始改用录像带录制播出,一直持续了186个月。  相似文献   

10.
今年3月1日,是中国电视史上值得记住的日子,从这一天起,中央电视台除了大幅度增加播出次数之外,更具突破意义的是,一改过去刻板的录播为直播新闻(除《新闻联播》外)。此举,被西方舆论视为“中国电视革命”。在此之前,中央电视台直播多为大型的体育、文艺节目,至于直播新闻则极少,两者形成了很大的反差。第25届奥运会在巴塞罗那举行时,中央电视台派出了强大阵容的队伍进行现场报道,使我国亿万同胞能及时看到远隔千山万水的健儿们的出色表现,然而,我国参加奥运会的第一批健儿回国抵京的消息,中央电视台却要过几个小时才同观众见  相似文献   

11.
王文军 《新闻前哨》2013,(11):78-79
作为一种现代化的电子传媒——电视,可以将生动的、真实的声音与图像记录并还原,展现在广大受众眼前,使受众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在电视传播中,现场直播更是其优势,不管是文艺活动的直播和新闻事件的直播,抑或是体育比赛的直播.都展示出电视媒体的巨大影响力。目前,我国具有一定代表性的电视直播节目有:中央电视台的《新闻30分》、《朝闻天下》以及《共同关注》等。  相似文献   

12.
在中央电视台台庆四十周年大会上,原台长杨伟光指出:“中国电视事业的发展,需要的首要条件不是技术和设备,而是需要勇气去创新。”他把中央电视台新闻改革成功的经验归结于“创新”,过去的四十年围绕“创新”,中央电视台作了三方面的改革。 一是内容上的改革。1992年《东方时空》晨曲奏响了中国新闻  相似文献   

13.
1月1日,中央电视台牵头创建的中国电视新闻协作网(www.cctvnnn.corm)正式开通。该网站是中国电视新闻直播联盟运作的新平台,也是中央电视台筹建全国视频发稿中心的一个基础性网络平台。协作网提供三项核心服务,即报题文稿系统、应急响应系统和策划在线系统。各注册用户可依托该网络平台实现即时信息发布、新闻资源共享、业务交流等。  相似文献   

14.
举世瞩目的中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五国签署边境裁减军事力量协定仪式去年4月24日在莫斯科举行。中央电视台对此进行了直播。中央电视台曾对发生在国内的一些新闻事件进行过直播,在国外对新闻事件进行直播这还是第一次。这次直播运用了直播现场与演播室交替切换、报道与评述相互结合的形式,这对于直播有我国领导人参加的重大政治活动来说也是第一次。这次直播具有一定的风险性。一方面,这是一次有国家领导人参加的重大政治活动,因此不得出现丝毫差错。另一方面,直播中存在着诸多的不确定因素:1.签字仪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以中央电视台“伊拉克战争”直播和新闻频道的开播为直播常态化的标志 ,回顾并梳理了中国电视直播发展中的三个历史阶段 ,以及直播形式和内涵所发生的变化 ;阐释了电视直播常态化对于媒体与社会的双重推进意义 ;预示了电视直播常态化在今后操作中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16.
王志峰  刘爽 《传媒》2018,(13):61-63
全媒体时代,新闻客户端的新闻直播成为媒体竞争的新战场,并产生了越来越深远的影响.笔者在阐述新闻客户端新闻直播优势的基础上,分析了新闻直播的发展现状,并探讨了其发展趋势,以期为传统媒体的融合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今传媒》2011,(2):74
<正>1月18日,中央电视台对外宣布,将开启面向全球的新闻视频发稿业务,这是中央电视台在日常新闻节目播出之外,开辟的又一国际化新闻传播渠道。中央电视台建立"国际视频发稿平台",向全球推送中央电视台采集的中国和国际新闻素材,扩大央视的新闻传播能力和媒体影响力,帮助国际社会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增进  相似文献   

18.
《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中选取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本文对2013年5月3日至2013年11月3日共122期节目内容进行统计分类,从节目的评论特点、选题特点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发现节目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9.
杨勇 《新闻世界》2014,(7):50-51
《新闻1+1》是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一档"时事新闻评论直播节目",每期节目从时事政策、公共话题、突发事件等中选取新闻话题展开评论分析。本文对2013年5月3日至2013年11月3日共122期节目内容进行统计分类,从节目的评论特点、选题特点角度进行分析,以期发现节目不足,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20.
新闻节目如何实现直播日常化?“中国之声”2004年1月1日改版后推出的午间《第一报告》和《新闻直播间》经过初步探索后,再次改版推出《直播中国》,进一步实现了“中国之声”作为新闻频率的定位初衷。《直播中国》实现了广播节目直播形态从特别报道到常设栏目的跨越,为广播节目创新走出了新路,因而具有重要理论探索和实践示范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