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山东电视台的《午认相伴》栏目办得不错。品位较高,形式多样。“形式多样”真实地“品值较高”还难得。“形式多样”就逼得你不能安于“驾轻就熟”,逼得你要想法子为你酿造出的一批批“新酒”寻找一个个“新瓶”。有些品位很高的电视栏目(目括中央电视台的)之所以久而久之让人厌倦被人之诟病,一定程度上也是吃了形式单调乃至模式化的亏。形式一凝固,让人怀疑它的内空是否也跟着板结了。但愿《午夜相伴》能保持其清新多样且多元的的特色。《个模相伴》是晚门点过后的节目,我就在想,幌11向过后还自些什么人来富这节目。当然,晚门向过…  相似文献   

2.
以关注人生和进污情感交流为主要内容,与观众架设心与心沟通桥梁的午夜电视栏目──《午夜相伴》,开播一年来受到观众的广泛欢迎。这个栏目的开办以及取得的成绩,说明山东电视台在挖掘电视潜能,开拓电视资源,拓展电视新的的“黄金时间”方面,在借鉴广播谈话类节目的经验、于午夜时段开辟电视谈话类节目方面,迈出了大胆的、在我国电视界带有开创性的一步。这个栏目的成切我认为主要体现在两个厂面:一是适应了现代城南人的需要,二是自青鲜明的子模特色。一、适应现代城市人的需要。够自塑拥纷拥即社会围进步,城市人思想现急和生活厂…  相似文献   

3.
山东电视台上卫星已经好几年,不断在探索节目的改进,开发节目播出时段,发展新的节目样式。1996年2月份首次推出夜间谈话节目《午夜相伴》,就是联系特定的观众群,培养观众在新的收视习惯上作尝试。《于模相伴》栏目江实践中,逐步形成四个小板块。《咱们聊聊》采用一个人面对面与观众聊天,谈生活琐事,语人生遭理,加选择n工妹、作家、艺术家、尿毒症患警,谈出了自自独特的生活感悟。《都币季风))R社会热点板块,依托新闻事件,针对群众曾遍天山又广泛存在的问题进行访谈,如文工下岗、看少库犯罪、吸毒、自杀等,警力于its\理调…  相似文献   

4.
山东电视台的《午夜相伴》栏目,以真紧紧贴近普通百姓心扉的内容,借助卫星传送的优势,赢得本省观众的热烈欢迎,并获得国内其他省区、港澳和亚洲一些邻国众多观众的好评。观众的欢迎与肯定,证明了它的价值和成功。我有圭阅爆了《于模相伴》已播出的44期节目目录,先后完整地观摩了7期节目,深沟《于模相伴》栏目组全体同志的爱岗敬业、创新奉献精神所激动。44期,国期50分种,国周要奉献给观众7期,而目是内容丰富、导向正确、制作精致的节目,实在不易,真材出的辛劳与山图回想而知。而日他们汇在继续按精品要来制作着播出着这个沟通观…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电视节目量急剧增加,因此对播出时段问题应当有一个全新的认识。黄金时间观众当然要多一些,但观众选择至重要的是看节目质量。非黄盖时段只要有优秀节目,同样会受到观众欢迎.山东电视台年准午夜时段,推出《午夜相伴》节目,实为有益的尝试。我认为这个栏目有以下几点值得肯定:1(个模相伴》节目适应了一部分人的需要,与观众谈心,十分亲切,犹如好友相聚,形式以谈话节目力主,定值是本佳境.利用谈话形式叵陵胄通人的人生经历和山理轨迹,剖析公众矢IOto生活热点,通过大众化的语是音及社会心理知识,创意很习贯。2主持人…  相似文献   

6.
编者按:1996年2月,山东电视台推出了夜间谈话类节目《午夜相伴入开播以来受到观众热烈欢迎。在寂静的午夜,开发电视非黄金时间段的资源,这在我国的电视方面是一个新举措。开办这个栏目也有利于扩大为观众情感与精神服务领域,促进社会的稳定和精神文明建设。为研讨《午夜相伴》这个栏目的经验,探索其未来发展走向,本刊与山东电视台合作,邀请了一些专家、学者和有关方面人士,观摩了这个栏目的若干期内容,并以笔谈形式做了坦诚的评议和观点的交流,形成了这个研讨专栏。我们热诚欢迎读者参与这个专栏的评说。##D开办《午夜相伴》栏…  相似文献   

7.
张小宁 《新闻窗》2012,(3):69-71
电视栏目是人类利用电子技术手段获取信息,传播信息,满足生活、享受、发展的需要,诉诸人类视觉感知的精神产物。对于电视而言,为满足合适人和社会的需要,就会产生各种各样的栏目。在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中,电视人已经从业务实践和理论探索的过程中,得出了一个宝贵的经验:要吸引观众,创造好的观众收视率,就需要电视栏目围绕不同的受众群体和需求层次进行精确定位,创造好的品牌栏目,名牌栏目来塑造电视形象,从而产生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品牌栏目作为电视媒体的支柱产品,是电视从业人员一直的理想追求,品牌栏目如何办,怎样将它办好,就成为电视人攻克的难题,成为电视工作者为广大受众服好务的课题。  相似文献   

8.
从欧美、香港等发达国家和地区的经验来看,生活服务类栏目越来越受到观众的喜爱。但在国内,生活服务类栏目的收视率却普遍偏低,广大观众并没有把生活服务类栏目作为喜爱的栏目接受。如何改变这一现状呢?著名资深节目影评人肖建兵说,未来生活服务类节目的发展趋势应该是:有用的资讯+综艺的表现手法。从整个生活栏目产生、发展,以及电视栏目竞争状况来看,  相似文献   

9.
据统计,中国的电视栏目有36000个,电视栏目是全世界最多的。在这种情形之下,电视的操作者要想办火一个栏目,远非十年前的方法可以奏效,必须借助品牌经营的知识和力量。实现产品向品牌的过度,才能使栏目脱颖而出,吸引观众的眼球。电视节目已经进入到一个依靠品牌争霸天下的时代。如何进行品牌经营,是每一个电视栏目的管理者必须破解的课题。  相似文献   

10.
中央电视台自己搞了个"2007年全国观众抽样调查",发布调查结果,宣布全国电视观众最喜爱的电视栏目,前20名中有18个是央视自己的栏目,其中前三强是《新闻联播》、《焦点访谈》和《同一首歌》.  相似文献   

11.
随着电视节目市场化的日益逼近和电视频道专业化的逐渐兴起,电视栏目的品牌意识也在不断地增强和提高。一个栏目品牌的打响,除了自身节目的质量、包装等胜人一筹外,有个好的栏目名称也是制胜的一个重要因素。但是,由于现在电视栏目的起名存在不同程度的抄袭、克隆、模仿等原因,造成了电视栏目名称偷梁换柱、张冠李戴、鱼龙混杂等不规范现象,在很大程度上混淆了观众的视听,使观众产生了千篇一律或是杂乱无章的感觉,因此,电视栏目的起名应引起我们充分的重视,并要得到进一步的规范。  相似文献   

12.
郑世明 《现代传播》2007,(5):144-145
2002年9月2日中央电视台海外中心专题部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CCTV-4)全新推出大型电视文化栏目《走遍中国》.作为一档时长30分钟,每晚黄金时间播出的专题节目,《走遍中国》以其强烈的纪录中华文明的使命感,用独特的散点透视电视语言,浓缩神州大地的物华天宝、人杰地灵,带领观众共同探寻那美城、美景背后传承久远的文化纽带.自创办以来,定位于"每天一个传奇故事"的栏目深得国内外广大观众的喜爱,一年后即被全国权威组织评为"中国百家电视栏目"之一,并被誉为中国城市形象的"城市名片",是国内唯一一档国家地理电视栏目.  相似文献   

13.
主题:电视栏目改版学报沙龙整理:赵俐所谓电视栏目改版,有两方面的意思:一是对电视旧栏目的改造;一是电视新栏目的创设。今年十一月份,中央电视台名牌节目《经济半小时》的两位编导专程来北京广播学院就《经济半小时》节日改版方案征求意见,寻觅良策。在此之前,中...  相似文献   

14.
浅论社会时政类电视栏目──1994专栏类电视节目述评高鑫现在北京的许多老百姓每天把看《东方时空》当成一件不可少的事。这说明一个优秀的电视栏目,会在社会上产生多么强烈和广泛的影响。其实,远远不止如此。现在中央电视台的一些优秀电视栏目,如《夕阳红》、《半...  相似文献   

15.
高燕北 《新闻界》2000,(2):37-38
电视人从业务实践和理论探索过程中 ,得出一个宝贵的经验 :吸引观众的好节目 ,靠的是创造名牌栏目 ,名牌栏目创造电视形象 ,名牌栏目创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从而成为电视媒体的支柱产品 ,也是电视人从业的理想追求。名牌电视栏目如何创办 ,就成为电视人攻克的难题 ,为广大观众服好务的课题。就电视栏目如何办 ,我想谈一点自己的设想 :一个电视栏目是媒介自身管理、创作集体和广大观众积极参与的集体智慧结晶 ,是电视特性的综合素质的集中表现形式。因此 ,搞好电视栏目需要多元素的共同创作 ,这些基本的构成元素是 :第一 ,观众收视认可的定…  相似文献   

16.
徐迅 《视听纵横》2009,(3):44-45
电视方言栏目自从它诞生的时候开始,就一直备受人们的争议。因为它迎合了一部分方言区域观众的口味,一段时间内收视率直线飙升,喜欢它的人就把它视为电视改革的灵丹妙药;反过来,也因为一些电视栏目过份依赖方言的外在形式,不喜欢它的人直接用了几个比喻形容方言栏目零碎的特点,像什么鸡毛蒜皮、鸡零狗碎、鸡鸣狗盗、鸡飞蛋打。  相似文献   

17.
钟伯寅 《视听纵横》2004,(6):117-118
所谓警视类合办栏目是指电视台与公安部门合办的电视栏目。警视类栏目以追踪大要案件、反映治安热点、普及法律知识、提高法制意识、通报社会警情、架设警民桥梁、展示民警风采、弘扬社会正气为宗旨,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深受广大观众喜爱。相对于其他电视栏目来讲,不管是合办的还是自办的警视类栏目都具有独特的吸引力。近年来,中央台《警方在线》栏目的设立及各地方台警视类栏目的纷纷开  相似文献   

18.
张启法 《视听纵横》2006,(6):119-119
一个电视观众面对二、三十个电视频道(以后数字电视的普及电视频道会更多)形形色色的电视栏目有了充分的选择权。把电视栏目办成质量精、内容好,观众喜欢看的品牌栏目成了电视人共同追求的目标。地方电视台由于受众面小、资金薄弱、人:才少等原因,在品牌栏目的创建过程中与省级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又有着不同的特点。  相似文献   

19.
叶伟萍 《声屏世界》2009,(10):38-39
《七色光》栏目创办于2002年5月4日,栏目创办初期以少儿文艺节目为主,内容比较单一,主要是萍乡市各个学校节假日期间的文艺演出,或者是各个艺术学校的文艺汇演等等。虽然当时《七色光》的内容比较单一,也没有太多自主策划的内容,但是栏目播出后,却受到了许多观众特别是少儿观众的喜爱,栏目影响力日益扩大,逐渐成为萍乡台最受欢迎的电视栏目之一。  相似文献   

20.
1987年广东电视荧屏播下的“摇钱树”的种子,至今已长成大“树”,有了18圈年轮。当时,作为全国最早开办的省级电视台农村栏目,为农村观众提供致富门路而受到热捧。上世纪90年代初期,台里为《摇钱树》栏目的去留问题曾出现过一次争论。有多年农村工作经验,时任省广播电视厅厅长的蔡辉同志明确指示,《摇钱树》要螺旋式地“摇”。厅长的话落地有声,给《摇钱树》注入了生机。一晃18年过去,《摇钱树》成了广东台开办时间最长的电视栏目,可能也是全国开办时间最长的农村电视栏目。对于这么一个老栏目该如何办下去的问题,又一次摆在我们的面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