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本文先是对英译的审美性及语言文化中的英译是一种实践的再创造进行了深入浅出的探讨,然后结合实际情况,从英语思维的培养、翻译的再创造、跨文化语言环境的培养三个方面探索了语言文化学习中的英译培养策略。  相似文献   

2.
外宣英译的目的是让其接受者明确无误地理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应设法化解汉英这两种语言在风格、逻辑、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目的语为归宿,使译文受者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不遇到障碍。本文探讨了外宣英译中的文化差异、中式英语、新词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3.
高宇婷  梁满玲 《科教文汇》2009,(27):261-262
外宣英译的目的是让其接受者明确无误地理解译文所传递的信息。要达到这一目的,译者应设法化解汉英这两种语言在风格、逻辑、文化等方面的差异,以目的语为归宿,使译文受者在摄取信息的过程中不遇到障碍。本文探讨了外宣英译中的文化差异、中式英语、新词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4.
旅游产业近年来发展迅速,景区旅游文本英译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外国游客的观感。本文以横店影视城的旅游文本英译为研究案例,从语言维、文化维、交际维三维度探讨其英译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指出译者应不断适应翻译生态环境,做出恰当的选择,提供高质量的译文。  相似文献   

5.
商标是商品质量、规格和特点的标志.作为一种跨文化活动,商标名称英译要求译者不仅熟练掌握两种不同语言.同时熟悉中西两种文化的差异,穿过表层文化挖掘深层文化意蕴,准确有效地传达出商标所蕴含的商品信息.拟从分析文化差异对商标翻译的负面影响及商标翻译应把握的主要策略,探讨了如何准确英译我国出口商品的商标名称,达到促进商品销售的目的.  相似文献   

6.
标语是一种大众传播媒介,借助标语口号等来介绍本国的社会生活是中外国家宣传本国文化的一项重要手段。本文陈述了汉语标语的特征及分类;分析了汉语标语英译过程中在语言上用词不当等方面存在的问题;讨论了汉语标语英译的技巧及方法。  相似文献   

7.
不同的语言各有特点和形式,在词汇、语法惯用法、表达方式等方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翻译过程是一个复杂的信息匹配、信息转换过程,语料库的应用对翻译信息的存储和再利用起了推动作用,利用语料库将译作中的文化负载词信息加以归类和管理,可使译者在翻译的效率和质量方面获益,本文重点阐述文化负载词英译过程中的释译和音译,并阐述语料库对文化负载词翻译信息存储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胡海燕 《科教文汇》2008,(29):254-254
在中国几千年辉煌的文化遗产中,古诗无疑是其中最璀璨的一部分。古诗中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为了让更多的外国读者了解古诗,了解中国文化,中外翻译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古诗英译工作。本文试对古诗英译中的人名翻译作一浅探。  相似文献   

9.
公示语是城市良好形象建构的表征,公示语英译水平体现了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开放程度。随着大量公示语英译的出现,各类误译不断涌现。课题组收集了内江市公示语误译实例,分析其误译的原因,并从文化因素、简洁明了、直意兼用和加注说明等方面提出城市公示语英译建议。  相似文献   

10.
本文通过对湖南省益阳市主要交通干道上商铺名称英译实例的收集分析,发现诸如拼音书写不规范等问题,拟提出文化对等视角下益阳市商铺名称英译策略:音译加意译、直译加解释、省译、直译和意译,以期最大限度地实现源语与译入语之间的文化对等,在促进文化交流的同时,提高商铺产品营销效果。  相似文献   

11.
王建宁 《科教文汇》2011,(26):118-119
本文主要以鲁迅小说原文与杨宪益、戴乃迭英译《鲁迅短篇小说选》中的语句为例,探讨汉英语言思维特征的差异,并分析汉英译者对此差异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李园园 《科教文汇》2009,(7):250-250,262
《后殖民语境中的翻译——爱尔兰早期文学英译》是美国马萨诸塞大学教授、翻译研究描写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玛丽亚·提莫志克(Maria Tymoczko)博士关于文化翻译研究的一部力作。此书通过对早期爱尔兰文学英译作品的研究,介绍了爱尔兰民族利用翻译这一武器来反抗英国殖民主义和文化压迫的过程,由此阐释了后殖民语境中翻译与政治的关系,井开创了殖民地文化研究之路。本文介绍了该书的主要贡献,并提出了我国在这后殖民领域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因语言文化的密切关系,不同民族的语言中形成了各具文化特色的文化意象,翻译作为跨文化交际活动,应尽可能完整,准确地体现出原作的文化意象。文章对一些英汉语中的动物意象进行了对比并对如何处理英汉语篇中的动物文化意象翻译问题进行探讨,主张“求同存异”。  相似文献   

14.
川菜菜品英译,实用性极强,灵活多变,可以看作另外一种文化交流的方式。要将中国川菜菜品文化发扬光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其菜品英译是否准确到位。本文分析了川菜英译不规范的原因,在遵循文本翻译的准则上,提出了相关建议,并结合具体实际提供了基本翻译菜名的模式。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语言文化的特异性这个角度拮取数例分析了英语汉语转换过程中的一种替代形式,即:"正说反译、反说正译"翻译方法。  相似文献   

16.
彭献荣 《内江科技》2012,(9):105-106
近年来,基于市场对外贸人才的需求急剧增加,各大高校争先开设商务英语专业。商务英语专业现阶段跟英语专业一样,都注重基本英语语言技能听、说、读、写、译的培养,但是明显忽视了对学生进行文化意识的培养和文化灌输,这给学生日后的就业和发展形成了很大障碍。本文主要从实用角度分析了文化灌输在商务英语专业教学中的作用,以期引起相关同行的注意。  相似文献   

17.
蒋侠 《内江科技》2010,31(7):32-32,89
旅游资料具有传递信息和诱导行动的目的与功能,在翻译中根据目的采用相应的翻译方法。从译文预期功能考虑,旅游资料的英译应顺应英语语言文化的特点,充分考虑到英、汉旅游资料行文规范的差别以及英汉审美心理的差别,根据需要采用增译、省译甚至改写的方法,达到与原文功能相近的传递信息和宣传鼓动效果。  相似文献   

18.
何晗平 《科教文汇》2008,(34):52-53
关于翻译是否可能的问题,语言学家和翻译理论家提出了三种不同的观点:绝对可译论、绝对不可译论和相对可译论。由于语言和文化的差异,翻译必然会造成文化亏损和语言美的损失。因此,语言的可译性是相对的,完全等值的翻译是不存在的。  相似文献   

19.
在高中英语学习中,文化是影响语言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重视并理解英汉语言文化的差异,培养我们的跨文化意识与能力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好英语。英汉语言文化存在四个方面的差异,基于这些差异去优化英语语言学习的策略,可以使我们在英语学习过程中更有效地了解语言学习的方法,提高语言学习效率。  相似文献   

20.
谢奎  胥瑾 《内江科技》2010,31(3):20-20,51
中文菜单的英译对弘扬中国饮食文化意义重大,外国友人在了解菜品原料、做法和味道之外还能领略中国特色文化:本文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入手.讨论了当前中文菜单英译中存在的一些向题,并就菜单英译提出了一些具体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