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Cr(CO)6是典型的羰基配合物。其构型为正八面体,成键时Cr原子采取矿d^2sp^3杂化,CO分子与Cr原子之间以σ—配键结合。CO提供的是5σ分子轨道中的一对电子,Cr原子的dxy轨道(有孤对电子)与CO分子的2π反键轨道重要形成π—配键。由于这种π—配键的形成所产生协同效应,是Cr(CO)6稳定存在的依据。  相似文献   

2.
1.氮元素的化学性质与氮分子的稳定性是否矛盾? 元素的性质取决于元素的结构.氮的原子半径小,吸引电子的能力较强,故表现出较强的化学活动性,所以说氮元素是一种较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 氮气的稳定性则取决于氮分子的结构,氮分子是由两个氮原子共用三对电子结合而成的,氮分子中有共价键(N-N),它的键能很大.当氮气参加化学反应时,必须打开分子中三  相似文献   

3.
一、为什么氮气的化学性质较稳定,但氮元素的非金属较强?解析:氮气的稳定性取决于氮分子的结构.氮分子是由两个氮原子共用3对电子结合而成的,氮分子中有3个共价键,它的键能很大(946kJ·mol-1),当氮气参加化学反应时,必须打开(破坏)分子中的3个共价键,这就需要吸收很高的能量.因  相似文献   

4.
在6-311G基组水平上,用B3LYP、HF和MP2三种方法对4-(2-氯苯基)-6-甲基-5-乙氧羰基-3,4-二氢嘧啶-2-酮进行了几何全优化,并对其电荷分布、前线分子轨道、成键情况以及自然键轨道(NBO)进行了分析.计算结果表明:HF方法得到的分子构型与实验值最为接近,标题化合物中嘧啶环为船式构象.标题化合物的稳定性较差,可能具有很好的生物活性.嘧啶环中2个氮原子的孤对电子都与相邻键有强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无机化学中,经常遇到分子构型问题。虽然在教学过程中已介绍了原子轨道杂化理论、价层电子对互斥理论,但学生在确定具体分子的构型时仍感无从下手。因此笔者仅就如何确定一些常见无机分子的构型问题,介绍一种简单方法。 要确定分子的构型,首先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分子中哪个原子为中心原子,哪些原子为端梢原子。二是中心原子与端梢原子间的成键情况。这两个问题解决了,分子构型就比较容易确定了。解决第一个问题比较简单。在一般分子中,中心原子都是一些相对电负性较低的元素的原子。这样可以通过比较元素电负性的方法来确定哪种元素的原子做中心原子。(注意在这里氢除外,它一般只做端梢原子。)如在PCl_3中,磷的电负性较氯低,磷为中心原子。在N_2O中,氮的电负性较氧低,其中一个氮原子为中心原子,另一个氮原子和氧原子为端梢原子。对于第二个问题就稍复杂一些。不同的端梢原子与中心原子的成键情况不同,要采取不同的方法。下面为了使问题简化而实用,仅以最常见的卤素和氧为例,分别不同情况,就如何确定分子构型加以介绍。 一、卤素为端梢原子 卤素为端梢原子的情况比较简单。卤素与中心原子一般只形成一个σ键,每个σ键共用一对电子,分别由中心原子和端梢原子提供。这样中心原子的价电子数与端梢  相似文献   

6.
用密度泛函理论(DFT)在B3LYT/6-311+G*基组水平上对能量较小的三种甘氨酸构象分别与CO形成的复合物进行了理论计算,得到了11个能量稳定的复合物.其结合方式是C0的C或O原子与甘氨酸的N-H键或O-H键形成氢键,最稳定构型的结合能为-5.68kJ·mol-1.CO的C原子与甘氨酸的结合具有更强的优势,C原子结合的复合物中CO的键长缩短,而O原子结合的复合物中CO的键长伸长.  相似文献   

7.
本文研究了冠醚化分物2,3,4,5—二(1’,2’—苯)—9.15—二对甲苯磺酰基—9.15—二氮杂—1.6,12,—三氧杂环十七—2.4—二烯(M)在电子轰击下分子裂解方式。在电子轰击下,大环(M)上所连的对甲苯磺酰基以及环上的键发生断裂产生亚稳离子,推导了m/z593,495,439,341,212,198,181,168等的亚稳态离子的结构。  相似文献   

8.
<正>三氧化硫是最常见的无机化合物之一,其分子构型为平面正三角形,键长d_(s-o)=0.142m、键角∠o-s-o=120°.中心硫原子采取SP~2杂化,与其他三个氧原子形成三个正常的σ键,组成分子的骨架,而对于三氧化硫分子中的π键结构,目前存在两种主要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采用AM1方法,对1—(2—羟基—3,5—二碘苯亚甲基)—4—羟基氨基脲(HDIBLHSC)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给出了分子的几何构型、原子的净电荷、前沿分子轨道能级与构成、前沿轨道电子密度等参数.结果表明HDIBLHSC分子的稳定构型呈平面状,具Cs对称性,N1、N3、O12和O13等原子很可能是其与RR酶发生作用时的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10.
有机分子结构中由于碳原子形成不同价键,造成空间构型存在差异,成为高考命题的采分点之一,掌握课本中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和判断技巧会使问题迎刃而解.一、课本中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1.典型分子的空间构型甲烷:正四面体结构,4个C-H键不在同一平面上,凡是碳原子与4个原子形成4个共价键时,空间结构都是正四面体,键角均为  相似文献   

11.
烃、醇和醚沸点的分子拓扑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元素的Pauling电负性,原子成σ键的电子数,原子直接键连的氢原子数目和原子在形成离域π键时所提供的Pz电子数,定义了一种原子点价公式,构建了分子连接性指数.研究了烷烃、单烯烃、单炔烃、苯和其同系物,饱和一元醇,多元醇和脂肪醚沸点同其分子连接性指数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分子连接性指数具有良好的结构选择性和性质相关性,可用于预测有机化合物的沸点.  相似文献   

12.
采用AM1方法 ,对 1- (2 -羟基 - 3,5 -二氯苯亚甲基 ) - 4 -羟基氨基脲 (HDCBLHSC)分子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 ,给出了分子的几何构型和原子的净电荷、分子的静电势、键级、前沿分子轨道组成与能级、前沿轨道电子密度等参数 结果表明该分子的稳定构型呈平面状 ,具Cs对称性 ,分子中的O13、N1、N3及C9等原子很可能是它与酶RR发生作用时的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13.
一、单质氮和单质磷的稳定存在形式键能数据如下 :化学键NNNNPPPP键能 (键焓 )/ (kJ/mol) 946 15 95 2 3 2 0 9  由此可见 ,NN键能比PP键能大 ,而NN键能比PP键能小。单质氮为双原子分子N2 ,白磷则为四原子分子P4,其中P原子间都以PP单键相连结 ,P4分子是四面体构型 ,其中共有 6个PP单键。设想 ,如果相反的话 ,即氮以“N4”分子存在 ,磷以“P2 ”分子存在 ,并且前者的结构与P4分子相同 ,含有 6个NN单键。后者的结构与N2分子相同 ,具有PP叁键。则可根据前面所列的键能数据计算下列过程的反应焓变 :P4(…  相似文献   

14.
采用AMI方法,对3-(6-溴吡啶-2)-2-(2-氟-6-氯苯)-噻唑酮-4(BPFCIZO)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给出了分子的几何构型、原子的净电荷、键级、前沿分子轨道组成与能级、前沿轨道电子密度等参数.结果表明BPFCIZO分子的稳定构型呈蝴蝶状,噻唑酮环为主活性区,其上的2位C、4位N和6位O等原子很可能是其与RT酶作用的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15.
采用AM1方法,对3-(6-溴吡啶-2)-2-(2-氟-6-氯苯)-噻唑酮-4(BPFCTZO)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给出了分子的几何构型、原子的净电荷、键级、前沿分子轨道组成与能级、前沿轨道电子密度等参数.结果表明BPFCTZO分子的稳定构型呈蝴蝶状,噻唑酮环为主活性区,其上的2位C、4位N和6位O等原子很可能是其与RT酶作用的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16.
为了便于学生学习和掌握无机化学下册有关元素部分知识,弄清离域冗键(大π键)的形成,是教师在教学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点。离域π键,是分子和离子结构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主要是指π键的形成不限于两个原子,而是多个原子(原子可以是相同的,也可以是不同的),这样在多个原子之间形成的π键叫离域π键。分子中含有大π键的分子叫共轭分子。 离域π键的形成条件: ①形成大π键的原子应在同一平面上(以保证P轨道的重迭)。  相似文献   

17.
采用AM1方法,对3-(6-溴吡啶-2)-2-(2,6-二氟苯)-噻唑酮-4(BPDFTZO)进行了量子化学计算。给出了分子的几何构型、前沿分子轨道组成与能级、前沿轨道电子密度、原子的净电荷、键级等参数.结果表明:BPDFTZO分子的稳定构型呈蝴蝶状,噻唑酮环上的3位N、5位C和吡啶环的4位C等原子很可能是其与RT酶作用的活性位点.  相似文献   

18.
一、点线分配法分析空间结构中质点(即原子、离子或分子等结构微粒)或线段、棱边(如价键)在所研究的空间结构单元中所占比例份额的方法。例1 据报道,科研人员应用电子计算机模拟出结构类似C_60的物质N_60。已知N_60分子中每个N原子均以N—N键结合3个N原子。(1)含N原子的物质的量相同时,N_60分解时吸收的热量____N_2(填大于、  相似文献   

19.
氢元素是元素周期表中的第一号元素,原子序数为1,核外只有一个电子。当氢原子与其它原子进行反应时,可形成一系列的氢化物,有离子型氢化物,共价型氢化物,过渡金属氢化物,金属有机化合物等。其化学键也可分为多种,有离子键、共价键、缺电子多中心氢桥键,还有分子间和分子内氢键等等。第一,共价单键。这种化学键存在于多种化合物之中。当氢原子与C、N、O、S、P、卤素等非金属组成化合物时,氢原子以共价单键和另一种原子结合,因此又叫共价型氢化物,如H2O、NH3等。还有一种氢化物是氢原子失去一个电子形成H ,当H 接近其它原子时,能使其它原子变形,形成配位共价键,所以除气态离子束外,H 必定和其它原子或分子结合形成如H3O 、NH4 等离子,再与异号离子结合成分子。第二,离子键。形成这种键时,氢原子获得一个电子形成H-离子,与正离子之间靠静电吸引力结合。但由于氢原子的电子亲和能很小,形成负离子的趋势低于卤素,所以只有与电正性高的活泼金属才能形成盐型氢化物和复合型氢化物。如NaH、CaH2、LiH和Na[BH4]、Li[AIH4]等。第三,氢键。以氢原子为中心形成的X—H…Y键称为氢键,其中X和Y都是电负性较大,原子半径较小的原子...  相似文献   

20.
分子中原子间或离子间的强烈的相互作用称为化学键。这种相互作用的强度可以用键能的大小来量度。一般将气态下每断开1摩尔键所需要的能量定义为该键的键能。实际上这个能量变化应称之为键离解能。仅仅对于双原子分子来说,因为其分子中只有一个化学键,其键能可以由键离解能直接确定;对于多原子分子,其分子中存在两种以上的化学键时,每单个键的键能与键离解能可能在数值上相差极大。前者是由热化学实验数据归纳得到的近似的平均值。后者可以利用光谱学实验数据计算。对于少数双原子分子,还有希望根据量子物理学方法作出精确的理论计算。例如,双原子分子H_2,由光谱学实验数据计算出H—H键的离解能是432.00千焦/摩;而H—H键的键能是433.21千焦/摩。二者在数值上相差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