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在素质教育不断发展过的程中.为了促进学生学习的自主性.使他们能在学习过程中感受到乐趣.出现了探究式教学方式。在探究式学习中.能激发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对知识和问题进行思考.在这种教学方式中.教师不再对知识的灌输进行关注.而是要对课堂教学情境和学生的学习方法进行指导。  相似文献   

2.
徐晓红 《学周刊C版》2014,(7):163-163
在新课改实施的过程中。教师不仅要面对教学观念的改变.还要从教学地位上进行改变。只有不断地深入研究新课改的要求.才能在教学中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使学生的历史思维和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得到不断提高。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对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对人才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能力的培养.使学生通过学习.在历史知识积累得越来越丰富的同时.对知识的运用程度也越来越熟练。教师在对历史教学进行研究时.不仅要考虑到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还要将对课堂教学的反思和历史教学设计目标相结合.使教学设计更能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促进学生素质的整体提高.  相似文献   

3.
在现实的数学课堂教学中.有些知识点尽管练得再多仍屡屡出错。这可能是由于我们的教学过程过于平缓.对学生的刺激欠深所致。不妨试试在教学中巧设陷阱.使学生在“落入”和“走出”陷阱的过程中.吃一堑长一智.使他们在挫折中经受锻炼和获取有益经验.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有很大的帮助。  相似文献   

4.
范小莉 《语文天地》2009,(11):32-33
古诗文中.各种色彩的恰当选用。大大丰富了文章的内涵。深入探讨古代作家色彩运用的深层文化内涵.感知古诗文中蕴藏的色彩美。不但有利于我们加深对古诗文的理解.还有助于我们在古诗文的教学中.帮助学生走进作家的心灵深处.以色彩的感知为切入点.不断提高对传统文化的审美品位.进而促进学生人文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5.
在学校教育中.德育永远是学校教育的主旋律。体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德育有机地渗透于体育教学中更有利于学生良好品质的形成。因此.作为一线的体育教师.要结合学科特点.在体育教育过程中.既要重视提升学生的身体素质、运动能力.更要重视通过活动体验,在一系列的情感与意志交织中使之陶冶情操、锻炼意志,培养集体主义精神,增强组织纪律性.对学生人格、个性的形成产生重要影响。在进行运动性认知的过程中涉及发展学生思想情感、情绪、态度、价值等.尤其对学生的意志力的培养方面.体育课具有其他课无法取代的作用。因此.体育课是一门情意性课程.我们要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采用形式多样的思想教育方法.每节课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为全面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一.体育教学中要渗透德育教育  相似文献   

6.
文学包含大量的美育因素.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善于发现和挖掘这些内容。教学中,我们应让学生在对文学美的感受、理解、欣赏过程中.陶冶情操.净化心灵.追求和创造美.使学生在和谐愉悦的审美心境中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以开启内在的情智.推动语言学习的进程.进行思维锻炼和思想教育。  相似文献   

7.
随着当今世界各国间交流的增多.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学习外语.因此.在他们在交际过程中语码转换现象非常普遍。对语码转换的研究包括各种领域.其中一个较少涉及的是网络语言中的语码转换。本文将从一个新的视角.即用顺应论来研究这一语言现象.通过对网络语言中出现的汉英语码转换现象的观察和分析.探寻出网络语言中语码转换的使用动因.即对语...  相似文献   

8.
沈永彬 《学周刊C版》2011,(10):127-127
数学教材中有着丰富的辩证法思想。数学中的正与负、直与曲、常量与变量、微分与积分都是对立统一的概念。无论是在概念的形式过程中.猜想的获得过程中.还是在规律的发现过程中.无一不包含着辩证的成分。充分利用数学中的辩证思想因素.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培养和训练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不仅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目的.而且是当今社会对人的智力发展的要求。那么.在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呢?  相似文献   

9.
刘小瑜 《学周刊C版》2014,(7):201-201
新课程标准强调体育高中教学要求全体学生都积极参与到活动中来。在参与互动的过程中.师生之间要保持平等的关系.要互相帮助.互相关爱.在积极沟通的过程中,不但促进活动双方的情感交流.使活动过程更和谐。所以.教师和学生在体育课堂互动中要加强沟通.使教师对学生的个性特点更了解.学生的发展更迅速.能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学生对学习历史无兴趣.感到知识点记不住.在考试时很难拿到分数.学起来也感觉索然无味。笔者认为学生对历史学习无兴趣.是跟老师的教学紧密相连的.教师只是照本宣科.而没有从学生的兴趣人手.也没有认真研究如何让学生愿意学,用什么方法学。那么都有哪些方法呢?在教学实践中笔者采用了以下方法.教学效果非常明显。一、教师在教学中要紧紧围绕教材.指导学生堂擂学习方法  相似文献   

11.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课堂教学中.好的导人也是教学成功的一半。课堂导入是教学的组成部分.关系到教师对学生的引导能力.直接影响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和学习素质.为高效的课堂教学奠定基础。因此.教师精心设计导人教学.创设良好的教学环境是历史教学中不可忽视的环节。  相似文献   

12.
“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自己的感受和思考”。“力求有个性、有创意的表达.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自主写作.在生活和学习中多方面地积累素材.多想多写.做到有感而发。”这是新课程对写作提出的要求。而我们的学生写作中存在的首要问题就是“没得写”。议论文中不能提出新颖独到的见解、没有充实精辟的论证论据。所以.在平时的教学中引导学生观察、体验.并学会积累就尤为重要。  相似文献   

13.
陈虹 《学周刊C版》2014,(2):138-138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直接组织者.在整个教学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说.有什么样的教师就有什么样的教学行为.就会产生什么样的教学效果。在以往的教学中受传统教学观念的影响.教师一直扮演着“保姆”的角色。教师基本上每件事均要亲自过问.使得学生被严格限制.只是在教师的指令下机械被动地进行背与记.这与教育形势相违背.所培养出来的学生并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发展。随着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进.对学生综合素养与能力更为关注。新课程提出了一系列先进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模式.对教师的素养与角色更为关注。那么.在新形势下的语文教学中.教师该如何实现自身角色的转换.以更好地适应新课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体参与.促进学生素养与能力的全面发展呢?笔者现结合具体的教学实践对高中语文教学中教师角色的转换浅谈如下几点体会.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指出。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读中整体感知,在读中有所感悟.在读中培养语感.体验品味。在各年级阶段目标中都提到应指导学生“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古人曾说过:“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可见朗读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性。朗读可以使学生的视听神经协调活动.形成对语言意义的整体组合。产生再造想象.再现课文内容.能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在学生的朗读中,教师可以从他们朗读的语气、节奏、感情中反馈他们对课文的理解程度。下面是笔者平时在进行小学语文教学时对朗读训练的几点做法.  相似文献   

15.
求函数的值域是函数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在历年的高考试题中经常出现.但教材中对求函数的值域所举例题较少.为此许多学生对求函数值域感到很困难.它所涉及到的知识面广.方法灵活多样。若方法运用适当。就能起到简化运算过程.避繁就简.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就这个问题,举例说明几种比较行之有效的求函数值域的方法。  相似文献   

16.
发端于华尔街的金融海啸.可谓来者不善.在全球日益一体化的现实语境中.金融危机正在蔓延.已经波及其他国家.并且开始对实体经济造成巨大影响。可以说,在这场来势汹汹的金融海啸中.没有任何经济体得以幸免,中国自然不能例外。但是.目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应约与英国首相布朗通电话表示.这场危机对中国的影响是有限的、可控的。  相似文献   

17.
刘大中 《学周刊C版》2014,(2):141-141
现在,有效教学的呼声愈来愈高.有效教学的方法和模式也层出不穷.在一线教学过程中.导学案受到师生的青睐.已经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重要方法之一.并且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得到发展和完善.高中历史作为普及历史常识.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课程.对学生的全面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导学案在历史教学中的应用能大大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本文中.笔者依据现有的学情并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认真分析了导学案在高中历史教学中应用的意义、环节及应该注意的问题.希望能对高中历史教学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8.
古人云:“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对学习具有重要的意义.它直接影响学习效率。在课堂教学中。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浓厚的学习兴趣是他们获取知识的动力。在实际教学中.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往往会聚精会神.产生愉快情绪,积极性高;对不感兴趣的事情.则不想接触,注意力易分散,学习效果极差。因此,在历史教学中.必须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使其爱学、乐学且好学,才能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提高教学质量,顺利完成教学任务。下面谈一谈我的一些具体做法。  相似文献   

19.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计算机的应用越来越广泛.信息技术也成为学生必须掌握的一门技能。但是在传统的课堂教学中.远远不能达到课程的预期目标。本文通过对分组教学行了分析.并对其在中职计算机教学中如何运用和所发挥的作用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20.
从我国教育部规定小学生学习英语课程以来.教育界对小学英语教学的策略一直进行着广泛的研究。根据教育部2001年小学英语课程教学基本要求.小学英语教学主要是以听和说为主.这也是所有语言学习的基础。就学习策略而言.无论我们多么重视因材施教.在实际教学中却难以实施.尤其是在对小学英语和中学英语进行教学的过程中。比较研究发现.在早期通过量化学习的学生无论在哪一类日常生活交谈中.都能流利接受和输出信息.即进行流利交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