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2014年4月的“美剧下架”事件让国内视频网站的经营者一度眉头紧锁,这背后不仅关系到国内视频网站的版权问题,同时也是国内视频网站运营策略的重要一部分.随着视频网站行业竞争加剧,各方对影视剧资源的竞争意识加强,从一定程度上来看视频网站间的版权问题已不仅仅是维护利益的途径,更是其市场推广的重要手段之一.本文以百度爱奇艺为例分析视频网站、版权与美剧之间的关系,以及浅析视频网站在版权运营方面的现状.  相似文献   

2.
视频分享网站是提供用户上传视频作品和欣赏视频作品的信息存储空间,自其诞生以来,就一直面临着版权的困扰.目前网站上充斥着大量未经版权人及邻接权人许可的视频内容,已构成对视频作品权利人的侵害.国内知名视频分享网站无一例外地被版权人推到了被告席上.就近年来各地法院审理土豆、优酷等案件的判决表明,在视频分享网站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是否应对版权人承担侵权责任,在何种情况下承担侵权责任以及承担何种侵权责任等问题上,还存在较大的认识差异,本文就以上几个问题展开讨论.  相似文献   

3.
视频网站频频遭遇侵权诉讼,版权问题成为视频产业知名的弱点。本文借鉴国外视频网站的应对措施,提出要加强行政监管、加强自律意识和版权意识、创新盈利模式、争取协作共赢等解决办法。文章还阐述了国内视频网站未来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4.
随着互联网发展,各视频网站应运而生且不断发展成熟。视频网站版权存在购买成本、知识产权产业化、监管等方面的问题,随之带来了盈利困境:盈利模式单一、内容同质化严重、成本居高不下以及用户粘性不足。本文在归纳总结以上问题的基础上为视频网站版权维护和盈利模式的发展提出了一些探究性建议,以期对网络视频行业的发展有所启发。  相似文献   

5.
陈晓伟  王月杰 《东南传播》2021,(11):117-119
混剪视频的版权问题一直是学界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在人人拥有媒体、人人皆可传播的全民传播语境下,混剪视频的版权争议问题愈演愈烈.混剪视频的"文本盗猎"属性决定了它对原视频完整性、经典性以及视频版权的解构,但它所具有的"可版权性"要件,又使它具有版权客体的可能性.在当下语境里,混剪视频制作者通过把握对原视频素材的合理使用限度、增强版权意识、坚持原创性等方式来规避侵权风险、规制混剪视频版权是可取的路径之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网络视频网站发展呈现规模化趋势,然而,网络视频网站也出现了很多问题和不足,主要表现为网络侵权、传输内容、技术瓶颈、接收终端等方面,这些问题使得我国网络视频网站的发展步入一个迷局阶段。因此,管理部门、网站以及网民自身都应当采取措施,在版权、信号传输限制以及政策法规等方面支持网站建设,创造适合产业良性发展的氛围。  相似文献   

7.
马文静 《东南传播》2014,(9):104-106
随着科技发展和三网融合的推进,以及版权成本压力,网站自制视频节目成为网站进行差异化竞争的重要一环。网站自制视频节目的品牌化有利于增强节目品牌影响力,提升网站竞争力。网站自制视频节目的品牌化策略应从定位、内容、渠道三方面入手,准确分析当前形势,对节目精准定位、优质制作,不断创新、扩展传播渠道,打造特色鲜明的品牌。  相似文献   

8.
弹幕视频作为一种全新的传播形态和媒体文化,改变了传统视频网站传受双方的互动关系.本文列举了弹幕视频的形式,分析了其即时互动性、语言多元化等特点,并深入剖析弹幕用户的心理诉求.弹幕视频由A站、B站扩散至土豆、优酷、爱奇艺、搜狐视频、腾讯视频等传统视频网站,又延伸至影院.在多屏化发展的今天,如何对弹幕内容把关,提升用户的媒介素养,发挥弹幕视频的传播魅力,成为互联网从业人员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二次创作作为近年新兴的短视频创作形式进入用户视野,影视类二次创作短视频在影剧综产业繁荣发展的今天应运而生。本文使用文本分析法,以影视类二次创作短视频为研究内容,分析其在互联网时代衍生出的新类型和传播特点,研究得出短视频背后三方的版权冲突、监管不足以及利益纠纷等问题,提出二次创作者需提高版权意识,平台方应优化审查机制,版权方要改善分成方式,以期实现利益最大化,促进各方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0.
徐展 《视听界》2012,(6):76-78
拥有内容版权、品牌以及政策等优势的广电系视频网站在视频行业的角逐中处于劣势,其中原因值得探究。本文以CNTV和优酷网为例,在对比分析的基础上探讨广电系视频网站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1.
正数字化时代,国内视频网站发展迅猛,行业内竞争日趋激烈;市场定位、版权、同质化和盈利等方面的问题日益凸显,成为制约视频网站发展的重要因素,导致视频网站核心竞争力的缺失。国内视频网站核心竞争力缺失的表现发展特色不明显。根据DCCI互联网数据中心的一项调查显示,视频网站用户对视频内容的忠诚度高于对网站的忠诚度,其中47.7%的用户通常在固定视频网站上查找并观看视频,51.3%的用户通常根据想看的  相似文献   

12.
《声屏世界》2013,(5):160
对于视频网站而言,社交网站已成为传播在线视频的主要平台和重要流量入口。同时,如今的视频分享网站大量UGC短视频营销价值,也因其可在有限时间内通过极具吸引力的内容实现网络的病毒式传播,进而正逐渐被广告主所认可。这种营销价值和影响力在很大程度上需要依靠社交网站实现。那么,如果社交网站本身拥有视频平台,那么针对UGC、微电影、自制娱乐等精品内容的营销价值将很好地成为社会化媒体营销的有力补充。自  相似文献   

13.
2012年是国内视频网站行业调整和整合的大年。3月,优酷、土豆两大冤家“牵手联姻”,仅仅一个月后,爱奇艺、腾讯和搜狐视频又抱团联合采购版权,不难看出视频网站各自跑马圈地的时代已经结束。在这个大背景下,视频网站面临共同的难题:节目资源稀缺、内容同质化、版权成本大增、融资渠道艰难等。在内容为王、技术取胜的行业,内容和技术的创新成了各家视频网站的立足之本。  相似文献   

14.
张守信 《视听界》2013,(3):54-56
在“限娱”“限广”“限外”等多效政策联手作用下,网络视频行业发展路径不断拓宽,其内容模式和传播模式不断得到用户和广告主的认可。从上百家视频网站中脱颖而出的十余家经历了2011年的版权混战后,2012年开始了新一轮的洗牌与整合,“差异化”成为制胜的核心战略。除视频网站“自制出品”外,“网台联动”是实现差异化的重要途径。通过与电视台的合作,二者可达到资源互通、传播力互补,是近两年来视频网站发展的主流趋势之一。  相似文献   

15.
网络视频是一个受年轻用户青睐的新媒体新兴业务,但多数网络视频因其由用户自传而出现版权诉讼、内容删除、质量差和内容品位不高等问题,使一些视频网站看上去很热闹,赢利却很困难。本文通过对新兴视频网站Hulu的模式进分析,认为Hulu模式符合视频网站未来的发展趋势,值得各类视频网站借鉴。  相似文献   

16.
优质内容一直是视频网站吸引广告主和用户的必要保障。近两年,水涨船高的影视剧版权价格和普遍的内容同质化,让走综合路线、Hulu模式而依赖购买影视剧版权吸引用户的视频网站开始寻找解决之道,一时间视频网站自制内容遍地开花。但自制节目并不意味着短期内能解决视频网站成本高居不下、内容同质化的现状。视频网站做自制节目成功的关键在于:找准节目内容和节目受众的定位,同时要做好长期投入的心理准备。三驾马车,驱战56出品对于专注YouTube模式、以UGC为核心竞争力的56网而言,在视频网站纷纷大举探索  相似文献   

17.
何晓繁 《新闻世界》2013,(3):105-106
我国视频网站在2005年之后飞速发展,背后却缺少较为成熟的商业模式。视频网站用户较为分散、定位不明显、版权不明确等问题造成我国视频网站行业较为混乱的局面。探索新的运营模式和盈利模式成为视频网站共同面临的课题。差异化经营一直是抓住目标受众、增强用户黏度的策略,本文以新浪视频近年来在内容制作和整合营销中做差异化调整为分析案例,以期探寻网络视频网站如何通过差异化手段寻求深层次发展。  相似文献   

18.
视频网站与电视台——从对立走向共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建瓴  张鹰 《新闻世界》2010,(11):18-19
视频网站的崛起对传统电视业形成了巨大挑战,视频网站非法盗用版权内容成为电视收视率和广告收入的直接杀手,而更值得忧虑的是,网络视频的收看模式正在从根本上影响和改变着受众的收视习惯,长远来看,对电视媒体造成了更深层次的威胁。同时,电视台向网络视频行业的进军,对当前主要由民营网站主导的网络视频行业竞争格局产生了冲击。在未来的视频媒体竞争中,无论电视台与视频网站哪方占据上风,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合作是共赢的底线与原则,未来主流的传播形态必将是多媒体融合的传播形态。  相似文献   

19.
赵宁 《传媒》2016,(2):47-49
我国的视频网站历经十余载,从2004年乐视网作为首个购买影视版权的视频网站上线,到众视频网站强强联手、合作打通的今日新格局.在视频网站行业争斗战火弥漫之时,越来越多的问题也逐渐凸显:网站资金短缺、内容同质化严重、盗版侵权、盈利模式不成熟等一直是困扰其发展的主要难题.  相似文献   

20.
《声屏世界》2013,(4):155
近日,视频网站PPTV宣布实现跨平台云同步的消息,可谓打响了视频网站移动突围的头炮伴随版权价格滑落以及各大网站自制内容的崛起移动领域的竞逐则更偏向于技术与用户体验的较量。今年年初,PPTV网站即全面实现了手机、平板、电脑、电视等不同屏幕之间的内容切换和分享,成为行业首家实现全平台整体多屏互动的视频企业。目前未来移动通讯技术的发展给移动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