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猨类称名考     
古人根据猨类形色、鸣叫、物性,利用汉字音、形、义分别命名。狻类字从"虫"、"犬"、"豸",反映古人多重类属观念。总称禺属从"甶",盖似人非人。猨性仁静,猱性躁害物,为两大类。猱同夒、■、■,音从犬吠挠人;狨近猱,别从"绒"音。猴从"喉",通"胡",以长携幼称狲。玃善攫,从"攫"音,同■、蠼,为大猴。雌同狖,似猕猴而大。凡此称名杂越,其性不同,别具物趣。  相似文献   

2.
韩婷 《陕西档案》2005,(2):38-39
古人云"解甲归田,告老还乡"。今人说"年龄到限,离退回家"。可见古今亦然,人老了总是要回到自己的老"窝"去的。人,大凡都一样,过惯了与同事们朝夕相处、说说笑笑的集体生活,一下回家,去面对失落与孤独,仔细想来,确也不是滋味。  相似文献   

3.
古文今译,顾名思义就是今人翻译古人的文章,翻译作品的总体出版要求就是达到信、达、雅,著名学者魏建功先生认为在这里需要解决两个问题:一是把古人的文法,改成今人的语法;二是把古人的用词改换成今人的用词。一"、信"古文今译的质量好坏,首先要看是否做到了"信"。所谓"信",就是忠实原文。但做到"忠实原文",又谈何容易?今人不识古人,是  相似文献   

4.
近日微信版本又有更新,并为所有用户计算出朋友圈收到和送出的点赞总数,不少用户"晒"点赞也引发新一轮点赞潮。点赞是一种缘起于互联网社交平台的网络语言,国人的点赞习惯则只是近几年才广泛兴起。发展到今天,微博、微信、QQ等社交软件和大多数新闻页面都附有点赞功能。"点赞"俨然已成为虚拟世界人际交往、态度表达的不二利器。赞美是人与人之间增进感情的重要手段,只是点赞真能达到促进感情的效果吗?今有点赞之交,古人则有妙语连珠。中国古人只能面对面或是用书信向  相似文献   

5.
吴永亮 《青年记者》2012,(30):63-65
33大"大",象形字,本为人形,好似天地之间一位伸展四肢的人。古人在造"大小"之"大"时,煞费了一番心思,原因在于"大小"之"大"难以表示,最后不知哪位先辈认为人是万物之灵,远比天大、地大,于是用人形"大"来代表"大小"的"大"了。由"大小"之"大"引申为尊敬,如"大  相似文献   

6.
正炎炎夏日,如何纳凉成了人们最关心的话题。而在没有纳凉设施的古代,人们又是如何纳凉的呢?闲暇之余,读读古代的种种消夏纳凉之法,能从中探究到消夏的奥妙与乐趣。古人爱玩,尤其是在自然的山水中嬉戏,常常会有大人和小孩一起游泳、戏水的欢闹场面。明代李时珍指出,垂钓能解除"心脾燥热",而暑天里炎热的气候往往使人烦闷、焦躁,容易"上火",所以夏日垂钓是不错的选择。古人云:"湖边一站病邪除,养心养性胜药补",钓鱼的修身养性作用不可小视也。除了垂钓,古人喜爱的夏趣活动还有很多,比如养金鱼、钓鳖、捕蛙、夏猎等等。  相似文献   

7.
近读《四书五经》中"五经"之一的《礼记》有"敬业乐群"一语。何为"敬业乐群",专心致力于学业或工作,谓之"敬业";乐于在学习和工作中与人相处,谓之"乐群"。两千年前的古人已经认识到敬业与乐群的辩证关系,故而强调人们学习中,敬业还要乐群。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速,对人的社会化  相似文献   

8.
期刊创新要做到三个"超". 第一,要超常 我们不能按照常规的思路去考虑问题.古人说水有常势、人有常情.什么是常?常就是习惯,因此常很重要.  相似文献   

9.
微记录     
<正>@评论古今:古人有"四观"来看人:观人于临财,观人于临难,观人于忽略,观人于酒后。爱财是否取之有道,临难是否从容镇定,办事是否漫不经心,酒后是否放任自流。有分寸感就不贪,有意志力就不怕,有责任心就不懒,有自控性就不乱。此等人可交也!  相似文献   

10.
正受蒸馏技术的限制,古代酿出的酒,度数一般都不太高。但古人多是"大碗喝酒",喝多了同样会摄入大量酒精,从而影响人的言行和情绪,损害人的健康。古代一些有识之士也认识到酒的危害,《三国志·吴书》有"酒以成  相似文献   

11.
鲁兰洲 《新闻实践》2009,(10):31-31
什么是幸福?古人云:"值太平世,生湖山郡;家道充裕,官长廉教;娶妻贤淑,生子聪慧."但是,世界上真正幸福的人应该拥有经济自由、空间自由、时间自由.经济自由自然是指有足够的钱--"家道充裕"、"数钱数到手抽筋"皆属此类.但经济自由不过是幸福的必要条件,而非充分条件.  相似文献   

12.
王祯《农书》所蕴含的天人和谐思想既表达了中国古人尊重天地自然,遵循客观规律的科学态度,又展现了中国古人注重发挥人的价值,强调人之自觉能动性的科学认识。  相似文献   

13.
最优美的广告莫过于实实在在地做好产品,古话"酒香不怕巷子深"是古人智慧的精华总结。在以"品牌"为名誉的背景下,太多的评奖,太多的创意,太多的渲染,使原本简单的东西失去了本真的意义。食品,就是让人吃的,除了充饥之外,还要对身体新陈代谢、正常生命活动有帮助,但是总是  相似文献   

14.
一个好的记者,应该是一个有良知,有社会责任感的人。能够辨别是非曲直,敢于讲真话、说实话,弘扬正气、为民请命。古人尚能做到"秉笔直书、仗义执言",作为一名合格的记者,就更应当肩负起时代赋予的使命,为国家、为人民负责任。  相似文献   

15.
薛珠峰 《山西档案》2015,(2):162-164
戏曲观即对戏曲的观点、看法,古人对戏曲的观念涉及到戏曲与政治、宗教、经济、伦理等诸多方面,其中最为重要的观点是,古人将戏曲与生活同一化,这样导致中国人观看戏曲不必像西方人一样沉浸其中,而是可以入乎其内而出乎其外。  相似文献   

16.
富豪虽然也是人,但教育孩子的方式与常人还是有些不同。身价75亿美元的巴蒂斯塔认为养孩子最重要的是要让他们先遭遭罪、经历一些痛苦。"星二代"李天一在中国卷入强暴案、"富二代"徐义淳在美国违规驾驶撞死人这两起案件,最近成了热门话题。古人云:"子不教,父之过","星二代""富二代"坑爹凸显出一些家长在子女教育上严重缺失和偏差。有钱人家的孩子是嘴里含着  相似文献   

17.
大话"俭朴"     
"米千粒,酒一滴;蚕千头,绢一尺","成由勤俭败由奢","制俗以俭,其弊为奢"等等等等,如果要列举诸如此类的古人训戒,相信任何一个肚子里装有几瓶墨水的人,都不难成堆枚举,大大地话说一番.  相似文献   

18.
在无边着色竭尽渲染的书堆中,该书的不张扬反而惹人注目。印有古元版画名作的素色书封上,一派天光意象,静听水流若喧。《云边书话》让人的目光不禁停上一停,若有所思:此中意蕴凝固的流动,恰似书之"出版"之于文之"创作"。古人谈艺,谓造艺之真诀,须"想  相似文献   

19.
我国古书对蓝田玉多有提及,汉代乐府《羽林郎》记:胡姬"头上蓝田玉,耳后大秦珠。"东汉班固《西都赋》有"陆海珍藏,蓝田美玉。"蓝田玉到宋代开始湮没,后人不知它是怎样的玉,甚至对蓝田玉产于陕西蓝田也表示怀疑。蓝田古玉到底是怎样的玉,它究竟产于何处? 若想了解古时的蓝田玉,必须先弄明白古人所称的玉指的是什么? 一、古人所称之真玉关于何为古人说的真玉,学术界有争议,主要有这几种观点,一种认为指软玉和硬玉,一种认为指软玉,还有一种认为指软玉、硬玉、独山玉、岫玉等。哪一种观点正确?还是先来看古人对玉的鉴别。  相似文献   

20.
修炼     
古人造字之时,想必就已经猜透人的本性,所以当人与金钱起了纠葛,需要拿出剑戈护卫时,也便现出"贱"相。我一个朋友,某一年为一个影视名流辛苦写电视剧本,埋头写完三十集后,朋友便等着拿稿费。可是,一直等到电视剧热播过N次,10万块钱还是没有到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