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所谓社会热点问题,是指在一段时间与范围内引起公众舆论高度关注的某一社会现象、新闻人物或事件等问题。社会热点问题报道,是指大众传播媒体对其关注程度的介入,并通过介入将舆论引导至正确方向。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一系列基于网络而形成的舆论事件让人们看到了网络舆论的力量。从“孙志刚事件”、“哈尔滨宝马车撞人事件”到去年的“华南虎事件”,再到今年的“家乐福事件”,这些事件无一例外都是首先在网络上传播的,而网络舆论给了这些事件不断扩大影响的最初和持续动力。很多难以实现的变迁也在网络舆论的推动下最终得以实现,网络舆论在社会生活和政治生活中的作用也越来越突出。通过互联网,公众可以及时了解社会事件的细节,进而对事件的发展过程和解决方式进行监督。由于主动权的提升,公众的参政热情也极大提高,他们积极推动事件的发展,不但影响着政府的决策,在某些情况下甚至影响着法律的变革。  相似文献   

3.
热点问题是一个时期社会矛盾的集中反映.做好热点引导工作,对于促进改革发展、维护社会稳定具有重要意义。高度重视社会热点问题的舆论引导工作.发挥好舆论监督功能是主流媒体责任的体现。[第一段]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随着我国社会转型加快,社会分化加剧,社会矛盾随着社会分化和利益多元化的发展呈现出新特点,各种社会矛盾引发的群体性事件逐渐增多。如重庆万州事件、四川广安事件、安徽池州事件、浙江瑞安事件、贵州瓮安事件、湖北石首事件等规模较大的群体性事件不时见诸报端。  相似文献   

5.
现实生活中有这样那样的热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技等各个方面,热点可以表现为事件,也可以依附于人物。敏锐地捕捉热点并及时加以报道,越来越被新闻传媒重视,也越来越受到公众的关注。因此,驻站记者面对当地社会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要力求做到科学选择,正确引导,使地方社会热点真正成为受众关注、导向正确的新闻热点。一所谓社会热点,顾名思义,就是公众的热切关注之点,也是公众议论的集中点。但是,社会热点多以自然状态存在,并非所有的社会热点都可以成为新闻热点。因此,对社会上自然存在或稍加诱发可能形成的热点…  相似文献   

6.
《新闻界》2013,(19):42-45
网络谣言基于网络这种工具形成了与现实社会不尽相同的传播形态,传播更迅速,传播范围更加广阔,谣言在网络传播过程中,经过参与者的加工、评价、提出意见,于是完成了舆论的畸变。网络谣言舆论并不是在评价社会事实本身,而是在评价通过谣言所负载的社会信息。由于谣言所反映的这些信息一定指向某一社会事件,因此,网络谣言舆论对社会产生影响也是必然的。  相似文献   

7.
张卓倩 《新闻传播》2007,(11):59-61
随着网络技术的成熟,网民数量的激增,一种新的舆论形态——网络舆论,逐渐体现出强大的社会影响力。所谓网络舆论,就是在互联网上传播的公众对某一焦点事件所表现出的有一定影响力的、带倾向性的意见和言论。近几年来,国内外每逢发生一些焦点事件,如曾发生的“虐猫事件”,“哈尔滨宝马车撞人事件”,网络传播主体都会在网络空间中发表自己的言论,  相似文献   

8.
现代化的发展和全球化浪潮的冲击使风险成为当代人类社会的一个主要特征。从风险社会视角来看,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引导面临着历时性风险共时态存在、风险责任主体模糊、公众风险传播理性和社会责任感缺失等一系列困境。从风险社会理论这一全球化的语境对我国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引导进行研究,是突发公共事件网络舆论研究的新视阈,也是打好防范化解重大风险攻坚战、进行有效公共治理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信息时代的来临,在网络普及、上网者有充分自主话语权以及拥有共同关注话题事件的基础上,使得在社会交往中处于弱势的大众群体获得了平等的话语权。大众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意见,形成了对某一事件的认识状态,甚至将传统媒体也引入其中,从而所形成的舆论态势在现实中产生了莫大的效力,而这种不容忽视的效力的存在,将对社会的各个方面产生巨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新闻媒体对社会热点问题的报道比重越来越大,社会热点新闻针砭时弊,时代特点鲜明,和群众生活密切相连,得到人们的普遍欢迎,成为群众和政府沟通的有效桥梁,也为报纸、电台、电视台增加了不少“卖点”。但同时,我们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作为一个时期内公众关注的中心问题,社会热点问题背后往往隐含着一些复杂的社会问题甚至反映了某一领域较激烈的矛盾,如果报道不当,很容易引起不良社会效果。因此,记者在对社会热点新闻进行报道时,一定要谨慎、理智,把握好原则。   社会热点新闻的报道要讲政治。记者是舆论引导的排头…  相似文献   

11.
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和新兴媒体的崛起,网络传播已经渗透和影响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如何强化互联网思维,科学引导网络舆论尤为重要。通过以具体社会事件为例,论述了如何应对网络热点社会事件,把握网络舆论主导权,从而有效规范网络传播秩序,维护清朗的网络空间。  相似文献   

12.
网络舆论是社会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社会公共事件中的舆论影响力越来越凸显,正日益跻身社会主流舆论行列。本文将分析微博中意见领袖的形成过程和特征,以及在社会热点事件中的行为表现,探讨其在网络舆论形成中的作用和影响,以有利于政府在处理社会公共事件时,能够更好地利用微博来引导社会舆论。  相似文献   

13.
网络公共事件,是指围绕现实中的某个社会事件产生,而在网络空间引起网民广泛讨论并进而形成强大网络舆论。影响党和政府决策或造成重大现实影响的公共事件,如“躲猫猫”事件、天价烟局长事件、“我爸是李刚”事件等。当下,网络成为反映社会问题、表达社会情绪的便利且重要的通道,而当问题或情绪关涉公民权利保护、公共权力监督时,网络空间的交互性、匿名性和开放性则会助推相关网络公共事件的形成。  相似文献   

14.
社会热点问题是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焦点问题,也是新闻宣传中的敏感和难点问题。一些反映社会弱势群体的事件成为社会热点问题,如拖欠民工工资、城市停车难、农村医疗保障等问题,有利于引起全社会的关注,有利于化解社会矛盾,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促进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但值得我们注意的是,现在的一些媒体以炒作明星绯闻、凶杀、抢劫为主,一味地追求轰动效应,  相似文献   

15.
网络舆论与网络群体性事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舆论是公众关于现实社会以及社会中的各种现象、问题所表达的信念、态度、意见和情绪表现的总和,具有相对的一致性、强烈程度和持续性,对社会发展及有关事态的发展产生影响。”网络舆论属于一般舆论的范畴,但因其与网络紧密结合,因而又具有独特性.同时,这些独有的特征也决定了网络舆论更易于导致群体性的网络事件。网络群体性事件是一种集群行为,严重的网络群体性事件会对网络内外秩序产生干扰,甚至危及社会稳定。  相似文献   

16.
冯春鸣 《青年记者》2010,(11):58-59
进入21世纪以来,处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各类深层次社会矛盾日渐凸显,各种文化思潮相互激荡,各地重大自然灾难和安全事故时有发生,在政治、经济、社会领域出现越来越多且日益复杂的危机事件。与此同时,网民数量急剧增长,网络传播技术出现裂变式发展,网上正在形成言论"自由市场"。  相似文献   

17.
热点新闻是一个时期能够引起人们普遍关注的事件或社会现象的新闻。目前,我国正处于“黄金发展期”和“矛盾凸显期”,社会生活中出现的诸多热点问题是不可避免的,而媒体主动介入、积极引导已成为历史的必然。从这一点讲,热点新闻报道是传媒引导舆论的一个主要手段。那么,如何搞好热点新闻报道,笔者认为,热点新闻的引导应坚持用科学、辩证、客观的思维方式,去把握热点新闻的报道。  相似文献   

18.
郑曦 《报刊之友》2013,(3):31-32
摘要:网络舆论是指以网络为平台,网民借此发表对公共事务态度和意见的舆论形式。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各类社会危机事件都借助于网络舆论迅速传播,这对政府处理危机事件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对通过对“钱云会”事件截止2011年1月3日发展的两个阶段中,政府部门对网络舆论的危机处理进行梳理和分析,得出“钱云会”事件中政府部门对网络舆论危机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并相应给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处于社会转型阶段的中国,社会矛盾凸显,涌现出多个网络热点话题,由此而引发的网络群体性事件越来越频繁地出现.本文希望通过研究网络热点转化为网络群体性事件的舆论转化机制,从影响舆论变化的主体、舆论转化的条件和舆论转化过程进行阐述.最后对网民、媒体、政府提出策略参考意见,尽量避免网络群体性事件的发生.  相似文献   

20.
互联网及移动通信技术的高速发展、传播媒介接触状态的伴随性与移动化、传播技术日渐成熟,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易迅速在网络平台上形成大规模的聚集性讨论意见,生成具有强大社会影响力的网络舆论.舆论爆发前网民们的意见多以舆情形式蛰伏一段时间,对于网络舆论应用于社会治理环节可从网络舆情处寻找突破口,同时网络舆论在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引起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