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正>研究表明,早期阅读是儿童成为成功阅读者的基础,同时也是儿童成为终身学习者的开端。在《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语言领域的阅读与书写准备中明确提出"喜欢听故事,看图书"和"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这两个目标,它们分别是从幼儿的阅读兴趣和阅读能力来阐述。而绘本是用精彩的画面与少量简单的文字交织的形式叙述一个故事,表达特定情感、主题的幼儿读物,符合幼儿的年龄学习特点,对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相似文献   

2.
<正>幼儿前书写能力的培养是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语言领域目标中也有“具有书面表达的愿望和初步技能”的表述,可见前书写能力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3.
陈丽娜 《教师》2023,(15):81-83
语言是幼儿园五大领域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对幼儿语言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绘本作为一种最重要的儿童阅读材料,在促进幼儿语言理解、前识字与前书写以及语言表达等能力发展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幼儿语言的发展需要经过“信息输入——信息加工——信息输出”的过程,这一过程需要借助阅读、思考与表达来实现。文章对基于“读思达”教学法的绘本阅读对幼儿语言能力发展的作用进行分析,提出在幼儿绘本阅读中,要以兴趣促“读”,提高幼儿阅读能力;以问题导“思”,培养幼儿语言思维;以活动引“达”,促进幼儿语言表达,从而有效提高幼儿的语言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言能力是每一个幼儿必备的基础,而语言能力的发展却大多数与自身所处的环境有关,每一个孩子的发展与他们能否清晰地表达出自己的情感意愿有关,只有让幼儿能够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意愿,幼儿才能与外界紧紧相连,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对幼儿的种种教育以及对幼儿的引导都是在培养幼儿语言能力的表达。但是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大多数的幼儿老师仅仅只是关注幼儿阅读上的发展,往往却忽略了人与人之间的互动,而这些互动都是通过教师在幼儿园创设自由的环境以及相对比较有趣的语言环境所做出的,只有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敢于表达自己的心迹,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语言表达。  相似文献   

5.
阅读是学习的基础,还是人们一项最为基本和重要的生存能力。国外有关研究发现,3—8岁之前是基本阅读能力形成的关键期。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的语言领域明确提出了“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的目标,并首次在“内容与要求”中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学前阅读和书写技能”。然而,通过对我园幼儿阅读情况的调查我们发现了诸多问题。  相似文献   

6.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以下简称《指南》)在语言领域中明确提出了与阅读直接相关的两个发展目标——“喜欢听故事、看图书”(阅读兴趣)和“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其本质强调的是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即帮助幼儿在看书中对阅读感兴趣,并通过听故事、看图书(独自阅读或分享阅读),逐渐掌握细致观察、前后联系、猜想、推理、质疑、解释、讲述等自主阅读的方法,逐渐成为有阅读理解能力的人.  相似文献   

7.
林秀花 《黑河教育》2014,(10):14-14
正《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语言领域明确幼儿阅读发展目标:阅读兴趣——喜欢听故事、看图书;阅读能力——具有初步的阅读理解能力。其核心是培养幼儿的自主阅读能力,即培养幼儿在看书时对阅读感兴趣,并引导幼儿以自己的经验为基础理解图书的内容,逐步建立观察画面、回忆讨论、大胆猜测、质疑验证、分享讲述等自主阅读的方法,真正成为有阅读能力的人。笔者紧紧围绕培养幼儿自主阅读能力这一核心目标,从关注兴趣点、支持幼儿自主阅读、提升自主阅读能力等方面做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8.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中提出培养“喜欢听故事、看图书”的目标,并在关于幼儿语言教育的内容中规定:“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可以看出,早期阅读也是语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早期阅读教育将为幼儿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但是,对于小班幼儿来说,阅读受知识经验、认知能力的制约,需要我们成人的细心指导。  相似文献   

9.
苏焕棠 《教育导刊》2009,(12):46-46
对于成长中的幼儿而言,语言不仅是表达思想和交流情感的手段,也是学习的对象。由于幼儿认知发展的特点,其语言学习应立足于真实的生活化情景。基于此,我们根据幼儿各个年龄阶段的特点,借助游戏、听读识字、图画阅读和书写等形式,把“听、说、读、写”融入日常教育情境及学习活动之中.引导幼儿适当地使用语言和文字,提高幼儿运用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10.
陈美英 《亚太教育》2024,(4):173-175
幼儿阶段是一个人发展语言的黄金时期和关键阶段,需要幼儿教师把握这一时机,培养幼儿把握语言的能力,使幼儿能够做好书面语言的准备工作,为早期的阅读与写作奠定坚实的基础。前书写能力是幼儿由幼儿园阶段向小学阶段过渡必须具备的能力,在幼小衔接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因此,为了提升幼儿适应小学生活的能力,使他们筑牢学习基础,在幼小衔接过程中需要重视提升幼儿的前书写能力,通过结合幼儿学习与成长特征改进教学方法与手段,如营造前书写环境、一日活动融入前书写活动、引导幼儿表达、培养良好书写习惯等,使幼儿获得丰富的书写体验。  相似文献   

11.
幼儿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入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科学表明人类语言发展的最重要时间段就是幼儿时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将幼儿早期阅读要求纳入了语言教育目标体系,明确指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合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  相似文献   

12.
幼儿园早期阅读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为主要手段,从兴趣人手,萌发幼儿热爱图书的情感,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阅读能力。近年来,世界各国的幼教专家们都十分关注早期阅读,认为早期阅读对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的发展等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程度,将会影响其终身学习的学习能力和水平。我国在新《纲要》的内容中,也第一次明确地把幼儿早期阅读方面的要求纳入语言教育的目标体系,提出要“培养幼儿对生活中常见的简单标记和文字符号的兴趣;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学前阅读和学前书写技能”。由此可见,对幼儿进行早期阅读培养是很有必要,也是非常有意义的。那么,如何培养幼儿的早期阅读能力呢?笔者就以下几点谈谈看法。  相似文献   

13.
英语听说能力在英语学习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当今英语标准化测试的方向是:以阅读理解为主线,以能力考查为核心。因此听说能力的培养是英语学习的重点。那么在英语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听说能力呢? 一、营造听说氛围,提高听的能力 培养听说能力,既要有语言的“输入”——能够听,又要有语言的“输出”——能够口头表达。听是说的基础  相似文献   

14.
阅读是一个人必须具备的一种能力,是学习的基础,是成功的起点。有关研究表明,幼儿期是儿童学习基本阅读能力的关键期。《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语言领域内容与要求指出:"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形式引导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的描述是:"为幼儿提供丰富、适宜的低幼读物,经常和幼儿一起看图书、讲故事,丰富其语言表达能力,培养阅读兴趣和良好的阅读习惯,让幼儿从感知阅读到喜欢阅读,进一步拓展学习经验。"这充分显示了幼儿早期阅读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在知识时代的二十一世纪,全面提高现代人的素质,让幼儿“学会学习”、“学会求知”、“学会发展”,培养幼儿可持续发展的学习能力,已成为当今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问题之一。传统的幼儿语言教育较多地强调听、说能力的培养,而近年来,随着对幼儿语言发展和语言学习研究的不断深入,国内外把幼儿语言作为一种终身技能来培养,提出要开发幼儿阅读智力潜能,要加强幼儿早期阅读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6.
幼儿学习语言,主要是在日常生活中广泛接触事物,反复听别人讲话,从而产生强烈的语言动机和表达欲望,并通过模仿,逐渐形成语言习惯。因此,我在语言教学中,重视“听”和“看”的思维活动对于“说”所产生的作用,创造务件,让幼儿在“听”和“看”中学习说话,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具体做法是: 一、让幼儿在听话中学会说话。幼儿的听觉能力如何,直接关系到学习语言的速度和发音是否准确。对于幼儿来说,也只有重视了培养“听”的能力,才能为“说”打下基础。1.利用幼儿好游戏的特点,在各种活动中,做到“听”和“说”的结合。如在“跟我学”、“照镜子”等游戏中,让幼儿辨别和发准翘舌音、舌根音等等。  相似文献   

17.
杨雪 《成才之路》2014,(26):33-33
正早期阅读是指幼儿从口头语言向书面语言过渡的前期阅读准备和前期书写准备,其中包括让幼儿知道图书和文字的重要性,愿意阅读和辨认文字,掌握阅读和书写的技能等。因此,在开展早期阅读时应该将看、听、说、写有机整合,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丰富幼儿的阅读经验,提高幼儿的阅读能力。一、将口语与书面语的整合注入幼儿平时的生活中,以此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语言能力是在运用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发展幼儿语言的关键是创设一个能使他们积极应答的环境。"因此,教师应该在幼儿园每个角落都布置图画、符号、标记、文字。让幼儿在外部条件  相似文献   

18.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在语言领域“阅读与书写准备”目标2中提出,3~4岁幼儿要“会看画面,能根据画面说出图中有什么,发生了什么事等”。因此,在小班图画书阅读中,指导幼儿读图很重要。但在组织阅读活动中,教师易陷入几个误区。现以图画书《小猴穿鞋》为例,谈小班阅读指导中的误区与改进策略。  相似文献   

19.
幼儿早期阅读是指学前儿童以图画读物为主,以看、听、说有机结合来理解读物的一种活动过程,它可以帮助幼儿从简单的口语转换为标准化的书面语言。通过开展早期阅读活动,借助其中多元艺术的表达,能够实现文学与艺术的兼容,从而内化和提升幼儿的阅读经验和体验。《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也明确指出:"幼儿对阅读作品具有初步的审美体验,他们能够将作品中描写和抒情类的语言等与丰富的画面、美妙的情景联系在一起,产生情感上的共鸣。"  相似文献   

20.
2001年颁布的《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要求:“利用图书、绘画和其他多种方式,引发幼儿对书籍÷阅读和书写的兴趣,培养前阅读和前书写技能。”由此,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成为语言学习目标之一,阅读教育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随后,幼儿园纷纷开展了早期阅读教育,幼儿家长也通过多种形式培养幼儿的阅读能力。然而不幸的是,仍有一部分儿童的阅读能力相对较差,出现了阅读困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