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基于Bishop有效应力公式,单相流固结理论,以及阻抗函数递推方法研究了三维轴对称条件下成层简化的非饱和土中变截面桩的纵向振动特性。在频域中,求得了桩顶位移和速度的响应函数。利用傅里叶逆变换,得到了瞬态半正弦脉冲荷载作用下桩顶时域响应的半解析解。通过数值计算,分析了土层模量变化、土层饱和度变化以及桩身截面变化对桩顶频域和时域响应曲线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层模量变化对桩顶频域和时域响应有一定的影响,土层饱和度变化基本没有影响,桩身截面变化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2.
桩土耦合纵向振动时桩顶频域响应积分变换解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胡昌斌  王奎华  谢康和 《科技通报》2003,19(6):442-447,451
首先从轴对称角度出发,建立了弹性支承桩在桩顶受任意激振力作用下,桩土纵向耦合振动的定解问题,然后利用拉普拉斯积分变换将定解问题转换到拉氏变换域进行求解.利用桩土接触界面的位移协调条件和力的平衡条件,最终推导求解得到了基桩桩顶复阻抗、速度导纳函数的解析表达.利用所得解对桩土系统的耦合振动特性作进一步分析,并重点讨论了土层粘性材料阻尼的特殊影响,最后将理论解与现场工程桩实测曲线进行了拟合对比,两者较为一致.  相似文献   

3.
回顾和总结桩土接触界面无厚度Goodman单元法的主导思想,针对竖向受力承载群桩的P-S曲线数值分析模型给出了三维无厚度界面单元,以模拟桩土相互接触界面,利用所建立的桩土数值模型对群桩的P-S曲线进行了数值模拟分析和预测,探讨群桩工作机理及群桩效应。  相似文献   

4.
采用有限元二维计算模型进行单桩-承台结构动刚度法检测数值模拟,并通过现场实例对比验证了该计算模型的有效性。通过该模型分析得到了在单桩-承台结构下,激励荷载幅值对桩基检测的时域曲线及动刚度均有影响,现场检测时应选用合适的锤进行试验;桩基缺陷类型对动刚度法性检测有影响,对于缺陷程度大的断桩、离析桩类型其时域速度曲线出现明显的缺陷反射,动刚度显著小于完整桩;对于缺陷程度小颈缩桩其时域曲线无明显缺陷反射,但动刚度略小于完整桩,现场检测过程中时域曲线与动刚度相结合可更好判断既有结构基桩完整性,并可通过动刚度判断缺陷类型;桩身动刚度值随桩身弹性模量的增加而增加,近似成线性关系,在现场检测时应考虑混凝土强度对动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海上风电大型钢管桩重量大,在成桩过程中遇到软弱土层会出现溜桩现象,因此开展溜桩对钢管桩承载特性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首先,采用理论分析确定溜桩区间,其次基于ABAQUS建立考虑溜桩效应的桩土数值模型,分析溜桩对钢管桩承载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显示:(1)钢管桩在土层深度24~43 m发生溜桩,溜桩区间长度为19 m;(2)溜桩效应使钢管桩的水平极限承载力比无溜桩时降低13.46%;(3)溜桩效应使钢管桩受到水平荷载后产生更大的挠度,桩顶位移比无溜桩时增大12.4%。  相似文献   

6.
徐斌  陈赟  张楠  于洋  吕庆 《科技通报》2020,36(4):101-106
抗滑桩是加固边坡的常用方法,不同的抗滑桩设计方案会影响桩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与稳定性。本文采用数值方法来模拟桩土相互作用,建立了抗滑桩加固边坡的计算模型。通过以坡面位移突变为判据的强度折减法计算加固边坡的安全系数,同时获得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以某一土质边坡为例,分析了不同抗滑桩桩径及设桩位置组合下的加固边坡破坏模式,并从抗滑桩桩顶位移的角度来解释加固边坡破坏模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抗滑桩的设桩位置对加固边坡的破坏模式起决定作用,不同的设桩位置会产生桩后土体滑移破坏、桩前土体滑移破坏和桩身断桩破坏3种破坏模式;抗滑桩的桩径决定了桩的抗弯能力,从而决定加固边坡在发生破坏时是桩失效还是边坡失稳。  相似文献   

7.
以功率谱作为地震输入谱,通用随机过程中反应谱的分析方法,对土—桩—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进行随机地震反应分析。文中首先用整体分析法说明了土—桩—结构动力相互之间作用的内在关系,建立了土—桩—结构动力之间作用的计算模型;然后基于土体、结构本构模型,建立土—桩—结构动力相互作用体系的运动方程,并说明用混合法对该方程进行求解。在此基础上,以一框架结构体系为例,探讨了不同模型中桩体的剪应力幅值沿桩长的分布规律,得到了一些有应用价值的结果。  相似文献   

8.
《科技风》2015,(24)
振动沉管碎石桩通过振动沉管并在管内灌入砂、石而成桩,在成桩过程中对周围土层的挤密、振密作用和靠碎石的压入获得加固效果,使回填土地基的密实度增加,对软土地基进行置换,对粘质粉土、粉质粘土回填土起到排水固结、挤密作用。  相似文献   

9.
水平荷载作用下桩土相互作用机理比较复杂,准确计算难度较大,本文以某连续刚构桥多排桩基础为例,将地基土对桩的作用等效为作用在单元各个节点上的弹簧,运用m法结合有限元分析,计算出桩基础的各向等效约束刚度,可以为同类桥梁的工程设计及抗震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对水平与轴向荷载作用下单桩内力变形的求解提出了一种状态空间法。首先,根据线弹性地基反力理论、Euler-Bernoulli梁理论和桩单元平衡条件,建立了地面以上及以下桩身响应的状态方程,其中桩周土体对桩的反力采用三参数模型来模拟。其次,为了使上述状态方程线性化,将地面以上和以下桩身等分为若干桩段,并设各桩段上的地基反力系数、轴力与自由段上水平分布荷载都为常数,建立了地面以上及以下各桩段响应的线性化状态方程。第三,利用桩顶、桩底条件以及各桩段之间的位移内力连续光滑条件,得到了水平轴向荷载共同作用下桩变形内力的状态空间解,编制了计算程序。最后研究了轴向荷载对桩顶水平位移和桩身最大弯矩的影响。计算结果表明:本方法和程序是易于使用且可靠的;当轴向荷载或者水平位移较大时,轴向荷载对桩身弯曲响应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云南某高速公路高架桥超长桩静载试验和相应有限元模型的对比分析,得到合理的有限元模型,并进一步对该模型进行了超长桩一土动力相互作用分析,得出一些有实际指导意义的结论。  相似文献   

12.
林清辉  尤忆  董荣贵 《科技通报》2019,35(1):108-113
考虑土骨架和衬砌结构的动力相互作用,在频率域内研究了黏弹性土中衬砌结构的动力特性。根据黏弹性理论,把土骨架和混凝土衬砌视为饱和多孔黏弹性介质,通过引入势函数得到了简谐荷载作用下土骨架和衬砌的位移、应力的解析表达式。将衬砌结构等效为具有分数阶导数本构关系的黏弹性体,根据黏弹性理论推导了衬砌的简谐振动响应的完全解析解。根据界面连续性条件,确定了待定系数的具体表达式。将不同类型的黏弹性简谐动力响应进行了对比,并考察了分数导数本构参数、土体和衬砌结构各参数对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衬砌结构的黏性对系统动力响应有显著影响。随着衬砌厚度的增加,衬砌结构振动响应幅值减小;随着阶数的增加,系统共振效应逐渐减弱;随着材料参数T_σ/T_ε比的增加,系统响应幅值减小。  相似文献   

13.
在软土地基中进行挤土桩施工时存在明显的挤土效应,这会对周围环境产生相当严重的影响.文章首先介绍了挤土桩的作用机理,在此基础上探讨了可能发生的危害,最后从设计和施工两方面分析了减少挤土效应危害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针对Ito T.塑性变形理论,在原方法模型和假设的基础上,对桩间部分土体引入塑性滑移线理论。根据塑性区的受力平衡,得出被动桩在桩间距较小时桩间土的极限土压力。基于所增加的塑性假设推导出改进公式适用的桩间距并由大量计算给出适用土性范围。所得方法在极大简化推导过程的前提下,在原方法适用范围内与其计算结果极为接近。同时省去积分过程,并改善由此产生的公式随摩擦角等参数变化在一定桩间距条件下严重偏离实际的性状。推导出的桩间距上下限值等则能为公式实际应用提供更为有效的支持。  相似文献   

15.
徐韩强  戴思宇 《科技通报》2019,35(9):139-142
地热能源桩具有双重功能,既能承受上部结构荷载,又能作为竖向换热系统。温度作用影响桩土界面特性,继而影响桩基极限承载力和沉降。因此,对温度效应下桩土界面特性进行研究,不仅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同时具有显著的工程应用价值。介绍了未考虑温度效应的桩土界面试验研究仪器进展,包括合式直剪仪、大型直剪仪、单剪仪和扭剪仪。目前考虑温度效应的桩土界面特性试验研究较少,采用设备有模型桩试验和改进合式直剪仪。本文设计研制了考虑温度效应的大型直剪仪,在直剪仪外单独设计了恒温加热系统,适用于温度、外荷载耦合作用下,不同桩体材料与土相互作用性能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土钉墙面层承受部分土(水)压力,文中把土钉墙面层看作是弹性地基上的有限长梁,在试验的基础上,推导了基于双参数地基的成层土层分布的土钉墙面层在土钉拉力作用下的挠曲线、转角、弯矩和剪力方程,并与实测数据进行了比较分析,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得到的解析解基本上可以反映土钉墙面层土压力的分布.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不同土性土层中土钉墙面层土压力的分布.面层土压力在土层的分界面上位移连续土压力突变;作用在软弱土层的面层土压力比硬土层上的面层土压力大;上软下硬型较上硬下软的土层分布更能使面层土压力得到充分发挥;同时文中计算了面层土压力换算成荷载与土钉拉力的比值,面层对于土压力的作用随着深度的增加表现得愈加明显,提出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深度和不同土性条件下应给出比值的建议值,以使土钉墙的设计更符合其真实的作用机理.文中得到的结论和计算方法对于进一步研究土钉墙的作用机理及设计中如何充分发挥面层的作用等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际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桩基静载试验是岩土工程中目前确定单桩承载力特征值的最可靠的方法之一,本文基于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的实测数据,基于有限差分方法,利用FLAC3D建立单桩竖向静载荷试验的数值模型,通过分级加载计算直至满足终止加载条件,在每一个计算步后分别对比数值计算数据与试验实测数据,并不断修正土体的关键地质参数从而使数值计算曲线与试验实测曲线在规定的误差精度范围之内,即可得到相应土层的关键地质参数。实际算例表明,本文所提处的地质参数反演方法是正确的、有效的,对工程勘察和设计中岩土体地质参数的取值具有积极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8.
桩基是一种古老的基础型式。桩工技术经历了几千年的发展过程。由桩和连接桩顶的桩承台(简称承台)组成的深基础或由柱与桩基连接的单桩基础,简称桩基。若桩身全部埋于土中,承台底面与土体接触,则称为低承台桩基;若桩身上部露出地面而承台底位于地面以上,则称为高承台桩基。建筑桩基通常为低承台桩基础。高层建筑中,桩基础应用广泛。笔者对建筑工程桩基的施工技术及应用进行解析探讨。  相似文献   

19.
立柱桩的隆沉使基坑的支撑结构受力处在压(拉)、扭、弯和剪的复杂应力状态。为方便计算立柱桩的竖向位移,在前人关于立柱桩隆沉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不同土体回弹影响深度下立柱桩的受力特性,考虑立柱桩与土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立柱桩的分步压缩技术,提出了立柱桩隆沉的计算模型;运用工程实例,对某软土地区地铁深基坑的立柱桩隆沉进行了计算,并与实际工程的监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计算结果表明,处在基坑中间的立柱隆沉与实测结果吻合较好,基坑边缘处立柱桩的隆沉结果偏大;与其它立柱桩隆沉的计算方法相比,文中计算方法的参数具有明确的物理含义,获取较为简便,可直接使用。文中得到的立柱桩隆沉计算方法和理论可用来预测深基坑开挖过程中立柱桩的隆沉,为相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20.
文章以云南省白鹤滩镇三滩悬索桥为研究对象,采用midas-civil空间分析软件,以有限位移理论为基础,通过迭代算法计算悬索桥主缆的初始平衡状态,并以此为基础建立该桥的空间力学计算模型,分析成桥状态下的结构动力特性。分析结果表明:该桥梁竖向刚度较柔,且在第6阶振型出现主梁的扭转振动,需注意加强主梁的抗风构造措施,提高桥梁的抗风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