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问题情境能在学生的生活和数学之间架起一座桥梁,促进他们主动投入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数学活动。然而,在当前的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问题情境的创设还存在着不少问题。境脉学习理论关注事物全部情境的整体把握,关注学习者内部世界与外部世界意义关联的建立,对小学数学问题情境的重构有着重要启示,如教师可以从先验知识入手,创设基础型问题情境;可以从知识脉络入手,创设结构化问题情境;还可以从内外经验关联入手,创设开放性问题情境。  相似文献   

2.
<正>所谓结构化教学,是指教师从知识体系、系统结构的角度,抓住各知识要素之间、不同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引导学生基于已有认知经验来理解新知,形成新的动态的知识结构的教学方式。数学学科知识点繁多,内容比较复杂,学习过程往往又显得枯燥。通过结构化的设计删除不必要的重复教学,在相同的结构中生长新的知识,在知识的关联处渗透思想方法,以点带面,层层深入地开展教学,  相似文献   

3.
<正>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赋予数学以生动、有趣的形象,有助于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操作等活动,亲身经历知识的建构过程,加深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如何在教学中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呢?本文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给予阐述.一、有效创设问题情境的原则针对数学教学的特点和学生认知发展水平的特殊性,有效创设问题情境,必须遵循以  相似文献   

4.
数学认知结构是数学知识结构和学生心理结构相互作用的产物,建构良好的数学认知结构应注重创设学习情境;注重知识呈现的整体性;突出数学思想方法;熟悉学生原有的认知结构,并进一步提出优化数学认知结构的几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5.
刘丽君 《湖南教育》2005,(17):35-35
一、创设适宜问题情境问题是对心理活动的一种刺激。要使学生能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就必须使学生面临一种“令人困惑的”“、充满张力的”环境,或是说给学生一种“刺激”,并使这种刺激模式与个人的知识结构形成差异,引起主体内心的冲突。主体学生只有面临新的未知的知识或情境才会产生问题,引发新思维。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精心创设数学问题情境,为学生提供能激发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数学环境,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打破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发掘他们质疑、猜想的能力。教学过程中,数学问题情境的创设应遵循如下基本要求。首先,要以一定的知识…  相似文献   

6.
数学课堂教学要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问题情境。要善于利用学生认知发展的不平衡,创设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可见,创设好的问题情境是数学课堂的关键,将直接影响着数学课堂的有效性。下面笔者结合教学中几个案例来谈谈创设教学情境的一些思考,不妥之处恳请指正。  相似文献   

7.
人的深度学习与浅层学习相对,浅层学习是对零散的、无关联的内容不加判断的机械记忆,与学生的知识经验缺乏关联.深度学习是围绕具有挑战性的学习主题,思考数学的本质,构建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学习.深度学习是对学习内容中关键问题积极主动的理解、联系和结构的建立.通过遵循认知规律、深度学习数学概念;围绕学习主题、深度学习数学概念;把握数学本质、深度学习数学概念;构建知识结构、深度学习数学概念等方式,使学生在深度学习中得到知识技能学习与思想方法培养的有机统一.  相似文献   

8.
创设问题情境是《数学课程标准》中的一个新亮点,它使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更贴近学生的社会生活,符合学生的认知经验,使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体现数学学习的价值。有效的问题情境是学生提出问题、思考问题、探究知识的智力背景,它能加速吸引学生的注意,激活学生的思维,促使学生以饱满的热情投入到探究数学、理解数学、应用数学的活动中。下面结合自己教研实践谈几种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模式。  相似文献   

9.
黄深成 《考试周刊》2014,(61):101-102
创设教学情境的目的是针对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贴近实际的学习情境,在新的知识和已有基础之间搭建桥梁,帮助学生有效地理解和应用新知识。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准确把握教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教学中灵活利用课文内容创设情境,让学生分角色表演对话,为学生创造互动的机会;灵活利用直观教具创设真实情境,加深对语言意义的理解;灵活利用生活经历再现真实情境,活用语言,进行有意义的交际。为了保证教学情境服务于教学目标,教师可以利用问题框架把教学情境有机地贯穿起来,使之成为一个整体,既符合学科的知识逻辑,又符合学生的认知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0.
《考试周刊》2016,(72):61-62
<正>"教学情境"的创设是引发学生主动学习的启动环节,根据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不仅可使学生掌握知识、技能,更能激活学生的问题意识,使生动形象的数学问题与认知结构中的经验发生联系.新教材提倡创设问题情境,教师要理解新课程理念和教学方法."境由心生"——富于时代气息的情境的创设只有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点及学生的认知规律的前提下,学生才能学会从数学的角度观察事物和思考问题,真正由情感体验激发有效的数学认知活动.创  相似文献   

11.
新课标指出初中数学教学过程的基本模式是"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拓展提升",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与应用过程,从而理解数学知识的意义。笔者结合教学实践,对创设问题情境的必要性及如何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构建数学认知结构,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开展有效学习做些阐述。  相似文献   

12.
曹彬 《教学与管理》2023,(23):30-33
真实情境反映了人们在真实生活与工作中的真实挑战,能给予学生更多探索的机会,能高质量地考察学生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协作完成任务、解决问题的能力。把握真实情境的特征,创设适合具身认知的、饱含丰富情感的、具有复杂任务的、体现社会合作的真实情境,有利于提升学生解决真实、复杂问题的能力,促进他们的数学理解。  相似文献   

13.
情境教学在数学课堂中的应用可以有效建立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之间的关联,从而帮助学生在数学中认识生活,在生活中感知数学。数学老师要结合小学生的认知能力构建他们能理解的生活情境,并通过数学知识的运用来解决问题。开展生活情境教学必将为推动小学数学课堂带来新的改变,并为学生学习打下良好的学科基础。  相似文献   

14.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数学教学要注意联系实际,加强实践活动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运用这些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充分说明数学来源于生活而又服务于生活。在课堂教学中应注意让数学教学贴近生活。1捕捉生活中的问题情境,激发求知欲在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很重要,上课时根据孩子的年龄特征、知识经验及认识水平,抓住学生的思维热点与认知相联  相似文献   

15.
<正>《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要提倡自主学习,学生的活动过程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而又富有个性的过程。因此,数学教学就应当最大限度地启发学生积极地进行数学实践活动,从而让学生体会数学的价值及"做"数学的无穷乐趣。一、创设问题情境如何更好地创设问题情境呢?这就要求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深入挖掘知识的内在规律和新旧知识之间的相互联系,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把握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通过巧妙  相似文献   

16.
正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如果能把握学生的学习心理,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轻松愉快地投入到教学活动中来,那么就可以让初中数学教学活动收到事半功倍的成效。1.抓住认知规律,化难为易数学这一课程的逻辑性与系统性都很强,内容环环相扣、循序渐进、旧里蕴新,也就是说数学的新知识往往是旧知识的延伸、发展与深入。结合"认知心理学"中的同化论,初中生建立一个新型的知识结构往往是以他们自己原有的知识体系作为基础的。在初  相似文献   

17.
情境创设是课堂导入的重要环节,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数学史的导入是情境创设的一种,根据情境认知理论,数学史的导入除了能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能帮助学生系统性地把握所学知识,加深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教师在数学史的导入过程中应注意其实效性、启发性、连贯性、机智性等问题.  相似文献   

18.
创设有效教学情境例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学教学中,教师结合教学内容,利用多种方法创设科学适度的教学情境,能引起学生学习数学的浓厚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望。作为数学教学中一种重要的策略,创设情境能诱发学生的数学思考.让学生从具体的材料中掌握抽象的概念.促进学生对数学概念本质的理解与把握。创设情境在实践中运用广泛.广大教师摸索出了很多经验,但也存在一些认识上的误区,如教师创设的情境不能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教学情境过于生活化等。本期刊发的这组文章希望能引起读者朋友的思考.帮助大家进一步澄清认识.让教学情境更好地服务于数学教学。  相似文献   

19.
<正>根据儿童的心理需求和教育教学的规律,要想让学生学得轻松,知识掌握牢固,只有让数学学习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结构的基础上,与生活紧密联系,才能真正掌握数学知识。所以在教学中老师要把抽象的数学知识生活化,让学生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那么怎样才能联系生活教数学呢?一、创设生活情境理解数学知识"教无定法,因材施教,法贵在妙。"因为数学知识较为抽象,知识的获取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教学中要把抽象的知识生活化,利用创设生活情境,可以调  相似文献   

20.
传统教育是以知识为本的教育,缺少智慧,而智慧表现于过程,过程即经历、体验、探索。未来教育是智慧的教育,是重视“结果+过程”的教育。对此,数学新课标修订组组长史宁中指出,基于数学核心素养的理想教学过程应当注意几个环节:把握数学知识本质,把握学生认知过程;创设合适教学情境,提出合适数学问题;启发学生独立思考,鼓励学生相互交流;掌握知识技能,理解数学本质;感悟数学基本思想,发展数学核心素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