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1 毫秒
1.
马克思把人的存在方式看作感性活动,必然把人看作时间性的存在,突出时间性的生存论意义,这一点已经潜在地包含在马克思博士论中了。马克思在博士论中把时间看作规定个体自我意识和自由的原则,并且对流俗的时间与时间性作出了明确区分,要求从人的感性体验理解时间,达到了海德格尔的源始时间的层次。马克思把时间性和人的感性看作同一境域.又与海德格尔的先天立场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2.
海德格尔与梅洛-庞蒂在空间性问题上之所以会形成不同的看法,一个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对"身体性"概念的理解不同。海德格尔否定了通过身体性来理解空间性的理路,认为身体性并不能从根本上阐明空间性,唯有通过"在世界之中存在"这一源始的生存论结构,空间性才能得到合理的说明,但最终却陷入了理论困境。而梅洛-庞蒂则认为没有身体就没有空间,我们是借助身体来把握外部空间的,身体图式是我们进入空间和获得空间认识的方式,"身体性"在空间性的本质建构中具有源始的和奠基的地位。梅洛-庞蒂的身体理论为解决海德格尔的理论困境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相似文献   

3.
为解决范畴如何有效地运用于现象之上这一问题,康德提出了图型法学说以说明是图型使得知识的如此建构得以可能。康德同时声称,图型作为先验的时间规定纯粹是想象力的产物,这招致了康德对想象力的阐释有诸多不协调之处。海德格尔认为,康德之所以未能澄清想象力之为想象力,并进而在想象力面前“退缩”,是因为康德误认了超越难题和时间。从这一问题意识出发,海德格尔基于对超越难题的克服重新阐释了先验想象力,并将其与等同于源始时间。另外,作为源始时间的时间性在海德格尔看来是此在存在方式的根据,在他对此在生存论结构的论述中,康德哲学中模态范畴的图型是最为重要的思想资源之一。  相似文献   

4.
对“身体性”的不同理解,是导致海德格尔与梅洛庞蒂在空间性问题上不同看法的一个重要因素。海德格尔否定了通过身体性来理解空间性的进路,认为身体性并不能从本质上阐明空间性,空间性唯有透过“在世界中存在”(In-der-Welt-sein)这一源基性结构才能得到本质上的说明。而梅洛庞蒂则通过重新理解“身体性”,指出“身体”(肉身主体)在其“往世中去的存在”(Etre-au-monde)中的构建作用,从而说明“肉身主体”与“在世存在”在空间性的本质构建中都有着源始的和奠基性的地位。在此意义上,梅洛庞蒂的身体理论为“在世界中存在”的生存论提供了一种新的阐释。  相似文献   

5.
海德格尔对人之本质的思考是与他对近代主体主义的批判联系在一起的。他在前期主要通过此在的生存论分析,进入存在之思。但这依然有追问"存在者之存在"的嫌疑,而且这样做的结果是更进一步地极端化了主体主义。后期海德格尔进行了更"源始"地追索,更多地从存在本身思及人,人成了存在的守护者,并且参与存在的运作。因此,直到后期,海德格尔才真正克服了主体主义。  相似文献   

6.
通过死亡的精妙阐述可以窥探哲人思想的玄奥,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突出了能“问”存在的此在,关于死亡的阐释使此在的整体存在和本真能在得以可能,从而保证了关于此在的阐释具有源始性。勒维纳斯则站在海氏生存论的死亡分析所开辟的现象学基地上主要就死亡与时间、死亡的不可能性、死亡与他者的关系展开了激烈的批评,但这些批评不能统摄海氏的后期思想,随着海德格尔追问存在意义的路径发生转变,此在由“向死而在”转变为“作为终有一死者而献身与存在的庇护所”。  相似文献   

7.
通过解读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的第二篇《此在与时间性》中对"良知""决心""时间性"等主要概念的分析与阐释,对海德格尔思想的华彩部分做出深入的理解。在阅读其哲学思想的同时,从《此在与时间性》中窥探《存在与时间》的整体写作模式,总结海德格尔所擅长的"我想—我行—我断"的行文结构,继而深入他所创造的哲学概念世界。  相似文献   

8.
唐君毅儒学的存在之思包含了对海德格尔存在哲学的观照,为二者在存在问题上的融通提供了直接参考。就存在领会先于存在者而言,海德格尔"存在论区分"的视域是唐君毅儒学所缺乏的。就存在问题不在在世生存之外而言,唐君毅儒学的人文主义的存在之思是不无深刻的。尽管如此,二者仍存在可融通处,即"生命存在"和"此在"观念的对应性,其契合表现在:一是在源始共在问题上表现为"心境感通"与"共同在世"的契合;二是在个体切身存在问题上表现为"人存在于自身"与超越沉沦走向本真能在的契合。当代哲学的存在之思应该着眼于当下的生存意欲,着眼于异质性的个体性存在的不断生成维度,来思"前主体性"的——作为相应奠基方式的"构成"样式之——"存在本身"。  相似文献   

9.
自古希腊以来,传统形而上学家们都试图证明世界及其存在物的实在性(Realit?t)本质,但海德格尔却认为,尝试去解答存在物的存在这个问题本身就是荒谬的。从海德格尔的视角,传统存在论执着于证明世界实在性问题的原因有三种:率先把世内存在者理解为现成之物,把世界理解为众多存在者的集合,跳过存在论而以认识论为先。在《存在与时间》第一篇,海德格尔通过对此在(人的存在)的生存论结构——“在-世界-之中-存在”的分析,化解了传统实在论对外在世界实在性问题的徒劳证明,而对“用具整体”、“世界之为世界”以及“在-之中”结构的分析正是理解海德格尔这一努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
在《存在与时间》中海德格尔论述了其独特的生存论死亡观,对死亡的分析是他建立这样一种生存论的先决条件和重要环节,只有通过对《存在与时间》中死亡概念的内涵加以把握,才能真正解读其中死亡问题,揭示出存在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11.
通过《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颠覆了传统形而上学思想中唯理论和经验论两种对待人与世界之间关系的思维方式,走向了比胡塞尔的先验意识更为本源的地方——此在"在-世界中-存在"。此在之所以能以"在之中"的方式而存在,是因为此在是一种情绪性存在,情绪决定、敞开了此在的在"此"存在。但正是通过对《存在与时间》中情绪现象的分析,我们发现此时的海德格尔没有真正走出主体主义的藩篱,没有真正摆脱胡塞尔的影响,这种主体性甚至以比胡塞尔的先验自我更极端的方式表现出来。不过,正是这种极端表现实现了海德格尔对传统主体主义的彻底颠覆。  相似文献   

12.
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中主要批评了牛顿、亚里士多德和康德三种流俗时间观,在他看来,这三种时间观都是此在处于沉沦态时把时间看成是时间内状态的发生的结果。本真的时间性是意义性、自由性、终结性和生成性的时间绽出形式,它具有环性的结构;而时间内状态的时间是无意义性、必然性、非终结性(无终性)和现成性的时间领会,它具有线性的结构。  相似文献   

13.
海德格尔的存在论特征“此在在世界之中”,将世界问题和人的问题联系起来,又通过此在这一中介把世界现象最终同存在问题勾连起来。人与世界的本质关系是存在关系。海德格尔“言说观”:以词语创建存在。海德格尔的“言说”观是建立在对传统语言观批判的基础之上。海德格尔提出“语言是存在的家”,以“诗意的存在”重建语言与世界的关系。有声的聚合与无声的聚合两个声部的奏鸣形成其语言之思的复调性。  相似文献   

14.
彼在     
一切事物因时因地因缘而在,“在时”、“在场”、“在缘”之意谓“彼在”.这种具有普遍意义的“彼在”与海德格尔所思、所讲的“此在”是有所区别的,“此在”是“生存之在”,是“我在”,具有特许的含义.因此,“彼在”与“此在”构成了一种普遍的“在”与特许之“在”的关系.应先有“彼在”而“此在”,有“此在”而思想,有思想而语言,也就有了现实的世界、概念的世界与思想的世界.本体论研究有“在”(老子的“无”、“道”、黑格尔的“有”、“存在”、海德格尔的“存在”、“在”)→“彼在”→“实在”(老子的“有”、黑格尔的“实有”‘实在”、海德格尔的“此在”)→万事万物的存在几个层面.“彼在”也就是道、在、此在及万事万物的存在.世间万物凡是时间之在、空间之在、因缘之在.一切无非时间、空间、因缘的产物,都会随着它们的出现而涌现,随着它们的变化而变化,随着它们的消失而灰飞烟灭.  相似文献   

15.
When applied to education, Heidegger’s analysis of Da-sein suggests that in his ontology the epistemological problem of clarifying cognition is replaced by the existential problem of the cognition of the understanding individual. Thus, Heidegger treats “education” ontologically as the ability to achieve Da-sein as one’s own true and integral being whose Da-sein always takes precedence in understanding. On this basis, we can say that Heidegger treats education as a transcendental ontological structure that he, like Scheler, calls “disclosedness.” And although Heidegger almost never uses the term “education” in his analytic system, preferring instead to use expressions such as “authentic being,” “projection of the self,” etc., all of this content that he invests in this term closely follows Scheler’s interpretation, because it also characterizes human existence as “open” and “not foreordained.” For Scheler, the same “open” existence is an expression of existential human freedom, since it serves to manifest the spirit as the ontological principle. Considered in epistemological and value terms, this freedom, according to Scheler, is what he refers to as “education,” a transcending state of being that is manifested for another thing in existence as something that is “known” by loving participation in it with a view to achieving “one’s authentic self.”  相似文献   

16.
在《存在与时间》一书中,海德格尔通过对操心、他人、沉沦、畏、死亡以及良知等概念的分析,表现出了他对生活世界中自我与他人问题的关注,其关注这一问题的目的——就是为了在生活世界中探讨走向本真的存在的道路,为人类从沉沦中返真,超越沉沦状态寻找出路,以实现生活世界中自我与他人之间的自由、和谐。  相似文献   

17.
海德格尔是存在主义哲学家和美学家,从其存在主义哲学思想出发,他在其美学思想代表作《艺术作品的本源》一书中探讨了艺术作品的本源问题。他反对那种把艺术作品与艺术家互为本源的观点,为此他找到了一个第三者——艺术,并从艺术作品入手,通过对凡高的名画《农鞋》等进行分析,深入探讨了艺术史上的"艺术之谜",即关于艺术本质的问题,并最终得出结论——艺术的本质是真理在艺术作品中的自行置入。  相似文献   

18.
以“命运”为视角来重新审视海德格尔的《存在与时间》,其中所表达的基本思想为:“在世界中存在”说的是缘在命定的位置;真理说的是缘在命定的展开状态;死、罪责、时间性、历史性说的是缘在命定的有限的可能性。海德格尔一方面确认人的命定性,另一方面依然对人的个体能动性怀有极大的信心,并试图以缘在的选择的自由来对抗这一命定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