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历史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中的组成部分。自1840年中国进入近代社会,图书馆则于1904年进入“近代”。从社会学角度出发,对中国近代史的研究产生了二次高潮。对中国近代图书馆史的研究,则是产生在第二次中国近代史研究高潮中。图书馆界在对近代图书馆史的研究过程中,借鉴了许多研究中国近代史的方法与成果。  相似文献   

2.
中国近代图书馆史分期的历史语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历史是中国近代社会历史的组成部分.中国自 1840 年进入近代社会,图书馆则于 1904 年进入"近代".中国近代图书馆史的研究,产生于第二次中国近代史研究的高潮中.图书馆界在近代图书馆史的研究过程中,借鉴了许多中国近代史的研究方法与成果.  相似文献   

3.
来新夏先生是当代著名的历史学家、目录学家和图书馆学家.研究领域涉猎历史学、文献学、目录学、方志学和图书馆学多领域.《中国近代图书馆事业史》从历史学、目录学和图书馆学三个维度对中国近代的图书事业作了一次全面的梳理和总括性论述,首开三史合一的先河,将中国近代书史、中国近代目录学史、中国近代图书馆史,三史熔为一炉.  相似文献   

4.
近代图书馆的创设不仅是中国文化事业发展的一个巨大转折,也是中国藏书史的一个重大转折。分析中国近代图书馆藏书来源对于研究中国近代图书馆史和中国藏书史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近代图书馆在创设之初,其藏书来源于政府调拨和移交,接受国内外藏书机构和个人的捐赠、寄存,购买新旧图书,抄藏自制,等等。  相似文献   

5.
全面深入地研究中国图书馆史,总结并揭示中国图书馆发展的规律,可推进图书馆学理论的创新,符合学科发展的需要,对今后的图书馆事业发展也具有借鉴意义。本文从历史学、图书馆学和图书馆事业发展的角度,对中国图书馆史研究的四个相关问题进行探讨。认为:应当适时编纂一部贯通古今的中国图书馆通史;古代藏书史是中国图书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将其纳入中国图书馆史研究的范畴里来;根据中国历史的发展特点和图书馆史的内在演变规律,可将中国图书馆史划分为古代藏书(先秦至清中期)、近代图书馆(清末至民国)和现当代图书馆(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三个阶段;中国图书馆史的研究应该具有中国社会历史发展的宏观视野,同时也要着眼其与世界图书馆事业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参考文献28。  相似文献   

6.
在近代中国儿童图书馆事业的发展进程中,有两位学者不可忽略,他们分别开创了我国儿童图书馆史上的两个“第一”:蔡文森先生第一个将近代儿童图书馆理论和思想介绍到中国;王柏年先生则是近代该领域著述最为丰富的学者,也是他率先对我国儿童图书馆史进行了系统的研究.论文对二人的生平事迹及其在儿童图书馆领域的学术成就进行系统阐述.  相似文献   

7.
近代图书馆史是吴稌年的重要研究领域。吴稌年近代图书馆史研究的成果主要集中在图书馆史分期、图书馆人物和新图书馆运动三方面。吴稌年对图书馆史研究的执着与热情为年青学者树立了良好的榜样。  相似文献   

8.
日本图书馆思想对我国近代图书馆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吴稌年 《晋图学刊》2003,(6):4-8,30
中国的图书馆事业从藏书楼全面转向近代图书馆的过程中,有一个吸纳、学习日本图书馆思想的阶段,它是中国图书馆近代史中常被忽略,但又是在中国近代图书馆史中不可或缺的、比较重要的一环。文中对当时的社会背景及学习、模仿的几个阶段作了阐述。  相似文献   

9.
中国近代图书馆之隶属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中国近代图书馆史,厘清图书馆之隶属关系是十分重要的,除了体制中的隶属关系外,学术隶属是更深层次的核心问题,这是学术转型与知识谱系构建中必须解决的理论与实践问题。通过论述,厘清了中国近代图书馆隶属社会教育司的机制与学术来源。  相似文献   

10.
由于传统的渊源,中国近代图书馆不少在编目、流通等常规业务之外,也进行出版印行活动.文章从图书的出版、印刷与发行,出版图书的广告,出版图书的书评,出版图书的呈缴四方面介绍中国近代图书馆图书出版的书业性质;指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图书出版是中国近代出版业的一定补充,也是近代出版史和近代图书馆事业史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数字化时代具有“观照当代,展望未来”的功能.  相似文献   

11.
聂家昱 《大学图书馆学报》2002,20(5):81,84-81,84
对《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进行了简要的评价。认为作者合书史、目录学史、图书馆史为一体,论述图书事业随近代史进程发生的巨变是一项创新。全书构架合理,在史料的选择、组织及论述上,表现出系统性、综合性、完整性和慎密性的特点,是学习中国近代图书事业史的好教材和进行相关研究的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藏书与近代图书馆史料》一书促进了近代中国图书馆史的研究,但有些史料存在疏误.经考证,1910年学部公布的图书馆法规名称为《图书馆通行章程》,而非《京师图书馆及各省图书馆通行章程》;民国第一部公共图书馆法规《图书馆规程》颁布于1915年10月23日,而非11月.  相似文献   

13.
晚清著名公使郭嵩焘与薛福成均为近代中国西学东渐过程中的重要人物,其《伦敦与巴黎日记》《出使英法义比四国日记》反映了我国早期驻外使官对西方图书馆的接触和认识。研究和比较他们的图书馆思想有助于我们理解中国近代图书馆观念的形成以及图书馆史研究的深入。参考文献20。  相似文献   

14.
民国时期,随着高校图书馆事业的较快发展,对理论指导的需求成为必然之势,相关学术研究应运而生。关注这一时期高校图书馆学术研究动态,并对其研究热点及其表征进行梳理和分析,对于完善中国近代图书馆史研究、促进当前高校图书馆学术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参考文献27。  相似文献   

15.
袁同礼在中国藏书史研究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并具有其特色,主要体现在他对中国藏书史特别是私人藏书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与主要特征的整理,其专题研究中提出的中国藏书发展史上某些重要的观点,以及其对中国藏书史上某些具体问题的考证三个方面.对这三个方面进行系统探析,有助于中国藏书史与中国图书馆史的研究,也有助于深入研究袁同礼在中国近代学术史上的地位与影响.  相似文献   

16.
通过文献检索与统计,分析了中国近代图书馆图书出版的地域、年代、出版者、学科分布情况,介绍了图书出版者分布与典型高产出版者、图书的类型分布与主要出版活动类型,指出近代图书馆的图书出版是近代出版业的补充,也是近代出版史和近代图书馆事业史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近代图书馆出版的一些图书,尤其是书目工具书,即使在数字化时代的今天仍具有独特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文章列举了《近代著名图书馆馆刊荟萃四编》所收录的37种刊物,评述了其对图书馆史研究的意义,它全景展示了一幅更为多彩的近代图书馆画卷。近代图书馆馆刊的多样化、特色化、互动性值得当代图书馆刊物借鉴。  相似文献   

18.
民众图书馆是我国图书馆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的必然产物。《中国近代民众图书馆研究》总结了民国时期民众图书馆运动的起源、发展和兴盛的过程,是一百年来民众图书馆运动研究的集大成之作。它史论结合、观点独到、颇具发现。虽然在文章结构、内容注释和行文逻辑方面还存在不足,但该书丰富了民国图书馆史研究的成果,为中国图书馆专史研究增添了绚丽风采。  相似文献   

19.
马跃 《出版广角》2018,(3):79-81
《美国哈佛大学图书馆藏未刊中国旧海关史料》以近代中国海关内部出版物为主要内容,分为统计、特种、杂项、关务、官署、总署和邮政七大系列.该套丛书进一步充实了近代海关研究的原始档案,资料详实,编辑合理,对于研究近代中国海关史、近代中国经济史、中外关系史和近代中国社会史来说,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藏书楼是近代图书馆的初级形式,近代图书馆则是古代藏书楼的高级阶段,二者是同一事物的不同发展阶段;西方传教士是中国近代图书馆的促进者;清末民初知识分子是西方图书馆观念的"传播者",是中国古代藏书楼的"扬弃者",是中国近代图书馆的"奠基者";中国近代图书馆既不是"国故"也不是"舶来品",它是多元文化融合的产物,它的根在中国,它开放和谐、兼容并蓄.由此可见,近代图书馆产生的全球性和地域性,不是互相排斥,而是互相补充的;文化起源的多元性,决定了研究近代图书馆的历史必须具备全球视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