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通过出国培训、实地考察、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以中、法两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对两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体制、培养模式、运动员文化教育、保障体系与场地设施建设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为:法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以"人才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体制机制,运动员从小能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竞技能力与文化素质均衡发展。此外,法国政府为运动员训练、学习与就业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服务与保障,有效保证了法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法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经验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通过出国培训、实地考察、查阅文献资料等方法,以中、法两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对两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理念、培养体制、培养模式、运动员文化教育、保障体系与场地设施建设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对比分析,旨在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提供参考。主要研究结论为:法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以"人才的全面发展"为基本理念,建立了一整套完善的体制机制,运动员从小能得到良好的文化教育,竞技能力与文化素质均衡发展。此外,法国政府为运动员训练、学习与就业等方面提供全面的服务与保障,有效保证了法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法国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经验为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改革与创新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3.
竞技体校运动员的文化教育效果对其一生的综合素质乃至退役后的就业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也决定着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可持续性,通过对影响竞技体校运动员文化教育效果的各种因素进行了深刻的剖析,提出了目前应通过增强与改进对影响运动员文化教育效果的相关因素的构建,提高竞技体校文化教育的有效性,最终建立多元文化的教育体系的观点。  相似文献   

4.
对中美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高校高水平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对于高校高水平运动队的比赛和训练、对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尤为重要。在比较中美两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基础上,试图从经济发展水平、文化背景、教育体制和竞技体育体制的异同来分析两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差异的原因,再对美国高校高水平运动员文化教育经验在中国的可行性进行探讨,以期寻找一些符合中国国情的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5.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缺失,违背了现代社会对人的全面发展的要求,给社会就业带来了压力,限制了运动员智慧的挖掘,影响了我国竞技体育的可持续发展。不尽完善的运动训练体制是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的土壤,计划经济体制下退役运动员的就业模式使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缺乏动力,计划经济体制下体育和教育行政部门“条块分割”的管理体制和两者的目标冲突是运动员文化教育缺失的制度原因。  相似文献   

6.
运用调查法,以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与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为研究对象,对其目的与意义、现状与问题、机遇与挑战等问题进行探讨,提出了当前我国青少年体育发展目标与思路。主要结论:青少年体质健康状况持续下滑未能得到有效改善;竞技后备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发展不相适应;青少年体育工作分为竞技体育和群众体育两大范畴。从竞技范畴看,建国以来竞技后备人才培养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目前,高、中、初新三级训练网络初步建立,体教结合得以深化,社会"办训"积极性很高,后备人才培养得到有效改善。但"业训"理念滞后、学训矛盾突出、文化教育薄弱、体校出口不畅、在训规模萎缩、选材面狭窄、竞赛管理不善、资源配置不合理等问题未能得到根本改变。转变青少年体育发展方式,实施青少年体育活动促进计划,构建青少年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实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工程,构建适应社会发展的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体系。重点做好青少年体育法规制度建设,进一步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与体校规范化办学等工作。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展观破解运动员文化教育难题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科学发展观出发,重新解读了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深远意义.研究认为,在破解运动员文化教育难题时,应确立三个立足点,启动三条路径.三个立足点分别是树立教育之根本的发展理念、保证学习时间及竞技体育与文化教育的融合;三条路径分别是解决运动员义务教育的基本教育需求、淡化金牌意识,突破"体教结合"的瓶颈,最后回归教育大环境才是解决运动员文化教育问题的最终选择.  相似文献   

8.
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工作是我国竞技体育改革和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通过对河南省在训运动员大学生文化教育现状和现存问题及其原因的分析,力图探究促进我国在训运动员大学生文化教育事业快速发展的对策与教育创新模式。  相似文献   

9.
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是运动员工作中的重点和难点,我国的现实情况是,运动员一旦进入专业队体制,就完全脱离文化学习所应有的环境和氛围,造成了部分运动员的文化素质不高,打架斗殴等事件接连不断。加强专业运动员文化教育管理,提高运动员的综合素质,不仅直接关系其运动技术水平的高低,关系到我国竞技体育的发展,也关系到运动员今后的出路。当前,应当加强运动员文化教育,促进我国和谐社会、和谐体育的建设。  相似文献   

10.
优秀运动员的文化教育问题是我国竞技体育发展中尚未解决的难题之一.运用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咨询和实地考察等方法,对影响新时期广东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构建的三个因子:教学保障及管理因子、教育观念因子和教学改革因子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1.
运动员是竞技体育发展的最主要因素.运动员“尚武”现象,是对“尚武”精神的悖离与亵渎,反映着文化教育的缺失.文化教育的价值和意义在于培育和提升运动员文化素养、人格修养、精神涵养,促进运动员全面发展和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文化教育的缺失造成了运动员学历层次普遍偏低、整体素质不高、法纪观念淡薄、社会保障不力,引发了充满暴力色彩的“尚武”现象,给社会和谐和公众利益带来严重危害.减少和预防“尚武”现象的滋生和漫延,应着重提升学历层次、增强法纪素养、强化社会保障、创新管理文化,促进运动员个性化成长和竞技体育运动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我国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模式目前仍以运动技术学院为主体,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存在着竞技体育与非体育院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竞技体育与体育院校相结合的发展模式、非体育院校办高水平运动队,创建“一条龙”的竞技体育体系发展模式等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3.
试论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第一要素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对运动员是竞技体育第一要素的认识,反映了我们对竞技体育内涵的理解。通过对运动员第一要素的社会历史分析和竞技竺妻穹在署要衰据的考察,建议在明确运动员要素第一性的基础上,高度重视运动员选材工作,真正体现运动员在竞技体育工作中的主体地位,坚持促进运动员的全面发展,从而实现我国竞技体育的持续发展、科学发展与和谐发展。  相似文献   

14.
运动员文化教育不仅关系到运动员的前途,更是关乎竞技体育可否持续发展的大事。通过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在回顾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的四段历程与现状的基础上,探讨了运动员教育保障体系的内涵与外延,并提出四点优化构想:1)制度层面优化,健全相关法律法规;2)技术层面优化,提高实际运作效果;3)社会环境优化,创造良好教育环境;4)发展保障优化,服务于优秀运动员退役后的职业转换。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现状及发展对策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分析四川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基本情况和制约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障碍因素,探讨新时期四川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基本目标与任务,设计与构建新时期四川省优秀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与模式.  相似文献   

16.
运用文献资料法,对国家竞技体育竞争力评价进行了研究。国家竞技体育竞争力评价经历了起源、发展和成熟三个阶段,逐渐走向完善。国家竞技体育竞争力评价包括国家体育竞争能力评价和国家体育竞争实力评价,国家竞技体育竞争力评价通常由显在的、直接的运动项目竞争力评价、运动员竞争力评价和裁判员竞争力评价等来体现。国家竞争力评价指标是一个综合体系,是由运动项目、运动员、裁判员、管理水平和竞争环境等指标组成的多指标综合评价体系。国家竞争力评价方法一般可分为主观评价法、客观评价法和综合评价法三类。研究国家竞技体育竞争力评价对于提高我国国家竞技体育竞争力水平和指导国家竞技体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全人教育的目的在于培养“完整的人”,是对教育目的机械化、功利化的“革命”.以全人教育理念建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对于提升运动员综合素质、深层次开发运动员人才资源、促进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文章采用文献研究、比较分析、逻辑推理等方法,以全人教育理念和模式的维度,重新审视当前我国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存在的问题和症结,并对建立完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提出思考和建议.研究发现,我国现行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还存在着管理体制与监督机制不够完善、办学方向和培养目标不够明确、基础教育与后续教育缺乏有效衔接、文化教育保障体系不够健全等问题.建议从确立“全人”价值向度和培养目标、建构“体教融合”的监管体制、增强运动员文化教育的有效性和持续性、健全文化教育保障体系等四个方面重构基于全人教育理念的运动员文化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18.
从历史与现实、矛盾与冲突的视角,探讨了当前我国竞技体育发展方式的历史演进、矛盾冲突、转变思路以及与转变有关的几个核心问题的改革,认为制约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的矛盾和问题:1)项目发展的偏态结构;2)项目绩效的马太效应;3)优势项目的含金量不足,有金牌少明星;4)普及与提高的传导机制阻滞;5)社会办和市场办的空间难以打开;6)后备人才持续短缺;7)运动员文化教育和退役安置更加困难;8)金牌至上的庸俗业绩观的不断抬头。针对这些问题,转变竞技体育发展方式主要应包括从发展理念、发展格局、发展模式、发展机制、发展目标、发展主体"六个转变"做出战略调整,以适应已经步入建设体育强国新阶段的我国竞技体育发展的需要。以期为新一轮竞技体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思路和操作建议。  相似文献   

19.
优秀运动员作为我国竞技体育的核心人力资源,其合理的流动是我国竞技体育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保障。采用文献资料和逻辑分析法,从激励相容角度对我国优秀运动员的流动制度进行分析,指出:高水平运动员流动过程中运动员、运动员直属组织和国家体育总局的目标明确,具有根本一致性,实现途径具有一致性;我国优秀运动员流动制度对运动员及其直属组织的激励不相容;"三角制约型"优秀运动员流动机制削弱了制度本身对运动员及其直属组织的激励效应,在赋予运动项目管理中心一定权力的同时,导致一定程度的激励不相容。  相似文献   

20.
精益求精的禀性、淡泊名利的心性、锲而不舍的韧性、锐意进取的个性,共同铸就了工匠精神的内涵.文中从产品、技术、过程、道德四个层面分析了工匠精神的文化内涵,阐述了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对于提升我国竞技体育队伍的整体素养、增强我国竞技体育软实力、促进我国竞技体育体制机制改革的重要意义.并以运动员为对象,提出在竞技体育中培育工匠精神,应强化体育职业意识与职业道德培育,树立"更高更快更强"的体育志向与价值取向,在科学训练中培育和弘扬工匠精神,形成利于工匠精神的运动员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