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叶圣陶先生是我国现代杰出的语文教育家和语文教学改革的先行者。早在50年前,他就提出了“国文教学改革”、“给与国文科以科学性”的问题。叶圣陶先生认为,改革,首先必须是认识上的改变,观念上的更新。他说;“惟有正确的认识,国文教学才会有成绩。” 1942年8月,叶圣陶先生在自己主编的《国文杂志》中,特以《认识国文教学》作为发刊辞,高举对旧式语文教育批判的旗帜,道出了语文教育的真谛。他认为,“国文,在学校里是基本科目中的一项,在生活上是必要工具的一种”,而“阅读和写作两项”又是“国文科所做的工作”,是“…  相似文献   

2.
朱自清先生语文教育的长期历程,形成了他独特的语文教育观:在语文教学方面,他特别强调要过语言文字关,强调基本功的训练;他主张把高中语文教学和大学一年级国文教学作为语文教学的整体来看待,并注意两者之间的衔接与区别;他认为中学语文和大学国文教育的基本任务是对学生进行两种训练———语文训练和文化训练;他还特别注重学以致用,强调各种应用文写作训练的必要性。朱自清先生这一教育观值得我们认真总结和借鉴  相似文献   

3.
朱自清先生是我国现代著名的作家、学者,也是著名的语文教育家。他一九二○年毕业于北京大学,曾先后在浙江、江苏等地当过五年中学语文教师,对语文教学深有体会。一九二五年到清华大学中文系当教授后,还很关心中学语文教学。叶圣陶先生说:“他是个尽职的胜任的国文教师和文学教师。”“他多年在语文教学方面用力,实践而外,又写了不少文篇。”(见《朱自清研究资料》1—2页)朱自清先生有关语文教学方面的论著,涉及语文教学的目的任务、教材、教学方法等许多问题,而且都有精辟独到的见解,有些看来对我们今天的语文教学还有着指导意义。兹举数端,谈谈自己学习后的粗浅体会。  相似文献   

4.
高中语文的课外阅读,是语文课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叶圣陶老先生在《读书二首件写到:"天地阅览室,万物皆书卷。"他指出社会是更广大的课堂。他说:"所以必须在国文教本以外再看其它的书,越多越好。应用研究国文教本得来的知识,去对付其它的书,这才是反复的历练."这就告诉我们,语文学习中课外阅读与课堂教学是一个整体,是课堂教学的必要延伸和补充。语文课外阅读的数量和范围均大大超过课内阅读,它的广泛性、灵活性在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造精神方面有独特的作用,成为语文教学的不可缺少的部分;高中学牛正处于身心发展的重…  相似文献   

5.
《写作与阅读》月刊是一份在抗战爆发前夕的1936年底创刊的进步杂志,它的读者主要是全国的中学和师范语文教师,以及青年学生.其发起人、创办人和主要撰稿人都是曾长期为党工作、宣传抗战的进步国文教师,他们有江上青、顾民元、史白、于在春、李俊民、江树峰、吴天石等.  相似文献   

6.
语言学家黎锦熙在语文教学理论的研究上也颇有建树。早在一九二四年,他就发表了一部我国较早研究中学语文教学科学化的论著《新著国语教学法》。后经修订、充实,一九五一年一月北京师大出版部重版,更名为《新国文教学法》。《新国文教学法》是黎锦熙长期进行语文教学方法科学化的实践与理论探索的产物,因而比较鲜明地  相似文献   

7.
夏丏尊是我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出版家、文学家和翻译家,一生都在提倡语文教学的革新。他作为一名优秀的国文教育家,编撰了多本国文教材,并在这些教材中体现了他独特的语文教学风格和理念,深刻影响了当代的语文教育。  相似文献   

8.
胡适国文教育思想开启了现代汉语教育的新时代,他对国文教育有着诸多详尽论述,对当下的语文教育仍有重要启示意义。本文主要从教学目的、课程设置、教材、教法等四个方面对胡适郭文教育思想进行了分析,力求为当下我国的语文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参考。  相似文献   

9.
夏丐尊(1886-1946)是我国20世纪前期著名的文学家、出版家和翻译家,也是和叶圣陶、朱自清齐名的语文教育家。他先后在师范、中学和大学执教过国文课;他曾长期担任开明书店编辑所所长,编辑出版了大量有关国文教学的书籍、教材和报刊杂志;他和叶圣陶还应邀到电台作过多次关于国文学习的播音,具有丰富的从事语文教育的实践经验,做出了多方面的贡献。他一生笔耕不停,著述甚丰。影响最大的有三方面:一是文学创作,尤以杂文见长;二是译著,如1926年他从日文转译的《爱的教育》(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著),先后再版达二十…  相似文献   

10.
大庆师范学校的语文教学整体改革实验已进行了三年,这项教改实验进展如何?取得哪些成果?这是中师同行们十分关心的。最近,我们有机会到大庆师范对此进行了采访。一为了反映大庆师范语文教改实验情况,总结经验,以供其它师范学校借鉴,今年6月下旬,以人教社语文二室王少阁、熊江平同志为首的中师语文教改实验协作领导小组,召集有关同志,对大庆师范的语文教改实验进行了检测评估。他们依据《三年制中等师范学校语文教学大纲(试行)》的基本要求,确定了检测评估的内容、  相似文献   

11.
朱自清先生不仅是中国现代著名的文学家 ,也是重要的语文教育家。早年他从北大毕业后 ,先后在浙江省立一师、江苏省立八中、中国公学中学部、浙江省立十中、春晖中学等校担任语文教员。 40年代初期 ,他在担任西南联大中文系教授时 ,主持创办了《国文月刊》 ,并与叶圣陶合作出版了《国文教学》,对中学语文教学进行了专门的研究。在朱自清的语文教育思想中 ,作文教学理论是一个重要方面。朱自清认为当时中学生在作文方面存在这样几个弊病 :一是急功近利。“总想创作 ,又急于发表。不感到实际的需要 ,读和作都只是为人 ,都只是奉行功令 ;自然免…  相似文献   

12.
现代语文教育家。我国早期研究小学语文教材教法的重要人物之一。江苏江阴人。1903年,在上海半径园师范讲习所学习;1906年,上海龙门师范毕业,回江阴,任观音寺市立九校教员。后又去上海单级师范讲习所研究单级教学,结业后任江阴市立九校单级部主任.1922年任上海商务印书馆国文部编辑。1924年去南京,先入大学院工作,后任初等教育司司长。1941年受教育部委派,往菲律宾任华侨教育专员。抗战胜利后,回国仍任初等教育司司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教育部初等教育司司长、中学教育司司长、教育科学研究所教学法组组长等职。鉴于他对现代中国的…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中小学语文教改实验(五)●江苏如皋师范盛斌季银泉2.李敬尧的“导学式”阅读教改实验李敬尧同志是内蒙古自治区的语文教学法专家,其工作单位为内蒙古赤峰教育学院。他从50年代初开始从事语文教学工作,一直致力于语文教学方法的研究和实验。文革后20多年来...  相似文献   

14.
<正>二、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叶圣陶的语文教育思想体大思精,系统全面,理论性与实践性兼顾,涉及语文课程、教材、教学、考试和教师各个方面。第一,关于语文的性质。叶圣陶认为,语文是日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必要工具。他说:“国文,在学校里是基本科目中的一项,在生活上是必要工具中的一种。”学生“不能运用生活上的一种必要工具,自然是直接吃亏。”(《认识国文教学》)他在《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1978年版)中明确指出:“语文是工具,自然科学方面的天文、地理、生物、数、理、化,社会科学方面的文、史、哲、经,学习、表达和交流都要使用这个工具。  相似文献   

15.
胡适在20世纪中国语文教育史上有其不可忽视的历史功绩.他在1920年、1922年所作的关于国文教学的两次演讲,对中学国文学科的课程建设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他对国文“教授法”提出了整体构想:突破以“注入式”为主的教学模式,提倡学生的自动研究;突破以书面语为主的训练模式,提倡对学生进行口语的训练;在古文教学方面,主张以“看书”代替“讲读”;在作文教学方面,重视让学生“自由发表思想”.这些构想,体现了现代新的教育观念,同时在某些方面又富有民族特色.  相似文献   

16.
<正>走出校门后,他于1979年3月参加了小学教育教学工作,到如今已是一名有着满满40年教龄的在职乡村小学教师。他一直在大西北的河西走廊从事农村教育教学工作,后期赴甘南州合作市当过支教老师,历时一年半时间。他曾先后担任过小学校长和教导主任,前后有过20多年的小学领导经历。他就是甘肃省高台县的乡村老教师石生才同志。一、教书兴千秋伟业,育人立万代丰功  相似文献   

17.
叶圣陶在20世纪初就对语文学科的思维教育有着许多令人叹服的论述,可以说他是一位最早意识到语文学科应该重视思维教育的先觉者。在近一个世纪里,他的语文思维教育思想不断发展,形成了丰富而系统的语文思维教育观,成为他整个语文教育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叶圣陶的语文思维教育观主要有六个方面:①须认定国文是发展儿童心灵的学科;②语文教学的目标:训练思维,训练  相似文献   

18.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情思为声音的泉源,而文字为声音的符号。学童所以需要国文,和我们所以教学童以国文,一方面在磨砺情思,进于丰妙;他方面又在练习表出情思的方法,不致有把捉不住之苦。这两方面,前者为泉源,为根本。”语言文字的本质和灵魂就是情感,语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  相似文献   

19.
初中语文德育要适度合情于安利叶圣陶对语文训练与思想教育的关系有过精辟的论述。他说:“国文是各种学村中的一个学科,各种学科又像轮轴一洋凑合于一个教育轴心.所以国文教学除了技术的训练以外,更需要有教育的意义。”由此可见,语文教学在学校德育中堪称“向阳花木...  相似文献   

20.
朱自清先生是新文学运动早期的诗人、散文家,后来又致力于中国文学批评史和中国古典文学研究,取得了开拓性的成果。在从事文学创作和学术活动的同时,在江苏、浙江、上海等地,他先后担任过五年中学国文教员,就是到后来就任清华大学、西南联大教授,主持国文系,也还亲自讲授“大学国文”课。朱自清毕生始终关注语文教学,可以说,语文教育研究则贯穿了他学术生命的全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