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凯洛夫、叶西波夫为代表的"传统教学"教学论流派及以赞科夫、达维多夫为代表的"发展性教学"教学流派是在前苏联的传统文化背景影响下于不同时期形成的极具影响力的教学论流派,这两个流派的教学思想既存在差异性,又具继承性,其教育教学思想的创新与发展,对我们当下的教育有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2.
现实主义在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中具有不可忽视的地位,但是在相当长的时期内现实主义被异化了。现实主义的含义不是单一的,它既指一种文艺创作方法,也指一种文艺流派、思潮,还指一种文艺创作精神。从创作方法来看,现实主义创作方法源远流长,可以说是与人类的艺术生产的产生是同步的,但是真正确立这种创作方法的应该是马克思主义的"现代实践转向",并且把它命名为"莎士比亚化"。从文艺流派和思潮来看,现实主义历经了古希腊罗马的古典现实主义,19世纪中期的批判现实主义,20世纪初的革命现实主义,中期的社会主义现实主义,末期的无边的现实主义等发展阶段,而只是在"现代实践转向"过程中现实主义流派和思潮才明确地发展起来,同时在"后现代实践转向"中逐步多元化,成为与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艺流派和思潮相抗衡的强大流派和思潮。从文艺创作精神来看,现实主义是永恒的,因为文艺永远不可能脱离社会现实生活,永远在社会实践之中进行恒新恒异的创造。因此,中国当代美学和文艺理论仍然应该坚持现实主义精神,鼓励现实主义的创作方法和流派、思潮,实现"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植根于社会生活和社会实践。  相似文献   

3.
作为一种反主流文学流派,"垮掉的一代"兴起了所谓"自发性写作"和"生活实录"小说,即颠覆传统的写作方法,以漫无情节的随意性和人物行为的不确定性,表达与主流观念、社会准则相对立的惊世骇俗的疏远异化意识。杰克.凯鲁亚克是这一文学流派的精神领袖和代言人,其在1957年出版的《在路上》等一系列作品,也是这一写作风格的滥觞之作。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理论的发展对大学英语教学有着深远的影响,是教学改革和发展的基础与依据.文章简述了心理学三大流派即行为主义心理学派、认知心理学派和人本主义心理学派的基本观点,探讨了各心理学派理论对大学英语教学的具体指导意义,着重阐述了这三大流派心理学家提出的"试误说"、"强化学说"、"发现式教学法"、"有意义学习理论"和"自我实现理论"等心理学理论在大学英语教学中的具体应用,讨论了这些理论的可操作性以及其本身具有的倾向性.  相似文献   

5.
《梧门诗话》是法式善晚年的巨作,在录诗上,不仅收录了当时一些名流的作品,还有寒俊之士和女诗人的诗作,这在当时实属罕见。在评诗上,对于清代流派纷争的局面,法式善主张诗人不应属于哪个流派,只要"诗出于性情"都给予肯定。  相似文献   

6.
在众多的语文教学流派中,盛新凤老师的"和美语文"以其清新、恬淡、优雅的教学风格,获得小语界的认同和肯定。"和美语文"在古诗教学中精彩演绎,细品之,拓展了"和美语文"以下的实践操作范畴。  相似文献   

7.
周玉春 《文教资料》2011,(16):132-133
"空椅子"技术是格式塔流派常用的一种技术,作者通过一些事例说明在班级管理中如何利用"空椅子"技术改善学生的人际关系,让学生合理宣泄情绪,消除内心冲突。  相似文献   

8.
清代的280余年间,是《说文》学研究史上最为昌盛的时期,因此,大凡研究过《说文解字》的人,都会对"转注"阐明自己的看法,虽有仁智之见,但终能形成流派的,不外乎"转形""转意""转音"三种。自民国始,除"转意"说中的朱氏"引申"观被扬弃之外,其他流派的见解,依然潮落潮起。综观现当代"转注"讨论研究的总趋势,照旧纷争不止,尽管有的学者曾在20世纪80年代末建议将它作一个历史遗留问题置之不理。  相似文献   

9.
陈平 《江苏教育》2014,(7):43-47
在写此文之前,我纠结一个问题:苏派名师或者苏派教育是否真的存在?"派"就是水流成"支",它有一个相对独立的整体。名师或教育以"苏派"为名,它应该是具有江苏特色并成为一个群体或流派。  相似文献   

10.
江敏 《文教资料》2011,(2):20-22
被浪漫主义尊称为"浪漫主义之父"、"人类之友"的卢梭以其"返归自然"的呐喊震惊世界,并深刻影响了他身后的历史,成为在政治、哲学、艺术、教育等领域中诸多流派的鼻祖,开创了浪漫主义文学的先河。  相似文献   

11.
从出版角度梳理了《诗创造》到《中国新诗》的过程,借以探求"九叶派"的形成原因:《诗创造》团结了四十年代中后期诗坛大部分诗人,孕育了现实主义和现代主义两大诗人群。诗创造社编辑出版的《创造诗丛》是现实主义诗人群占主体,继之的《森林诗丛》则是现代主义诗人群占绝大多数,而《中国新诗》的创刊则标志着现代主义新诗派(也称"九叶派")的独舞。  相似文献   

12.
"九叶诗派"是我国新诗步入成熟的历史里程碑。他们明确提出新诗现代化的概念,自觉追求现代诗。他们对多重传统的有效整合、对个人与艺术及时代与社会关系的合理平衡、对感性与知性及抽象玄思与官能感觉的融合统一,均展现出他们强大的包容精神与整合能力。其超现实主义的双重结构方式终于实现了新诗由实象艺术向意象艺术的真正转型,使中国新诗真正呈现出现代品格。  相似文献   

13.
本文旨在分析"九叶"派的现代诗学观念,并进一步指出"九叶"诗派对于新诗现代化所作的独特贡献.认为"九叶"派根据本土化原则和个性化要求,合理借鉴西方现代主义,剔除其与时代精神相悖的因素,并藉此以与政治口号诗作出根本的区别,建立"中国式"的现代主义诗学.  相似文献   

14.
观照传统与现代的思维悖论对近代文学革命造成的文化困境,"诗界革命"无疑具有标本的意义。从"新学诗"到"新派诗"再到"新体诗","诗界革命"经历了复杂的探索和调整。思想启蒙与诗歌创新在具体实践中的龃龉,体现了近代启蒙者皈依传统的集体无意识。传统思维和逻辑结构没能在启蒙运动中得到转换,极大消减了"诗界革命"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15.
穆旦是20世纪40年代"九叶派"著名的诗人。他以现代派的艺术手法表现当时的严酷现实,由于其所处的文化历史语境与西方大致相同,因此他的创作超越了李金发的象征主义、戴望舒的现代诗歌,而使他成为中国真正意义上的现代主义诗人。  相似文献   

16.
在我国现代文学史上,曾出现过三个较重要的现代主义诗歌流派-象征派、现代诗派、九叶诗派,对它们各自的特点和文学史价值进行探讨,对于社会主义新时期诗歌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启迪意义。  相似文献   

17.
姚鼐“熔铸唐宋”的论诗宗旨将桐城派诗论推向新的高峰,是桐城派诗论走向成熟的标志。表面上,“熔铸唐宋”吸收了前期刘大抛与姚范的诗歌主张,具有涵容性,其实,这种理论并非是对二人诗论的简单因袭,同时也有创变革新,因此,也具有深刻性。  相似文献   

18.
诗歌是文学的重要形式。中学语文中的诗歌教学,应引导学生从形象、语言、情感、意境等方面去发现诗美,品赏诗美。运用比较法解读、鉴赏诗歌,是中学语文诗歌教学中一种行之有效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19.
九叶诗派是20世纪40年代活跃于诗坛的诗人群体,其主要阵地是<诗创造>与<中国新诗>.但在两家刊物上发表作品的诗人远远超过九位,而最终进入"九叶诗派"的诗人只有九位.在其他诗人中,有一部分可以看成是该诗派的外围诗人.本文根据当时的历史对"九叶诗派"的外围诗人的确认进行了探讨,并对其中一些诗人的诗歌特色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韩盂诗派是中唐时期与新乐府运动同时崛起的一个影响较大的诗派,其代表人物是韩愈、孟郊.此外还包括贾岛、卢仝、李贺等人。在中唐后期的咏物诗创作中,韩孟诗派也取得了相当大的成就。他们的咏物诗寄托深邃、内涵丰富,在对外物的吟咏中,寄托了诗人对社会和世态的批判。另外,他们还在创作中刻意通过大胆丰富的想象和新奇反常的立意,追求一种生新、奇峭、怪异的风格,达到以丑为美的审美效果,给咏物诗带来了一些新的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