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汉文化有其独特的民俗。在汉文化民俗中存在着大量的禁忌语或吉祥语,绝大部分禁忌语或吉祥语是通过语音符号的邻近关系来传递其隐含意义的。我们正好可利用这种语音邻近关系,从转喻思维角度对汉文化民俗中存在谐音的禁忌语或吉祥语进行探讨,以为人们理解汉文化民俗提供一个新的视角,并加深人们对汉文化民俗的认识。  相似文献   

2.
吉祥语是指那些包含有吉祥如意意思的名称和用语。汉民族的日常生活,可以说是处处浸透着吉祥语.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吉祥语。一帆风顺、恭喜发财、长命百岁、岁岁平安、万事如意、双喜临门、天长地久等等,这些都是吉祥性的语言,反映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向往幸福、追求理想的愿望。吉祥语具有鲜明的社会文化心理印记,体现在很多民俗活动中。  相似文献   

3.
吉祥语和民俗文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吉祥语是指那些包含有吉祥如意意思的名称和用语。汉民族的日常生活,可以说是处处浸透着吉祥语.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都离不开吉祥语。一帆风顺、恭喜发财、长命百岁、岁岁平安、万事如意、双喜临门、天长地久等等,这些都是吉祥性的语言,反映了人们日常生活中向往幸福、追求理想的愿望。吉祥语具有鲜明的社会文化心理印记,体现在很多民俗活动中。  相似文献   

4.
文章从修辞选用、修辞语境、修辞功用三大方面来探讨汉语吉祥语的修辞文化内涵。谐音双关、对偶对仗、叠音、象征隐喻等修辞方法常应用于吉祥语当中,而且这些修辞又常与民俗意象、民俗文化紧密相关,从而使吉祥语生动多彩。讲究修辞,就不能脱离修辞语境,结合语境,才能使修辞发挥作用;脱离语境,则适得其反。同时,在社会交际活动中,巧用修辞也能使吉祥语发挥有效的社会交际功用。  相似文献   

5.
吉祥语的文化意蕴、功能和社会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吉祥语是一种社会语言学现象。它有着鲜明的社会化标记和内涵。从言语交际角度看,吉祥语本质上体现为一种卓效的语用手段,执行一定的社会功能。本分析了吉祥语的信息符号标记、化意蕴,探讨了它在言语交际中的语用功效。  相似文献   

6.
人类生活的经验世界是一个充满民俗象征符号的世界.民俗符号的基本要素以及由此组成的形式多样的符号系统是构成民俗事象的内核.本文着眼于与人们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饮食习俗,结合民俗符号的相关理论,解构饮食民俗的构成与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7.
民间文学是一个民族的历史、宗教、信仰、伦理、民俗等留有先民的心理痕迹和经验残余的语言符号,是一个族群的心理生活和现实生活在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出现和逐渐演化的产物的记载。民间故事总是根植于一定的民俗文化背景中,具有立体性、多面性的特点,是一种特定的民俗符号,从它们身上可以找到当地民众的物质生产活动和精神生活。通过对全州县庙头镇的八个村落的别名来源考察和文化生态环境的分析,从而揭示出其中所蕴含的民俗意蕴。  相似文献   

8.
《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张艺谋导演的早期作品。影片叙事按季节的脉络娓娓展开。娴熟的着色与造型,人物形象的雕琢与刻画,民俗符号的意指与象征,细节的描摹与醒目等等,实现了视觉语言与叙事策略的完美结合。本文节选颂莲进陈府后片段,试从民俗化叙事、蒙太奇表意及镜头造型语言等方面对该片的叙事策略进行分析与解读。  相似文献   

9.
民俗含有民俗心理、民俗语言和民俗行为三大要素。民俗信仰构成是民俗语言聚核的基础;谐音联想是民俗语言的内核;歇后转义形成民俗语言的各种特性;整合与调节是民俗语言的基本作用。掌握民俗语言聚核的基本规律,发挥民俗语言的功能与积极作用,有利于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  相似文献   

10.
在现代市场经济的运作下,越来越多的符号作为一种符号资本抢占了各个市场。本文试通过对民族民俗符号在历史中的时间性分析、在民俗生活中的空间性分析及对成都民俗仿古街“锦里”的个案分析,以说明民族民俗符号这一传统文化的载体,在现时代作为一种资本运作的可能性,尤其是在目前越来越高涨的“文化多样性”的呼声中和文化产业的运作中具有明显优越于其他符号资本的市场优势。  相似文献   

11.
汉族和维吾尔族有着各自不同的语言文化、风俗习惯、历史传统,因而也形成了各自不同的数字文化,而其中的吉利数字则更加具有代表意义。从文化内涵的角度对维语和汉语中所喜爱的一些吉利数字进行例举和分析,从而能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维吾尔族的文化和语言,对第二语言教学也有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12.
从色彩词“白”看蒙汉民族文化的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蒙古族尚白,把白色视为圣洁、吉祥和善良、美好等的象征;汉民族厌白,在汉民族传统文化里,白色是不吉利的象征。这主要是由于蒙汉民族的生活环境、文化类型、宗教信仰等方面的不同而产生的差异。语言与文化关系十分密切,本文主要以蒙汉民族语言中色彩词“白”作为视角,来透视隐藏在两种语言背后的蒙汉民族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3.
近代汉语"被"字句表示的语义色彩有"如意"与"不如意",两者有对立也有共性;"被"字句跟"得"字句等存在互补关系;"被"字句表示的色彩跟表达"不幸"、"意外"的词汇与"如意"、"预料之中"的词汇有关。  相似文献   

14.
古往今来,中华民族一直是个尚红的民族,红色是具有中国特色的吉祥色,被冠之以"中国红"的美称。红色以其热情、喜庆、吉祥、温暖、忠诚的文化内涵一直深受中国人民尤其是汉族人民的喜爱,多数中国人民有着强烈的红色情结。相应的,红色物品在生活中的许多方面都得到了充分的应用。中国人的红色情结本身既是一种重要的文化现象,又对中国的文化、政治、经济等领域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文章从红的概念、红与白的比较、中国人形成红色情结的原因以及红色在古今生活中诸领域的应用等方面进行了简单的分析。  相似文献   

15.
苏轼有着大起大落的人生经历。立足于政治文化视野,进行"长时段"的考察,苏轼是幸运的:他不仅是"科举社会"的成功者,而且是求仁得仁的党锢清流。至于其不幸,只不过是贬谪文化背景下士大夫遭际的一个样本:士大夫之被贬谪,不是自苏轼始,也不是至苏轼终;就士大夫受处罚的程度而言,苏轼既非空前,更非绝后。因此,不宜诉诸道德主义情绪将其放大。  相似文献   

16.
冰心缺少展示自己的勇气,其作品永远写不出家庭亲子爱以外,但文字亲切,能给人以母性的温柔和持久的感动。其诗作缺少诗的完全性,但能给人以兴味。她与宋美龄攀同学作参政“恐不是光彩”,她是文坛上善于务虚的福将。其中有些看法虽不无商榷之处,但毕竟表现了沈从文彼时彼刻的真实感受和想法。它们有助于我们回到“历史现场”,了解同代作家对同代作家的评价,同时对于我们深入研究冰心其人其作也具有一定的价值和意义。  相似文献   

17.
在人类发展的低级阶段,由于生活的变化无常,人们的内心产生不安定感,因此,辟邪、纳福、求吉心理随之产生,于是表达吉庆祥瑞观念的吉祥文化便出现了。吉祥文化自然成为文学素材。《诗经》中很多诗篇表现了吉祥文化,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春祈秋报、婚丧嫁娶、祝寿延年等祈祥纳福的文化心理。  相似文献   

18.
浅析东西方数字语言的文化差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数字是一种符号语言,它标明事物的多少、顺序。尽管数字相同,但在不同的语言化里,却有着意义相悖的化内涵。本拟探讨数字语言在不同语言中的化积淀,力图在交际中多使用吉祥数字,以确保交际成功。  相似文献   

19.
试析维吾尔族人生礼仪的文化内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维吾尔族人生礼仪作简要的介绍,进而分析其中所体现出的维吾尔人的社会伦理观、吉祥数崇拜观、生死观念,以及贯穿于各人生礼仪之中的人际馈赠关系。  相似文献   

20.
杨简是心学派解易的代表人物,但其解易并非"象数事物,皆在所略",杨简时时以象释经,以爻位解经。本文试图透过杨简用五行解说"黄裳元吉"、"先甲三日,后甲三日"等文,说明其用五行释易的方法和体现于其背后的心学旨归。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