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 2 67例湖南侗族正常人的鼻部进行了 1 1项观察和 4项测量研究 计算了鼻指数 ,并按鼻指数划分鼻型 ,表明湖南侗族以中鼻型为主 对鼻高度值与鼻宽度值列出了综合表 ,根据此表将鼻分为 9种类型 ,其中低窄型是一种最常见、最理想的鼻型  相似文献   

2.
侗族青少年足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解侗族青少年足型及其发展趋势,按活体测量要求,对湖南通道、靖州共1343名侗族青少年(7—18岁)的足长、足宽进行了测量,并按足宽足长指数进行分型.结果表明:侗族青少年的足长、足宽分别随年龄增长而增长,16岁左右接近成人水平;足长与足宽之间存在正相关;足型以中间型最多。  相似文献   

3.
为了解侗族青少年足型及其发展趋势 ,按活体测量要求 ,对湖南通道、靖州共 1343名侗族青少年 (7~ 18岁 )的足长、足宽进行了测量 ,并按足宽足长指数进行分型 结果表明 :侗族青少年的足长、足宽分别随年龄增长而增长 ,16岁左右接近成人水平 ;足长与足宽之间存在正相关 ;足型以中间型最多  相似文献   

4.
对 2 6 4例侗族的眼部进行了 6项观察和 15项测量研究 .计算了眼裂高宽指数 ,并按指数进行了频率分析 .对眼裂高度值与宽度值列出了综合表 ,同时对上睑皱褶也进行了频率分析 .结果对眼部整容、修复、美容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  相似文献   

5.
侗族、苗族舌运动类型基因频率的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湖南侗族和苗族的5种舌运动类型的基因频率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叠舌的显性基因频率侗族明显高于苗族,而翻舌的显性基因频率苗族明显高于侗族.从总体来说,湖南侗、苗两民族的卷舌、翻舌和尖舌的显性基因频率与国内其他民族的差异较显著,而叠舌和三叶舌相对不甚显著.  相似文献   

6.
分别对贵州侗族406(男200、女206)人、广西侗族415(男215、女200)人、湖南侗族400(男207、女193)人和湖北侗族428(男212、女216)人的肤纹进行了分析,得到了侗族不同群体的指纹频率、指纹脊线总数(TFRC)、a-b脊线数(a-bRC)、atd角、t距比(tPD)、手掌真实花纹、猿线、指三角和轴三角、跖纹等项目参数,并对侗族不同群体肤纹特征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贵州侗族与广西侗族的肤纹特征较接近,湖南侗族与湖北侗族的肤纹特征较接近.  相似文献   

7.
目的:了解黎族中学生头面部特征,探讨其特点并积累形态学资料。方法:采用问卷调查法、活体观察法及人体测量法对689名黎族中学生进行头面部6项指标进行观察与测量。结果:黎族中学生主要以中头型(56.89%)较为常见,以椭圆型脸为主(27.42%),其次是卵圆型(19.94%);中鼻型最多(49.12%),其次是阔鼻型(30.94%)。结论:黎族中学生头面部特征与广西侗族、辽宁锡伯族以及满族中学生比较,有相近之处又有自己的特征。  相似文献   

8.
侗族风雨桥     
侗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广西四省(区)交界地区。境内溪河纵横交错,山高谷深林密。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创就了侗族独特的桥文化。在侗族地区,侗族人民为了跨越江河溪流,创造性地建造了各式各样的桥梁,如独木桥、石板桥、石拱桥,还有一种让世人都赞叹不已的风雨桥。  相似文献   

9.
湖南侗族同其它民族一样,有着自己丰富多彩的说唱文学,包括"刚锦"、"多锦"、"刚锦多锦"、"刚款"以及各类民间仪式中的说唱,它们是侗族文学和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但随着时代的演变,说唱文学的传承发生了新的变化。以说唱文学传统保留较好的通道县为例,对湖南侗族地区说唱文学的传承现状做田野调查,以期对侗族说唱文学的主要类型、基本特征以及传承保护等问题进行较深入的讨论。  相似文献   

10.
侗族人民,主要分布于湖南、贵州、广西三省(区)毗邻的广大地带。“侗族人人会唱歌”,年长的教歌,年轻的唱歌,年幼的学歌,代代相传,成为社会风习。民间传统的歌队组织,串乡走寨,以唱“侗族大歌”丽享盛名。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鼻音功能低下患儿鼻腔共鸣障碍的矫治训练的有效方法。实验对一名鼻音功能低下的听障儿童进行鼻腔共鸣障碍矫治训练,采用捏鼻试验监测患儿鼻音功能并且采用单一被试法对鼻腔共鸣障碍矫治前后的鼻流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以监测训练效果。经矫治后患儿捏鼻试验发鼻音时鼻翼两侧有明显振动感,矫治前后鼻流量值差异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1)。鼻腔共鸣法、增加鼻音训练对于鼻音功能低下有很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12.
侗族民间故事作为一种内心活动特征和行为方式,蕴含了独特的生态伦理观,反映了侗族人对待自然最基本的道德行为准则。侗族民间故事作为具有鲜明生态特征的民族文化,对我们今天的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云南省鼻蛭(Dinobdella ferox)分布概况的调查和标本采集,初步探明鼻蛭在昆明、楚雄、红河、思茅、西双版纳地区均有分布.实验室内用鼻蛭幼体分别对家兔、大白鼠、家鸽、牛蛙进行感染实验,结果表明:鸟类、两栖类不是鼻蛭的寄主,即使人为地进行感染,鼻蛭也不能正常生长;鼻蛭仅以哺乳动物为寄主,寄生于寄主鼻、咽腔内的鼻蛭生长迅速且呈递增趋势,在感染一个月内,蛭体重增加可达200余倍.鼻蛭的寄生会对其寄主造成严重危害,应加强对鼻蛭危害的重视,并对其分布、生活史及防治开展综合研究.  相似文献   

14.
侗族风雨桥     
侗族是我国55个少数民族之一,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湖北、广西四省(区)交界地区。境内溪河纵横交错,山高谷深林密。特殊的自然地理环境创就了侗族独特的桥文化。 在侗族地区,侗族人民为了跨越江河溪流,创造性地建造了各式各样的桥梁,如独木桥、石板桥、石拱桥,还有一种让世人都赞叹不已的风雨桥。风雨桥是侗族人民战胜大自然的伟大创造,其独特的造型与侗族鼓楼一起并称为人类“建筑艺术上的一种特别形式。”风雨桥建筑造型优美,气势恢弘,结构坚固,构思奇巧,技艺精湛,集木石建筑技艺之大成,既(下转封三)侗族风雨桥@龙耀宏…  相似文献   

15.
侗族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毗邻地区,大部分在贵州境内玉屏、黎平等地,一提到侗族,最著名的也许就是侗族大歌和侗家风雨楼了,其实侗家的民族节日也很有意思.各地的侗族大多要过春节,时间也是正月初一.有些地方在十月底或十一月初择日过侗年.四月八日或六月六日为祭牛节,节日时是不可以使用牛的.此外,还有抢花炮的花炮节,吃新米的吃新节,停止生产活动,以及各姓氏自己过的姓氏节及赶歌会、姑娘节、斗牛节等.这之中最好玩的莫过于花炮节.……  相似文献   

16.
通过古今中外对歌唱呼吸技巧的观点的综述,总结出呼吸在歌唱中的重要性,并对呼吸法的发展进行了述评,总结出鼻口腰腹式呼吸法,并说明了鼻口腰腹式呼吸法在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7.
侗族     
<正>侗族自称为“甘”,新中国成立后,统称为“侗族”。侗族主要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三省(区)交界地区,有自己的语言,过去没有文字,1958年创制了拉丁字母拼音文字方案。侗族人民喜食糯(nuo)米饭、侗粑(ba),爱吃酸  相似文献   

18.
侗乡和谐之宝——侗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分布在贵州、湖南、广西、湖北拥有多万人口的侗族,在其发展的历史进程中一直保持着“路不拾遗,夜不闭户”的和谐局面。而维系这一扣谐社会的主要规范就是侗款,侗款是侗族人人所遵守的一套特殊的行为规范和行政法规。  相似文献   

19.
利用轨迹思想解复数最值问题湖南湘潭大学子校付会理复数最值问题是近年来高考、会考及各地调研、模拟等试题中不可缺少的典型题型,其解法思路极为灵活,常用方法有图象法、三角法、参数法、性质法、代数法(见文[1]).本文介绍一种对解决某些复数最值问题颇为有效的...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鼻区外伤骨折形态的多排螺旋CT诊断价值.方法:对120例鼻区外伤患者同时行X线鼻骨侧位摄片和鼻骨水平位横断面螺旋CT扫描,显示单纯性鼻骨骨折40例,占33.33%;粉碎性鼻骨骨折22例,占18.33%;鼻区复合型骨折58例,占48.33%.同时CT还显示了鼻周软组织的损伤情况.结论:在鼻区外伤的影像学检查中,传统X线检查 只是简单初步的筛选方法,应将多排螺旋CT鼻区横断扫描作为必备的检查项目,两种检查方法互相补充对诊断鼻区骨折形态有很大的应用价值,多排螺旋CT扫描是确定鼻区骨折形态的最佳影像学检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