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中国现代作家情书是中国文坛上一道独特而亮丽的风景。它只属于那个特定的时代,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在中国文学史上,它以它独特的身姿,真实地反映着那个时代,反映着新旧文化交替时期中国文人沸腾的情感世界。这些情书,无论是对研究那个时代的文学,还是那个时代狂飙猛进的人文思潮,都极具价值。  相似文献   

2.
本文立足文学角度,通过长平之战诗词目录整理和诗词战争意象选择两个方面对长平之战进行研究,试图洞悉那个时代波澜壮阔的政治风云,深入探求文学精神的底蕴,从而探寻中国文学的脉源,使晋城地方文学焕发出现代生活的气息。  相似文献   

3.
陈乐华 《现代语文》2007,(12):123-124
现代教育越来越关注人的全面发展,其中,人的精神世界的构筑在培养具有完美人格的下一代的教育目标中显得尤为重要。在语文教育中,文学经典作为每个时代人文精神的最高体现,是造就下一代人优秀的精神品质的理想的文本选择。本文主要从人性的启蒙、智力的开发、情感的熏陶等方面来论述文学经典对青少年精神成长的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人类历经的每个时代都依靠着为之振奋的精神而生生不息,显然现下文学经典何以成为问题正遭受着人们的理性质疑,思考并回答这样的问题是颇有裨益的。可以借用符号学的理论来重新了解文学经典的生成。  相似文献   

5.
作家莫言在诺贝尔获奖大会上的讲话,原计划用10分钟,最后他却只用了两分钟.这位摘取文学桂冠的作家,太明白以少胜多的道理. 教学论文,我以为,也应该本着“短一些,再短一些”的精神来写.一来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都多样化了;二来每个作为读者的个体,阅读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相似文献   

6.
<正>每个时代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精神偶像。在不同时代的青春话语里,偶像的含义各不相同。在这些偶像身上,代表着那个时代的精神气质,闪烁着时代精神的光芒。"我的精神偶像是法国作家阿尔贝·加缪。"谈起心中的偶像,蒋方舟津津乐道,"他是名副其实的文学天才,35岁时就出版了我心目中最伟大的小说之一《鼠疫》,并且成为了最年轻的诺贝尔文学奖得主之一。在颁奖典礼上,他做了一场里程碑式的演讲——《艺  相似文献   

7.
毛泽东是一个博学且富有革新精神的乡村文化人,他改造中国的乌托邦蓝图中,其社会理想之一,就是把知识分子变成"新农民".中国知青运动,就是他这种革命思想的极端体现.他的时代,是一个幽闭的时代,这个时代的文学语境,呈现了一种大宅院的后花园状态,这个花园是建立在文化废墟传统废墟之上的.毛泽东时代的终结,也就意味着一个新的文学时代的开端.新中国的知青文学始终没有走出毛泽东时代的精神荫庇,前知青时期、知青时期以及后知青时期的文学,都不同程度地浸淫于毛泽东思想和主义之中.毛泽东既然影响了一个时代,自然也就深刻地不可改变地影响了一个时代的作家,包括一个时代的文学,从形式到内容--无处不在的文学精神和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8.
阿拉伯语文学史大致分为五个时期:贾希利叶时期,伊斯兰初期,伍麦叶时期,马穆鲁克时期,以及以1798年拿破仑攻破埃及为起点的现代时期。文学在每个时期都有不同的发展,因为每个时代的背景不同,每个时期的文学又都具有不同的特色。本文就简单介绍一下阿拉伯文学近代时期复兴学派的形成背景、代表人物以及该学派的代表观点。  相似文献   

9.
在集体主义与个人主义观念发生剧烈冲突的年代,作家的关注视角多指向当下的时代主流,《铁木前传》的问世丰富了那个年代的文学谱系,展示新颖的文学主题:在乡间这片广袤的土地上,每个人都有其自身独有的生活形态,无论是坚持时代的所谓正确方向,还是任性落后,都有其生活的土壤和发展的空间。  相似文献   

10.
作家莫言在诺贝尔获奖大会上的讲话,原计划用10分钟,最后他却只用了两分钟。这位摘取文学桂冠的作家,太明白以少胜多的道理。 教学论文,我以为,也应该本着"短一些,再短一些"的精神来写。一来现在是信息爆炸的时代,每个人获取信息的渠道和方式都多样化了;二来每个作为读者的个体,阅读的时间并不是很多。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70年代回归民族传统、乡土现实的社会思潮与文学思潮中,台湾新世代诗人开始崛起。在"文化中国"的精神向度上,新世代诗歌注重挖掘古典题材,让古典激活现代,使现代融于古典,重新诠释神话和历史,追求史诗品格,弘扬民族精神。同时,塑造古代圣贤形象并与之进行超越时空的心灵对话,表现出年轻一代知识分子传统的救世济民的理想情怀。  相似文献   

12.
独立富强始终是近代中国知识精英努力追求的目标 ,他们设计过种种方案并为之努力奋斗。而严复作为资产阶级启蒙思想家以其学贯中西的文化底蕴 ,把思考的对象定格在人的现代化建设方面。他对中国古典人文主义的批判、对西方近代人文主义的学习以及对近代人文精神的构建模式 ,启动了对近代人文精神的探索 ,开始了从古典人文精神向近代人文精神的转型。  相似文献   

13.
在对历史文化的古今联结及传承发展意义的深刻认知里 ,沈从文边城“古典”道德意识的美善表达渗透着现代社会伦理道德的合理性基础 ,其道德意义的“秩序和理性”在局限中显示了现代社会基本的最低与最高道德要求的联结。这种道德精神其实是成就现代社会文明的“种子”。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典舞身韵在基本功教学中的应用,体现了中国古典舞的本质特征。身韵展现了当今社会的风格,使我们的动作的风格和舞蹈的技巧很好地结合起来,成为了新的舞蹈模式。身韵不单单是体现了古典舞的特征,它主要是凝结着古典舞深刻的本质,那就是精、气、神,也包含着现代人的理解,它融入了当代社会的灵魂。希望它能进一步发扬光大,为舞蹈发展做出重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5.
一九二七年春,荣德生于无锡公益工商中学停办之后,创办了梅园豁然洞读书处,并确定了以家塾组织、学校教科,而参书院精神的办学方式,这是荣德生等人想要将中国古代书院的某些传统精神重新融入到现代学校教育中的一种尝试。这种尝试,既有着当时中国教育的整体发展变化作为它的背景,也是缘自于荣德生本人自兴办学校二十余年来自身的感受和反思。在"参书院精神"的办学理念下,所形成的具体的办学特色,一是在办学宗旨上,注重人格训练;二是在课程设置上,以国文为主;三是在教学方法上,于课堂讲授之外,注重培养学生个人读书、自我学习的习惯与能力。  相似文献   

16.
本文通过对湘西苗族接龙舞的由来、发展过程及其独特的表演过程进行详细阐述,挖掘与整理出其中所蕴含的文化精神,并赋予它新的内涵和现代人文精神。  相似文献   

17.
古代书院在我国教育史上有着重要意义并给当代教育留下了宝贵的精神遗产。从古代书院由盛至衰的流变以及独立、自由的精神特征等方面来探讨其对塑造现代大学精神的影响和启示。  相似文献   

18.
《意境》一书把传统的意境理论置于中华民族化大背景之下。对意境生成的化根基和思想渊源作了深层次的考辨,并贴近中国古典艺术实际把意境放在它所滋生的艺术土壤和艺美学意义上予以把握和描述,因而能博采众长又不类前说,得攻玉之石成发新之论,但意境研究的拓新价值更在于实现其理论的现代转换,以获得可言说的现代话语内涵。重构意境范畴,厘定意境蕴涵,拓展意境界面,并与现代阐释学、现象学、接受美学等实现理论精神的融通,是达成意境理论现代转换的必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随着历史时空的转换,相对于古典艺术和现代艺术,当代艺术呈现出一种新的时代精神:原创性的消失和非艺术或反艺术倾向的强调,并从社会学和哲学两个层面探讨了当代艺术发生这一精神变迁的文化意蕴。  相似文献   

20.
芸斋小说把古代小说发展中的实录精神与现当代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结合起来.强调尊重作者的观察、体验、思考,作者应以自己的学养、阅历及人道主义精神去接近事实,发现真相。孙犁的小说观念更接近于古代文言小说观念,同时又极大地吸收了现代小说的创作方法.形成了他独特的“芸斋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