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认知性存在体现了学生在课程论坛中通过交互积极建构意义的程度,直接反映学生的认知水平,是形成批判性思维的重要因素.但在我国网络教育实践中,课程论坛上的认知性存在水平较低,学生习惯独立学习,没有形成协作化的学习过程,讨论过程无结构.本文从认知性存在的角度分析了当前网络课程论坛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在线讨论教学的设计与实施策略,旨在帮助在线教师优化讨论主题设置,改进讨论教学的结构与流程,促进群体协作学习,提高网络课程论坛上认知性存在的水平,实现高阶认知和批判性思维培养的目标.  相似文献   

2.
网络课程论坛建设探索——基于建构主义理论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课程论坛在网络教育学生学习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论述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网络课程论坛建设中的运用,分析了目前网络课程论坛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提出了加强网络课程论坛环境建设、发挥教师主体作用、培养学生主动学习意识、加强协作学习、做好评价与总结等网络课程论坛建设的基本构想.  相似文献   

3.
在评价网络教学开展效果时,在线讨论进行的是否充分与深入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本文针对当前网络教学中如何设计有效的在线讨论问题,进行了理论分析,并以教育技术学硕士研究生的远程教育课程为例进行了在线讨论问题的设计。  相似文献   

4.
论坛、博客、微博、QQ空间等都是重要的网络社交载体,但各自的网页结构和语言风格又有差异.本文根据网络论坛的网页结构和数据特点,阐述了应用于话题检测的网络论坛数据处理的相关技术,包括文本预处理和特征选择技术.介绍了这些技术的发展现状和研究成果,论述了命名实体信息在论坛话题检测中的作用,讨论了论坛中时间信息的识别与规范化处理.  相似文献   

5.
随着网络教育的兴起,协作与交互在网络教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学习论坛作为网络课程中重要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学习者进行协作-9交互的重要工具。针对当前网络课程中学习论坛存在的问题,以教学设计论坛为例,阐述了在实践中运用ASP技术、ADO技术、ACCESS后台数据库等设计开发功能完善的学习论坛的过程,旨在改变当前学习论坛倍受冷落现状,使学习论坛真正成为网络教育中学习者有效的交流工具。  相似文献   

6.
本文介绍了与网络伦理教育定义相关的理论和研究,并且概括性地描述了一门研究生阶段的侧重网络伦理的心理学前提的课程。这门课的教学目标是帮助教师改善其学生对伦理实践的认识,并提高学生在在线活动中的道德水平。网络空间中的决策应考虑到网络心理、道德发展以及与伦理相关的问题例如在线身份和隐私。也讨论了该领域新兴的研究结果,包括主体在线身份和实体世界身份的紧密关联性。这些违背常理的研究结果证实了在线活动中的诚实伦理。另外,还涉及了这门网络伦理课程所涵盖的两个具有特殊心理学涵义的话题——在线隐私和在线伦理在师生讲授与学习网络空间里的符合伦理规范道德行为中发挥的作用。研究结果包括一名教师讲述学习这门课怎样帮助她教授其学生网络伦理。  相似文献   

7.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在线练习系统在中职课程教学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辅助作用,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效率及学生学习效果.基于开源的Moodle课程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在线练习系统的搭建.本文结合中职《中药鉴定技术》的课程特点及教学要求,详细阐述了基于Moodle平台的在线练习系统的设计开发,具体介绍了在线练习系统内容的建设方法.  相似文献   

8.
以网络程序设计课程为例,提出网络课程的设计理念,从功能结构、工作流程等方面进行网络课程的导航设计、论坛设计和在线测试设计,并总结设计的优点。  相似文献   

9.
田娜  周驿  严蓉 《教育技术导刊》2020,19(5):168-172
为深入挖掘和分析在线课程讨论区中的文本数据,有效识别出参与该课程学习者关注的话题,改进在线课程教学效果,通过对学习者讨论文本进行高频词汇分析,得到词云图,形成对学习者关注内容的整体认识;利用 LDA 话题模型对学习者的讨论文本数据进行话题挖掘,得到 9 个热点话题。实验结果表明,学习者在线讨论关注话题主要涉及 Python 语言编程基础知识、课程证书、作业测试、开发环境配置以及第三方库的安装等。利用 LDA 模型可以从大量课程讨论文本数据中有效识别出学习者关注话题,进而改进在线课程。  相似文献   

10.
在线课程通过对网络教学资源的整合,将专业知识的重点难点进行讲授,让学生随时随地利用电脑、手机收看,在协助课堂教学任务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以个人理财课程为案例,通过常用的在线教学视频制作工具的分析,探讨了在线课程视频的制作方法、过程和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