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随着这一理念在课堂教学中的逐渐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不断得以凸显,而教师"引导者与合作者"的身份应怎样体现成了我们需要重视的问题。笔者认为,在小学数学课堂中,教师应注重把握学生的思维脉搏,巧妙应对他们的各种表现。  相似文献   

2.
陈广东 《教书育人》2013,(10):35-36
新课程理念认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学活动是"教"与"学"之间的桥梁、媒介,是把两者有机联系起来的纽带。正是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才实现了教师面向学生的知识传授、能力提升和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培养。所以,科学、合理地安排数学教学活动,是决定课堂教学效果的关键。  相似文献   

3.
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使其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  相似文献   

4.
传统的数学教学活动主要是以教师为中心,备课、讲课主要考虑的是"我怎么讲学生才听得懂".而新课程理念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在课改的环境下,数学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如何当好"引导者"的角色?下面笔者谈谈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5.
唐凡 《考试周刊》2010,(54):101-101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数学教学活动应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相似文献   

6.
关爱学生是师德行为的情感基础,读懂学生是为人师表的方法之源。读懂学生,了解学生是教师岗位的基本功。要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我觉得作为一名数学教师,应该先学会读懂学生的心灵,为学生精心设计"好吃而又有营养"的数学课堂,点燃学生学习数学的激情,让学生打心眼里喜欢数学。一、读懂学生的学习基础教学活动要达到教师与学生水乳交融的状态,使学习  相似文献   

7.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这就要求教师必须要科学地确定教学活动的载体,有效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式,以此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综合素养,为实现有效教学搭建平台。一、在游戏中提高学习兴趣低年级学生好玩、好动、天真活泼,游戏式教学是他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教师可以把枯燥的数学游戏、竞赛活动巧  相似文献   

8.
1问题背景《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为《课标》)明确指出:"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数学教  相似文献   

9.
2011版《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苏科版教材以"生活和数学"、"活动及思考"为主线,注重引导学生"做"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发挥主导作用,充分利用教材中的五个"一"(即"读一  相似文献   

10.
正《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该如何依据教学活动的状况和情势,迅速地做出判断,有效地跟进引导,实现学生学与教师教的和谐统一,从而使课堂教学朝着积极有效的方向迈进呢?下面谈谈个人的几点思  相似文献   

11.
白祖勤 《广西教育》2013,(21):83-83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要扮演好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的角色,把课堂真正还给学生。笔者结合多年小学数学教学实践,就此问题谈谈自己的体会。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  相似文献   

12.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由此可见,在数学教学中,学生才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生的朋友,是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教师应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  相似文献   

13.
数学学习中,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直接影响着学习效果;衡量一堂课的成功与否,学生的主动参与程度是一项重要指标.教学活动中,教师要重视和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意识,营造民主、宽松的学习环境,创设适当的数学情境,激励学生提出数学问题.在"做数学"的实践活动中学习,指导学生自学与反思等,以增强学生学习的主动参与意识.  相似文献   

14.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指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的和富有个性的过程,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可见,数学学习是一种"过程",学生应参与多种数学活动,在体验、探索、合作中学习。  相似文献   

15.
<正>新课标中明确指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教师在组织课堂教学时应以学生为主体,巧设问题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鼓励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来,迸发出创新思维的火花。《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在数学教学活动中必须关注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个性特点。"因此,笔者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根据小学生"好奇心强""求胜欲旺"的个性特征,在提出问题上巧设"障碍"  相似文献   

16.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指出:数学教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真正落实"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值得每一位教师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17.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指出:"教学活动是师生积极参与、交往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有效的教学活动是学生学与教师教的统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这句话将2001年版的课标中的"数学学习"和"数学教学"两条合并成一条"教学活动",从整体上阐述了数学教学活动的特征,也给我们老师和学生进行了角色定位.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同时"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教学和因材施教",让学生亲身体验如何"做数学",如何实现数学的"再创造",感受数学的魅力.  相似文献   

18.
"导学"是教师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承担的重要任务。学生数学学习活动效能、数学学习技能素养等都需要教师通过形式多样、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进行"导学"。高中生数学学习技能与学科要求之间的不平衡性,要求数学教师应加强对高中生数学学习活动的指导和引导,实施有效教学策略,推进教学活动进程,保证学习成效。  相似文献   

19.
学生的"怎么学"决定着教师的"怎么教",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并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把课堂的时间、场所、机会等尽可能的让位给学生的学习.让学生在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时间与空间里,体验知识的再创造过程,感悟数学思想,积累数学活动经验,从而自主建构知识结构和经验世界,即教师的教必须转化为学生的学,教学的过程是教师通过组织、引导和激励,努力推动学生自主学习的过程.  相似文献   

20.
李祥毅 《教育艺术》2011,(12):38-39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所以,当学生需要思考、需要交流、需要消化时,教师应该耐心地等待,把课堂完全还给学生,让学生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