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从20世纪初至今,在我国前后掀起了两次"新图书馆运动".他们共同的目标就是实现中国图书馆事业完整意义上的现代化.图书馆现代化的基本内容包括价值观念上追求信息自由而公正地传播、管理手段上实现科学化人本化、技能方法上传统与现代的协调统一、服务方式的开放多元等方面的内容.两次"新图书馆运动"的萌发、产生和发展都基于社会需要现代化图书馆这一现实要求而展开.20世纪初的"新图书馆运动1.0"的功绩在于奠定了现代图书馆事业的基本格局;"新图书馆运动2.0"的功绩在于使现当代中国图书馆事业的价值观修复了长达百年的缺失.  相似文献   

2.
本文依据社会运动特别是建构社会运动理论,以有关重庆"钉子户"的大众媒介报道与评论为分析对象,描述并阐释了大众媒介在中国"新民权运动"中的社会动员作用。本文认为:转型中国的"新民权运动"具有"解放政治"与"生活政治"的双重诉求,兼具旧、新社会运动的特征,既要实现在国家制度层面从等级统治的传统政治中解放出来的目标,又包含从个体出发在现有制度框架内获得个人自主性的生活政治内涵。媒介的社会动员也因此包含了"认同政治"中的多样化内容,在动员的关键环节"集体认同感"、"集体行动框架"的建构中都体现了转型中国的特殊性,即由个体层面的私人性诉求转向国家制度变革层面的呼吁,并以此达成中国"新民权运动"的多重目标。  相似文献   

3.
"劫"法场惊动周恩来 1952年,为了巩固刚成立的新中国政权,全国各地都掀起了镇压反革命的政治运动,罪大恶极的反革命分子,被处以极刑.  相似文献   

4.
拆村,并居,进城上楼,一场规模浩大的"灭村运动"正席卷全国20多哥省市区,看着千百年厚重积淀的无数村庄,一夜之间便从中国广袤的土地上销声匿迹.  相似文献   

5.
杨树标 《浙江档案》1999,6(5):15-17
"五四运动"的纪念,在今年是第八十个年头了,似乎每年的纪念活动(逢十更突出)都要挖掘什么新的意义,寻找新的话题,这就不免使人们产生误解,好象中国历史上的这场运动留给我们后人的精神是游离的,是"万能"的.这是对"五四运动"的曲解.  相似文献   

6.
冰雪运动蓬勃发展,冰天雪地也正在成为金山银山.2021年冬天,在冬奥会的加持下,"冰雪热"席卷中国.实际上,自2015年北京成功取得冬奥会的举办权以来,国内滑雪产业已经开始升温,直至冬奥会的举办,冰雪经济迅速升温,成为近几年国内增长最快的运动产业,各路资本也闻风而至.  相似文献   

7.
张玲 《青年记者》2007,(20):29-29
近来,中国股市的火爆催生了大批股评博客,最为出名的是网易的"带头大哥777",短短几个月时间,点击率就近1700万,荣升"中国第一博"。今年7月,"带头大哥777"被警方以涉嫌利用网络非法经营投资业务为由刑拘,"股神"轰然倒塌,而这场轰轰烈烈的造星运动是怎样产生的?所谓的"草根"是如何成为意见领袖的呢?在此,试从广义文学文本角度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8.
在近代中国追求自由与民主的洪流中,学生运动是一股不可忽视的反帝反封建力量.清末光绪28年(1902年),上海的南洋公学(交通大学前身)曾爆发了一场振聋发聩的反封建专制斗争,导致二百多名学生自动集体退学,被当时的报界称为"此中国学生社会一大劈头之大纪念也".由于这场规模空前的退学风潮皆因一只小小的墨水瓶而起,所以在交大校史上有"墨水瓶事件"之称.  相似文献   

9.
孙玮 《新闻大学》2007,(3):140-148
本文以厦门PX项目的大众媒介报道为研究对象,重点分析在这场新近发生的环保运动中,大众媒介怎样通过定义"我们是谁"的问题,进行运动中的集体认同感建构,以探究大众媒介在当前中国新社会运动以及民主政治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10.
<正>1960年3月22日,毛泽东主席在中共鞍山市委报送的《关于工业战线上的技术革新和技术革命运动开展情况的报告》上批示:"鞍钢宪法在远东,在中国出现了","现在的这个报告,更加进步,不是马钢宪法那一套,而是创造了一个鞍钢宪法。""鞍钢宪法"倡导技术革新"鞍钢宪法"从名称上看与"马钢宪法"相对,主要  相似文献   

11.
谁来解剖"麻雀"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毛主席曾形象地把调查研究比作解剖"麻雀",而且身体力行写过许多生动的调查报告,如<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等.任何一篇都是原汁原味、血肉丰满、筋脉骨骼清楚,真是大手笔.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中国现代文学是从白话文学运动开始的,它是现代汉语的文学,语言形态的差异是区别现代文学与古代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从语言学和语言哲学的角度来研究"五四",就成了中国现代文学研究的一种新可能。高玉的博士学位论文《现代汉语与中国现代文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年6月出版),正是从语言学和  相似文献   

13.
叶俊 《青年记者》2022,(5):80-82
"报刊的有机运动"是马克思提出的重要观点.本文基于对马克思"报刊的有机运动"思想的解读,提出了"媒介的有机性"观点,并以此入手,从新闻传播、媒体融合、互联网生态三个角度剖析了当前互联网发展的有机性,从而揭示从"有机报刊"到"有机互联网"的规律性变化.  相似文献   

14.
"偶联""偶合""耦合"辨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笔者曾收到一篇题为<胫骨轴向旋转运动与膝关节屈伸运动耦联的实验研究>的稿件.这里的"耦联"是指2种运动形式的相互作用,显然用"耦联"是不合适的.在与作者沟通时我们发现作者对这2个词的词义有误解,这引发了我们对"偶联""耦合"及相关的"耦联""偶合"这4个词的兴趣,因而在此对它们作一辨析.  相似文献   

15.
在美国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场被认为具有"拯救美国"之功效的"揭发黑幕运动".对于这场由大众传媒唱主角的意义深远的社会改革运动,美国人编撰的新闻史均作了比较详细记载,而我们中国人编撰的几本有关"外国新闻事业史"的著作和教材,只有李彬的<全球新闻传播史>有所提及,他在论述普利策及其<世界报>同"社会大黑洞""进行不屈不饶地揭露与抗争"时说: "以后兴起的揭丑报道与揭丑记者,即所谓‘扒粪运动'与‘扒粪记者'也就源于此."[1]其他著作对此都没有提起过,仿佛美国新闻传播史上根本没有发生过这回事.  相似文献   

16.
日本发动的全面侵华战争和中国东部地区频繁的自然灾害导致了大规模的人口、工业、技术、党政机关内迁,促进了西部地区的近代化.本文将从人口素质、人口分布、人口年龄结构、人口成分等方面,对抗战时期的"两进运动"对西北地区的人口影响进行详细探究.  相似文献   

17.
一 在中国现代新闻思想史上,从张季鸾到储安平,有一条脉络明晰的思想线索,即他们身上的自由主义思想,也有学者称之为"报刊自由主义".自然,报刊自由主义思潮并不是自他们而始.张育仁先生就确认严复才是"中国自由主义运动的思想鼻祖",而胡伟希在他的<十字街头与塔>一书中,也认为"中国近代自由主义运动的真正开创者则是严复".[1]但是,我们也不能否认,张、储二人在报刊自由主义思潮历史中,扮演了重要而不可或缺的角色.  相似文献   

18.
妇女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创造者,可在旧时代的中国,妇女读书学习的机会是非常少的,直至晚清后期,中国女性才得以知识启蒙,知道男女平等的重要性,更有一代女侠秋瑾写有"身不得男儿列,心却比男儿烈"的诗句让后人动容.民国以后,中国女性受到国际社会女性革命运动的影响,开始逐渐觉醒,明确了"国民革命是妇女的唯一生路".  相似文献   

19.
"文件运动能否跳跃"的论证十分重要,因为它直接关系到档案是否可以编造的问题。笔者以为,文件运动是不能跳跃的,档案界指称的所谓的文件运动跳跃实例其实并不是文件运动的跳跃。  相似文献   

20.
论"新图书馆运动"的宣传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吴稌年 《图书馆》2007,(1):33-36
“新图书馆运动”是中国近代图书馆史上最值得研究的历史时间段,它是一个从中国藏书楼时代全面转化为中国近代图书馆的时间段,新图书馆运动的发动时期是十分困难的,是经过6年左右的宣传期后,才迎来了发展的高潮期。在新图书馆运动宣传期中的主要代表人物有沈祖荣、李大钊、戴志骞、杨昭心折、杜定友、刘国钧等先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