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STEM教育在培养学生适应未来挑战的关键能力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师资问题是制约各国STEM教育发展的重要要素之一。我国现阶段STEM教师具有跨学段、跨学科、多职业、非专任等特点,准确测评STEM教师能力尤为重要。根据STEM教师能力要素,构建STEM教师能力测评指标体系,设计STEM教师能力测评系统,并依据测评系统施测对STEM教师进行诊断和培训,促进基础教育中STEM教师专业发展,是有效推进STEM教育的基础和关键。  相似文献   

2.
STEM教师"应具备何种知识"问题的探讨是STEM教师发展基本理论构建的关键,在应然视角下,基于教师知识研究经验,突出STEM教师知识特点,初步形成了STEM教师知识框架.本研究借助德尔菲法进行两轮修正后,确定STEM教师知识的最终框架,其内容包括元认知知识、文化知识、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与实践性知识五类,其中本体性...  相似文献   

3.
美国借助STEM教师选择性认证制度有效解决了STEM教师短缺的困扰。它建立了完整的STEM教师认证标准体系,采用面向实践的长效考核机制,吸纳优秀STEM从业者进入教师队伍。经验分析表明,通过构建“教评一体”的认证培训体系、推行认证体系的州际联动、完成认证主体的责权改革以及实施认证绩效的循证评估等举措,能够从主体、结构、方法等层面保障STEM教师资格认证的质量,消解学界对选择性认证制度的质疑与批评。目前,我国STEM教育正面临着教师数量不足与教师能力不足的双重困境。破解之道在于构建科学高效的STEM教师资格认证体系,并着力完善STEM教师认证标准,加强STEM实践技能考核,建立STEM教师认证培训体系以及推进STEM认证绩效评估。  相似文献   

4.
《教师教育研究》2020,(6):76-83
本文以"四有"好老师为分析框架,对PISA 2015中国四省市数据进行循证研究,探究教师素养与学生STEM职业期望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城乡学生的STEM职业期望均与教师素养的关注个体维度存在显著相关;乡镇学生的STEM职业期望与教师素养的经师教书、爱岗敬业、教学研究、教师知识存在显著相关;城市学生的STEM职业期望与教师素养的人师育人、平等待生存在显著相关。相对于学生的家庭社会文化背景、父母职业和科学成绩,教师素养能够更为显著地预测学生的STEM职业期望,并且乡镇教师素养的教师知识和城市教师素养的人师育人对学生STEM职业期望有着积极的预测效果。本研究建议:应将情感教育作为工作基石,乡镇教师着力提高教学水平,城市教师强化STEM育人功能。  相似文献   

5.
英国中小学阶段的STEM教育旨在培养学生的兴趣,吸引学生在进入高等教育后选择与STEM学科相关的专业。为此,中小学STEM教师的培养对提高STEM教育水平起着关键作用,教师的数量和质量是STEM教育的基本保障。英国陆续颁布了一些招雇STEM教师的试点计划,在扩充STEM教师队伍方面主要以经济激励为主。在提高教师质量上,英国一些学术协会、民间团体等以多方参与的方式为STEM教师的职业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在对STEM教师队伍的数量及其专业发展问题讨论的同时,分析他们的培养方式和特点,可以为我国培养STEM教师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6.
毛刚  吴童  崔子恒 《电化教育研究》2021,42(11):107-113,128
当前,STEM教育实践正在兴起.一批优秀的学科教师开始走出教学舒适区,引领学校以及区域STEM教育发展.了解引领型STEM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专业能力构成和发展路径,可以为STEM教师专业发展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指导.对Z省6个区域10位优秀STEM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和文本分析后发现:教师性别和专业背景不是影响引领型STEM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学校类型及其所在区域对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体现在不同的能力维度上;引领型教师专业能力在解决真实STEM问题的过程中得到发展,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STEM教育理念在教师学习、实践与创新环节中的进入方式和作用方式各有差异,并影响教师发展路径的选择.最后,研究对STEM教师专业发展提出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7.
STEM教育是落实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重要举措,研究STEM教师知识结构,开展STEM教师知识测评,是持续、深入提升STEM教育质量的关键。为此,文章基于TPACK理论模型,通过文献研究、访谈和专家咨询进行STEM教师知识结构理论维度的构建与优化,并通过项目分析、因子分析和信效度检验等步骤,编制STEM教师知识测评量表。研究结果表明,量表具有良好的信效度;量表各题项内部一致性较好,符合拟合接受的标准;量表7个维度彼此之间是相互影响的关系。文章通过研究,期望为测量STEM教师知识水平和促进STEM教师专业成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STEM教育在国内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逐步由浅入深,对专业STEM教师的需求从“量”和“质”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文章以区域STEM教育发展对相关教师专业发展与教师培养的要求作为切入点,通过对所选地区已开展STEM教育的学校教师、管理者进行观察、访谈,收集真实的一手资料,梳理出STEM教育教师在专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与挑战。同时针对性地提出了促进STEM教师专业发展的意见与建议,为在职教师继续教育部门、培养STEM教师的教师教育体系设计者、STEM教育资源供给者以及STEM教育评价标准的制定者提供改革的参考依据与指引方向。  相似文献   

9.
STEM教育旨在通过跨学科整合的方式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和核心素养,以帮助学生形成主动适应未来学习和生活的能力.但在实际的教学中,由于种种客观原因,常以教师为主导,导致学生的主体意识不能有效发挥,课程的重要作用难以体现.文中基于STEM课堂,从创设贴合学生生活的真实情境、经历日渐完善的迭代设计、借以有序呈现的结构材料、参...  相似文献   

10.
学生评教是支持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方式,提升学生评教的效果可以为教师提供精准的教学反思素材与改进方向。敏捷理念在教育领域中强调高效响应并满足课堂与学生个性化、差异化需求,能够有效优化传统学生评教的弊端。首先,采用文献分析法梳理了传统学生评教在内容设计与实施方面的问题;其次,从理论层面归纳了敏捷理念在教育领域的定义与应用场域,并基于此提出了敏捷型学生评教这一概念;再次,以学生评教的现实问题为基础,阐述了敏捷型学生评教的创新内涵和特征定位;然后,从特征定位出发提出设计敏捷型评教应遵循工具题项适变、学生视角设问、题项与教师能力要素高度映射以及题项极简四项原则,基于上述设计原则,从准备、设计与实施三个阶段出发提出了敏捷型学生评教的设计与实施步骤;最后,研究认为,学生评教水平、教师数据素养和传统师生关系理念制约了敏捷型学生评教与课堂的深度整合,并从实际问题出发提出了应对之策。  相似文献   

11.
宋怡  祁宇  马宏佳 《中学教育》2020,17(5):22-33
本研究以小学科学教师为访谈对象,运用扎根理论研究方法,对小学科学教师视角下的STEM教学特征进行质性建构,以期为开展STEM教学提供可能的有效行动路径。通过对STEM教学理念、STEM教学模式、STEM教学评价以及STEM教学面临的挑战等方面的探查发现,小学科学教师认为STEM教育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和相关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STEM教学不一定要同时整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四个领域;教学内容应贴近实际生活,围绕某一个问题或项目展开,给学生充分的交流展示时间; STEM教学评价中及时性评价与延时性评价相结合,教师评价与学生互评相结合,评价维度涵纳学生创新思维、动手能力、合作交流、产品设计等; STEM教学目前面临的主要困难集中在政策推动、领导支持、教师共同体的建立、小班化教学、教师学科基础的提升等方面。改进我国STEM教学实践,可以采用下列措施:基于循证研究,制定STEM教学引领性文件;深化STEM教学理解,促进学生学科素养的发展;依托STEM教师共同体,搭建跨专业STEM教学平台以及推动专家与教师合作,开发本土化STEM课程资源。  相似文献   

12.
随着STEM教育在我国的兴起,从事STEM教学的教师数量短缺、教师素质欠佳成为备受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问题。美国STEM教师职前培养经过长期探索,已经具备比较成熟的培养体系,尤其是位于美国STEM教育顶尖地区的新泽西学院,创造了独特的STEM教师培养体系。通过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课程设计、教学实施、认证评估等五个方面剖析新泽西学院STEM教师的培养过程,发现培养计划多样、注重科学研究、强调跨学科学习、重视教学实践是其STEM教师培养的突出特点。这些发现对我国STEM教师培养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自STEM教育理念在中国落地生根以来,人们从关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学科的教与学,逐渐转向强调跨学科教学与学习。为了适应STEM教育的进一步发展,本研究进一步定义了整合学科的STEM教育。考虑STEM教育的下一发展阶段,从教育管理者到教师的各个角色,本文对STEM教育相关的理论和实践进行了探索,经历了从强调跨学科到强调整合学科的转变。研究得到以下结论:国内科技教育具有深厚的历史发展积淀,但STEM教育理念还只是初步国际化;教师对整合学科的STEM教育缺乏理解且学科教学知识亟待提升;教师专业发展相关研究重理论建构而轻落地实践;教师教育及专业发展支持体系不健全。最后,研究从政策制定、提升制定发展方案的可行性、优化教师培养策略、正视过程性困难与障碍等方面进行了决策探讨。  相似文献   

14.
当前,STEM教育已被不少国家作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提升国家综合国力的重要途径。STEM教育在土耳其经历了资优生培养—科学高中建立—STEM教育兴起几个发展阶段。土耳其STEM教育的特点是:重视政府与大学共建STEM教育中心、重视STEM专业教师培训、强调学生的实践性课程学习和实践能力提升、搭建国际国内多种互动交流平台。土耳其STEM教育的主要经验是:不仅加强政府与高校合作、构建一体化STEM教育框架,而且注重建设良好的STEM教育环境,积极开展STEM国际交流。  相似文献   

15.
区别于传统讲授式课堂,STEM课堂具有学科融合性、真实情境性、项目承载性,然而如何对其展开评价一直是个难题。作为循证评价的重要方式,课堂观察可为STEM教育质量评估提供可靠的教学实践证据与衡量标准。本文通过分析和比较国际典型的六套STEM课堂观察协议(RTOP、OTOP、UTOP、TDOP、COPUS、PORTAAL)发现:在构成要素上,各协议均体现了基于科学探究、先验知识、沟通合作、学科融合的教学方法,发展学生概念思维、批判思维、创新思维与元认知能力的认知目标,倡导自主、民主、互动的课堂文化氛围;在应用情境上,虽然所选协议能够从教学策略、课堂动态、师生互动等方面改善教学,但普遍存在观测学生学习行为不足、忽视技术作用、难以表征实践操作等问题。据此,本文基于探究共同体理论和TPACK框架将STEM课堂解构为教学存在、社会存在、技术存在三个维度,统摄STEM课堂观察的教师行为与学生行为,以学生为中心构建STEM课堂观察的L-PST双罗盘模型;基于评价设计、证据收集、评价实施三环节构建STEM课堂观察评价的三维矩阵,为教师和研究人员理解STEM课堂、选取适切的观察视角与评价工具、实施STEM...  相似文献   

16.
STEM教育源于美国,并在国际社会掀起教育改革的浪潮,我国的STEM教育研究正处于起步阶段。通过对STEM教育的内涵界定及其本土化进程研究,探讨其对我国教师教育在政府、高校、社会三个层面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7.
STEM教育因其跨学科、联结真实世界、育"全人"等特性,与当代教育之"全人"发展目标高度统一,逐渐为一线教师认同.游戏化对于STEM学习具有天然优势,运用游戏化方式开展STEM学习对于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价值.本研究采用基于设计的方法,依据"设计-制作-游戏"学习方法,采取STEM与游戏化融合策略,提出STEM游戏化学习设计框架DMP,经由为期三个月三轮的STEM游戏化学习活动实践,迭代检验与修正DMP框架,最终形成包括"两驱三环七步"的DMP设计框架.实践表明,经过迭代修正的DMP设计框架初见成效,学生对STEM游戏化学习活动过程满意,跨学科知识建构、问题解决与高阶思维等得到展显著发展,达成预期目标.本研究构建的DMP设计框架可以供STEM游戏化学习活动设计与实践参考.  相似文献   

18.
在STEM教育起步阶段,课程选择是教学实践的首要问题。通过文献分析发现,“国家或地方非营利性组织机构”提供的支持或指导型STEM课程、“第三方机构”提供的直接交付型STEM课程以及学校自主开发或与其它组织合作开发的校本开发型STEM课程构成了STEM课程可选择的三种类型。其中,兼具“学生发展立场-学校改革创新-教师专业实践”多重内涵的“校本开发型STEM课程”是办学主体实践智慧的凝结。国际上主要从教育决策、学校发展定位、教师专业发展、课程开发方法和策略等四个方面展开STEM课程校本开发的研究和实践。STEM课程校本开发的国际经验为我国STEM教育起步和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  相似文献   

19.
STEM教育本土化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一批优秀教师。研究这些教师在STEM教育实践中动机、认知和实践样态的转变,有助于我们理解STEM教师发展规律并引导更多教师转向STEM教育。研究采用扎根理论方法和Nvivo11软件,对Z省6市区10名优秀STEM教师访谈文本进行编码分析。研究发现,教师转向STEM教育具有鲜明的实践导向,呈现出探索、创新和扩散影响三个发展阶段。其中,发展动机、对STEM教育的认识、教学方式等方面会发生持续的深化调整;教师共同体、社会性要素、学校管理和体制机制等要素共同作用于教师发展过程;教师在各发展阶段对这些要素的关注存在差异。最后,研究对加快学科教师向STEM教育发展提出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20.
STEM教育理念自2007年开始引入我国至今已有十余年的时间,且经过十余年的发展,STEM教育理念在教育教学领域中的应用逐渐演变为“STEM+”教育、“STEM”教育.该教育理念强调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类领域的跨学科融合,基于STEM理念下的学科教学,有利于教师培养复合型STEM人才,符合现阶段国内新课改政策对学科人才培养所提出的要求.本文将STEM理念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作为研究背景,以初中学段数学学科中的几何图形教学内容为例,从融合可行性与融合优势、应用策略两个维度展开分析,旨在提升初级中学段数学学科“教”与“学”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