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整个20世纪,汉语音韵学研究领域内的许多研究都在自己的研究中创获了许多行之有效的科学研究方法,具有民族对音比较法就为近代汉语语音研究提供了很有启发的方法论尝试。民族对音比较法在汉语音韵学上具有独特的方法论价值,但也存在不足。  相似文献   

2.
宋代语音在汉语语音演变史上有着重要的作用,正处于汉语语音由中古音向近代语音系统转变的重要过渡阶段。研究宋代语音大多以韵书、韵图为材料,宋人的音释同样也是研究宋代语言的重要材料,它可以发掘出许多反映宋人实际语音的字音资料。北宋著名道教学者陈景元的《南华真经章句音义》、《上清大洞真经玉诀音义》等著作中有许多音注,对其进行研究,可以考察宋代的语音系统。  相似文献   

3.
郑艳华 《现代语文》2006,(8):127-128
"又音",有的称又读、又切、异读等,关于它的定义各家说法不一.本文指的是韵书或古书注释中同一字形具有两个或两个以上读音的情况.对于<广韵>又音问题,学者都着重在考察又音的起源、性质、原因和分类等,对又音所反映的音韵关系进行研究的甚少,而且一般都从声韵调的某个大类或某一条语音演变规律入手,又音是否更全面细致地表现语音变化呢?本文试从<广韵>入声卷所有又音入手来探索这个问题,从而收到窥一斑而见全貌的效果.同时,将又音与同是研究汉语语音史的材料"谐声""韵文"所反映的语音情况(即古韵30部)互相参证,看看又音是否反映了上古声韵等的发展演变情况,为正确衡量又音在语音史上的价值提供有力的证据.  相似文献   

4.
蒙古民族在同汉族交往的过程中从汉语中吸收了许多词汇。其中有些早期汉语借词在语音方面保留了中古汉语的某些语音特点.文中对保留中古汉语语音特点而且与现代汉语语音系统有较大差别的汉语借词,作了简要的描述。  相似文献   

5.
对音是音韵研究中的重要材料,利用它能解决音韵学上的一些难题,也要克服一些问题,如对音存在语音系统的对立、重在整体模仿等。  相似文献   

6.
人类语言起源于初民对于自我生活及周边事物的感知和模仿。不论是英语还是汉语,语音和语义之间都存在许多象似性,即:"义由音生"、"音近义通"。对比研究这种象似性符合认知语言学主张的体验认知观,不仅解释了英汉语词汇的意义和起源,而且探讨了英汉语中音义关系存在的共性。  相似文献   

7.
语言中语音和意义的联系的任意性是存在的.但是,语音和意义并不是杂乱无章的随意性结合.许多语言学教材,忽视了音与义联系的某些可供学习语言者利用的规律,不提音与义联系的一些必然因素.本文从汉语音义关系分析语音和意义的联系,从词的语音形式去推测其意义,有时是可行的.在汉语中,音节开头的声母和字义的联系是普遍存在的."因声求义"的学习方法应该推广.  相似文献   

8.
语音有声调的区别,这是汉语的一个显著特点。对声调的研究是传统的汉语音的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历代音韵学家曾利用各种语音材料对汉语声调进行了广泛深入的探讨,取得了很大成就。本文依据他们的研究成果,通过对杜甫一些押入声韵诗篇用韵情况的分析,谈谈我们对唐代入声演变情况的看法。  相似文献   

9.
<正>一、苦聪人汉语学习中的问题1.苦聪人汉语学习中的语音问题苦聪语言和当地汉族方言差别相当大,而当地的汉族方言和普通话又有差别,这使苦聪人学汉语更加困难。目前大多数苦聪学生上学前会先学些当地汉族方言才送到学校,也有少部分苦聪学生是来到学校后汉族方言和普通话同时接触。因此碰到了许多语音方面的问题。(1)无舌尖前音苦聪话里没有舌尖前元音"z、c、s",在学习汉语中苦聪人大多会把舌尖音读为舌间后音"zh、ch、sh"。  相似文献   

10.
利用<回回药方>的阿汉对音材料,构勒了元代汉语北方话影、云、以三母的语音情况,讨论了它的演变机制.  相似文献   

11.
汉语语音分两大音系:西北方音音系(简称秦洛方音)和东北方音音系(又称燕方音)。北京古属幽燕,由于临近北方少数民族,经常和不同民族的语言接触,和中原地区的本族语言关系疏远,使得燕方音(现代北京音的源头)得以快速发展,语音系统也较为简单,符合社会发展对语音的基本要求,到了元代,再加上政治的推动,遂使燕方音取代秦洛方音,成为汉民族共同语的标准音。  相似文献   

12.
初刊于1716年的《唐话纂要》被认为是日本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汉语教科书,书中使用日语片假名给汉字标注了读音,反映了当时的汉语实际口语音。这些标音对于汉语语音史的研究颇有意义。综合日语和汉语的语音特点及日本人对汉语语音的感知特点,详细讨论构拟相关韵母的理据和具体过程,并归纳《唐话纂要》的韵母系统。这一工作有助于加深对明清官话语音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世界各种语言本身的"素质"不同,形成诗节奏的方法也不相同,但其共通之处是:节奏是由同一类基本单位的不断重复、反复回旋形成的,这一基本单位即诗的基本节奏单元.汉语诗的节奏是顿歇节奏而非音步节奏,其基本节奏单元是音顿.由不同音顿向外发展构成音顿节奏体系、意顿节奏体系和行顿节奏体系.汉诗音顿节奏的特征是:其节奏点是音组间的顿歇,顿歇具有形式的多样性和音义双重性,顿歇显示了汉语语音的优越性.汉诗音顿节奏植基于汉语语音特征,确立汉诗是音顿节奏的观念,就能揭示古今汉诗音律的本质特征,新诗诸多复杂的音律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相似文献   

14.
《南宁皂角村土话语音》记录的是皂角村土话的语音,它所反映出来的与南宁白话同多异少的语音特点,再次引发了我们对桂南平话系属的思考。近年来平话系属之争似乎已经偃旗息鼓,但实际上并没有达成学界一致的共识。皂角村土话是南宁平话之一员,对其材料的收集整理无疑有助于广西平话的研究,而文章的刊发也有助于吸引更多的学者投身到广西汉语方言调查研究和广西平话的讨论中来。  相似文献   

15.
语音在经过韵律和节奏的人为处理后,可以把人心灵中有序的知性力量与生动的,创造性的想象力紧密地联系起来,因此,语音可以起到增饰语辞韵味和情趣的作用.利用声音来增饰语辞韵味和情趣的现象叫做音趣.恰当地利用汉语语音特有的一些美质,就可以生成丰富多彩的音趣.从对汉语声韵调的利用上看,音趣可分为韵律趣、节奏趣、表象趣和谐音趣;从汉字音形义的结合关系上看,又可分为同音异义趣和同字异音趣.  相似文献   

16.
音义互动是汉语组织的重要规律,既指音和义共同影响汉语的组织,又指音、义之间相互产生影响.在汉语实际应用中,音和义两方面都作用巨大,有时语音(或音韵)占上风,有时语义起主导作用,很难说哪一方更重要.表情达意是语言的主要功能,因此,即便是在语音(或音韵)对汉语组织起决定性作用的情况下,意义的传递仍然要得到保证.汉语语词的结构特点和语词运用的环境确保了语词在受到语音(或音韵)方面规律制约的情况下,意义的传递也不至于受到损失.  相似文献   

17.
汉语中多音多义字数量很多,情况很复杂。要掌握好多音多义字很不容易。遇到多音多义字,通常是查字典词典,根据上下文推断其音义。但不是任何情况下都可以这样做的。当前九年义务教育三年制初中语文第一册安排了“多音多义字”这一语文知识点,对初中生提出了学习多音多义字的要求。那么,语文教师应该怎样指导学生自己“学会学习”多音多义字呢?我们知道,汉字是表意文字,同意义有直接联系,同语音只是间接联系。汉字是世界上历史悠久的文字。古代汉语语音与现代汉语语音有着明显的差别。今音不同于古音,这是历史发展的结果。多音多义…  相似文献   

18.
高校建设过程中想要实现少数民族与汉族的紧密结合、和谐相处,语言上是否能够精准互动是关键.但在民族高校当中,多数少数民族的学生们更加偏向于与同民族的同学相处和交流,这使得部分少数民族学生的汉语能力始终无法提升,继而影响了高校团结教育的实际质量.对此,许多民族高校开始对少数民族学生进行汉语教学,并持续积极改进汉语教学体系,力求提升汉语教学的实用性和实效性.许多资深教师也开始将如何提升少数民族汉语学习质量作为课题展开研究,在一众研究中,"交流情境"一词的出现频率较高.  相似文献   

19.
《五经文字》中的音切材料是我们考求中唐时期汉语语音的重要依据。该书虽为官制,但在千余年的流布过程中,不可避免地衍生出一些手民之误。现存集成本、荟要本与四库本等基本能够反映《五经文字》的全貌。校勘其中10处讹误音切,简要辨析此10处文字异体及同音、同韵替代现象,可以发现字形相近是上述异常音切的主要致因。  相似文献   

20.
汉语声调是外国人学习汉语的难点之一,不同母语背景的人的声调难点也不尽相同。对阿拉伯语学生的汉语声调感知和发音的偏误规律的研究,有助于更好地了解他们的语音难点并有针对性地提高对外汉语语音教学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