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家庭与法     
我能不能与女儿脱离父女关系孩子私自买钢琴,我能退吗?我有一个16岁上初中的女儿,经常逃学、打架。今年初中刚毕业,又在外面交了不三不四的坏朋友,连高中也不想上了,我们怎么劝都不听。请问,对于这样的女儿,我可不可以不理睬她,通过法院与她脱离父女关系?浙江王敬仁王先生:你的女儿尚未满18周岁,属于未成年人。《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相似文献   

2.
最近,北京市12届人大常委会第8次会议表决通过了《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条例》。该法规对近几年未成年人保护中遇到的新问题作了具体规定。未成年人接触最多的就是家庭和学校,因此《条例》在家庭和学校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方面作了比较细致的规定。例如,第17条规定了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教育制止未成年子女或者其他未成年监护人的行为,包括“擅自夜不归宿”;“不满16周岁,未经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许可于22时以后外出”。另外,《条例》还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保证适龄子女或者其他被监护人接受九年制义务教育,不得让其中途退学。因…  相似文献   

3.
《家长》2004,(Z2)
家长偷看孩子的日记,算什么行为?如果告诉家长,这样做涉嫌违法,相信大多数人都会感到愕然。最近,深圳市政府公报公布了经市人大修改后的《深圳经济特区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办法》,该办法第10条明确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和人格尊  相似文献   

4.
说到权利问题,基本的依据是法律规范,在这一点上是没有讨论余地的,因为不如此即是违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章第三十条明确规定:“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第三十一条还具体规定:“对未成年人的信件,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隐匿、毁弃;除因追查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查院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检查,或者对无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的信件由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代为开拆外,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开拆。”法律条文如此明白地对未成年人的隐私权作出了规定,此乃禁止性规范,我们只能“有法…  相似文献   

5.
女童教育与法律保护崔建中党和国家一贯非常重视少年儿童尤其是女性少年儿童的家庭保护。1991年9月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八条明确指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  相似文献   

6.
第二章家庭保护第八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禁止溺婴、弃婴。  相似文献   

7.
《好同学》2003,(2)
家庭保护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依法履行对未成年人的监护职责和抚养义务,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人;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者有残疾的未成年人。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接受教育的权利.必须使适龄未成年人按照规定接受义务教育,不得使在校接受义务教育的未成年人辍学。  相似文献   

8.
你知道吗?     
《特区教育》2010,(10):45-45
在新华字典里“隐私”的解释是:不愿告人的或不愿公开的个人的事。 在国外,孩子碰到自己的信件、日记被父母偷看这种事,就报警,让警察来处理有此不良嗜好的父母。其实早在2004年,深圳就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隐私权和人格尊严,不得隐匿、拆阅或者废弃未成年人的信件,不得擅自查阅未成年人的日记。”被举报的违反规定的父母将受到相应的处分,甚至要追究法律责任。未成年人应该知道自己的权利,适当地运用法律来维权。  相似文献   

9.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十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对未成年人的法律教育负有直接责任。学校在对学生进行预防犯罪教育时,应当将计划告知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  相似文献   

10.
姓名年龄所在市一、到断口(正确的在口后括号内打V,错误的打x。每肠1分)1、未成年人是指未满十八周岁的公民。()2、未成年人的监护人就是未成年人的父母()3、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不得让不满十八周岁的未成年人脱离监护单独居住。()4、学校不得使未成年学生在危及人身安全、健康的校舍和其他教学设施中活动。()5、对未成年人的犯罪案件,法院应当组成少年法庭进行审理。()6、未成年人离家出走的,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及时查找,或者向公安机关请求帮助。()7、学平险属于团体保险。()8、投保学平险后不可以退保。()9、投保人本身…  相似文献   

11.
普法维权     
老师体罚学生违法求助:您好!我是某初中的学生,成绩一直不好,尤其是数学,每次都是倒数后几名。数学课上老师经常骂我,罚站,有时还用教鞭打我手心。同学们都嘲笑我。我很害怕上数学课。请问,老师的做法对吗?我该怎么办?解答: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第13条第2款规定:“学校应当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第15款规定:“学校、幼儿园的教职员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学生和儿童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有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毫无疑问,老师也…  相似文献   

12.
睦言 《家长》2013,(1):13-15
一、“拼养”在法律上的界定 我国法律把“监护”定义为一种权利,《民法通则》第18条第2款规定“监护人依法履行监护的权利,受法律保护”。实际上,监护权作为“权利”与普通民事权利不同,在很多情况下,权利可以转让或放弃,而义务不能转让或者放弃,监护人显然也不能随意放弃监护的权利。所以,监护是权利、义务和责任的融合。 根据《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  相似文献   

13.
第十四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应当教育未成年人不得有下列不良行为:(一)旷课、夜不归宿;(二)携带管制刀具;(三)打架斗殴、辱骂他人;(四)强行向他人索要财物;(五)偷窃、故意毁坏财物;(六)参与赌博或者变相赌博;(七)观看、收听色情、淫秽的音像制品、读物等;(八)进入法律、法规规定未成年人不适宜进入的营业性舞厅等场所;(九)其他严重违背社会公德的不良行为。第十七条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发现未成年人组织或者参加实施不良行为的团伙的,应当及时予以制止。发现该团伙有违法犯罪行…  相似文献   

14.
高敏 《教育》2006,(23)
案例法律链接①《宪法》第三十九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②《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三十条:“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披露未成年人的个人隐私。”③《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四十六条:“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被侵害人或者其监护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  相似文献   

15.
未成年人保护法第十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以健康的思想、品行和适当的方法教育未成年人,引导未成年人进行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预防和制止未成年人吸烟、酗酒、流浪以及聚赌、吸毒、卖淫。”  相似文献   

16.
今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这部新法将家庭教育由传统的“家事”上升为重要的“国事”,明确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负责实施家庭教育,国家和社会为家庭教育提供指导、支持和服务,从根本上明确了家庭、国家和社会在推进家庭教育落实方面各自应扮演的角色;划定了未成年人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的行为底线,不得因性别、身体状况、智力等歧视未成年人,不得实施家庭暴力,不得胁迫、引诱、教唆、纵容、利用未成年人从事违反法律法规和社会公德的活动。  相似文献   

17.
学校安全事故及纠纷的发生常常会引发出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谁是学生的监护人?近年来,未成年学生在校伤害事件中,学校是否是在校未成年学生的监护人,是否承担监护责任,已经成了判断学校是否承担赔偿责任,承担多大责任的焦点问题,甚至在法学理论和司法实践中也没有定论。然而,舆论和公众则倾向于学校理所当然地具有监护人的身份,甚至教师也认为学校和教师自己是学生的监护人。这种认识是否符合法律的本意而又合情合理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第16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  相似文献   

18.
随着监护人对被监护人责任、权利在法律上日益确定,我们有必要清楚地了解和掌握监护人对被监护人即未成年人应承担起哪些权利和义务。我国现行法律就监护人对被监护人权利义务的规定,主要体现在《婚姻法》第二十一条、第二十三条、第三十六条、第三十七条,如“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权利和义务”;“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民法通则》第十六条第1款也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  相似文献   

19.
没事的时候,我喜欢到我工作单位附近的幼儿园去玩,常常看到接送孩子的年轻父母训斥孩子:“哎呀!你怎么这么笨!人家××就比你聪明!”或者是:“谁打你了?人家为什么不打别的小朋友而打你呢?肯定是你不好!”……每当此时,我就仿佛看到了自己不愿回忆的童年生活。 我的父母是严于律己的人,对我们姐弟五人的管教也十分严格。无论是在单位还是在家  相似文献   

20.
我和前妻离婚后,5岁的女儿随前妻一起生活。去年年底,前妻因乘坐她哥哥的汽车发生交通事故丧生,交警部门认定她哥哥负事故全部责任。现在,前妻的娘家不愿意让我把孩子带过来抚养,也没有人向前妻的哥哥提起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请问我现在能不能把我女儿带过来抚养?另外,我能否以女儿的名义向前妻的哥哥提出交通事故民事损害赔偿请求?湖州王一舰王先生:《民法通则》第十六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是未成年人的监护人。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由下列人员中有监护能力的人担任监护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未成年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