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在数学教学中,选择恰当的数学素材,创设一个适合教学和学生发展需要的情境,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为了构建生动活泼、富有个性的数学课堂,许多老师把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当成数学教学的重头戏,"创设情境"成为我们小学数学课堂中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究竟如何来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呢?我结合实践谈谈自己的一些看法。一、从"生活化"到"数学化"《数学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要注重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和熟悉的生活情境出发,让孩子们在现实生活中学  相似文献   

2.
周晓甜 《成才之路》2020,(5):114-115
所谓"适境"课堂,就是指在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效率,提升学生数学核心素养。文章从创设猜测问题情境、生活问题情境、创设趣味问题情境、创设开放问题情境等方面,对构建"适境"课堂提高数学教学质量进行探究。  相似文献   

3.
数学情境"生活味"这一理念越来越受到教师的重视。但一些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却弄巧成拙,过多地联系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导致在数学课中失去了其数学的本质,丢失了"数学味",使"生活味"主宰了整个数学课堂。以平时数学课堂教学为例,先讲述了教师应如何调制数学教学情境的"生活味"以及如何保留数学教学情境的"数学味",最后有效地融合"数学味"与"生活味",创设出高效的教学情境,使数学课堂"韵味"十足。  相似文献   

4.
陈晨 《教育教学论坛》2011,(34):122-123
小学生的数学学习离不开情境,因而数学情境化设计在数学课程构建及教学中显示出其独特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课堂教学中,对同一问题的情境创设,根据数学问题的来源和应用环境,可以是多样化的、丰富的。然而,有些情境过于追求"游戏化"、"儿童化"、"故事化",从而显得"花哨",课堂看似活跃,却没有立足现实,失去数学的本质,偏离教学目标。因而,如何关注现实、凸显本质进行数学课堂情境创设,是深化课堂改革,提高教学质效的重要切入点。  相似文献   

5.
让学生在生动有趣的情境中学习数学是数学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之一。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数学课堂上创设情境的重要性已经成为广大数学教师的共识,并且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被广为应用。但是,在一些大大小小的公开教学中,有些教师为了体现这种理念,博取听课教师的好评,或者是对这一理念认识比较肤浅,为了情境而创设情境:在创设情境时只注意到情境的生动性、生活性、开放性,而不讲究数学情境的实效性、时效性、定向性、探究性,使得情境没有发挥其应有作用,而常常使数学课堂陷于"尴尬"之地,留下了一些遗憾,也引起了我深深的思考。  相似文献   

6.
数学是一门科学,也是一门艺术。在数学教学中,因教学时间和教学任务的矛盾,经常出现教师满堂灌的现象,课堂死气沉沉。这抑制了学生思维的发展,影响了学生能力的养成。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呢?一、创设恰当的问题情境恰当的问题情境能使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可激发起他们的求知欲与好奇心。因此,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以拉近学生与新知的距离,为学生的学习做好充分的铺垫。如,在教学"分数  相似文献   

7.
林文乐 《快乐阅读》2011,(6):105-107
问题情境已成为初中数学教学的一个焦点,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源泉。数学教学的情境创设要面对新课程改革,数学教学需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尊重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充分结合教学主题,创设生动有趣的又富有实效的课堂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富有激情地学习数学,提高课堂效率。  相似文献   

8.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提出"会用数学眼光观察世界,会用数学思维思考世界,会用数学语言表达世界"(以下简称"三会")。"三会"是数学核心素养的具体体现,高中数学课堂上践行"三会"要求,能够从根本上改变课堂学生面貌,唤醒学生的数学意识。一、情境创设要立足于唤醒学生的"求新"意识教学情境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营造的情感氛围。  相似文献   

9.
<正>"把课堂还给学生,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是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同时也是时代的迫切需要。但是数学是符号推理与运算的整合学科,本身决定了这门学科的抽象性。学生对抽象事物的理解往往比较费劲,那么如何让数学课堂真正"活"起来,根据平时的教学我觉得应做到以下几点:一、学习情境的创设在低年级,情境创设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情感,启迪思维,发展想象,开发智力,从而提高学习质量。情  相似文献   

10.
一、本真的数学课堂:"真实""真"和"实"是新课程对数学课堂回归本质的热切期盼,数学教学中教师应注意创设情境,揭示数学与现实生活之间的关联,追求真实的境界。(一)真实的"情境"在新课程标准的理念下,许多课堂的导入都是从情境进入。情境创设应符合客观现实,不能为教学的需要而假造情境。  相似文献   

11.
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被广泛运用于生活中解决各种问题。由于低年级的学生形象思维能力还比较弱,因此可以通过情境创设激活数学课堂。小学数学教师该如何创设情境呢?本文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以情境创设为切入点,最终实现"情境"的绿叶衬托"高效"的花朵。  相似文献   

12.
笔者曾多次参加省、市数学教学观摩,发现现在的数学课堂教学非常看重数学学习情境的创设,尤其是低年级的教学,情境创设得可谓“丰富动人”,有的课上情境、画面是一个接着一个,并且,有些背景图片动个不停等等,应该说这些情境的创设有利于学生注意力的集中,对促进学生的学习起到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有些学习情境的创设,却有意或无意地引发了学生的“遐想”,比如,有位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创设了一个“抓小偷”的情境,一节课中,学生都是在“抓小偷”中渡过的,在课堂结束的时候,由于学习情境的“巧妙”创设,教师也成了一个“小偷”。那么我们的课堂…  相似文献   

13.
作者结合教学实践与研究,得出:"教师的教学活动"和"学生的学习主动性"是影响数学课堂有效体验的两个重要因素。为此,本文着重阐述创设体验情境,从而提升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数学是将学生引入理性世界的极佳途径,是和哲学一样启人心智的学问。那么,如何在数学课堂上点燃学生的思维火花呢?下面结合自己教学"工程问题"的实践,谈一点一管之见。案例:(一)创设情境,孕伏问题。我在教学"工程问题"时,创设了下面情境:修一条3000米的公路,甲队单独修需要10天修完,  相似文献   

15.
尹健 《广西教育》2012,(9):72-72
"数学味"是指数学课堂体现数学的本质特点。怎样才能让我们的数学课堂凸显"数学味"呢?笔者觉得教师在设计教学环节时就需从数学本身出发,创设有效的数学学习情境,凸显数学本质和数学思维,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到数学特有的文化魅力。一、创设有效的学习情境,把握数学本质创设情境是将枯燥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形象生动,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  相似文献   

16.
上小学数学课,只要教师掌握方法与技巧,让数学课堂"活"起来,教师就会很轻松,学生就会很快乐。小学数学教学要紧贴生活,创设生活化氛围,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强烈兴趣。无论是多彩的数学活动还是有趣的教学环节,都是引导学生畅游数学的广袤海洋,探索数学世界无尽奥秘的灯塔。要让数学课堂"活"起来,就得让小学数学课堂生活化。一、把生活带进数学课堂在小学数学的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努力创设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氛围浓的气场。在扑面而来的生活  相似文献   

17.
建构小学数学和美高效课堂是提高学生数学能力的重要途径,在教学中,教师要创设情境,做好"和美高效课堂"的总导演。学生要动手实践,做好"和美高效课堂"的好演员。利用情感激励,师生共唱"和美高效课堂"的主旋律。  相似文献   

18.
创设教学情境,以景生情的教学方法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情景实践中认知小学数学理论知识,将理论应用在实际生活中,将数学理论与生活情景巧妙地结合起来,运用新媒体技术进行协助教学,与学生进行课堂的互动交流,创新新课改下的教学模式,营造课堂氛围,构建知识结构,提高学习效率。就"创设情境,以景生情"在小学数学课堂中的应用进行分析探究。  相似文献   

19.
创设情境是数学教学中常用的一种策略.一个好的教学情境或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欲望,给学生提供进行数学活动的机会,或有利于解决数学的抽象性和学生思维的具体形象性之间的矛盾.因此,许多数学教师都非常重视情境创设.然而,我们常看到一些教师辛辛苦苦创设的情境,却不能与教学过程有机融合,成为课堂的摆设.这是因为情境创设走入了误区.情境创设要避免走入误区,应忌“三偏离”.  相似文献   

20.
最近听了几节精彩的数学课,教师激情演绎、大气淡定,学生思维活跃、积极探索,让我感受颇深,原来数学课堂也可以如此感性灵动、充满理性.那么,如何在理性的数学课堂中,呈现符合学生感性的教学,既稳重又不失灵动,既灵动又不失数学味呢?下面,我想和大家一起谈谈这个话题. 一、感性暖场,理性渗透,自然"烹烩"课堂的数学味 《数学课程标准》提倡课堂教学要创设情境,有利于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丰富学生的学习方式,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此,教学设计时,教师不能为了创设情境而创设情境,情境创设需要渗透与本课相关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