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新世纪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理论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运用文献资料和分析讨论的方法,探讨了新《全国普通高等学校体育课程指导纲要》指导下的高校体育课程改革。高校应该成立体质监控与健康促进机构;设立体育与健康理论必修课;改革运动技能学习模式和考核标;住:鼓励成立高校大学生体育社团组织并正确引导其活动;采用多种教学模式促进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2.
高校冬季体育教学对促进大学生身体素质的全面发展,培养大学生形成健全的人格具有重要的意义。高校冬季体育中的滑冰课程教学实践表明,通过滑冰课程教学能有效地发展大学生的身体素质,促进其运动技能能力的提高,对建立乐观的情绪与积极健康的心理状态、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提高社会竞争意识、培养适应客观环境变化的能力,以及提升思想道德品质等综合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3.
高校体育教学与人的社会化问题的分祈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以高校体育教学的特点为视角 ,以体育社会学、教育学、体育学为切入点 ,运用文献综述、调查访问和逻辑分析等方法 ,论述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掌握生活技能、学习社会文化、培养社会角色以及形成大学生良好个性特征的作用 ,结果说明体育教学有助于促进人的社会化基本内容的掌握 ,同时体育教学群体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4.
王琳 《精武》2014,(4):70-71
啦啦操运动在高校的普及和发展,对促进与提高大学生素质起到不可替代作用,这项运动已成为高校最受欢迎课外体育活动之一。为了不断满足学生学习兴趣的需求,促进啦啦操体育课程在内蒙古高校中的健康和谐的发展,本文对啦啦操课程进入内蒙古高校的进行了相关的实验性研究,本文为啦啦操在内蒙古高校中的进一步发展提供理论借鉴。  相似文献   

5.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的功能日益完善,涉及到大学生的身体素质、心理素质、社会适应性等体育素质的诸多方面。大学生体育素质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是学生本位课程和社会本位课程相结合,以身体练习为基本手段,以个性发展和社会性发展为基点,全面增强大学生体育素质。对大学生体育素质教学设计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教学内容、考核方法等方面进行研究,为高校大学生体育素质教学设计的理论发展提供合理参考。  相似文献   

6.
通过教学实验法,研究体育隐蔽课程对大学生身体自尊的影响。结果发现:体育隐蔽课程对提高大学生的身体自我价值感、运动能力、身体状况和身体素质有显著性效果,且男生身体自尊水平显著性高于女生,说明体育隐蔽课程对促进大学生身体自尊有显著性作用。建议各高校大力开发体育隐蔽课程,调整体育课程结构,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7.
随着大学生个体生活环境、身心特点的变化,对待高校体育课程的价值需求以及体育运动内容需要不断创新与开发.从学习型社会视角对高校体育课程的功能及理念提出了具有开拓性与前瞻性的阐释,主要体现在:传播与发展体育文化的功能;促进大学生体育学习活动生活化的功能;强化提高大学生社会适应的功能.  相似文献   

8.
体育课程形成性考核成绩由平时体育课学习态度、平时体育技能、技术、体育理论、心理素质提高的权重组成。高职校体育课程教学形成性考核是以促进大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为核心,以考核大学生的学习态度与进步程度为标志,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以考核大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过程中的表现为中心,促进大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相似文献   

9.
人际交往能力是当今大学生必备的能力之一,这也是当代大学生在高校的一项"必修"课程。高校体育教学以它与其他课程不同的特点,能为大学生的交往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所以高校应该更加有效的利用这个平台,更好的促进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形成与发展,充分培养他们公平竞争的意识、团体合作的精神,并提供合宜的社会交际场所与机会。更好的发挥高校体育教学对大学生构建和谐人际关系的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终身体育理念与高校体育课程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促进高校体育课程改革的逐步深入,还可增强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进一步使大学生体育核心素养得到有效发展。本文从终身体育理念的内涵及作用入手,分析了高校网球课程教学现状,提出了终身体育下高校网球课程教学创新策略,希望可为高校网球教学工作者提供一些思路。  相似文献   

11.
普通高校篮球技术课逆序教学法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篮球课是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之一,由于教学内容多.学生基础差,教学时数少.如 何提高教学质量,一直是困扰广大体育教师的棘手问题。本文力图遵循篮球运动的内在 联系和学习技术的规律,区分重点技术和一般技术,提出从重点技术教学入手.强化应 用环节及能力培养,在运用中逐步发展一般技术的逆序教学法,并进行了积极的实验和 较深入的理论阐述。  相似文献   

12.
普通高校体育课程体系建设的综合研究与实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高校体育事业的蓬勃发展,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采用文献资料法、数据统计法、实验法、问卷调查法等研究方法,依据新《纲要》精神及实际情况,制定新的体育课程体系,对学生采用必修课、限定专选课和选修课相结合的形式。实践证明,在新的课程体系下,学生的专项技能、身体素质和对体育的认知水平得到明显提高,并有利于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锻炼习惯,有利于促进整个学校体育活动的开展。  相似文献   

13.
体育院校与普通院校大学生成就动机发展特点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心理测量法和问卷法 ,采用定量与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对体育院校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发展特点进行分析 ,并与普通院校大学生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体育院校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高于普通院校大学生成就动机水平 ;体育院校与普通院校男女大学生的成就动机得分不存在显著差异 ;影响体育院校与普通院校大学生成就动机的前两位因素是意志品质和社会就业压力。  相似文献   

14.
在对山东省普通高校在校的449名学生进行了体育课心理障碍调查研究,后发现,学生在体育课中存在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特别是一年级中的普修课显高于专项课,并就产生原因归纳出十方面主要因素。针对其心理障碍,提出了缓解与消除心理障碍的措施与方法,以使广大学生在校期间通过体育课身体素质、技术、技能得到进一步提高和发展,为终身体育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采用文献资料、比较、逻辑推理等方法,对中国、美国、日本、澳大利亚、英国和德国等10多所高校体育管理专业本科课程方案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显示:国内高校的培养目标追求全面,但难操作,注重培养理论知识;我国各高校开设的课程内容逐渐丰富,偏向大型化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比例日益合理,选修的比例有所上升;国内学生社会实践时间短且相对集中。以期借鉴国外成功的办学经验,完善我国普通高校体育管理专业的课程方案,为我国体育管理专业的建设和发展提供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6.
刘振忠  周静 《精武》2012,(21):55-56
本文采取访谈法、调查法、分析法等研究方法,对高等体育院校创新创业教育开展状况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创新创业教育在体育院校开展的即不普及,也不均衡,存在着观念认识不清、培训体系不健全和实践活动形式化等问题,制约与影响着创新创业教育的有效开展。结合体育院校实际,以提高大学生创业技能为教育目标,研究设计了"创业模拟课堂、实践教学培养、社团活动磨练和社会岗位实战"四位一体的创新创业教育实践体系,提出了具体的实训内容与操作模式,以期为体育院校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7.
拓展训练对大学生心理素质影响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锻炼态度量表》对高校体育课中引用拓展理念进行训练是否能有效地改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进行研究。实验结果表明:在高校体育课中,合理运用现有的资源与环境,采用专门设计的训练项目,让学生经历心理挑战锻炼的拓展训练能全面地提高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和社会适应能力。  相似文献   

18.
采用文献资料调研、问卷调查、教学实验和数理统计等方法,对湖南省5所普通高校体育院系学生的科研能力现状进行了调查与分析。结果显示:现阶段学生的科研能力较低;体育科研方法课程的教学手段单一;课程缺乏实践环节,学生的科研能力得不到充分培养。提出体育科研方法课程在教学内容、方法、考核上改革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从长春市高校培养大学生篮球裁判员的实际情况出发,采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对长春市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篮球裁判能力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长春市高校体育专业大学生对篮球裁判技能掌握得不好,高水平裁判员稀少。影响其发展的主要因素是:篮球裁判技能教学中,教学目标与教学内容的安排不合理,理论和实践脱轨,裁判临场实践机会少,对裁判法掌握不够娴熟,裁判员等级考核的机制不够完善。建议从社会需要和学生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学生社会实践能力,提高理论知识学习和完善考核制度,更好的促进大学篮球裁判技能的发展。  相似文献   

20.
精品课程《运动解剖学》教学模式构建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问卷调查法、文献分析法对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传统教学模式之弊端进行了分析,并以运动解剖学课程为突破口,提出了构建高校体育专业理论课程新教学模式(主动.探究.合作式教学模式)的理论指导思想、具体操作模式及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