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浅议教师的职业素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是知识的传授 ,也是人格的培养。因此 ,面对 2 1世纪的素质教育 ,教师需要更新知识结构 ,不仅要具备自我深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更需要提高自身的职业素养 ,完善自身的人格魅力。一、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 ,教书育人热爱学生 ,尊重学生 ,不仅是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感 ,也是教师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这一职业情感在学生身上的具体体现 ;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 ,也是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必备条件。教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热爱体现着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和信赖的感情。如果教师真正热爱自己的学生 ,关心他们 ,爱护他们 ,那么…  相似文献   

2.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高尚情感的体现,它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关爱体现在对学生的了解、关心、爱护、宽容、鼓励、尊重、信任等方面,它可以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职业教育尤其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相似文献   

3.
关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本要求,也是教师高尚情感的体现,它在教育的实施过程中起着极其重要的作用。教师的关爱体现在对学生的了解、关心、爱护、宽容、鼓励、尊重、信任等方面,它可以起到调动学生学习热情、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增强学生学习动力的作用。职业教育尤其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关爱。  相似文献   

4.
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对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已经普遍受到教师的重视,这不仅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新课程理念的体现,但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也存在一些误区。针对这些误区,需要教师创设和谐教学氛围,引导学生大胆提问,教学中突出重难点。  相似文献   

5.
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预设与生成是课堂教学的两翼,两者缺一不可。前者体现阅读主体对文本和知识的尊重,是一种显性的外露;后者体现教师对学生和课堂的尊重,是一种隐性的课堂文化。预设体现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而生成则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两者具有互补性。因此,正视课堂中的"生成",既有利于改进教师教学方式,又体现出学生学习的动态化和过程性特点,改善对学生  相似文献   

6.
课堂教学中体现对学生职业道德教育需要教师要从理论上认识,在思想上提高;课堂中融于职业道德教育是教师责任,也是大学生职业道德获得途径。  相似文献   

7.
徐洁芳 《考试周刊》2012,(19):130-130
高效课堂的主体是学生,“展示”是学生活动的体现,体现了他们自主学习的成果。展示过程是学生的活动,但需要教师的引领。学生活动开展情况的好坏是教师的课堂驾驭能力高低的体现。  相似文献   

8.
爱无处不在,爱像春风一样暖人心田,爱也是一种教育,是一名教师师德的高尚体现。教师工作是一项复杂、细致的工作,它更需要爱的呵护。作为教师要培养学生的优秀品质,要使学生学会做人,不仅仅需要教师的言传身教,更需要师生双方在态度、情感方面的影响。爱是教育的基础,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教师作为学生学习进步的组织者、引导者和教育者,学生健康成长  相似文献   

9.
作文是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能力,是学生认知水平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的综合体现。但学生普遍怕写作文,教师也普遍感觉作文难教。在新课标的要求下,如何进行开放而有效的作文教学,是每个语文教师都需要思考的问题。  相似文献   

10.
导学案是教师体现其教育、教学思想方法以及知识体系和能力培养的载体,是学生学习的路线图、指南针,是学生学习的起点,也代表着需要达到的目的地。导学案应体现以生为本,以学为出发点。一份好的导学  相似文献   

11.
把学校办成教师发展的摇篮,是“以人为本”思想的具体体现,也是对教师工作由关注结果到关注过程转变的一种体现。教师的工作是一个充满了创造的过程,教育过程中对知识的活化,对学生求知热情的点燃,对教育矛盾的化解,都需要教师创造性的劳动。因此,需要由教师来发展学校,引导教师成为研究型、反思型  相似文献   

12.
我国教育正在由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过渡,教育不仅是知识的传授,而且是人格的培养。面向21世纪的素质教育,没有高素质的教师不行,实施素质教育需要教师更新知识结构,具备自我深造和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更需要教师自身提高人文素质,树立高尚的职业品质和完善人格魅力。本文拟就教师职业素养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教师必须热爱学生、尊重学生、教书育人 热爱学生,不仅是教师高尚的道德情感,也是教师忠诚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这一职业情感在学生身上的具体体现;不仅是学生健康成长的需要,也是教师在教育事业中有所作为,有所成就的必备条件。  相似文献   

13.
只要有教学就必然会有考试,有考试就必然需要命题。命题绝不只是专家的事,它应当是教师基本功的重要组成部分。因为它关系到日常教学评价的准确度,关系到教师作业布置是否有效、对学生的思维训练是否得当。命题能力体现教师的专业水平,因为一份科学、有效的试题不仅体现教师对课标、教材的理解与把握能力,也体现教师对学生的研究深度、对学生学习的了解程度。作为一名教师,不仅要能够命题,  相似文献   

14.
《中国德育》2010,(10):30-32
对中小学生开展预防性和发展性相结合的心理健康教育,是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需要。随着心理健康教育在中小学的广泛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教师(简称心育教师)需要不断提高专业素质,心理健康教育教师专业化也逐渐成为教师专业化建设中极其重要的一部分。这既是时代发展和社会进步的体现,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发展的要求;也是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实现自我价值诉求的需要,  相似文献   

15.
预设与生成是课堂的重要组成部分。预设体现了教师的主导性,生成体现了学生的主体地位;预设体现了教学的计划性和封闭性,生成体现教学的动态性和开放性。课堂教学既需要预设,也需要生成,两者相辅相成。只有处理好预设与生成的关系,才能使课堂教学生动、有效。  相似文献   

16.
学生的创新思维发展是社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一种体现。对学生的创新在开始需要关注到各方面的培养。本文的重点是论述在初中数学教学过程中,教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措施,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相似文献   

17.
传统的评课标准,往往只看教师的教,而忽视学生的学。事实上教与学是一个统一体,共同体现教学成效,因此,既要注重教师的教,也要关注学生的学。一、五看教师教一看教育理念。需要坚持开放的大语文教学观,坚持与时俱进,以人为本,促进学生  相似文献   

18.
教师为谁而教? 教师当然为学生而教,学生是教学的中心。那么,教师仅仅为学生而教吗?倘若从对自己有好处来看,做教师需要自律,需要比常人更高的道德约束就变成了内在的要求。否则,如何体现“身高为范”?然而,在各学科的教育中,三十年经济改革的成果并没有体现。历史课本在这一段文本叙述中,依然是政府有限的经济政策,没有对价值冲突问题的任何介绍,也没有对个人道德重建的任何有益建议。  相似文献   

19.
探究性学习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终身学习能力和适应社会生活能力的十分重要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开展探究性学习,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教师本身不断更新教育理念、改进教学方式的体现和需要.  相似文献   

20.
学生的语文写作能力是学生语文综合知识的重要体现,也是学生内在思想境界、情感态度和文化素养的真实反映。加强学生的写作能力培养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教师需要运用科学的作文教学手段提高学生的写作技巧和写作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