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国口译释意理论认为口译程序中的表达阶段是口译的中心环节。在释意理论的视角下,译员用译语将原语信息再现时,等于是发表了一次公众演讲。和公众演讲一样,口译表达阶段包括语言的组织架构和有声语言的产出两部分。译员的语音素质、语言和副语言的组织等公众演讲技能对口译质量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口译课堂教学与学生课外活动中培养公众演讲技能,将会全面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口译能力。  相似文献   

2.
《大连大学学报》2017,(6):131-135
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释意理论是口译届经久不衰的重要理论,该理论认为翻译的目的应该为传递意思,亦即交际意义。口译并非基于译员对原讲话人语言的记忆,而是基于对原讲话人所传递的交际意义的把握,译员随后用目标语言对该交际意义进行重组。该理论把口译程序分为三个阶段:"理解"、"脱离原语言外壳"及"表达"。本文在释意理论的视域下,对高校学生汉英口译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进行调研总结,试找出影响学生口译水平的机制,分析各机制在释意理论中所谈到的三个阶段中的作用位置,并讨论如何让这些机制对学生的口译学习产生积极影响。  相似文献   

3.
作为释意理论的核心,“deverbalization”(脱离原语语言外壳)描述了在原语理解和译语再表达之间,“意义”脱离原语语言的过程。基于释意理论的观点,在口译这个多任务同时处理的认知活动中,译员需有效识别并重构处于不同情境中的翻译单位,摆脱原语的表层结构束缚,才能真正达到信息和意义的动态对等。因此,在口译教学中,情境建构教学模式日益受到关注和重视。  相似文献   

4.
随着全球化的不断推进,口译已经成为国际舞台上重要的活动之一,从联合国到欧盟,从国际贸易到信息交流等,都离不开口译。但由于口译具有即时性的特点,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往往面临巨大的挑战。本文旨在系统地介绍释意理论,并在释意理论的核心理念支持下,提出在释意理论关照下可行的口译培训策略。  相似文献   

5.
口译是复杂的信息处理过程,它具有自身独特的运行模式和内在规律。职业口译的特点决定了口译教学绝非单纯的语言教学,其本质实际是一种技能和思维的训练。译员的记忆负荷能力和信息传译能力,可通过信息“组块”、话语“释意”和语境“顺应”等训练方法来提高。  相似文献   

6.
释意理论认为口译程序中的表达阶段是口译的中心环节。意义的正确表达不仅要依靠对原语语言含义的理解,更需要译者的认知补充。译者的认知补充来源于通才知识储备,和话语篇章的环境,所以口译能力不仅包括语言能力,还包括百科知识和演讲能力。随着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开发,英语口译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释意理论的视角有助于探索出一条适合、促进辽宁经济发展的口译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7.
关于口译过程的研究比较普遍的是把口译分成理解与表达两个阶段。这样的口译过程分段,不利于译员对口译的认识与把握。意义建构理论下的口译过程研究,从口译过程的本质出发,将口译过程分成意义建构与意义制造两个阶段。意义是口译的核心。传统的口译理解与表达同样离不开意义,理解是对意义的理解,表达是对意义的表达。口译新的分段认为口译首先是译员在原语语言的激发下,结合情境和个人阅历进行的意义建构,然后再从目的语听众的角度出发结合情境及听者的阅历使用语言进行意义激发与制造。  相似文献   

8.
文章从释意学派的理论出发,分析口译过程中出现误译的主要原因及对策。释意理论将口译分为三个阶段:理解、脱离原语言外壳(deverbalisation)和重新表达。译者若在此三个环节中的任何一环做得不够的话,就有可能在实际的口译过程中出现误译的现象。故本文将释意理论与具体实例相结合,就产生误译的原因进行探讨并且提出相应的对策,以期抛砖引玉。  相似文献   

9.
以法国释意理论产生的背景极其提出的口译程序为导引,结合会议口译实例,论述了该口译程序三个环节有助于译员提高口译质量,更为重要的是为确立衡量口译质量的"忠实"和"对等"标准提供了依据。并且以维特根斯坦的语言观为主要的理论依据,对释意理论受到的质疑、批评做出回应,纠正了相关误读,以便为正确运用释意理论的原则和方法对口译质量进行评估扫清障碍。  相似文献   

10.
释意学派指出,口译语言转换过程实际上是"译意"的思维过程。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分析了释意学派理论在汉英口译中的应用,探讨了在汉英口译教学中培养学生"脱离原语外壳"、转换语言能力的策略。  相似文献   

11.
释意派理论与传统的语言学派翻译理论不同,它认为翻译是解释性的,它强调释意的准确性,而不苛求两种语言符号的对等。释意学派的理论非常注重对翻译过程的研究。传统的翻译理论大多把翻译的过程描述成为"理解与表达",但是释意理论认为翻译过程实际上包含三个阶段,即理解、脱离原语外壳、重新表达,并把它描述成三角形模式。释意理论对三角形模式的描述对口译实践具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尤其适用于解决一些口译中的难题,比方说文化负载词,成语典故比喻,古诗词以及烦言赘语和晦涩词句的口译等。  相似文献   

12.
巴黎释意学派,又称达意理论,是一个探讨口译与非文学文本笔译原理的重要学派。谈派理论认为,翻译的对象不是语言,而是借助语言表达的意义。释意学派理论的分析体系是建立在对口译实践的研究基础上的,其核心内容"脱离原语言外壳",使翻译的理论研究在内容和过程上都有突破性的进展;当从语言和文化的双重视角重新审视翻译时,对翻译本身和口译有了新的思考。本文从释意学派的理论特点出发,探讨了日语口译及日语口译中出现的问题。  相似文献   

13.
王妍 《海外英语》2012,(10):157-158
相比较传统的笔译而言,对口译的研究更为抽象。基于法国释意学派的观点,口译应当以交流为目的,以解释为原则。基于释意学派对口译过程的理解,该文提出了4点口译的策略,以更好地帮助译员在口译过程中完整、清晰地进行口译工作。  相似文献   

14.
本文主要讨论了释意理论在国际会议口译中的指导意义,并通过介绍国际会议口译的特点,指出了释意理论理解、脱离原语语言外壳、重新表达三个步骤对国际会议的指导作用,并分别举例说明了具体翻译策略和技巧,旨在为国际会议口译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5.
作为翻译的一种形式,口译在本质上是交际活动,也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行为。基于释意理论,可以从交际的角度审视口译译员的主体性:在口译这一特殊的交际活动中,译员不仅仅是信息传达者,而且是促进交际活动顺利进行的积极的参与者和协调者。口译交际中译员的主体作用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语言知识的再处理;文化语境的协调;现场气氛的调和。  相似文献   

16.
释意理论对口译教学的启示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法国释意派理论对口译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和促进作用:一是提高译员对原文的理解能力,二是改善口译的效果.口译的释意训练方法包括原语分析归纳、译入语表述、脱离原语语言外壳等技能训练.  相似文献   

17.
释意理论认为,口译过程中人的思维和意义的产生必须经历“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这一过程。在口译教学过程当中,充分的运用“脱离原语语言外壳”这一加工过程,能帮助改善学生的口译记忆能力。论文将从以下两个个方面阐述其在口译记忆教学过程中的运用:口译理解是基础,讲究记忆策略。  相似文献   

18.
释意理论强调口译过程中意义的传递,包括理解源语、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和译语表达三个过程.本文旨在探讨释意派理论对外交合古诗英译策略的影响,文章指出译员只有具备跨文化意识,对古诗的内涵加以充分解释,才能脱离语言外壳,真正做到意义的传达.  相似文献   

19.
释意学派创始人Danica Seleskovitch教授认为:口译过程包括源语理解/阐释、意义“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和目的语表达这三个步骤,它们构成了一个三角形的信息处理过程。本文追溯了释意学派口译模型形成的过程,认为:它的诞生展示了释意学派大胆的学术创新精神,加速了国际口译研究的认知心理学转向,并为后续口译信息处理模型的诞生提供了借鉴和参考;但是该模型对释意学派“脱离源语语言外壳假说”轻描淡写,对口译信息处理的具体路径和方式也避而不谈。基于此,文章根据认知心理学信息处理理论,认为口译的信息处理是由控制性与自动化加工联手、串行和并行处理配合、自上而下同自下而上的加工方式共同参与完成的。  相似文献   

20.
法国释意学派将口译程序概括为理解,脱离语言外壳和表达三个阶段,提出成功的翻译应该是语篇层次上的翻译,表现为源语和译语在整体交际意义上的等值。口译是一种跨文化交际活动,用释意理论来指导口译交际过程,对成功应对跨文化交际中的文化障碍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