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不分道跑项目的起跑线在弯道上(第一组起跑线和第二组起跑线),必须通过多步复杂的计算并采用科学合理的画线操作方法才能保证所有运动员到达终点所跑的距离相同。画线的方法有二种:一是渐开弧画线法;二是量点、连接画线法。  相似文献   

2.
最新《国际田联手册》中规定"在1000m、2000m、3000m、5000m和10000m的比赛中,如果运动员超过12人时,可将他们分成二组同时起跑.大约65%的运动员为第一组位于常规起跑线上,其余运动员为第二组,位于另一条划在外侧一半跑道上的弧形起跑线上,第二组运动员在外侧一半跑道上应跑至第一弯道终端.这条分开的弧形起跑线应使该组所有运动员跑的距离相等.制定这一规定的目的,我认为主要有两点:  相似文献   

3.
一、我国现行田径场变道分道线的划线方法与划线工具 田径场弯道分道线的划线方法,由理论上讲,应是以0点(0点为田径场场地圆心)为圆心,以36米加跑道宽为半径在曲段跑道上划出的各条弧线,即为弯道分道线。 但是,由于田径场场地跑道划线半径较长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部分农村学校仍然在使用碳渣跑道,每遇到重大检查或召开运动会,都要进行场地的划线工作。对此,笔者根据多年划线的经验,总结出一个快速、巧妙地划弯道的方法。该方法具有工具简单、易操作、误差小等特点,6个人可以在30分钟内把400米跑道的两个弯道准确地划出。以下即为该方法的介绍:  相似文献   

5.
3000米以上赛跑都是从弯道起跑(不分道起跑),为使对个运动员所跑的初段距离相等,《田径规则》要求,起跑线应是一条以弯道第一分道实跑线(离内突沿0.3米)为基园的渐开线。由于这条渐开线的基因是虚的,因此,在实际画线过程中,  相似文献   

6.
《体育教学》2007年第5期发表了江西省蒋凌勇老师的《三角形弯道划线器》一文,我对蒋老师所讲的划线器制作方法很感兴趣。因为我们学校是农村高中,操场是简易的土场地,尽管经常整修,许多地方还是高低不平,所以我深知划跑道这项工作的艰辛。读罢之后,我便在课下按照蒋老师所讲的制作方法制作了一个“A”字型弯道划线器。可在使用的时候,却出现了一点小问题,就是划过的两条线的个别地方,出现了不是很明显的不等距现象纠其原因,是在划线的时候,不好控制划线器的两脚与圆心处在同一条直线上。通过反复实践,我发现将蒋老师的弯道划线方法同我们原来常用的划线方法结合起来,然后稍加改动再来划线,划出的线就好多了,基本上达到了我们的要求,在此,我将我结合改动后的弯道划线方法拿过来同蒋老师以及各位同仁进行交流。  相似文献   

7.
针对直道弧形起跑线(抢道线)传统画法有失比赛的公平性,本介绍“渐开弧线”画法和切入差的计算方法。  相似文献   

8.
正由于抢道线的等半径画法不符合国际田联关于"对于每一名运动员选取的所允许的最短路线是一致的,并且不少于规定距离"的要求,故此方法已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渐开弧线画法"。切入差的计算方法也随之改变。一、抢道线的渐开弧线画法(以400米半圆式田径场为例)第一种方法(直接画法):1.从第三直曲段分界线与第1道测量线(亦称计算线或实跑线)的交点(以下称"交点A")起向前在第1道弯道测量线上固定一组大头针。大头针露出地面1.5厘米左右,相邻两颗大头针之间的距离约10厘米,交点A至最远的一颗大头针的弧线距离不少于4.20米(适用于弯道半径为36.50米的场地。其他半圆式田径场地应适当调整该距离。其调整的  相似文献   

9.
三千米以上赛跑都是从弯道起跑(不分跑道),为使每个运动员所跑的初段距离大致相等,起跑线是以弯道为基圆的渐开线。这条弧线就象绕在线轴上的丝线逐渐伸直拉开时,线头所描出的轨迹(图1)。直道交界线外侧 B 点,引切线至跑道曲段C 点,再从 C 点将钢尺紧贴跑道内缘拉到A 点,然后从 A 点开始将钢尺逐渐伸开向外画弧线,这样得到的渐开线 AD 就作为起跑线(图2)。  相似文献   

10.
最新《国际田联手册》对弯道上起跑的不分道跑项目的起跑线作了新的规定:“当运动员超过12人时,可将他们分为2组同时起跑,大约65%的运动员为第1组位于常规起跑线上,其余运动员为第2组,位于另一条划在外侧一半跑道上的弧形起跑线上,第2组运动员在外侧一半跑道上应跑至第一弯道终端。”〔注〕。有人问道:这个规定对运动员是否公允?另一条划在外侧一半跑道上的弧形起跑线该如何划? 要回答这个问题,首先应该说明:不分道跑的径赛项目,如果在弯道上起跑,其起跑线是圆的渐开线。根据渐开线原理可知,运动员不论在该线上的什么位置起跑,他们跑至里道切点的直线距离与里道运功员跑至该点的距离完全一样。过去习惯采用一条起跑线,即“常规起跑线”。它是以第1道实跑线为基圆的断开线。而“新规定”所说的另一条划在外侧一半跑  相似文献   

11.
对体育进行科学分类是体育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指出体育分类“三分法”的不足,建议采用“二分法”对体育进行分类,旨在明确体育的基本概念、进一步推动体育理论建设。  相似文献   

12.
新时期的三大改革对中国体育发展方式改革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马德浩  季浏 《体育科学》2011,31(5):14-19,26
在我国社会由生存型阶段向发展型阶段转变的新时期,以经济增长方式转型为主线的经济体制改革为体育发展方式的改革提供了物质基础,以适应社会公共需求转型为主线的社会体制改革为体育发展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外在趋动力,以政府转型为主线的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则为体育发展方式的改革提供了制度保障。正是基于此,中国体育发展方式的改革应该把满足人们群众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作为根本出发点,完成由粗放型发展向集约型发展的转变,完成由竞技体育优先发展向群众体育、竞技体育全面发展的转变,完成由依靠国家财政拨款带动发展向通过体制创新促进发展的转变。  相似文献   

13.
关于我国篮球运动发展出路的探讨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本文分析了我国篮球运动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国篮球运动发展的出路在于改革训练体制,走职业化道路。  相似文献   

14.
将自控式教学法运用于速滑教学之中,强调学生在学习技术动作过程中的主动性,旨在充分发挥学生创造思维和个性,以求探索提高体育教学质量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15.
运用3D技术对速度滑冰中频幅组合与步速关系进行了探讨,首次提出了在周期性项目中区分定点支撑方式与动态支撑方式的概念。分析得出.由低速向高速滑行时。在步频与步速关系中,动态支撑方式遵循定点支撑方式的变化规律;但在步长与步速关系中,动态支撑方式却有与定点支撑方式相反的结果。  相似文献   

16.
对众多的身高预测方法,根据其预测的原理和理论依据进行分类。对各类预测方法进行了初步的分析与评价,指出了不同预测法的适用范围。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有的预测方法已失去了原有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目前,健康居合方式文化活动在社区体育群体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就健康居合族的定义、内涵、特点进行了界定,结合城市社区体育组织形式的现状与不足,提出了健康居合方式对城市社区体育发展的促进作用,并探讨这种新的体育组织形式在我国城市社区体育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8.
李龙 《体育与科学》2012,33(1):35-39
本文在深度考察传统武术的当代历史语境基础上,探究传统武术的当代发展路径。研究认为,全球化时代和中国社会转型的新历史语境给传统武术带来了一系列问题域,破解这些问题域,需要为传统武术寻求新的发展路径。本研究依据传统武术在当代语境中的问题域,提出了"一体三翼"的传统武术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9.
1973-1984年,湖南省和湖北省出土了2 000年前的竹简《引书》《合阴阳》《天下至道谈》和帛画《导引图》。对于这些文物中的健康导引术的分类及命名思想的先行研究大多还不够深入。运用文献资料研究法对于这些导引式名称进行了分类对比研究。探明了西汉初期对导引式命名的哲学问题,找出了其特征及内在关系,同时也明确了汉代人创编健康导引术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20.
运用录像观察统计等研究方法,对第18届世界杯足球赛的64场比赛、共147个进球(淘汰赛中打平后互罚点球的进球不计),分别从进球时间、进球区域、进球前主要进攻方式3个方面做了系统的分析。力求以进球为切入点,探讨进球前的有效进攻方式。结果显示,在比赛临近结束的15min为进球的最高峰;进球区域主要集中在罚球区内的2、3区,其次为罚球区外的6、7区;主要进攻方式为运动战的边路传中战术,其次为中路直传空当战术;定位球战术中的前场任意球配合也是破门得分的有效进攻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