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21 毫秒
1.
朱彝尊为清初著名文人学者。本文从图书编纂这的角度研究他的学术贡献,阐述了他的图书编纂思想、史书编纂思想和方法、目录编纂思想和方法及图书编纂史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2.
胡适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体现于对档案文献价值的认识、档案史料收集、整理、鉴辨及编纂方法的运用等方面.正确看待胡适档案文献编纂思想,对今天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仍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3.
赵伟  张妍 《中国编辑》2018,(8):86-91
作为编辑家的孔子,其在我国编辑史上的贡献不仅体现在编纂教材"六经"上,更重要的是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编纂思想,如"信而好古"的编纂理念、"述而不作"的编纂原则、"多闻阙疑"的编纂风格、"排斥虚妄"的编纂态度。在整个编纂工作中,孔子都在践行着他的教材编纂思想。从孔子编纂实践中可以得出如下启示:编纂教材可以促进教育的广泛传播,编年体方法是史书编纂的首选方法,编纂典籍能保存历朝历代完整文化,编纂工作的导向要符合社会主旋律。以上方面,无疑会对当前及今后各类教材的编纂工作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元代近百年的档案文献编纂活动,在编纂成果、编纂方法、编纂思想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中,元代档案文献编纂与元代政治和史学的关系,元代档案文献编纂机构和人员、特点和成就,尤其值得关注。本文试对以上问题作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孔子的文献典籍编纂思想进行了比较详细的探讨和总结,分析了孔子编纂文献典籍的动因、思想、思想特点、显著成果和宝贵精神,阐述了其思想和精神对后世的深刻影响,指出了孔子不但是一位我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政治家和教育家,还是我国最早的一位文献学家。他编纂和整理文献典籍的思想和精神,是我国和世界文献学史上不可多得的艺术瑰宝。  相似文献   

6.
文章从一个学科概念的命名及演进角度,梳理了从唐代刘知几"制册章表书"到清代章学诚"比次之书"——对档案文献编纂成果概念或名称的认知从无到有、从具象到抽象的不断深化过程.档案学界公认章学诚是中国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思想的集大成者.刘知几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是章学诚系统、成熟、完整的档案文献编纂思想必不可少的基础.随着社会转型与信息技术的发展,档案馆服务受众由小众向大众转型,当代的档案文献编纂、编研成果必将呈现多样化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7.
司马光是我国古代著名的政治家、史学家及文献编纂家.司马光的文献编纂学思想体现其<资治通鉴>的主持编修实践,"研精极虑,穷竭所有",对整个编修工作进行了精心的设计和安排,尤其在史料的搜集、整理和编纂上,更有独到之处,其中包含着丰富的文献编纂学的思想.这对我们今天的文献编纂工作有着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册府元龟》作为宋代四大部书之一,深刻地体现着为政者宋真宗的图书编纂思想,即服务政治、章示后人的编纂原则,强调正统、剔除异端的编纂方针,取舍严谨、详略得当的编纂体例,勤奋负责、认真豁达的编纂态度。  相似文献   

9.
清朝时期的档案史料编纂管理,与我国历朝档案管理的工作成就是密不可分的。此类成就涵盖了档案史料编纂经验积累、档案史料编纂思想以及相关管理制度的完善等等,这些都给清朝档案史料编纂的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0.
曹喜琛是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开创者。他的一生为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学、中国档案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其学术思想更是档案学界的宝贵财富。本文从他深度发掘古代档案文献编纂思想、完善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学科体系、反恩我国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经验教训、推广档案文献编纂学专业知识、划分新中国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发展阶段五个方面总结曹喜琛在档案文献编纂领域的贡献,谨以缅怀曹老先生。  相似文献   

11.
《刘向文献编纂研究》在前人的研究基础上,对刘向于西汉成帝时期开展的皇家文献整理活动重新审视,全面探讨其从事文献编纂活动的全过程.全书以刘向文献编纂活动、编纂思想、学术贡献及文化传承角度为切入点,提出其在整理官方藏书时采用的"校雠+编纂"模式;回望历史,以西汉政治史和学术史为背景,重新审视刘向在文献编纂工作中表露的儒学思想和济世情怀;系统总结了刘向在开启"定本时代"与构建古文献学科方面的贡献,彰显刘向在中国古代图书制度史、学科史方面的历史地位.  相似文献   

12.
荀悦是我国历史上对编纂有独特见解的历史学家,他在历史编纂方法和思想上多有建树。荀悦的历史编纂成就主要体现在《汉纪》的撰述上,他仿效《左传》的体例,对班固的《汉书》加以改变而成的编年体西汉史,集中体现了荀悦深刻的历史编纂思想,是中国封建史学传之于后世的宝贵思想遗产。  相似文献   

13.
孔子是史料整理和档案文献编纂的伟大实践者,他所编纂的《尚书》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从中体现了其档案文献编纂思想:要高度重视档案文件及其编纂,档案文献编纂要有明确的目的和意图、要坚持"述而不作"原则以及选材要精当、编排要科学。具有开拓和奠基意义,值得我们在今天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中借鉴和学习。  相似文献   

14.
清朝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专制王朝,也是我国专制统治发展的最高峰.在清代,档案文献编纂工作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强化和发展.本文以清代档案文献编纂为视角,对清代档案文献编纂思想的主要内容展开研究,总结其中的思想精华以及存在的缺陷,为我国的档案文献编纂工作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制度建设、类型创新、思想理论的总结、经世致用精神以及私家档案文献编纂的兴起等方面对唐代档案文献编纂的历史成就及其时代特征做了概要性的论述。本文认为唐代档案文献编纂在古代档案文献编纂发展历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承前启后的意义,对宋代乃至元明清各朝档案文献编纂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本文以档案编纂思想产生的本源及其特点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通过深刻认识其产生规律,为加强我国档案编纂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我国档案编纂工作水平,促进我国档案编纂工作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7.
曹红英 《兰台世界》2011,(11):41-42
本文以档案编纂思想产生的本源及其特点为研究对象,目的在于通过深刻认识其产生规律,为加强我国档案编纂工作提供理论依据,从而提高我国档案编纂工作水平,促进我国档案编纂工作发展和完善。  相似文献   

18.
随着西方目录学思想的传入,原有书本式目录的编纂形式已经不能适应目录学发展的客观需要。因此,清末民初目录出现了卡片式、活页式、表格式等新的编纂形式。这些编纂形式的变化又是与近代以来藏书文化的新气象密切相关的。  相似文献   

19.
综观吕叔湘先生主编的词典及其在各种场合中关于辞书的一些言论,可将其辞书编纂思想概括为“以读者为中心的问题意识”,他主张主编应时时考虑:想编的辞书准备面向什么样的读者,要为读者编纂什么样的辞书,怎样编纂才能满足读者的需要.因此,吕叔湘先生的辞书编纂思想对每一位辞书编纂者,甚至报刊主编的工作都是有指导意义的.  相似文献   

20.
司马迁的《史记》是一部档案文献学研究的开疆辟域之作,对后世影响深远。从《史记》看,司马迁档案文献编纂学思想主要体现在档案文献的搜集整理、编纂原则、编纂体例及辨伪精神等方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