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舆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舆论和谐的程度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和谐的程度。正确引导社会舆论,积极营造维护稳定的和谐舆论氛围,对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2.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舆论和谐的程度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和谐的程度。新闻宣传媒体,要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就必须正确认识和处理引导过程中的一些辩证关系。  相似文献   

3.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和谐的舆论环境支持;没有新闻舆论的和谐,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和谐舆论环境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辅相成。和谐舆论环境的建设就是要为和谐社会理性造势.以积极的、建设性形态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和谐舆论的营造,应更多体现民本思想,更多地追求人性化和理性化,而不是背离客观规律和新闻规律的情绪化与狂热化的虚张声势。  相似文献   

4.
王勇 《河北广播》2007,(1):45-47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氛围,和谐的舆论氛围要靠和谐的声音营造。如果说和谐社会是一个蕴涵特定价值诉求的社会存在空间,那么和谐的舆论氛围就是其中孕育和维系生命的水、空气和土壤,而和谐的声音就是这水和空气的本源,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条件和因素。  相似文献   

5.
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着媒体(或叫主流)、口头(或叫群众)两个舆论场。这两个舆论场或是交叉,或是相向,或是部分迭合,或是趋于一致,不同的形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舆论环境是否和谐。当两个舆论场迭合度加大,以至近乎迭合,社会舆论环境就相对和谐,反之,当错误思潮形成舆论场,在它的诱导煸动下,就可能出现上访、械斗、静坐、上街游行等过激行为,出现群体性事件,造成思想混乱,甚至产生社会动荡现象,扰乱社会稳定。因此,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是构建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舆论环境不和谐,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就不可能实现。  相似文献   

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和谐的舆论支持。没有新闻舆论的和谐,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和谐舆论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辅相成。和谐舆论的根本取向在于以积极的、建设性的舆论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贴近实际,和谐舆论的本质呈现和谐的新闻舆论首先要求贴近实际、贴近生活、  相似文献   

7.
党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中,肩负着积极营造和谐舆论的社会责任与历史使命,以和谐的舆论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党报发挥的作用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刘云山在《宣传思想工作要积极营造和谐舆论环境》一文中谈到:"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舆论的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条件,舆论作用的程度反映和影响着社会和谐的程度。"党报如何用"和谐舆论"的理念引导舆论?近年来,  相似文献   

9.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营造一个和谐的舆论环境。而和谐的舆论环境,正是组成和谐社会的重要元素和主要内容,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前提条件和思想保障。社会舆论的和谐程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和影响着整个社会的和谐程度。作为引领社会舆论的报纸、广播、电视和互联网等新闻媒体,正在将营造顾全大局、珍视团结、维护稳定的和谐舆论环境,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并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10.
构建和谐社会的舆论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社会和谐离不开舆论和谐,缺乏舆论和谐的社会不可能是真正的和谐社会。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历史进程中,舆论和谐既是把握和判断社会和谐的表征,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本途径。把握舆论和谐的规律,正确处理舆论和谐与社会和谐的辩证关系,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使命。  相似文献   

11.
和谐舆论的三大标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营造一个和谐的舆论环境。作为引领社会舆论的新闻媒体,正在将推动和谐社会的构建当作自己的神圣职责。笔认为,新闻媒体营造和谐舆论环境,应有三大标志。  相似文献   

12.
沈东珍 《青年记者》2006,(22):52-53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党报作为主流媒体,要为和谐社会构建提供有力的舆论支持,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新闻评论是党报的灵魂和旗帜,是反映和影响社会舆论、帮助受众开辟认识真理道路的有效载体,理应在引领和谐舆论宣传方面发挥主导作用。《日照日报》重视发挥评论的导向作用,贯彻“三贴近”的原则,发挥靠近基层的优势,立足本地实际,把握社会动态,通过社论、评论员章及《港城论坛》等栏目,对当前具有新闻价值的社会、政治、经济、化现象,对具有普遍意义的重大事件和思想倾向,进行及时的、有说服力的评论,从而引导舆论,影响社会,营造和谐的舆论氛围。  相似文献   

13.
马方 《出版视野》2007,(2):19-21
党在十六届六中全会上作出了《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目标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对媒体及其舆论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笔者搜集有关资料。围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从责任传媒、和谐舆论定位入手,分析舆论宣传的现状。提出了打造责任传媒、营造和谐舆论的几点粗浅看法。  相似文献   

14.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党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的全局出发提出的一项重大任务。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一部分,新闻事业在这一时代大潮中,也担负着新的使命和责任——为构建和谐社会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舆论和谐,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社会和谐水平的基本指数,也可以在很大程度上促进社会和谐的水平。  相似文献   

15.
构建和谐舆论的障碍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文 《新闻前哨》2006,(8):31-3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既是一个长期的系统工程,同时也是需要社会各界和全员参与的互动工程。新闻传媒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不仅关系密切,而且作用重大。按照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目标和要求,需要在全社会形成良好的政治、经济、化、法治、生态等各个方面的环境,包括和谐的舆论环境。构建和谐社会,必须高度重视舆论工作,努力营造与和谐社会目标相适应的良好的舆论环境,实现新闻舆论的和谐。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离不开和谐的舆论环境支持;没有新闻舆论的和谐,社会和谐就无从谈起;社会主义和谐舆论环境的建设与和谐社会的构建相辅相成。和谐舆论环境的构建就是要为和谐社会理性造势,以积极的、建设性形态为建设和谐社会服务。和谐舆论的营造,应更多体现民本思想,更多地追求人性化和理性化,而不是背离客观规律和新闻规律的情绪化与狂热化的虚张声势。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关键在于处理好五个元素。一、主题的贴近性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既是新闻规律的本质要求,也是践行科学发展观的实际需要。因此报道选题立意必须观点正确、主题…  相似文献   

17.
和谐社会离不开和谐的舆论,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需要先进典型引导。大力宣传先进典型,对弘扬正气,推动社会发展进步具有重要意义。先进典型人物是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是主流价值观的代表,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辛勤建设和忠诚维护。他们以自己的先锋模范作用,促进社会的和谐进步,把共产党员的先进性体现在维护人民利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之中。先进典型是时代的守望,是旗帜,是标杆,是榜样,新闻媒体应满腔热忱地发现和宣传各行各业的先进典型人物,多侧面多角度地展示我们民族和人民的英雄业绩、优秀品格和精神风貌。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营造和谐的舆论环境。  相似文献   

18.
和谐的新闻舆论环境,就是舆论与人民、舆论与社会、舆论与发展、舆论与稳定之间的关系,是协调的、宽松的、健康向上的、鼓舞大众的。作为县级电视新闻媒体,应以营造和谐新闻舆论环境为己任,当好党、政府和人民的耳目喉舌。对于县级新闻工作者来说,营造和谐舆论环境也是我们的目标追求,是职责所在。  相似文献   

19.
《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新闻媒体要增强社会责任感,宣传党的主张,弘扬社会正气,通达社情民意。引导社会热点,疏导公众情绪,搞好舆论监督。”这就要求新闻媒体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服务和谐社会建设。 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是党交给新闻媒体的重大政治任务,也是新闻媒体发展壮大的紧迫现实问题。新形势下的新闻宣传工作如何坚持正确导向,做大做强主流舆论,引领社会舆论?如何落实“三贴近”。坚持“三深入”,进一步增强吸引力感染力?如何把握好时机、节奏、力度,加强对社会热点的有效引导?等等,这些,都需要新闻媒体深入思考,勇于探索,不断改进创新。 前不久,省委宣传部在杭州召开了全省新闻单位总编台长学习研讨会,就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精神,营造和谐舆论环境,提高舆论引导能力问题展开研讨交流。从本期起,本刊开设“提高舆论引导能力”专栏,为新闻界同行提供一个交流的平台,欢迎新闻从业人员、专家、学者赐稿。  相似文献   

20.
和谐舆论的本质特征并不是异口同声、众口一词.社会公众舆论中的不和谐因素往往呈现为复杂的状况,和谐因素与不和谐因素同在是舆论形态的常态。和谐媒体应当特别强调媒体的责任感、权威性和诚信度,而这三个方面都与媒体公信力密不可分。从这个角度上说。构建和谐媒体的首要任务是要提升媒体公信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