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朱熹(1130—1200年)是中国历史上著名思想家之一。他在哲学上发展了二程(程颢、程颐)关于理气关系的学说,集理学之大成,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的理学体系。尽管朱熹也强调形而上的“理”与形而下的“气”不可相离,认为“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无元气之理”,但实际上,朱熹还是把理看作是宇宙的主体,认为理在气先、天地万物是沿着理──气──物的顺序演变而成的:“未有天地之先,毕竟是先有理”①,“才有此理,便有此气;天下万物万化,何者不出于此理”②。也就是说,“理”不是万物的抽象,而是存在于万物之前的…  相似文献   

2.
贾耿 《文教资料》2021,(2):69-79
“无极生太极”与“无中生有”是同一个哲学概念,太极是“有生于无”的有形者。无极是暗物质(无),为宇宙的本原,太极是明物质(有),为天地的本原。“无极而太极”是宇宙的生成论,“太极生两仪”是天地的生成论。宇宙是由无极(无形)和太极(有形)组成的宇空,是“有无相生”“虚实共存”的太虚。太虚是“无极生太极”的时空场所,太极是先天四太产生的“无极之真,二五之精”,是能够化生天地万物的“天地之专精”,是“道之为物……其中有精,其精甚真,其中有信”的先天之精。太极即太一,太一即太阳,太阳是四太创世的果实,《说文》的“太阳之精”就是先天之精、“天地之专精”,谓之“天精”。精是天地万物一切的根源,精就是根,根就是本,本就是心,心就是主宰,太阳就是根源而主宰的心,是《周易》的“天地之心”。天心以天精为体,以谷神为用,精化为气,气化为神,神来自于精、来自于心,精神就是心神,所以心为“精神之所舍”而为“五脏六腑之大主”,是生命之根源。  相似文献   

3.
朱熹和陆九渊各自都分别建立了哲学思想体系。在哲学本体论上,以天理为本,这是朱陆双方的共同点。但是,朱熹以心外之理为最高本体,强调理是世界的本源。而陆九渊则认为天地万物之理在我心中,强调以心为本体,心即是宇宙本原。在哲学方法论上,陆九渊以尊德性为宗,即“先立乎其大者”为宗旨,提倡简易工夫。而朱熹却是尊德性与道问学二者兼顾,同时并进。朱熹为学主格物穷理,陆九渊重发明本心。朱陆方法论上的认识差异,是由于他们哲学本体论的不同所致。  相似文献   

4.
孟子说,理“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明理便可“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这两段话的大致意思是,“理”不难求,只患不去探求,“明理”可知是非善恶。我们的先人关于“理”的著书论说,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和可贵的思想教育借鉴。在盛世的今天,在教育理念不断探求和发展的新时期,在思想教育的园地里,我们探求的“明理”教育通俗地说,就是使学生“明白道理,事理”的教育。从本质上说,我们的“理”既有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即“凡事必以理”,“理存高远,心纳天地”,也有适应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时代内容,即我们的“明理”…  相似文献   

5.
孟子说,理“若大路然,岂难知哉?人病不求耳?”明理便可“知美之恶,知恶之美,然后能知美恶”。这两段话的大致意思是,“理”不难求,只患不去探求,“明理”可知是非善恶。我们的先人关于“理”的著书论说,给后人留下了丰富的精神遗产和可贵的思想教育借鉴。在盛世的今天,在教育理念不断探求和发展的新时期,在思想教育的园地里,我们探求的“明理”教育通俗地说,就是使学生“明白道理,事理”的教育。从本质上说,我们的“理”既有传统文化中的精华,即“凡事必以理”,“理存高远,心纳天地”,也有适应社会主义发展需要的时代内容,即我们的“明理”创新教育是为社会主义祖国培养政治思想合格的人才,“理”的起点是社会主义祖国的需要。  相似文献   

6.
宋明理学具有道德论与宇宙观相结合的特征,它的“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道德境界其实也是一种审美境界,理学的“乐”范畴则标志着对这种本体境界的感受与体认,标志着理学道德境界审美化的理论完成,理学的文艺美学思想则明显具有以理抑情的特征.宋明理学把道德境界审美化,使“境界”由艺术而走向了人生与生活,这或许才是理学美学对中国美学的贡献所在.  相似文献   

7.
薛瑄号敬轩,是明代程朱学派的主要代表。黄宗羲《明儒学案》称其“悃愊无华,恪守宋人矩矱”,事实上在理气学说方面,薛瑄已提出对于程朱观点的修正意见,并非完全“恪守矩矱”了。朱熹虽然也讲“天下未有无理之气,亦未有无气之理”,但又说:“然必欲推其所从来,则须先有是理”;“然理形而上者,气形而下者,自行而上  相似文献   

8.
宋明理学是新儒学,仁集中体现了宋明理学的这一特征——既是对孔孟思想的继承,又是创新:如果说宋明理学家对仁的重视秉持了孔孟的思想旨趣的话,那么,对仁者与天地万物为一体的诠释则体现了有别于孔孟的新认识。在对仁的诠释和论证中,宋明理学家一面强调仁与爱密切相关,一面将仁界定为“爱之理”,在爱、恕、公的相互作用中臻于仁的与天地万物为一体,同时强调仁之一体中的差等和厚薄,最终将基于宇宙秩序的一体而等差贯彻到社会秩序和家庭秩序之中。  相似文献   

9.
道宁是北宋末年临济宗著名禅僧,他的禅法思想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提出了现实世界本原之相的“实际”理论,认为现实世界是一个活生生的、自然而无为、清净而不染、浑融而莫辨的完全原初的真实的世界;二是在“实际”理论的基础上进一步开示了达于实相之理的“慈悲”精神,指出了通向世界绵密处生命真实性所在的根本途径与方法,在中外禅宗史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0.
易学是相似思维的本原,其“与天地相似,故不违”、“以天地准,故能弥纶天地之道”的根本理论,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育教学理论开启基本思路。易学有四层要义,即“不易”、“变易”、“简易”和“交易”。我们可以将易学思维融入教育理念,来建构相似教学模式。  相似文献   

11.
朱熹建立了庞大的客观唯心主义的一元论体系。他以“理在气先”回答世界本原问题,实际上是把儒家的伦理道德作为宇宙的最高本体。他以“理一分殊”与“物无无对”说明本原与存在、一与多的关系。他以“天命之性”与“气质之性”、“道心”与“人心”、“天理”与“人欲”解释人的本性、人的思想意识、人的行为,提出一套系统的封建社会伦理道德思想。他以“格物致知”阐述其认识论和方法论。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其思想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巨大,所以探析他的哲学思想对剖析中国传统思想很有意义。  相似文献   

12.
《文心雕龙·原道》通过文与道关系的论述 ,表现了刘勰鲜明的人文观 :“文本于道”的本原论、“与道并生”的形成论、人乃“天地之心”的主体论和“文法自然”的创作论 ,给我们昭示了人文本原及其发展的规律。并启示我们 :文学创作只有遵循其规律 ,崇尚自然之美 ,展现自然之趣 ,摹写自然之态 ,穷究自然之理 ,文学才会有生命力。  相似文献   

13.
朱熹哲学生态观(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朱熹对“理”有多种解释,其核心则是自然之生理,即存在与价值的统一。天地以生物为心,而人得之以为仁心,由此建立了天人合一论。“格物致知”的根本目的是实现仁的自觉,以爱心对待万物,公而仁,仁而以天地万物为一体。这是深层次的整体论的生态哲学。  相似文献   

14.
书笺恩仇录     
其实,看武侠、爱武侠,并无害处,就看你是怎么“用”武侠。“用”得对就利己利人,无敌天下。“用”得不对就如同“走火入魔”害己害人,为天地所不客。“授人以渔,而非鱼”,金庸先生深知此理,他早巳将为人之道、为事之法,天地变化之律,万物生长之事隐于其小说中,至于能从中领悟多少、汲取几何,就看诸君之悟性。  相似文献   

15.
本文认为,学界关于庄子所谓“道是无情”的误读,缺乏全面理解庄子哲学的语言逻辑基础,因此,合理地阐释庄子“有无之情”论,当属正确理解庄子哲学的一项任务。就正题而言,庄子认为“道”是“有情”的,具体表现为创生天地,这是一种形上本体论的逻辑设定;就反题而言,庄子认为“人”是“无情”的,是因为必须批判人世间的殉物观念;就合题而言,庄子认为“有无之情”的内在整合,是人在天地万物之中敞开生命境界的一种方法。文章的结论是:庄子“有无之情”论是关于本体世界,人为世界和天地世界的综合判断和陈述,目的是完善人格的本位力量。  相似文献   

16.
柳宗元从元气本体论出发,否定了天命鬼神的存在,批判了种种有神论和迷信观念,系统地阐述了他的无神论思想,提出了许多精辟的见解。但同时在他的思想中又存在着迷信、推崇佛教学说的方面。柳宗元思想中的这个矛盾,引起了对它评价的歧异:有人认为是唯物主义无神论,有人认为是唯心主义有神论。柳宗元的思想为什么会存在这个矛盾?它究竟是唯物主义无神论还是唯心主义有神论?弄清楚这些问题,无疑是很必要的。 (一) 柳宗元的无神论思想涉及的方面比较广,但首先是以他在自然观方面的唯物主义思想作出发点的。柳宗元认为,物质世界的本原是元气,由元气运动而产生天地万物,造成了复杂,多样的自然界,没有什么造物主。屈原在《天问》中提出天“孰初作之”,柳宗元回答说:“无营以成”,“无功无作”(《天对》)。天地万物形成前,没有什么造物主存在,“惟元气存”。元气经过“吁炎吹冷”的作用,阴阳“交错而功”,“冥凝玄厘”,形成天地(《天对》)。元气运动变化产生天地万物的过程也完全是不受任何意志支配、掌握的,  相似文献   

17.
驳论,就是驳斥错误、片面或有害的观点。有些同学写驳论文也知道驳论点、驳论据和驳论证,但是往往说不了几句话,议论深入不下去。关键原因在于不能击中要害,不能准确地深刻地揭示对方的荒谬之处。因为反面观点是以“非理”来支撑的,所谓“非理”就是不合常理或不合情理,即不合真理。驳论不破“非理”便失之肤浅,就不能达到反驳的目的。先看下面一篇驳论:  相似文献   

18.
老子的“道”是混成于天地之先的“自在存在”,它影影绰绰,似不能被完全认识,却在天地万物中又无处不在。而“道”最根本的德性便是“不争”,这种不争之德是引导万物向善的根本;“上善”应该是“不争”的,“不争”方能自然而然、长生久视,这是一种自然的、天人合一的美。  相似文献   

19.
《新理学》中“理”的观点是冯友兰新理学体系的核心及基础,从内容和方法上看,冯先生对理的论述不仅体现了对宋明理学的扬弃,而且体现了与西方哲学的结合。在内容上。本文论述了冯友兰对宋明理学中的“理”的继承和发展,以及如何与西方柏拉图的“理念观”和新实在论相结合。同时,本文也对冯先生正负方法的运用上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20.
中国教育历史悠久,是世界上学校教育制度产生最早的国家之一,也是最早把教育现象作为独立研究对象的国家之一。我国古代的一些思想家、教育家,总结了他们长期教育活动的经验,留下了宝贵的教育思想遗产,在他们的言论或论著中,处处闪射着创新教育的萌芽。   一、重视不断创新,不断创造   早在 2000多年前,老子在《道德经》中就指出:“天地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这句话显示出创造过程中有无相生的道理,可以说,创新的本质就是“有无相生”。《周易·系辞下》又云:“天地之大德曰生。”在这里“生”,乃是说“世界”并非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