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活动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教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节约用水”。活动目的:1.通过调查水价、自己和学校每月的用水量及水龙头的数量,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收集、整理数据及统计的方法;2.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测量、计算水龙头的滴水速度,培养  相似文献   

2.
活动内容: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教学第十二册第三单元“节约用水”。活动目的:1.通过调查水价、自己和学校每月的用水量及水龙头的数量,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收集、整理数据及统计的方法;2.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测量、计算水龙头的滴水速度,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3.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使学生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获得成功的体验;4.让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并进行“节约用水”、“爱护水资源”的环保思想教育。活动准备:1.让学生自愿组合成4人小组,合理分工,并选出小组长;2.教师交待调查、搜集有关信息时应注意的事项,学生准备一些测量工具(如量筒、水桶、钟表、各种秤、计算器等);3.小组成员明确活动的意义、怎样活动及注意事项。活动过程:一、组织学生调查、搜集有关信息教师安排各小组成员调查水价、自己家和学校每月的用水量及水龙头的数量,并将调查结果记录下表。每月用水量(吨)摇单价(元)摇水龙头数量(个)自己家学校二、组织学生参加测量活动以小组为单位观察日常生活中有哪些浪费水资源的现象,选择身边的浪费水资源的现象进行测量,如漏水的水龙头的滴水速度,常流水的水龙头的流水速度等。1.小组讨论测量方法,设计测量方案教...  相似文献   

3.
1.让学生通过调查家庭和学校每月的用水量及水龙头的数量和水价等情况,使学生进一步学会搜集、整理数据及统计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一、填空题。1郾53×()=53÷()=53-()=()+23=12郾如果把5千克看作“1”,那么12千克应为()。如果把4米看作23,那么6米应为(),8米应为()。3郾一个坏了的水龙头每小时滴水110杯,5小时滴水()杯,()小时滴水25杯。4郾在□内填上“>”或“<”。(1)b×32=98b□98(2)c÷12=45c□455郾一张CD碟片的圆周长是37郾68厘米,直径是()厘米。6郾长江全长约6400千米,黄河比长江约短12郾5%,黄河全长约()千米。7郾一个圆形花坛的直径20米,在花坛的周围每隔1郾57米插一面彩旗,一共要插()面彩旗。8郾把下面排列的39个分数相乘,所得的积是()。12,23,34,45,56……363…  相似文献   

5.
一、学习背景粮食是人类生存的最主要的食物,也是人们生活的主要资源。让学生从小了解我国资源情况非常重要,特别对于习惯“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独生子女,应从小懂得珍惜资源,关心社会、关心人类的可持续发展。二、目标设计(一)教养目标1郾通过活动使学生认识粮食是人类生存的主要资源。2郾让学生了解市面上粮食食品的品种及价钱,从中发现“粮食合理搭配,有利身体健康”。3郾使学生了解几种大米制成的广州特色美食。4郾让学生接触现代信息媒体,利用网络信息功能,引导学生积极参与现代信息技术学习。(二)教育目标1郾让学生懂得珍惜粮食、不…  相似文献   

6.
节约用水是人教版六年制小学数学第十二册的一节实践活动课,它是结合学生已学过的量的计量、简单的统计以及比例的知识设计编排的,旨在让学生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技能和数学思想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实践活动通过让学生亲自参与测量、收集整理数据,计算水龙头的滴水速度,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第一段]  相似文献   

7.
一、知识点比例的意义、比例的基本性质、解比例、比例尺和正、反比例的意义及应用。二、教学目标1郾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并能应用其性质解比例。2郾使学生理解正、反比例的意义,能正确判断正、反比例关系以及成正、反比例的量,并能对“关系”和“量”加以区分,会运用比例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应用。3郾使学生运用比例知识会看比例尺,并能求出比例尺中的各个项。4郾通过让学生经历比例的各个环节的学习,逐步渗透函数思想,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以及判断推理能力。三、内容分析与建议(一)总述小学数学教材编排到第十二册,要…  相似文献   

8.
活动目的1郾通过积累、感悟和运用古诗,使学生充分感受古诗的意韵美,养成背诵古诗的良好习惯,奠定语言及文化功底。2郾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想像、记忆、动手等能力,培养竞争意识与合作精神。活动准备与规则1郾多媒体电脑、有关课件。2郾整理学过的古诗。3郾把学生分成4队,每  相似文献   

9.
<正>小朋友,你一定知道1亿是个非常大的数吧?但它究竟有多大,你知道吗?水是地球上的宝贵资源,但日常生活中有很多浪费水的情况,真是让人感到痛心。今天我发现家里的水龙头坏了,水断断续续地滴出来。请你跟我一起来探究一下,1亿滴水有多重,1亿滴水要滴多长时间吧。(为了避免浪费,发现水龙头坏了之后,我在水龙头下面放了一个水盆,并在探究完成后修好了水龙头。)  相似文献   

10.
教学内容:1郾聆听:《在钟表店里》2郾歌曲:《时间像小马车》3郾创作:小闹钟教学目标设计:1郾通过模仿游戏,感受各种钟表发出的各种不同的音响。2郾通过聆听《在钟表店里》、表演歌曲《时间像小马车》,使学生懂得时间是宝贵的,应从小珍惜时间,做时间的主人。3郾通过设计各式钟表的教学环节,让学生大胆想象,设计出与众不同的钟表,表达自己对小钟表的喜爱之情。教学理念设计:艺术是一种人文性课程,它主要通过运用多样的艺术表现形式和内容,来丰富学生的情感世界,提高学生的精神追求。钟表是学生熟悉的事物,但二年级的学生还不能从深层去理解珍…  相似文献   

11.
习作内容:不一样的体验设计理念:1郾创设情景,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去感悟,去体会,去观察,为学生习作提供素材,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2郾培养学生感悟、体验、领会和表达事理的能力。3郾让学生学会表达自己独特的见解,在亲身的体验中:(1)感悟到健全人的幸福,残疾人的不便和不幸,激发学生对残疾人的同情、关心与爱护。(2)感悟挫折,体会到战胜困难和挫折的乐趣。(3)感悟遇到问题应动脑筋、想办法、沉着应战的道理。习作准备:1.一个近10斤重的书包。2.两根红绳子。习作过程:一、激趣引课1郾师:请看这是我们每个同学天天提的书包,今天我们将让同学…  相似文献   

12.
设计理念利用网络条件,让学生在网络中实践学习语文。通过对课文的理解,进一步学会计算机的操作,加深对网络作用的认识,激发学生对信息技术的兴趣。以实践操作为主线,在操作中引导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学生的能力。教学过程一、自由上网,体会网络作用1郾登录新浪网站“http:∥www.sina.com.cn/”,打开任意页面,说说自己了解到了什么。2郾学生选择自己熟悉的上网内容,进行一次操作。3郾试说说网络有什么作用。摇(有一定电脑基础的学生,最喜欢的就是上网和玩游戏,利用学生的喜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失为一种有效的教学手段。)二、网…  相似文献   

13.
教学内容九义教材数学第九册第69—71页,例题,P71做一做,完成练习十七的第1~4题。教学目的1郾通过操作让学生主动探索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经历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探索过程,进一步感受转化的数学思想。2郾使学生理解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能正确地计算三角形的面积。3郾通过操作、观察、比较,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和推理能力,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4郾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创新精神。教学重点、难点理解三角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应用公式计算三角形面积。教具、学具准备教具:有关三角形面积计算的多媒体课件,视频展示台。学具:每组准备…  相似文献   

14.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以下每题的四个选项中,仅有一个是正确的,请将表示正确答案的英文字母写在每题后面的圆括号内1.假定未拧紧的水龙头每秒钟渗出2滴水,每滴水约0.05毫升,现有一个水龙头未拧紧,4小时后,才被发现并拧紧,在这段时间内,水龙头共滴水约()(用科学记数法表示,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考试时间:90分钟)  相似文献   

15.
这一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①上下的学习;②前后的学习;③左右的学习;④位置的综合学习与运用。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本单元的教学目标设定如下:1郾通过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使学生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基本含义,初步感受它们的相对性。2郾使学生会用“上、下”,“前、后”,“左、右”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3郾使学生能够在具体情景中,根据行列确定物体的位置。一、上下内容分析儿童认识空间的方位顺序是先“上、下”,再“前、后”,最后再“左、右”。教材通过一幅南京长江大桥图上的不同车道上的车辆位置关系,让学生认识…  相似文献   

16.
李怀源 《山东教育》2003,(10):30-31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6个生字,正确读写词语:饭碗、伶伶俐俐、徘徊、赤裸裸。2.熟练地、入情入境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自然段。3.了解作者对时间流逝的伤感以及珍惜时间的感受,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体会时间的稍纵即逝。4郾感受课文的语言美,领悟作者细致描写、多用比喻的方法。教学重点1郾感受语言美,领悟表达方法。2.积累语言。教学准备1郾朱自清简介及朱自清作品。2郾惜时、伤时的古代诗词、文章、名言、警句。3.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问题导入,初步感受出示问题:凭直觉,你认为你的一生能活多少天?让学生大胆猜想。估算一…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最能体现刘备诚心诚意的句子,感受刘备礼贤下士的精神。二、教学难点:体会描写张飞态度的句子的作用。三、教学过程:(一)自主复习,确定专题1郾说说上节课学会了哪些新词?根据学生回答随机听写。如:仰慕、斥责、怏怏而回、数九寒天、谒见摇、辅佐等。2郾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3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你还学会了什么?4郾这节课你又想学些什么?5郾根据学生回答,教师相机提炼出研读专题:刘备第三次是怎样诚心诚意地拜访诸葛亮的?(二)自主研究,理解体味1郾提出研读要求:(1)自由读课文3—5自然段,画出最能体…  相似文献   

18.
年级:三年级教学目标:情感,态度,价值观:1郾激发学生盼望台湾早日回归,祖国早日统一的情感。2郾通过创作活动,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过程与方法:1郾课前搜集资料,如:音乐,图片,文字等,对台湾的知识有所了解。2郾在交流、合作、表演、创作等一系列过程中,丰富学生的体验,培养学生的创造力。知识与技能:1郾聆听台湾的歌曲、乐曲,欣赏台湾民族舞蹈,搜集台湾的风土人情的资料,用话语、创作的歌声表达对台湾的思念与祝福。让学生了解台湾,喜爱台湾,知道台湾是我们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2郾在“采花答题活动”中,培养学生搜集整理交流知…  相似文献   

19.
把物理教学的内容和学生的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物理知识与应用技术、人文学科相结合,能使学生获得一个更为宽广的视野,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郾这些都是高中物理课程目标所强调的,教师应该精选相关事例,把它们组织在教学内容中郾下面以高一物理“牛顿第三定律”为例进行分析,供同行们参考郾一、让概念走近生活新教材强调“以人为本”,要求课程要面向学生、面向生活、面向社会,提出物理尤其要设计反映现实生活的内容郾因此须增加与日常生…  相似文献   

20.
数学的严谨性、抽象性,使得数学难学郾但事实上,数学知识有一个自然产生和发展的过程,教学中特别是在引入新的数学知识或思想方法时,要力求自然、合情合理,要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感受或体验这个发展过程,让学生亲近数学,从而学好数学郾一、数学概念的引入数学概念相对比较抽象,教材中一般都直接给出定义,略去了形成过程,这样给学生的理解造成了一定的困难郾我们在教学时应该提供概念,产生和形成的背景,让学生自觉地探索、概括出数学概念的本质特征,从而形成概念郾例1对顶角的概念郾图1如图1,两条直线AB、CD相交于一点O,产生了四个角,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