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社会转型期主流意识形态认同危机与对策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在当前我国的社会转型过程中,由于社会意识多样化、社会文化多元化以及西方文化的入侵,作为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和指导作用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并出现了认同危机。因此要保持和重建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和凝聚力,就必须重新界定马克思主义意识形态的目标和功能,赋予主流意识形态以鲜活的时代内容,正确处理好主流文化和大众文化的关系,加大传媒对主流政治文化的宣传和引导力度,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  相似文献   

2.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多媒体教学网操作软件,具有网络教学功能和众多的附加功能,为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相似文献   

3.
一、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的功能 多媒体网络教学系统是一种功能强大的多媒体教学网操作软件,具有网络教学功能和众多的附加功能,为教师利用网络进行教学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主义理论视域下唯物史观的意识形态是狭义的概念,特指"主流意识形态",即统治阶级的思想体系。主流意识形态具有鲜明特征与特殊功能。转型期的特殊境遇对主流意识形态重塑批判建构功能、合法化功能及社会整合功能提出了强烈诉求。转型期主流意识形态建设旨在推进主流意识形态社会化,当务之急在于创新主流意识形态内容与形式、塑造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网络、改进主流意识形态宣教方式及优化主流意识形态建设环境。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形成伊始,便积极利用大众传媒进行理论宣传,早期的马克思主义者主要通过办报纸等方式,大力宣传马克思主义理论。如今网络传媒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过程中的地位和作用也日益突出,成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载体。但是互联网存在的负面效应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功能的发挥。最后文章提出当前一方面要把网络传媒传播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的潜力挖掘出来,一方面又要尽可能地提高网络传播马克思主义的正面效应。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主义是在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开始传入中国的。但是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胜利后,中国人才真正开始自觉地接受和传播马克思主义,并把它作为观察中国命运的工具。一九一九年爆发的五四运动直接促进了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当时以李大钊、陈独秀、李达、毛泽东等为代表的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一面创办革命刊物,系统地介绍马克思主义,一面深入工人群众进行宣传和组织工作,在中国迅速形成了一个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流的思想运动。这个运动提高了中国工人阶级和中国人民的觉悟,为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奠定了思想基础,从而使中国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斗争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相似文献   

7.
资本主义意识形态是美国主流意识形态,对马克思主义具有很大的现实威胁,想方设法获得大众认同。美国主流意识形态认同的成功,在于其教育与渗透相结合、充分利用大众传播系统、强力巩固主流价值观念等意识形态宣传和掌控工作。这对我国马克思主义大众认同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新媒体是主题教育宣传的重要阵地。通过对37家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微信公众号发布的4 806篇党史学习教育文章的全样本实证分析,归纳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新媒体党史学习教育宣传在宣传时效、宣传内容、宣传形式、宣传效果等方面的主要特点,总结了其形成的注重把握重大契机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宣传、注重挖掘多种类型的史料并深化理论研究、注重利用新媒体的互动属性及其服务功能、注重兼顾党史学习教育宣传的精度和广度等基本经验,并提出了更好地服务于当前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和今后各个时期主题教育活动宣传的优化路径,即一是推进主题教育宣传制度化、常态化、长效化;二是突出体现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三是充分发挥马克思主义学院理论研究的作用、优势、特色;四是深入探究网络新媒体传播技术、技能、技巧。  相似文献   

9.
马克思主义之所以能够走进中国并成为主流意识形态,是因为特定的历史背景和客观条件,同时也是当时各种思想潮流相互碰撞、论争的结果,绝非共产党单面宣传的结果。在当时不少先进知识分子宣传、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过程中,出现了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论争,争论的焦点集中在马克思关于阶级斗争的观点,以及中国是否需要阶级斗争的问题上。不可否认的是当时的马克思主义者也存在着对马克思主义的误解,但不同形式的讨论、论争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相似文献   

10.
新媒体时代我国主流意识形态的建构过程面临多重挑战: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受到冲击;民众媒介素养与媒体技术发展之间出现失衡;传统的主流意识形态传播和宣传方式出现了"折旧"等。只有实现马克思主义一元指导地位与多元思潮的平衡,创建生动、客观、理性的传播体系,在宣传内容与事实背景之间实现紧密链接,才能为新媒体时代的主流意识形态建构打开全新生态空间。  相似文献   

11.
季晓芸 《教师》2014,(14):76-76
随着计算机的发展和信息时代的推进,网络的资源越来越丰富,功能越来越强大,已经成了各行各业的必要工具之一。然而,面对丰富的资源我们该如何取其精华去其糟粕?面对强大的功能我们该如何合理有效地使用它们?本文笔者从开放网络,树立正确的网络使用观等三个方面进行了探析。  相似文献   

12.
“问题与主义”论战中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问题与主义”论战是适应当时探讨现实社会“根本解决”的理论而引发的。它表明了早期马克思主义“惟有一面认定我们的主义,用他作材料,作工具,以为实际的运动;一面宣传我们的主义,使社会上多数人都能用他作材料、作工具,以解决具体问题”的坚定信念。在争论中作为早期马克思主义的李大钊和作为改良主义的胡适的“主张互相发明”,相互影响,相互激荡而又各自调整,不断促使对立面的转化与强大,从而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开启了实践之门。一个非马克思主义,却点破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先机,虽非他本人所愿,但却是中国思想发展史上的事实。  相似文献   

13.
21世纪是个网络的世纪,网络影响着当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对当今社会产生了深远地影响。网络社会中网络有其特有的政治功能;网络在传递政治信息中起着中枢作用;政治文化的传播也受到网络的影响;网络对主流意识形态和政治文化的传播与弘扬造成了强大的冲击;网络对政治文化传播发展趋势的影响表现在网络促进政治文化传播的民主化、社会化、高效化与国际化。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主义哲学既是科学的世界观也是科学的方法论。方法论问题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中的根本性问题之一。在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教学工作中,应重视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价值,使其能够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强大的思维工具和方法。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研究,构筑马克思主义方法论的新形态,重申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方法论价值,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工作者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使命。  相似文献   

15.
岑万洪 《海军院校教育》2000,(1):34-35,,41,
马克思主义哲学是科学的世界观。在教学中,如何运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清除错误世界观的影响,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这是一个需要认真探讨和实践的问题。回顾十几年的哲学教学,我有以下几点粗浅的体会:一、引导学员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的根本目的马克思主义哲学作为科学的世界观、方法论,不仅具有认识的功能,是人类的“伟大的认识工具”;也具有政治的功能,是无产阶级推翻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的强大思想武器。马克思主义哲学可以指导学员正确认识自然、社会和人的自身发展规律,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历史观和…  相似文献   

16.
FlashMx可以制作出界面美观、动静结合、声形并茂、交互方便的多媒体CAI课件,且制作动画的功能非常强大,占用空间少,可以说Flash是当前课件制作的一大主流方向。如何插入Flash则是比较实在和具技巧的问题,下面举例说明如何在其它课件制作工具中插入Flash的方法。  相似文献   

17.
《中学文科》2007,(3):28-36
中国古代主流思想是儒家思想,近代中国思想界的主流思想是救亡图存。面对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先进中国人进行了不懈的探索,形成了三种截然不同的救国思想:地主阶级抵抗派新思想的萌发;资产阶级由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到学习西方的民主和科学;一战后以李大钊为代表的知识分子提出“以俄为师”,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救国思想的主流,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和演变。  相似文献   

18.
进行主流意识形态宣传和传播的目标是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新媒体时代,有效进行主流意识形态传播要做到"两化":做到理论宣传基于现实而又观照现实、结合生活需要进行重复性宣传、转变话语表达与实现多元媒介融合共生的生活化传播;实现将学校教育与大众传媒、个性化与群体性、显性与隐性相结合的立体化传播。  相似文献   

19.
网上课程的建设与教学实践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Internet作为传输工具,利用Web强大的多媒体功能,网络课程在远程教育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 用。目前,在英国开放大学,许多课程已利用Internet作为某个教学环节的传输工具,但是,完全的网络课程还只占 很少的比例。《网络,计算机和你》是大学本科层次的一门完全网络课程。该课程的建设为开放大学网络课程的建 设提供了许多经验,同时课程建设与教学实践中所遇到的困难与问题,也是远程教育第三代教材建设研究的方向。  相似文献   

20.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是在国家主流意识形态的指导下,使人民大众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中理解、认同和接受马克思主义,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在当代中国,实现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必须加强宣传普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教育活动,用大众化方法手段创新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使马克思主义永葆青春与活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